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揭秘孙权用人之术:让东吴稳坐江东数十年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3-09 02:31:00 来源:戏说三国

前言

从某种意义上说,三国时期最具威胁的曹魏与最富盛名的蜀汉相比,孤悬一隅的东吴王朝倒像是一个不起眼的角色。然而,它却也以其独特的魄力在乱世中屹立了近七十年之久,这其中孙权的用人之道功不可没。

不知各位听过这样一个反问吗?司马懿运筹帷幄,诸葛亮出神入化,为何仍难敌吴国当政者在用人识贤才上久久建树的难能可贵之处?

识人用人,任贤使能,这是一位君主必须具备的百里挑一的本领。而若我们追本溯源,细细品味东吴之所以能在风雨飘摇之中屹立百年的关键所在,也必然逃不开孙权在这方面的卓识远虑。那么,我们不妨一起来见证这位英主腹有良苗、善发掘人才的故事。

揭秘孙权用人之术:让东吴稳坐江东数十年

称霸江东,识贤任能

当年建安五年,身陷乱世的孙权初登帝位,面对的却是一盘散沙般的局面——一方面,割据山川的地方军阀们视天下大势而动,来去匆匆;另一方面,隐居于草野深处、不啻草木一蓑风餐露宿的清流俊才们,也正观望这乱世新主的作风作为,考量是否前来投效。

在这样一个物是人非、万变瞬息的世道里,若不能慧眼识贤任能,只怕这刚起步的新政权更不容易立稳脚跟。但孙权这位新主却在这关键的历史关口,展现出了与众不同的英明远虑与用人才略。他那双善识人物的慧眼,让许多不出名小人物也在这乱世中冉冉升起,用实力证明自己是这乱世中最合适的建树之材。

揭秘孙权用人之术:让东吴稳坐江东数十年

比如说,当他面临着生死攸关、挽狂澜于既倒的赤壁大战时,他挑选了军事经验老到的张昭为辅佐之臣,同时又重用了足智多谋的年轻统帅周瑜,一举构建出一个新老交替、文武相副的铁三角指挥系统......最终,这打破常规的大胆用人如他期待的那样,成就了赤壁大捷的传奇。赤壁之战,堪称孙权用人识贤第一把火,彻底树立了他的威信地位和政权的基调。

眼光独到乃孙权卓识远虑的一大表现,而这从他最终选择丞相人选上也可见一斑。众人一再举荐师导之臣张昭出任此职,他却笃定退回,理由只在一句“性刚所言不从”。后来孙邵去世,百官再次推举张昭,他更是铿锵有力地发言:“吾岂为子布有爱乎?领丞相事烦,而此公性刚,所言不从......”历史的发展也证明了孙权的独断最终没有错。

揭秘孙权用人之术:让东吴稳坐江东数十年

那么多杰出之臣,孙权又是如何一眼选中、大胆起用的呢?无非在于他判人断事、决断从宽的独特理念。既然不求十全十美,定然凡事留有余地。比如鲁肃,在孙权眼中固然有“借地于蜀”一大疏漏,但他更看中鲁肃“志业宏远”这一优点,遂将短处一扫而空,信任委任;又比如吕蒙,其过人之处一言以蔽之,正是“胆略兼人”。

于是这些被孙权信任一臂之力的人才,也在悉心经营与历练中越发成熟,最后回报以东吴江山的长治久安。正是凭借这样慧眼识贤任能的本领,东吴政权在建安五年之初面临的动荡局面,到了建安十三年,已经让当初局外人所惊叹“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并最终成为与魏蜀分庭抗礼,历经六十余年的江东霸主。

揭秘孙权用人之术:让东吴稳坐江东数十年

循循善诱,温润如玉

“斯文之主”“道学仁风”,这就是闻名遐迩的孙权作风。那么温润知变的他,又是如何培育人才、激劝群臣的呢?这其中也不乏让人耳目一新的细节。

相传,是他亲自用三字经启蒙了年少时的周瑜周胤兄弟,出谋划策兵马备战之余也常与诸葛瑾步挚探讨天人之学......而另一方面,他也能严守师道:在荆州太守吕蒙生重病时,竟亲至病榻前照顾调养数日;对于鲁肃引以为荣的传家玉佩,也笑谈间欣然解下赠予......真不愧是出了名的“温润君子”!

