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90岁顶级大师走了,全国5.5亿用户都要感谢他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2-12-18 13:00:00 来源:上游新闻
90岁顶级大师走了,全国5.5亿用户都要感谢他

曾经,他只是一名中专老师。

12月16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官网发布了《中国宽带发展白皮书(2022年)》,其中写道:截至2022年9月底,中国光纤用户达5.5亿户,数量居全球首位。

这5.5亿用户能使用高质量的光纤通信,都要感谢一个人——“中国光纤之父”赵梓森。

就在上述白皮书发布前一日,赵梓森在武汉逝世,享年90岁。中国通信领域痛失一面旗帜。

在厕所旁拉出中国第一根光纤

1974年,邮电部528厂与武汉邮电学院合并,组建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赵梓森被任命为光通信研究所副所长。

光通信在当时是个新鲜而前沿的课题。

当时,资源有限。武汉邮科院重点发展的项目中,毫米波处于最高优先级,而赵梓森的光通信项目只能“靠边站”,连正规的实验室都没有。他只能在厕所边的一间化学用品清洗间搞科研。

再艰苦的条件,在他面前都不算什么。

1966年,他读到英籍华人科学家高锟写的论文《光频介质纤维表面波导 》,其中写道,如果玻璃纤维的损耗足够低,就可以用于通信。这让他如获至宝,他也敏锐地意识到,这是我国通信技术赶超世界的有利时机。

经过多方调研,他向528厂领导建议,将光纤研究纳入厂里的科研规划,结果遭到包括邮电部等部门领导在内的绝大多数人的反对。

有领导质问:“玻璃丝怎么能通信!赵梓森你不要胡搞,要花几千万,你负得了责吗?”

据赵梓森回忆,只有个别领导,如时任邮电部科技司副司长周华生等表示支持,说“可以试试”。

既然是“试试”,那投入的规模可想而知。“我只有很少的钱,只有几个人,如黄定国(自愿参加)、唐仁杰(玻璃工)、史青(化学教师)等。无正规的实验室,我们就在实验楼厕所边的清洗室内做化学试验。”赵梓森说。

90岁顶级大师走了,全国5.5亿用户都要感谢他

· 赵梓森(右二)早年在武汉邮科院研制光纤。

为了减少光纤对光能的损失,制造光纤的石英不能用普通的天然石英,而要用人工合成的超纯石英。

没有任何参考,提纯工作异常艰难,赵梓森只能靠自己一步步摸索前行。在实验中受伤,也是常有的事情。

一次实验中,他不小心将四氯化硅液体喷进右眼。由于氯气释放浓度太大,他眼睛剧痛,晕倒在地。同事们赶紧把他送进医院。

到了医院,医生都愣住了,没见过这种情况,不会治。还是在赵梓森的建议下,医生用蒸馏水给他冲洗眼睛,然后打吊针消炎。眼睛刚好一点,尚未痊愈,赵梓森又跑回去搞实验。

由于条件简陋,赵梓森团队起初用酒精灯加热提纯,没反应,又改用石墨炉加热。一直增加到12个石墨炉,他们才得到一些白色粉末。

大家很高兴,以为这就是石英。结果经过化学分析才知,原来是含水分的硅胶。

这样的失败有几十次。

赵梓森让同事到上海等地的石英厂考察,得知熔炼石英需要1400℃至2000℃的高温,而且要用氢氧焰。据此,他就用改良管内化学沉积法(MCVD法)制造超纯石英。

经过百般磨练,1976年,我国第一根实用型、短波长和阶跃型石英光纤终于诞生了。

“当时处于‘文革’时期,与世隔绝,虽然我们不是世界首先,但没有依靠外国任何技术,研制出了通信光纤。”赵梓森回忆道。

90岁顶级大师走了,全国5.5亿用户都要感谢他

· 武汉邮科院。

第二年举办的“邮电部工业学大庆展览会”上,赵梓森过自行研制的光纤,用上海光机所提供的激光器做光源,用自己设计的通信系统,成功传输了电视信号。

预展那天,邮电部部长钟夫翔和副总理谷牧来参观。看到光纤通信演示,钟夫翔感到很惊奇。他提出,亲自取下和放回光纤,以验证光纤传送电视信号是否真实。

赵梓森告诉他,由于采用的微调机构过于简陋,要花1小时精心对准才行,如果钟部长下星期来,这是可以办到的。一周之后,钟夫翔真的来了,也如愿以偿。此后,光纤通信成为邮电部重点项目。

90岁顶级大师走了,全国5.5亿用户都要感谢他

“赵梓森,您要多少人?要多少钱?”武汉邮科院院长问。

“全院的人也不够。”赵梓森回答说。

“为什么?”

