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好啦、说实话,在4月底的天候还不算稳定,海风多半也不是真的「轻轻」拂面,但驾驭着斯柯达小改款的Scala在海岛上悠闲地行进,心情上确实是相当轻松愉悦,之所以说悠闲,是因为试驾所身处的海岛,理所当然地没有高速公路,而道路不是滨海路段、就是高低起伏不断的山区蜿蜒道路。
斯柯达在2023年先后为麾下不少产品进行更新动作,在2023年8月份时发表了Scala小改款,视觉上比较明显的,就是在外观上进行了小幅度修改,内饰则是换上更为细致的妆点,并将更多数位化元素导入其中,更重要的就是配备升级。这其中不仅会感受到原厂对产品在质感上投入更多,多少还给人斯柯达想要逐步走出属于「自己的路」的感觉。
小改款Scala外观轮廓造型其实主要还是延续既有,但在部分细节上做出修改,车头包含了以亮黑与雾黑交错设计的锻黑立体水箱护罩,全新设计并有着更多线条勾勒的前保杠,最鲜明的辨识就是头灯,标配的MatrixLED智慧复眼头灯,上下两道错开的LED昼行灯条,成为了明显的改款前后辨识特点所在。
车尾灯组虽然给人与小改款前轮廓相当的印象,但仔细看会发现细腻度与质地多少都有提升,包含整合式后雾灯在内接为LED配置,还标配了动态序列式LED方向尾灯,提供更清楚的识别以及更多科技感。小改款后的后保杠还配置了下扰流、进气口等设计,赋予小改Scala多一点的运动化气息。
座舱质感大幅提升
与外观造型上的幅度相同,小改款Scala驾驶座舱看过去会发现,整体陈设布局采用的是相仿格局,这一点从中控样式、手套箱上缘线条走势轻易能看出端倪,但虽然是相同格局,整体视觉效果却是相当不同,除了在小细节处的变化之外,最关键的,还是饰材用料上的变化与巧思,在视觉、触觉等感官上做出差异来。
原厂在小改款Scala上导入了名为Suedia的材质,这种材质触觉上质感就如同麂皮一般,在前台总成、车门内侧饰板等处都大量运用,不但大幅降低塑料感,视觉上也更突显层次丰富,搭配10.25吋数位仪表、8.25吋触控荧幕,驾驶座舱质感提升不在话下;Suedia材质也同样运用在座椅设计上,与真皮混搭并加上橘色滚边车缝线,增添了些许运动感。
10.25吋数位仪表与8.25吋触控荧幕的组合,猛一看似乎与小改款前相同,但实际上触控荧幕尺寸略为有所增加,从原先的8吋来到8.25吋,最重要的是车载系统也一样「小改款」,从原先的MIB3升级到MIB3GP;多功能方向盘也有调整,换上HOD电容感应式版本,同时中空台的中央空调系统也加入了风量调整按钮,一改原先小改款前需要透过中控荧幕调整的作法,这也更贴近传统操作界面的习性。
斯柯达特别沟通了中控台下缘的手机无线充电板,以及车内所配置的TypeC插孔,因为充电功率都进行了提升,手机无线充电板充电功率来到5W,而靠副驾驶座侧的TypeC插孔则为45W,根据了解,Scala车上共计有5个TypeC插孔,包含前座2个、后座2个,以及车内后视镜下缘1个,除后视镜上插孔维持15W之外,其余都已经提升到45W。
在介绍产品特点时,另外积极沟通的,就是倒车影像服务内容,在倒车显影状态下,系统提供数种不同的影像辅助功能,包含了垂直停车模式、能更精准掌握车辆后方障碍物的距离控制模式,可显示停车范围的平行停车模式,有助于判断后方人车状态的倒车监控模式等。
至于先进主动安全配备部分,小改款后的EYE智能驾驶辅助科技新增有CrewProtectAssist前座乘员防护系统、DriveAlert疲劳驾驶警⽰系统,再加上原先版本就有的ACC主动式定速跟车、FrontAssist前方辅助、AEB行驶中紧急刹车、LaneAssist车道维持及偏移警示、SideAssist车侧盲点警示等功能,让驾驶辅助与安全防护能够更进一步。
