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在我国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曾经出现过一次大规模地从城市到乡村的人口大迁移,迁徙的对象是刚毕业和就读中学的知识青年(知青)。这就是俗称的“上山下乡”运动。
(喜欢请给个关注,谢谢!)
最早我国是借鉴了苏联的经验,在五十年代最先组织一批人去边疆和海岛进行垦荒。在后面到了1968年至1978年,这十年时间是参与运动高峰期,人数达到了1600多万人。今天我们就看一看他们其中一些人在运动中工作与生活的场景。
对于这些来自城市里的青年们,下乡就是“大材小用”,会认为自己来到这有种优越感。但是现实给了这些年轻人狠狠地上了一课。
远离了城市,远离了电灯和自来水,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点起煤油灯,打井挑水,过着自给自足的日子。他们是真的非常不适应。有些比较娇气的女孩子哭着闹着要回到城市里去。在一些缺水的地区,洗澡成为一种奢侈。
他们来的时候都是兴高采烈的,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没有办法,只能去顺应时代的号召。
他们克服困难,学会了挑水,伐木,修理机器。淡然地承受逆境,韬光养晦,不断磨练意志,活出不一样的人生。
经过他们的努力,东北的荒原变成了巨大的粮仓沃土。
在他们的身后留下的是一串串光辉的足迹。
认真工作的男青年。
那时候的水是真的很甜。
女青年学会了伐木。
他们把体育项目引入到了落后的地区。
当时文盲群体普遍存在,知青们把知识文化传递给了当地人民。
知青们下放到乡下,在休息的时候开展唱红歌、打快板等多种方式娱乐,同时给当地的老百姓带来了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
(照片来源于网络,侵删)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8-12 0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