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扬子晚报
对话
学生:薄昭,高三男生,团支部书记,数学课代表。
老师:杨静平,南京五中心理教师,正高级教师,江苏省优秀志愿者。
1. 到了高三下学期,我会坚持自主学习。但常被同学嘲笑为内卷。
薄昭:课间或晚上,我会根据自己的情况再搜一些题做做,有的同学会嘲讽我内卷他们。
老师:到了高三下学期,你能明确自己的升学目标,自然会抓紧时间去实现。你这种专注、自律的迎考状态,会带动同学们沉静下来。所以,不仅不要生气,可以反向邀请他们,看看你们有这么好的基础,有某个方面的天赋,抓紧最后的机会,我们携手结伴一起追寻各自的理想。
2. 看着他们聊天,我心里有点不舒服。
薄昭:高三上学期,我与同学们玩过同款游戏,这样,课间我们会借游戏聊会儿天。但到高三下学期,我觉得时间很紧,自己退出游戏了。现在课间,看着他们愉快地聊天,我心里有点不舒服。
老师:是的,如果说课间聊天是为了放松,而放松的方式除了聊天,还包括:下楼走走,在座位上闭目,到走廊上与年级的同学、老师打个招呼……他们不过在延续熟悉的放松方式,但可能对当下的时间管理未必是合适的。
从迎考这件事上,你们的人生道路开始出现分叉,你们必将走向各自的远方。在这样的一个过渡期,有时就是孤单,不再会有群体。因此,当你把焦点不再放在同学之间日常互动、认可与欣赏的层面,而是深入自己的精神世界,将自己当下专注学习与未来使命联系起来,你会想到,自己当前的每一份自律、克制与踏实学习,都在为自己积攒服务社会的过硬本领,暂时的孤独、边缘化、不被接纳、不被理解,是可以承受的。
3. 有一科教师讲课效率不高,讲题针对性不强。
薄昭:大部分老师能根据高三的特点,安排教学内容。有一科的老师,他讲课效率不高,进度太慢。
老师:这里有两点可为:一是了解全班同学的感受,如果绝大多数同学都反映这位老师的授课速度过慢,可以通过课代表委婉地向老师提出意见,教学相长嘛。二是提升自己的自学能力。有时学生的学习风格与老师就是不匹配的。改变不了老师,那就改变自己。当老师指望不上时,你们自己对学科的责任心就涌现出来了。在一位数学不好的同学的回忆中,她是非常感谢她初三的数学老师的。因为这位老师会在课上反复讲同一题,直到她懂。所以,你们的老师,可能为了照顾到班级后几位同学的需要,忽略了前面的同学。通过及时反馈,老师完全可以调整并兼顾大家。
4.我做题很快,恨不得不读题干,直接写答案。
薄昭妈妈:他小学、初中时,晚上七点多作业就写完了,人家要九十点才能完成。
老师:你这样的作业风格,结果如何?
薄昭:数学120分满分,我能考110分。
老师:你有一个别的同学羡慕的思维品质,敏捷性。在心理学中,我们把你这样的孩子称为胆汁质气质类型。胜在正义、敏捷、承担。你们在110、119、急诊、刑警等岗位上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先肯定自己这一独特的优势,你拥有超越一般人思维的敏捷性,很厉害。同时,在面对选拔性的高考考试中,考查的除敏捷性外,还需要思维的深刻性与想象力。而这两者需要慢下来,看清楚,听清楚,稍作联结,才能有精准的反应。你接下来的考试策略就是,在保留敏捷性的同时,适当增加准确性就好。
5. 每到晚上11点,如果还不能入睡,我会紧张得全身出汗。
薄昭:就像老师们提醒的,如果晚上没睡好,第二天准没精神。我是格外关心自己睡眠的。有时会紧张得全身出汗呢。
老师:有一个快速入睡前的自我对话法:某某同学,今天我完成了××,学到了××,我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今天应该完成的事情全部完成,现在就进入彻底的放松与休息状态,现在轮到我的“五脏六腑”出来工作,“四肢与大脑”可以休息了。感谢我完美的身心配合,晚安。
6. 同学的刺激性语言,常让我钻牛角尖,造成精神内耗,心不在焉。
薄昭:班上有两三位同学,他们说出来的话常常充满攻击性,让我特别不舒服。
老师:他们会说些什么?