在小改款后升级的CrewProtectAssist前座乘员防护系统,主要功能是主动保护前排座椅乘员,在发⽣碰撞时系统能确保驾驶⼈、前排乘客周围的空间,并且自动束紧前安全带、关闭侧⾯电动窗并留下55mm的窗户开⼝,车辆如配备前方雷达(FrontAssist前⽅辅助系统)的情况,前座乘员防护系统可以得以预测危机情况可能性,为更多潜在情况预做准备。
斯柯达一向在空间运用设计上有着出色成果,Scala后排座椅空间相当出色,以身高164的人为比例,头部与膝部空间都相当充裕。车尾行李厢基础容积为467公升,并且可扩充至1,410公升。
不过,因为试驾环境之故,倒是没有特别开启智能驾驶辅助科技来进行体验,因为车流量也不高,所以包含车侧盲点、后方车流、疲劳驾驶等警示系统,也都没有机会派上用场了。以实用顺畅为主诉,搭配欧系的扎实特点
动力系统配置上,小改款Scala其实与改款前并无二异,同样都是1.0升与1.5升两种排气量设定,不过直列3缸的1.0TSI动力数据有所调整,最大马力从原先110匹提升到115匹,而扭矩虽然维持200牛.米,但输出区间却是从引擎转速2,000转延伸至3,500转。至于此次试驾的直列4缸1.5TSI动力数据维持着马力150匹与扭矩250牛.米输出表现,全车系搭配7速DSG双离合器变速系统。
主要是丘陵地形,起伏大且地势陡峭,意味着很多的上下坡路段,甚至很多坡道还相当陡峭,这考验着车辆的扭矩输出,所幸提供试驾的1.5TSI车款,都另行选配了全景式玻璃车顶与驾驭乐趣套件,驾驭乐趣套件内容包含有驾驶座电动调整座椅、驾驶模式选择,以及方向盘换档拨片,后两者在上下坡的驾驶环境中,就提供了不小的便利性。
主要是因为豪华菁英版动力虽然是Scala车系中最大者,但绝对称不上「大动力」,与变速箱的搭配也还是以顺畅为主,面临一些比较陡峭的坡道,适时降档来拉高转速以获得更多扭矩输出,会让整体行进更为顺畅,在一些长下坡路段降低档位以引擎刹车搭配刹车系统,同样也让行车顺畅性提升。也可以将驾驶模式切换至运动模式,换档时机会往后延,意味着动力有了更多延展性。
整体来说,Scala动力数据虽然并没有多惊艷或是能够傲视群雄,但对于日常使用却是相当适足,简单说就是「够用」,在持续高低起伏上坡下坡的蜿蜒用车环境中,对Scala底盘设定也是很好的表现舞台,面临很多下坡较急的弯道,欧系应有的底盘扎实度展现而出,不算是轻快的调性,但稳定性却是不在话下,并且在舒适表现上也有颇不错的成效。
Scala底盘设定其实也符合着动力配置,以更适于日常生活使用的产品初衷,在动力输出上采用适足规划,底盘调性也是偏近于舒适性的中规中矩,更简单的说,就是很轻易就能上手与习惯,同时对与家庭用车的消费族群来说,在行进间的舒适性就更能满足需求,同步兼顾一定的操控实力。
总和来说,Scala在此次小改款工程中,最主要的变化其实集中在便利性与舒适性提升,车载系统进行升急,驾驶座舱的界面在熟悉中也有进步,赋予更多数位化体验之际,也兼顾实用需求而并非一味转往数字化设计,在电动车引领整个车坛发展的节奏中,斯柯达还是很恰当地掌握其中均衡性,同时也逐步在集团中展现自己的专属魅力,当然,在品牌大改款的产品中,更能体现到这样的发展方针。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8 06: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