“因为要建立光纤光缆生产车间工厂;要建立光器件研究所,研制生产激光器;要扩大原有的通信机研究和生产的规模……”

院领导听取了赵梓森的建议,下马其他项目,全力以赴搞光纤通信。这为日后我国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打下了基础。

如今,光纤构成了通信网、互联网和电视网,光纤通信已是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必需品。

3年上了4所大学

1932年2月,赵梓森出生在上海市一个普通家庭,父亲是一家百货公司的售货员。

他是个早产儿,母亲怀孕仅仅7个月。由于早产加上医疗环境恶劣,幼年的赵梓森矮小、虚弱,经常患病,“曾经因为伤寒,差点死掉两次!”

1937年,日军全面侵华,并很快来到上海。父母带着8个孩子,在枪林弹雨下逃到英租界,在那里租了一间小阁楼,晚上只能睡地板。

日军的残暴和战争带来的颠沛流离,赵梓森刻骨铭心,少年便立志科学救国。

母亲曾被卖到一户人家当丫鬟,户主是一名医生。母亲在这里感受到知识的重要性,后来艰辛供养每个孩子上学。

体弱多病的赵梓森为了强健体魄,喜欢上了踢足球。只要一放暑假,他就从早上一直踢到晚上,慢慢练出一副结实身板。

在学校,他喜欢理科,尤其是数学,经常因为善于思考受到老师的表扬。他的动手能力也很强,喜欢制作航模。

90岁顶级大师走了,全国5.5亿用户都要感谢他

· 儿时的赵梓森在制作航模。

他还参加过上海市的航模比赛,获得了二等奖。上海市长吴国桢亲自给他颁奖。

由于家庭负担重,买不起玩具,他就自己做。10多岁时,他带着弟弟花了几天时间制作了一台收音机。

由于对理工科过于热衷,他偏科了,英语、历史、地理等学科常常不能及格,中考时勉强考上了一所普通高中。

进入高中后,赵梓森明白了,学习不能由着自己的性子来,不喜欢的课也得认真学。

1949年考大学时,他不敢报考学费便宜但难度较高的公立大学理工科,也没有报考学费高的私立大学,最终考上了浙江大学农学院。

然而,植物学、细胞学等科目他还是提不起兴趣,干脆退学重新参加高考。这次,他考入了复旦大学生物学系。没成想,课程相似,他再次退学。

90岁顶级大师走了,全国5.5亿用户都要感谢他

在母亲的支持下,他决定自费上私立的大同大学电机系。有兴趣驱动,他在这里的成绩越来越好。

1952年全国院系大调整,私立大学被取消,大同大学电机系被并入上海交通大学电信系。

1954年9月,赵梓森被分配到一所中专——武汉电信学校当老师。当时一起分到学校的年轻教师,很多人觉得在中专教书很容易,平时常常打牌下象棋,而赵梓森在工作之余,仍每天坚持学习。

他觉得自己在大学时学的知识太浅,已跟不上时代。为弥补差距,他重新自学苏联教材的微积分、电工原理、无线电原理等,还补习了英语、俄语、日语等外语,仅用3个月就背下来一本简明英语字典。

1958年,武汉电信学校升格为武汉邮电学院,开始本科招生。赵梓森也就从一个中专老师变成了大学老师。

在教书的同时,他依然喜欢搞科研。在1959年举办的一次全国性展览上,他制作的能解3阶微分方程的计算机,获得了特等奖。

后来,武汉邮电学院被撤销,改为邮电部528厂。厂里领导对于赵梓森的才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1971年,原在北京邮电科学研究院立项的大气激光通信项目转移到528厂,厂里领导便让赵梓森牵头负责此项目。

他将天线搬到屋顶,校正了天线,之后又把整个激光大气通信设备搬到当时武汉市最高的建筑——六渡桥的水塔和水运工程学院的某高楼,实现了“大气传输激光通信”,有效传输距离从8米迅速提高到10公里。

赵梓森进一步思考:大气传输光通信无法实现全天候通信,碰上雨、雪、雾等天气,装置就失灵了,必须寻求“替代物”。

他得知美国和英国等国已经在研究光纤通信技术。经过深入准备,他决定开展光纤通信研究,并于1974年8月提出了石英光纤通信技术方案,这才有了我国第一根光纤的诞生。

倡导建设中国光谷

1983年,赵梓森被任命为武汉邮科院总工程师,2年后升任副院长。1995 年,他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他这一辈子都扑在了光通信事业上。

90岁顶级大师走了,全国5.5亿用户都要感谢他

光纤在长距离传输时常发生意外断裂情况,他不记得有多少次从睡梦中被叫醒,赶往几十公里外寻找断点、修理光纤。就算已是院领导,他也随叫随到,每次都和20多个同事挤在一辆8人座的面包车里到处奔波。

有了这股劲头,事还能不成?

