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在线借阅3本以内运费最低6元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11-25 02:0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成都日报

记者探访“图书外卖”送达读者手中过程

在线借阅3本以内运费最低6元

在线借阅3本以内运费最低6元

外卖员将图书送达目的地

日前,成都图书馆正式开通了“喜阅到家”图书网借服务。24日起,第一批“图书外卖”陆续送到读者的手中。来自成都图书馆的统计显示,截至24日,已有超过300本书从成图出发,被送往了成都各地。昨日,记者以一本书的“自述”,全程记录一份“文化外卖”的环游。

被读者选中下单

我的名字叫《乡村教师》,编号WJ100101A0101。23日,我在成都图书馆10楼的书架上缓缓醒来。上午10点20分,我便幸运地被一位读者选中下单,工作人员把我从书架上拿到电脑前,随后,我就和两个“绘本伙伴”一同被打包,贴上了快递单……

张文娟在成都图书馆工作了4年,但却是第一次接触“图书外卖”的新业务,“开始有些手忙脚乱,但熟悉流程之后,很快就能熟练操作了。”看着图书馆服务平台不断弹出的新订单,张文娟在网借书库里来回奔走:接单、分拣书籍、核对信息、打印快递单、打包书籍,一气呵成。

目前,成都图书馆的网借书库中有20000余本书籍,覆盖了文学、历史、哲学、经济、绘本等各个门类,可以满足读者不同层次的阅读需求。张文娟告诉记者,目前已有超过300本书籍被打包快递到成都各地。

进入分拣程序

下午4点,从工作人员的交谈中我得知,快递员来了。他对着清单清点了数量,就带着我们离开了成都图书馆。中途,我经过一系列的分拣程序,我终于快抵达目的地……

“到图书馆才知道,这是一单‘图书外卖’。”在快递员朱力眼里,这是一份特殊的“订单”,因此他小心地将“图书外卖”与其他物品分开,避免途中因颠簸等原因染上油污。“这些快递不仅仅是书,更是知识文化。”

点一单“图书外卖”,需要多少钱?成都图书馆信息自动化管理部主任刘英洁告诉记者,如果使用EMS送书上门或预约还书,基础运费为3本以内6元,超过3本后,每增加1本书加1元;若使用京东送书上门或预约还书,基础运费为3本以内7元,超过3本书后每增加1本书加1元。记者算了一笔账,同城快递寄送物品,基本上是按照重量计费,一纸文件都需要9—12元,而书籍的重量一般较重,如今按册数收费,很大程度上带给了读者实惠。

送到读者手中

位于锦江区南三环路的某小区,是我此行的终点,唐伟是即将与我见面的新朋友。最快24日晚,他就能与我见面了……

唐伟曾经在成都图书馆借书回家阅读,但由于家住南三环路,去一趟成都图书馆实在有点远,后来他便在家附近的书店借书,可书店可外借的书籍类型较少,有时无法满足他和孩子的阅读需求。唐伟的儿子是个科幻迷,所以这次他下单了刘慈欣的《乡村教师》。近年来,成都图书馆推出的通借通还、社保卡“一卡通”借阅服务等多个公共文化服务便民措施,同时和成都市内各个区(市)县设立的分馆、城市阅读美空间一起,构建的互联互通的图书流转网也为“图书外卖”上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就近归还至公共图书馆

