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中国有一句古话说得好:“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短短的十二个字却道尽了无数帝王将相的权谋与心酸。在我国的历史上,取得成功以后立刻处死大批功臣的皇帝不在少数。
像刘邦和朱元璋这一类的君主通常会选择杀掉这些功臣永绝后患。即便是宋太祖赵匡胤这样“讲义气”的老大,也是以“杯酒释兵权”的办法化解了功臣做大的危机。
但是,唐太宗李世民同样也是开国元勋,而且他自己也地位不正。为什么李世民最后就没有对当年的功臣们痛下杀手呢?
其实,古往今来,功臣被皇帝处死无非是这么几种情况。第一、自己成为开国元勋或者是潜邸功臣以后,就膨胀了,就飘了。最后难免会被杀掉。这一类人的代表人物有明朝的蓝玉、清朝雍正皇帝手下的年羹尧,还有三国时期曹操手下的许攸。
第二类被杀的功臣,通常是自己还算有点本事。但是他们很清楚自己有几斤几两,不会和皇帝起冲突。但是,皇帝却还是因为他们的能力对他们很忌惮,以至于最后要除掉他们。也就是我们常常所说的“功高震主”。比如明朝的徐达、常遇春和汉代的韩信。
第三类被杀的功臣是因为政治上站错了队伍。老皇帝担心自己死了以后,后继之君无法震慑这些能臣猛将。所以,老皇帝在临死以前就特意把他们一起带走了。这也算是帮自己的后继之君铺路。比如三国时期的杨修就是因为在立储之争里支持曹植,最后被曹操杀死的。所以,历代参与“立储之争”都是朝廷当中大臣们的绝对禁忌。
当然,还有一种情况听上去十分滑稽。但是却也是真实存在的。那就是某位大臣或者手下之前得罪了皇帝,最后,被皇帝找到一个机会借题发挥杀掉或者放逐、贬官了。比如,曹丕登基以后就因为当初族叔曹洪没有给自己借钱而将曹洪逐出权力中央。最后,曹洪一脉的人也在魏国朝政的斗争当中彻底落败。
那么,要搞清楚李世民为什么没有大杀功臣。我们不妨一条一条地来对照着看看。然后再结合李世民本人的人生经历和性格,便不难得出最后的答案。
首先,第一条,诛杀一些不知天高地厚,甚至是蓄意谋反的大臣。这一条李世民有没有干呢?答案是肯定的。因为,李世民的身边猛将如云。任何一个将领和官员放在后世都是神一样的存在。其中李靖更是一不小心灭了东,突厥和吐谷浑两大地方强国。将敌方的首领、王族直接俘获到长安献捷。
但是,李世民自己更厉害,李世民的秦王加天策上将的封号可不是靠攀亲戚得来的。那是一仗一仗打出来的。比如,李世民在17岁那年带领手下闯入敌阵救下当时的隋朝皇帝。就这都够很多人吹嘘一辈子了。再加上后来李世民率军到处征战,大破窦建德、将周围一圈的游牧少数民族打得服服帖帖。彻底肃清了大唐帝国的外在隐患。
作为皇帝,自己能立下这样的功勋。哪一个属下恐怕都不敢在皇帝面前翘尾巴。但是,偏偏还是有几个不知道好歹的人。比如侯君集就曾经伙同太子李承乾谋反,最后被李世民彻底收拾了。可怜侯君集身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竟然落了个这样的结局。在跟随李世民的众多兄弟当中,这也可以称得上是一个“晚节不保”的历史人物了。
至于第二条“功高震主”,这一条或许放在别人身上成立。但是到了李世民的身上,这四个字就不那么适用了。当年李世民受封天策上将,爵位也拿到了秦王。可以说,作为臣子,他的地位已经无以复加了。而且,李世民自己在军队当中也有颇高的威望。任何一个将领都不可能撼动李世民本人在军中的地位。所以,李世民从来不用担心任何人“功高震主”。
至于第三个原因,李世民一朝的太子之争远没有后来的明清那么激烈。李世民的太子一开始是李承乾,但是李承乾自己杞人忧天,居然起兵反叛。李承乾这边一起兵,不是反贼也成了反贼了。当初跟着他一起的侯君集等人也就被诛杀了。而李承乾毕竟是皇子,李世民杀了他最后会落得个“杀子”的恶名。这显然不是李世民想要的结果。毕竟,他自己也是靠着“篡位”上台的。
最后,李承乾被废为庶人,贬到了京城以外。而李承乾被废为庶人以后,虽然皇子李泰也想过要参与争储。但是,朝中以长孙无忌为首的一派大臣还是极力保举李治。也就是后来的唐高宗。在此以后,朝堂上李治的地位已经非常稳固了。诸位大臣也犯不着为了站队猜来猜去了。
至于第四个原因,放在李世民身上,就更是无从谈起了。李世民根本不是一个心胸狭隘之人。这一点,从李世民重用魏征、房玄龄、杜如晦等人就可以看得出来。作为名扬后世的“一代明君”,李世民定然不是什么为了私愤滥杀功臣的人。李世民这一生除了自己晚年因为沉迷炼丹吃药做了一些昏庸的事情。基本上还能够算得上是一个“完美的帝王”。他与诸位功臣之间的故事更是被传为“美谈”。
所以,李世民不像其他的皇帝那样在成功以后滥杀功臣。原因是多方面的。这其中既有下属的原因,也和李世民自己的为人处世原则分不开。又或者说,李世民自己根本就没有任何必要杀功臣。建立李唐的江山,李世民自己就是最大的“有功之臣”。
而由他一手开创的“贞观之治”更是给唐朝,乃至中国往后的一千多年历史造成了深远的影响。作为一个封建王朝的帝王,李世民也确实可以称得上是“人君典范”了。这一点,与中国历史上的其他帝王都有着不小的差距。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23 00: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