薄昭:就是内卷啊,你厉害啊,阴阳怪气的。
老师:像你这样优秀、自觉、自律、成绩稳定的同学,同学对你的态度,难免有一些不服气、嫉妒的意味。他们拿这些话刺你,你有两种接招的方式。一是:我们一起卷,我们结伴学习,如何?二是不理会,但祝福他们。理解他们的羡慕,他们暂时还不清楚自己的方向与使命,但暂时你也没能力帮助他们,但祝福他们很快会找到自己的道路。
7. 我的体测成绩不好,我有点自卑。
薄昭:我们的体测是1千米与立定跳远。我身高1.85米,体重偏重。1千米跑是班级倒数。想到这点,我是有点自卑的。
老师:拿自己的弱项与别人的优势比,就是这个结果。换个角度,我们都看见自己的优势,肯定自己的优势,也接受自己的弱势,是不是人人平等了?
8. 我的理想大学专业是厦门大学计算机专业。
薄昭:我想从事游戏策划。
老师:很多家长会认为游戏毁了孩子,你是怎么看这个问题的?
薄昭:游戏自古就有,如:过家家、打卡牌等。现在因为信息技术的发展,出现电子游戏了。家长如果引导得当,游戏不会上瘾。
老师:你选择游戏策划,有什么考虑?
薄昭:现在的电子游戏,作为一个行业,是信息产业发展的一部分。中国游戏发展起来,可以把中国传统文化、思维方式设计进去,开发各种文创、益智类产品,来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
感悟
薄昭的话
进入高三,无论是学习上还是人际交往上,越来越多的困惑萦绕在我的心头。与杨老师一个半小时的谈话,使我的内心得到了舒缓,学会了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生活中的种种艰难。
首先便是正确对待自己现阶段的任务。先前我与一些同学因为玩同样的游戏而交好,现在却因为我专注于学业而渐渐疏远。杨老师开导我,身在夏天的自己应该做夏天的事,即积极备战高考,而不应该依然做着春天的美梦。
其次是如何正确应对自己内心的浮躁。与杨老师的交流让我认识到,自己多年来排斥的做题快、心急不仅不是缺点,只要合理利用,也可以成为一种提升学习效率的优点。
最后是关于自己的优点与缺点。十全十美的人让人感觉高高在上,而略带瑕疵的人更容易被人亲近。无论是不擅长体育,还是其他的种种,正是这些看似不和谐的因素,为我的人际交往带来契机。
经过这次交流,我收获颇丰。在接下来高考前的一个月中,我会将杨老师教给我的种种待事方法铭记于心,开启前行努力的崭新篇章。
杨老师的话
高考临近,薄昭积累了一些生活中的疑问。他是一位心思细腻的团支书,负责、正派、正义、有分寸。妈妈对他的学习是关心的。努力地宽解他,提醒他。我们在对谈中,抓住了他性格中“快”的特征做了一个重新解读。之前他因为作业中有些错误,嫌老师讲课效率不高,同学们课间聊游戏,晚上11点睡不着,都渗透出他性格中“快完成任务”的影子。当他理解了“行动快”意味着“思维的敏捷性”品质很好,适度增加精准度,他就会更进一步。换个视角,他心里的负担与其他疙瘩就顺势放下了。
作为团支书,他不仅关注书本知识,也关注中国的发展,信息行业的动态,他对自己的人生道路已有考虑,因此,他能安静、聚力地向着自己的目标奋进。祝薄昭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28 09: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