60天后,我可能不会回到成都图书馆。我可能会到附近的某个图书馆或者书店,或许还会去到更远的地方,开启另一段奇妙的旅程……

“一般来说,读者可以借阅一本书一个月,如果一个月后,读者还没有品读完,可以在线上延期一个月,非常方便。”刘英洁告诉记者,在“喜阅到家”图书网借服务平台借到的书籍,不是必须要归还到成都图书馆,而是可以就近归还至市内22家公共图书馆和50多家分馆、城市阅读美空间。刘英洁说,“下一步,成都图书馆还将逐步开通成德眉资四市、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图书网借服务,实现线上网借库通借通还。”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吴雅婷 文/图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25 0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2月6日,记者从成都图书馆获悉,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吉祥如意的节日氛围,在今年春节假期期间,成都图书馆筹备了丰富的新春“文化大餐”,为读者营造书香萦绕、喜气浓浓的节日氛围
2024-02-08 00:10:00
评论丨成都“图书外卖”升级,这样的逆向思维值得借鉴
足不出户,在百里之外“逛”图书馆是一种怎样的体验?记者从成都图书馆获悉,4月23日起,“喜阅到家”图书网借服务范围从大成都范围拓展到成德眉资都市圈,让成都、德阳、眉山、资阳的读者
2024-04-18 18:22:00
...报讯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吴雅婷) 记者18日从成都图书馆获悉,4月23日起,“喜阅到家”图书网借服务范围从原本的大成都范围拓展到成德眉资都市圈,让成德眉资都市圈读者能够
2024-04-19 02:37:00
...人民日报 》( 2024年08月05日 第 05 版)当前,很多城市的图书馆推出“图书外卖”网借邮寄服务。读者线上下单借阅图书,并支付相应运费,即可享受送书上门服务。在移动互
2024-08-05 06:09:00
畅享欢乐假期 解锁“花样绵阳”
...休闲,也有市民选择在家与文化相伴,或与家人一起走进图书馆阅读充电,或走进博物馆感受历史文化,或居家享受绵阳市文化馆提供的在线文化服务,让这个假期充满了浓浓的文化气息。□ 绵报
2023-05-04 08:54:00
借阅体验“码”上升级!济南市图书馆上新“支付宝碰一下打开鲁通码”功能
济南市图书馆又推出新功能啦!为进一步推动智慧城市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效率,提高济南市民借阅图书的便利性,济南市图书馆向济南市大数据局申请了支付宝碰一下台卡,并在济南市图书馆中心馆、
2025-05-19 16:13:00
...报本报讯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吴雅婷) 近日,成都图书馆开启“24小时图书馆”试运行,市民想借阅图书,不用再受图书馆开、闭馆时间的限制,在24小时自助图书馆自助借(还)书
2023-01-22 02:35:00
读者在书店选的新书,图书馆可以现场“买单”。世界读书日将至,杭州图书馆的“一键借阅”服务全新升级,4月11日起,读者可在杭州市新华书店(庆春路/解放路/西城广场/西投创智书店)4
2025-04-11 06:58:00
本文转自:福建日报□陈斯琪最近,高校图书馆借阅量骤降的现象,引发热议。新华社《半月谈》报道,据各高校图书馆统计,近3年纸质书借阅数据呈断崖式下降趋势,部分学校降至最高峰时的一半甚
2024-01-21 07:44: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客服帮忙关闭自动续费?厦门阿婆近百万存款险被骗
漫画/张平原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程午鹏 通讯员 潘岩)4天时间里,发生12起冒充“抖音”客服的诈骗——骗子冒充客服人员
2025-11-03 08:24: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房舒 通讯员 黄志辉)男子多次到停产厂房偷盗研磨球(注:一种高硬度研磨介质),工厂工作人员报警后
2025-11-03 08:25: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房舒 通讯员 齐铭)夜间,一辆重型半挂牵引车因行为异常被集美交警大队执勤民警拦下。检查发现,该车非法安装翻转车牌设备与强光灯
2025-11-03 08:25: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房舒 通讯员 魏静 蔡雅蓉)女童外出玩耍时与家人走散,最后在居民楼走廊上睡着,幸得热心群众发现并报警
2025-11-03 08:25:00
18家营收超百亿 8家净利超10亿2025年厦门企业家日大会召开,2025厦门民营企业百强榜发布东南网11月3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黄奕琳)11月1日
2025-11-03 10:17:00
王琦“3天教你摆脱原生家庭影响”“5招教你解决亲密关系中的困惑”“这10句话让孩子远离抑郁”……近年来,短视频直播平台出现了各类心理类直播间
2025-11-03 10:59:00
厦门举办2025年厦门企业家日大会 八位企业家代表围绕“十五五”规划建言献策
11月1日上午,我市举办2025年厦门企业家日大会。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李晓平 通讯员 郑春萌)11月1日,在第六个“厦门企业家日”到来之际
2025-11-03 08:55:00
三院士领衔 2025化学化工新质生产力高峰论坛在合肥举行
大皖新闻讯 11月2日,“2025化学化工新质生产力高峰论坛”在合肥高新区开幕,麻生明、施剑林、朱为宏等多位院士参会。学术界和产业界专家代表共聚一堂
2025-11-03 09:09:00
阅见厦门 | 2025书香鹭岛启动 全民阅读再掀热潮
2025书香鹭岛全民阅读活动启动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邬秀君)11月1日上午,2025书香鹭岛全民阅读活动在五一文化广场启动
2025-11-03 08:55:00
南报网讯(记者王峰实习生赵韵涵)11月2日,秋天的阳光洒在玄武湖畔,位于金陵STYLE浪漫中心的2025南京文学书集又开始了以书香迎客的一天
2025-11-03 07:37:00
“心”生欢喜,“耳”目一新 18名西藏患儿在宁成功接受手术南报网讯(记者王婕妤)“他从没在学校的体育场上自由奔跑过,是南京的医生帮他重拾自信
2025-11-03 07:37:00
南报网讯(记者张甜甜)“苏超”,正为城市招商引资打开“超”链接。11月1日晚,在上海月星环球港举行的“我在上海看苏超”足球嘉年华上
2025-11-03 07:37:00
南报网讯(记者朱静)11月1日,参加2025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周的艺术家们走进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在工作人员的介绍下
2025-11-03 07:38:00
猛德大叔与江西的情缘
在帕米尔高原上颠簸4个多小时,终于,在一片开阔的牧区,我们看到了那个熟悉的身影——阿布都加帕尔·猛德大叔正帮老乡寻找走丢的牦牛
2025-11-03 07:05: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佘峥)第三届“AI(人工智能)+公共治理”学术研讨会10月31日在厦门大学举行,探讨主题之一是大学怎么培养能适应智能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复合型人才
2025-11-02 08: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