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朱元璋以残忍闻名,他如何对待蒙古留下的女人?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4-22 08:29:00 来源:戏说三国

明朝历史上,知名度最高的皇帝,无疑是朱元璋了。关于朱元璋,就流传许多奇闻轶事,也经常被改编成各种影视作品。值得一提的是,朱元璋是开国皇帝,因此绞杀蒙古人,就成了他出名的关键。实质上拿到政权之后,他又是怎么样来面对,遗留在中原的蒙古人,特别是女人呢?背后藏有他的大智慧。

朱元璋以残忍闻名,他如何对待蒙古留下的女人?

▲蒙古女人继续待到明朝后,是怎么生活的呢。(示意图/翻摄自百科词条)

奇妙的是,朱元璋在建立政权的时候,与蒙古军激战,整个部队打下的蒙古人,应该难以估计,但他并没有将这样的方式,转移到蒙古的平民,反而说了一句话,闻名于世,那句话就是“如蒙古、色目,虽非华夏族类,然同生天地之间,有能知礼义,愿为臣民者,与中夏之人抚养无异。”

朱元璋以残忍闻名,他如何对待蒙古留下的女人?

大概的意思,就是夸赞蒙古人“知礼义”,虽然不是华夏民族,但只要愿意臣服,就可以跟中原的人一起照顾,自然就没有屠杀异民族的问题。

当然,包容并不代表让他们自由生活,朱元璋主要针对蒙古女人做了3件事,分别为“要求蒙古女人嫁给汉人”、“改名且说汉人的语言”、“取消收继婚制”。

朱元璋以残忍闻名,他如何对待蒙古留下的女人?

要求蒙古女人嫁给汉人

首先,通婚这件事,自然是消除蒙古的势力,同时如果拒绝找汉人男性结婚,就会被处军棍殴打。而且,朱元璋还规定蒙古女子只能和汉人结婚,不遵守命令的人则杖80,生下的孩子一律贬为奴隶,或者直接被处死。

朱元璋以残忍闻名,他如何对待蒙古留下的女人?

这条禁令十分严格,也相当的有用,这样就断绝蒙古人的来往,以免他们联合起来反抗明朝。朱元璋为了推行这个律令,甚至以身作则,娶了几个外族女子当妃子,还让儿子娶了北元名将的妹妹为妻。改名且说汉人的语言

朱元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强制蒙古女性穿汉服、尊汉制、改名、学汉语、学习汉族文化,并禁止蒙古人之间互相婚配。

朱元璋以残忍闻名,他如何对待蒙古留下的女人?

据《明史》《明季北略》等史书记载,朱元璋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认为一个民族的文明由服装、语言和文化组成,只有入手移风易俗,改变他们的生活,才能使蒙古女性逐渐适应汉族生活方式,从而减少了他们反叛的可能性,对于巩固明朝统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取消收继婚制

继婚制,是指蒙古人的一种习俗,当父亲去世后,儿子可以继承父亲的老婆,即使她比儿子年长。蒙古人为了确保女人的安全,加上男性死亡率较高,因此让女人可以改嫁给兄长,形成弟弟可以娶嫂子的伦理观,蒙古人之间也可以通过继承方式进行婚姻。

朱元璋以残忍闻名,他如何对待蒙古留下的女人?

然而,这种习俗违背了汉人的伦理道德,这样的家庭组成,完全违背汉人的伦理,因此将相关制度取消,以维持汉人社会的运作,并配合蒙古女人嫁给汉人,达到更进一步的汉化。

朱元璋废除继婚制,实际上是为了缓和汉蒙两族之间的矛盾。在元朝时期,汉人遭到了长期的压迫,蒙古人的统治引起了汉人的不满和仇恨。朱元璋希望通过婚姻的方式来促进两族之间的融合,以达到缓和矛盾的目的。

朱元璋以残忍闻名,他如何对待蒙古留下的女人?

据《明季北略》记载:“自昔蒙古之俗,妻繼亡夫,至今不绝。其人始无异已有不妥之说,其不绝,愈显不合礼义。故帝(朱元璋)诏曰:‘嫁娶不得依俗续房,凡齐民之家,一房一夫一妻。’”(《明季北略·卷二十八·志一》)