上世纪80年代,他和同事们一道研制、设计、安装、开通了我国第一条光缆市话通信工程。

90年代,他带队完成了当时世界上最长架空光缆工程 ——“京汉广工程”,长度为3000公里。

2000年5月,他和25名中国科学院、工程院的院士专家联名向国家呈交了关于在武汉建立“中国光谷”的建议书。次年获批后,武汉建成全国第一个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武汉·中国光谷”从此名扬世界。

2018年,武汉邮科院研发的光纤,一根可实现67.5亿对人同时通话。

如今,武汉邮科院已发展成中央企业中国信科集团。中国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的世界第三大光通信技术强国,市场份额占到全世界一半以上。

在人生的晚年,赵梓森空闲的时候,大多都在查阅国内外最先进的光纤通信技术,不断地了解掌握新动向。他也告诫年轻人跟上时代、引领时代。

90岁顶级大师走了,全国5.5亿用户都要感谢他

中国信科旗下的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马卫东告诉《环球人物》记者,1998年,他硕士毕业,得知赵梓森院士的工作与科研面向产业应用,面向国家重大需求,这正是自己的志向所在,于是便报考了赵梓森的博士生。

赵梓森多次跟学生们讲,武汉邮科院是我们国家光通信领域的国家队,大家一定要扎下根来从事前沿研究,我们才有国际竞争力,才不会被卡脖子。

“跟他在一起搞研究,总能感受到这种爱国情怀。”马卫东说。

据马卫东介绍,曾有别的企业开出数倍的薪酬挖他,被他拒绝了。

“以我们做的光电子芯片和器件技术研究工作为例,我在这里可以继续深入研究高端产品,为国家增强核心竞争力。在别的公司或许能拿高薪,但可能要做些其他的事,更看重短期赢利,产品则以中低端为主。这不是我想要的,也不是我的导师想要的。”马卫东说。

