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赵清华 通讯员 李英杰 李帅毅
他失去双臂,却用双脚丈量出比健全人更辽阔的天地;他身负一级残疾,却以年均亿万元产值改写命运。高青人李宗强,12岁遭高压电击失去双臂后,用37年时间完成从陷入绝境的少年到“肥王”的涅槃。
从游泳冠军到农资大亨,从负债创业者到乡村振兴领军者,他创办的多家企业累计提供100余个残疾人专属岗位,无偿资助76位残友创业致富,用千万元公益投入践行“残缺不是终点,而是共生起点”的信念,成就一部用脚趾蘸着血泪写就的奋斗史诗。
断翼少年:用双脚改写命运方程式
“但凡不能杀死我的,终将使我更强大。”尼采的箴言在少年李宗强身上得到残酷验证。1987年春,12岁的他在触碰高压电后经历10天生死抢救,最终双臂齐肩截肢。当父母陷入绝望,“这孩子真可惜,算是废了。”村民的闲言碎语传到年幼的李宗强耳朵时,这个农村少年用脚趾夹起铅笔,在作业本上歪扭写下:“没有手,我还有脚和嘴。”
为证明生存价值,他选择最残酷的自我训练:用嘴代手吃饭导致口腔溃疡化脓,用脚趾夹笔写字磨出厚厚老茧,甚至自学游泳时因无法保持平衡多次溺水休克。
1994年山东省第四届残运会上,他以三枚金牌的耀眼成绩打破“废人”标签,更在领奖台上喊出震撼全场的人生宣言:“我命由我不由天!”
无臂之搏:在泥土中淬炼商业哲学
“生命不是等待风暴过去,而是学会在雨中起舞。”泰戈尔的诗句诠释着李宗强的创业征程。
1997年,李宗强拿出父母为他准备的1.5万元钱开始自谋生路。从进城贩煤到挨户售卖,从涉足农资批发零售到办起全县第一家集化肥、农药、农膜、种子于一体的大型农资批发公司。他坚持诚信经营,只求薄利多销,批发来的农资货真价实,深得周边村庄农户的喜爱。短短几年,他的门市部便由单纯经营化肥扩大为集化肥、农药、农膜、种子等于一体的农资超市。李宗强也慢慢积累起人生的第一笔财富,然后他做出个大胆的决定:办工厂!
2011年,李宗强创办施四方公司。为了摸透肥料的“脾气”,李宗强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努力,他自费到云南云天化、鲁西化工去当学徒,这位无臂企业家独创“五感辨肥法”——眼观色泽、鼻闻气味、口尝颗粒、脚碾硬度、火烧成分,其精准度令专业仪器都甘拜下风。
李宗强深知想企业在市场立足,必须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所以他自费到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等院校学习深造。在清华大学深造期间,他创新提出“土壤DNA”理念,带领团队研发16项专利产品。2016年创办鲁北大化公司时,他白天用脚趾操作实验设备,夜晚用嘴叼手电研读技术资料,最终构建起测土配方施肥系统。如今公司年销售额超亿元,产品覆盖全国3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残疾人职工占比达35%,旗下9个商标产品成为行业标杆。
共生之路:让残缺绽放完整价值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老子《道德经》的智慧在李宗强的助残模式中具象化。李宗强在企业建起了扶贫车间、设立了助残岗,优先录用残疾人,残疾人职工占比达到35%以上。在扶贫助残、扶危济困等公益活动中,累计捐款捐物超过千万元,获评2024年度高青县公益助残模范单位,个人荣获“2025年度全国自强模范”称号。
2016年起,他创新推出“零元创业”计划。他将价值千万元的5500吨肥料赊销给76位残疾人,提供全程技术指导,帮助残疾人在家门口开办农资店实现年入20万元。菏泽郓城张秀全,坐着轮椅年销化肥800吨;潍坊昌邑小儿麻痹患者谭桂玲,在他的帮扶下成为当地“农资女王”。
在乡村振兴战场,他投资建设的智能生态肥料工厂年产生态肥20万吨,创造百余个就业岗位。作为政协委员,他带着技术团队走遍287个村庄,通过测土配方帮助农户年均增收千元以上。2019年,他荣登“中国好人榜”时坦言:“真正的富有,是让更多残缺生命找到支点。”
李宗强用37年的顽强拼搏,书写了一部从“绝境突围”到“托举百人梦想”的传奇。他以无臂之躯,在智能工厂用脚趾调试生产线,在田间地头用肩膀感知土壤湿度,不仅丈量出比健全人更辽阔的天地,更将个人的“不可能”锻造成群体的“不平凡”,用大爱与担当点亮了残缺生命的无限可能。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6-11 11: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