尽管废除继婚制需要时间和耐心,但是朱元璋坚持下来了。他废除了这项制度,让蒙古女人能够嫁给汉人生活在中原地区,促进蒙古和汉族的融合。

朱元璋以残忍闻名,他如何对待蒙古留下的女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4-22 11: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元朝灭亡后,朱元璋是如何对待10万蒙古女人的?不见血却很残忍
...亡后,有十万多的蒙古女人被抓,一向被认为心狠手辣的朱元璋,是如何对待这些女俘虏的呢?是残忍报复还是宽容对待?在古代,朝代之间的交替非常正常。毕竟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一
2024-02-24 23:25:00
古代处理女俘虏的四种方法,其中一种非常残忍
...便是对待女战俘也抱有最基本的尊重。比如公元1368年,朱元璋带领民族起义推翻了蒙古人的统治。在这次的战争以及随后的二十年中,汉人不断收获蒙古女战俘,然而朱元璋却并未对他们赶尽
2023-01-02 14:56:00
朱元璋灭元后,如何处置被俘虏的数十万蒙古女人?只一招彻底征服
1368年,朱元璋打败陈友谅,攻破元都,在历经数十年征战之后,终于开创了属于他老朱家的大明王朝。昔日的乞丐、游僧、小混混……摇身一变已是大明王朝的统治者了。不过,饶是这种“开局一
2024-08-20 14:29:00
朱元璋究竟会如何对待这些蒙古女子?是不是很残忍呢
朱元璋的残暴,在历史上是有名的;我们都知道元朝灭亡之后,元朝留下了很多女子,有一些成为朱元璋政权的俘虏。当然,也有一些蒙古女子一直无法回到故土留在了明朝境内;依朱元璋残暴的个性,
2024-06-14 14:25:00
朱元璋,幼名朱重八,原本是元朝统治下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最终却在元末天下大乱中脱颖而出,成功推翻了蒙元的统治,建立了华夏正统王朝。朱元璋在位期间,废除元朝的各种压迫制度,让中原百
2023-09-02 17:01:00
明朝对灭国的蒙古女子为何残忍
...跑的跑了,不能跑的就只能听任下一届政府的处置。据说朱元璋对这些人,尤其是蒙古女性做出了很残忍的事情。这是真的吗?想来朱朱粉们要跳起来了,因为事实是这样的。元朝入主中原,对汉人
2024-06-15 15:41:00
元朝灭亡后,明朝境内还有10几万蒙古女人,朱元璋如何处置她们?
...一路金戈铁马,最终推翻元朝统治,这就是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朱元璋元朝灭亡后,明朝境内还留有10几万蒙古女人,这位双面帝王是如何对待这些蒙古女人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揭秘明太祖
2023-08-30 17:43:00
朱元璋灭了元朝后,如何对待俘虏的数10万蒙古女人?方法很简单
元朝末年,各地相继爆发农民起义军,朱元璋、陈友谅、张士诚,他们互相攻伐。最后,在朱元璋打败陈友谅和张士诚之后,大明成立了。大明建国后,朱元璋颁布了《谕中原檄》,其核心内容是“驱逐
2024-10-17 10:46:00
朱元璋作为一个布衣百姓,能够推翻一个王朝,并且建立一个新的国家,顺利当上皇帝,这是非常了不起的。他虽是贫民出身,却取得如此大的成就,我们不得不承认,朱元璋是位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
2024-05-26 06:1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从金代的酒务官署到明代的宰相赞誉,再到清代的帝王题诗,最终在新时代绽放出非遗光彩……在山东茌平,有一抹酒香穿越千年时光
2025-09-05 10:36: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近日,厦门仁爱医疗基金会原理事长郑毅夫向思明区图书馆捐赠了其父亲郑仕照的回忆录——《烽火南洋——抗日老兵话当年》
2025-09-05 07:50:00
这是一封花了40分钟,在飞机上写的信,通过信,广西15岁的袁同学与两千年前的英雄霍去病完成了一场精神对话。“惟愿将军英灵长存
2025-09-04 15:11:00
功德碑,记功载德,颂扬政绩。在曾担任夏津县知县的朱国祥纪念馆内,就立有一块“功德碑”,记载了他在夏津任职期间勤政爱民的功绩
2025-09-04 17:26:00
和平必胜!战火中的“东洋妈妈”
岩濑妇佐,在《贵州省志·人物志》中出现的唯一一个日本名字。在战火与偏见交织的20世纪,这位来自日本的女医生——岩濑妇佐用一生诠释了“医者无国界”的和平真谛
2025-09-04 20:24:00
吉刻新闻记者 陈志文 王昕摄像 马瑞 孙上修制作 马瑞
2025-09-04 21:32:00
烽火硝烟中,他们在贵州描绘家国山河丨一见·抗战贵州⑧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0年前,贵州作为战略大后方——内迁学校、图书馆在此续燃文脉
2025-09-05 01:05:00
国医大师王新陆血浊研究工作室揭牌暨收徒仪式9月8日在济举行
9月8日,国医大师王新陆血浊研究工作室揭牌暨收徒仪式将于山东新中鲁中医医院趵突泉院区举行。届时,国医大师王新陆教授学术讲座将于收徒仪式后召开。
2025-09-04 18:01:00
社会性质作为特定历史阶段的生产力水平、社会矛盾与阶级关系的总和,既是历史发展的客观结果,也是党推进理论创新的现实依据。第一个历史决议以近代中国社会性质为切入点
2025-09-04 18:57:00
沉肩挑山,砥砺攀登——记山东中烟滕州卷烟厂卷包车间“挑山工”於永军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泰山,五岳之首,万千游客无不惊叹于泰山的雄奇俊秀,令人仰望。然而我,却折服于一群小人物
2025-09-04 10:15: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安琪“团长说今晚要走70里路,途中还要消灭800个敌人,我们就跑啊跑。在部队里,赶路不是用走的
2025-09-04 07:40:00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当我们回望那段烽火岁月,不应只将目光锁定在硝烟弥漫的前线,更当看见如贵州这般沉默而坚韧的“战略大后方”
2025-09-03 23:32:00
烽火金叶:山东烟草的抗战传奇
鲁网9月3日讯八十载岁月流转,硝烟散尽,山河重光。当我们回望那段血火交织的抗战岁月,山东大地上一片片碧绿的烟田,竟在无声中化为民族救亡的“金色血脉”
2025-09-03 17:11:00
在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乌江西岸的石坡山上,矗立着一座庄严的墓碑。碑身正面镌刻着“苏联空军金角罗夫烈士之墓”——这个名字被当地百姓铭记
2025-09-03 18:21:00
菏泽郓城九旬老兵观阅兵 见证从烽火岁月到盛世华章
大众网记者 李效谨 通讯员 崔如坤 郓城报道9月3日清晨,郓城的天空被轻柔的阴云笼罩,空气中弥漫着初秋的清爽。张文兰老人家门口那块“光荣之家”的牌匾
2025-09-03 18:4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