正如赵梓森生前所说,年轻人要努力学习新技术,要敢于创新,新中国新时代,才能继续繁荣发达。

原标题:90岁顶级大师走了,全国5.5亿用户都要感谢他

编辑:周自力

责编:吴忠兰

审核:冯飞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18 13:18:5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更多关于顶级,大师,用户,全国的资讯:
90岁顶级大师走了,全国5.5亿用户都要感谢他
曾经,他只是一名中专老师。作者:田亮12月16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官网发布了《中国宽带发展白皮书(2022年)》,其中写道:截至2022年9月底,中国光纤用户达5.5亿户,数量
2022-12-18 08:12:00
汇集全球顶级电影大师创作幕后,“造梦现场”为京城再添影迷打卡新地标
...解、探寻电影创作的本质。第三至第五展区聚焦多位全球顶级电影大师的创作之路,展示詹姆斯·卡梅隆如何从一位8分钟实验短片拍摄者蜕变为《阿凡达》等科幻史诗的导演;吉尔莫·德尔·托罗
2025-04-03 20:27:00
文博会福田馆:亮点纷呈 魅力尽展
...展厅将尽展风采。文、图/刘畅、廖晓龙“匠心传承”:顶级工艺美术大师作品再创新高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是授予国内工艺美术创作者的国家级称号,目前共评定8届,630余位大师获此殊荣。福
2022-12-29 04:10:00
电竞上海大师赛:给第三方赛事逆流而上一个最好的理由
...沁谈到上海电竞大师赛需要对标上海体育诸多成功的国际顶级赛事,更好地为建设全球电竞之都添砖加瓦。“之所以叫作上海电竞大师赛,这是因为上海有非常成功的大师赛基因。我们看到,无论是
2024-12-11 13:50:00
全国桥牌高手齐聚青西新区!2023年全国桥牌大师赛开战
...赛为全国首次举办,是目前国内桥牌运动项目领域的一项顶级专业赛事。据悉,全国桥牌大师赛自2023年开始,拟每年举办一次,不断引入高水平桥牌赛事落户青岛,助推青岛市桥牌运动项目竞
2023-06-21 20:41:00
上海大师赛:首次升级后的“嘉年华”落幕,14年培育让网球文化深入人心
...在上海夺冠。三年之后,大师赛升级归来,带来了更多的顶级球员,带来了更丰富的赛程,更带来了更充实的互动活动。在这个属于网球的假期,旗忠网球中心人头攒动,熙熙攘攘。人们已经不仅仅
2023-10-16 09:49:00
荣耀发布两大骁龙8Gen3顶级旗舰
...者售价9999元(24GB+1TB)。虽然没有明说,这两大骁龙8Gen3顶级旗舰机,分别对标的是华为的Mate60Pro+
2024-03-21 00:39:00
...”,对DR钻戒的品牌、渠道展开系统升级,并在多个国内顶级商圈开设地标级旗舰店。全球知名市场调研机构弗若斯特沙利文表示,根据2020到2022年全球专业钻戒品牌数据,DR钻戒已
2023-08-21 11:51:00
...传播。邀请全球第一人气运动KOL·帕梅拉加盟,打造“1位顶级KOL+10位人气KOL”的话题营销矩阵,让高人气、高影响力的KOL成为太极拳的关键运动领袖,率先营造年轻人都打活
2024-02-26 06:39: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只剩最后500单!”“3、2、1,上链接!”近日,某直播平台上,一名美妆主播正卖力推销一款“限量”粉底液,评论区不断涌现“已拍”“再加点货吧”等留言
2025-10-21 16:44:00
近日,滨海新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以下简称滨海保护中心)通过专业预审服务,高效护航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科研团队自主研发的“干细胞内囊泡制备与应用”系列专利技术
2025-10-21 15:54:00
驼奶粉行业峰会召开:京东超市与头部企业携手共建“安心驼奶粉”验证方案
10月20日,京东2025驼奶粉行业峰会在京召开,大会以“品质溯源、产业共生”为主题,聚焦行业痛点与机遇,通过多方联动促进产业链健康发展
2025-10-21 11:11:00
江西10家企业入选“中国VR50强企业”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左阳天)10月19日,“2025中国VR50强企业”名单正式发布,这是“中国VR50强企业”名单连续第七年发布
2025-10-21 05:52:00
校地专场对接会上,我市一批“钢铁新农人”集中显身手“火眼金睛”识熟果 自动采摘不伤花□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徐宁果园里
2025-10-21 07:44:00
青春华章 | 南京微短剧产业联盟成立,“攥指成拳”闯千亿级赛道
南京微短剧产业联盟成立,“攥指成拳”闯千亿级赛道共聚“微”光,好“剧”有戏□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鲁舒婷近260家相关企业
2025-10-21 07:45:00
培育产业向“新”力 2025厦门国际时尚周圆满落幕
2025厦门国际时尚周在中山路举行,精彩活动吸引众多市民游客。“九球天后”潘晓婷亮相2025厦门国际时尚周。厦门国际时尚周助力首发经济
2025-10-20 08:56:00
总台文创“月兔趣集”数字资产盲盒上线乐数通
中秋佳节,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数字时代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浙江文化产权交易所(以下简称 “浙江文交所”)携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总台文创”
2025-10-20 14:50:00
向“新”求质 | 潍柴雷沃智慧农业领航智能农机加速出海
鲁网10月20日讯10月17日-10月18日,潍柴雷沃智慧农业2025年全球合作伙伴发展大会在青岛举行。25款明星机型组成的“全矩阵”智能装备军团震撼列阵
2025-10-20 16:39:00
鸢都家电狂欢“三联家电10.25海信来了”引爆金秋消费季
鲁网10月20日讯 金秋消费季迎来重磅炸弹!三联家电宣布将于10月24日至26日启动年度促销活动——“10.25海信来了”
2025-10-20 16:46:00
战略协同 产品赋能 运营提效丨潍柴雷沃智慧农业2025年全球合作伙伴发展大会召开
鲁网10月20日讯10月17日-18日,以“战略协同·产品赋能·运营提效”为主题的潍柴雷沃智慧农业2025年全球合作伙伴发展大会在青岛召开
2025-10-20 16:47:00
日前,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相继宣布,已获得工信部批复,在全国范围开展eSIM手机业务商用试验。这标志着,移动手机彻底告别实体SIM卡的时代正在从愿景走向现实
2025-10-20 17:37:00
从山海通信到智慧出行: OPPO携多项技术创新成果亮相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
日前,以“碳硅共生 合创AI+时代”为主题的2025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在广州隆重举办。作为中国移动的重要合作伙伴
2025-10-20 20:00:00
从“黑色黄金”到“智慧矿藏”山东移动“海陆空”一体化擘画智慧油田新蓝图
在国家坚定不移推进能源安全新战略的时代背景下,我国能源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正加速驶入深水区。在渤海之滨的东营,山东移动围绕胜利油田的智能化需求
2025-10-20 20:25:00
鲁网10月20日讯近日,国家数据局公布《2025年可信数据空间创新发展试点名单》,山东省唯一一个企业级国家试点项目——东营“华泰纸业可信数据空间创新发展试点”成功入选
2025-10-20 20:2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