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萍乡日报
二十载披星戴月 修得路桥安如山
——记上栗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养护科科长钟春晓二三事
■记者 杨彩玲
1月21日深夜,暴雪袭萍。
雪映天色早,更有急行军。
22日清晨6时30分,严阵以待的钟春晓带着12名公路人,从上栗县城的单位宿舍奔赴数十公里以外的S309长平乡佛子岭路段。
车灯闪烁迷离,雪花漫天飞舞。一声号令,铲车、洒水车开道清雪,然后人工飞铲余雪积冰,最后撒盐除雪。“呼呼”的风雪声,“咔嚓”铲冰声,“吭哧”的喘气声,“唰唰”的刮雨器声,浴“雪”奋战的铿锵之音在群山弯道间回响。经过半个小时的抢修,佛子岭路段恢复正常通行。
在G319国道、S225上路线杨宣公路、S308万东线、S309抚长线近百公里的“冰雪线”上,钟春晓和同事们一直“战斗”到23日下午才收兵。
“路有风霜雨雪,我必迎难而上”,这是上栗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养护科科长钟春晓工作状态的真实写照。无论修路架桥、国评迎检,还是乡村振兴,他总是挺在一线,以公路人的担当,在岐山栗水间筑起“路通人欢业兴”的希望之路。
修路架桥一专家
钟春晓2003年毕业于江西省交通学院公路与桥梁专业,同年7月考入上栗公路事业发展中心。
大山无言,路桥为证。
钟春晓仍清楚地记得:20年前的上栗,道路弯曲狭窄。路的一边常是陡峭的悬岩,低头修路时要随时提防重车擦肩而过、石头滚落,“真是以血肉之躯相搏”。
科班出身的钟春晓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在小修保养方面,针对沥青路面坑槽修复质量不佳、病害反复出现等问题,提出技术革新,细化施工工艺流程,并毫无保留地将技术教授给养护人员,帮助他们提升技术能力。同时积极推进沥青路面缝隙修补材料等“四新”技术应用,加快隐患整治进度。
在专项维修方面,他强化危旧桥隧、桥梁人行道安全隐患治理等各项桥隧专项改造工作,累计组织开展10个桥隧专项整治项目,积极推进采用桥下顶梁更换支座加固技术对桥梁基础维修的应用,从源头上保障了桥隧运行安全,提升了人民群众出行安全感。辖区桥梁技术状况等级评定一二类占比从2019年的76.25%提升到2023年88.38%,连续5年未出现重大安全隐患问题。
国评迎检攻坚者
如果将公路事业比作一条宽阔而悠长的公路,那公路人就是那一颗小小的铺路石。
沉默而执着的钟春晓,用忠诚和青春践行着“铺路石精神”。
2015年是全市交通迎国评的攻坚年。钟春晓临危受命、欣然迎战,仅半年就圆满完成任务。留在市中心养护科配合迎国评工作,一干就是又一个5年,多次获中心“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2023年,正在上栗布置安排公路巡查任务的钟春晓临时接到市中心领导电话,要立即赶赴湘东公路中心配合一项重要工作。接到电话的他顾不上吃饭立即驱车前往,并按照工作部署要求组织人员对分工任务进行安排。他牺牲了陪伴家人的时间,“舍下”年幼的孩子,连续5天加班加点奋战到深夜一两点,吃睡都在办公室,确保了湘东公路中心如期完成迎国评任务。
多年来,钟春晓共参加了5次交通行业最高标准检查,总是逢战必胜。
乡村振兴同路人
2021年,钟春晓主动请缨,成为一名驻村工作队队员,奔赴杨岐乡清溪村。
为尽快熟悉村庄环境,他毅然背上行李包走村串户,和村民同吃同住。两年来,他和驻村工作队其他队员一道,从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完善基础设施,到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为民办实事做好事等方面入手,使清溪村由原先的“脏、乱、差”蝶变为美丽乡村,由原先的零集体产业发展壮大到现有的水库休闲垂钓项目、清溪豆腐等集体产业齐头并进,让村民获得感、幸福感满满。
驻村期间,钟春晓深入村组发现当地一村民家庭发生重大变故:早年,该村民一家努力打拼盖起了一栋三层新房,过着幸福的生活;近年来,父母年迈多病,夫妻俩均患重病,儿女一个就学一个待业,家庭生活拮据。
“乡村振兴路上,一个都不能少,每一个困难的人都不能落下。”抱着这样的信念,钟春晓多次上门,并积极与乡村振兴办对接帮助其家庭申报监测户,解决就医报销等急需问题;联系乡卫生院使其享受家庭医生救助;向上级有关部门申请公益性岗位,解决其临时就业。在钟春晓的帮助下,该村民一家走出生活阴影,渡过困难时期。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04 08:45:1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