揭秘孙权用人之术:让东吴稳坐江东数十年

而这种恩威并施、严己宽人的作风,更让很多青年才俊表示钦佩,甘心投效。据后世考证,仅建安五年一年之间,他新招揽的名士就达艺文之士俞谷、武将甘宁等十余人。

俗话说姜是老的辣。孙权作为江东霸主,要让文武百官拜服服从从,加之高高在上的身份,终究还是免不了严厉的一面。但即便如此,他也尽量以宽厚待人,循循善诱的作风著称。

比如吕蒙对士兵严格要求,军纪森严。每每用刑过重,孙权总是耐心劝导;后来孙登几次直言规劝,他也不惜当面让步......正是这种以德感化的娴熟手腕,让众将也甘心效忠,誓死报效。再看看诸葛恪、步练等年少才俊,更是兴致勃勃跃跃欲试,甘为文治武功新的局面。

揭秘孙权用人之术:让东吴稳坐江东数十年

传统伦理是一方面,现实利益也是孙权拢络人心、稳固民心的有力武器。比如给与将士丰厚的钱粮物资、任官受禄的升迁体系都十分完备;对于大功臣更是厚礼待之,诸如封邑食禄、联姻延陪都是家常便饭。

这样两手抓、软硬兼施的人性化手段,让许多人才成长为忠心耿耿的心腹大臣、开疆辅君的猛将。可以说,正是孙权这颗柔韧中见刚硬、温润中藏机敏的心,成就了主子用人无双、治国有方的盛名。

揭秘孙权用人之术:让东吴稳坐江东数十年

谦逊学习,积蓄经验

一个真正自信与胸有成竹的领导者,是不会将自己凌驾于人之上,必然谦虚谨慎、虚心求教的。这也正是孙权作风中难能可贵之处。他常凭高远的眼界与胸襟,在许多重大决策关头征询不同阵营力量的意见,甚至主动检视自己的失误,虚心汲取教训。这种谦逊自省的精神风貌,常常让群臣刮目相看。

建安十三年,面对生死攸关的赤壁大战,他毅然组织军议,广泛听取张昭、秦松主降与鲁肃、周瑜主战的双方意见;建安二十四年,在丞相人选问题上,面对众议的压力也坚持自己的判断......那么多关键决策关头,他都能够静心倾听,冷静思虑,最后作出英明抉择。

揭秘孙权用人之术:让东吴稳坐江东数十年

正是这种首辅之间出入自如的胸怀与魄力,让他在许多历史转折点上不负重望,成为民族英雄。一位智者常常检讨错误不是软弱,而是智慧与勇气的双重体现。这点,孙权从自己始终如一的谦逊学习精神中也可见一斑。

吕壹事件中,他毅然引咎责罚自己选人用人上的失误,更加难能可贵的是,他在事件平息后主动请教群臣今后的治国之道,并对当时不敢直言的文武百官提出严厉批评......这种气魄与胸襟,着实可圈可点。

揭秘孙权用人之术:让东吴稳坐江东数十年

正因有这样谦虚谨慎、善学习的宽广胸怀,孙权在位期间政令调整、制度创新也层出不穷,让整个东吴朝堂沉着应变、稳健前行,这是他的成功之本。

总而言之,面对一个崭新政权的建立者,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他超前的眼光与胆识,更是难得一见的谦和开明与不断完善自我的宽厚内涵。这些,构成了一个杰出领导者与政治家的本色。

揭秘孙权用人之术:让东吴稳坐江东数十年

结语

历史长河中,又有几人能与之比肩呢?想来只有先贤如夏禹治水有方、周文成王开明近仁的过人之处,方能提及。可见一位英明神武的君主,他所考量的远不止是权谋权术,而是有着超越个人私心的责任与担当。这就是孙权成功的本质所在。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09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盘点孙权帐下真正的顶级猛将
...武力超人。事实上,根据《三国志-吴书》的相关记述,孙权帐下真正的顶级猛将,只有以下六位,其余都是浮云:第一位:甘宁字兴霸,三国时期孙吴猛将,江东十二虎臣之一。建安十三年(20
2024-06-11 15:18:00
三国神人诸葛瑾,为什么没有受诸葛亮的影响,一直被孙权重用?
...言三国神人诸葛瑾,为什么没有受诸葛亮的影响,一直被孙权重用?这段在三国历史中颇具独特性的故事,似乎揭示了一位军事谋略家与其亲属之间的复杂关系。诸葛瑾究竟是如何在诸葛亮的阴影下
2024-02-21 14:20:00
孙策死后,周瑜为什么敢带兵回来奔丧,他在江东地位到底有多高
...速就擒”。敌军抛弃船只,四散逃窜,黄祖军遭到重创。孙权闻吕蒙之奋勇,大加赞赏。这一仗,不但显示出吕蒙在战场上勇猛无畏、智勇双全的良好素质,更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他对东吴士兵生命的
2024-02-22 16:18:00
三国历史:江东十二虎臣为东吴立下了哪些功劳?
...夏太守程普程普,东吴阵营中的宿将,历仕孙坚、孙策、孙权三代领导。早在东汉末年就跟随孙坚东征西战,讨伐黄巾军,后又跟随孙坚讨伐董卓,并击败董卓部将胡轸和吕布。孙坚死后,程普又跟
2023-06-14 10:47:00
从孙权吕蒙的角度襄樊之战的背刺原因是什么?
孙权之所以在襄樊之战背刺刘备,是因为东吴的基本战略发生了根本转变,而且,夺取荆州是东吴新战略中的核心目标之一。周瑜、鲁肃时代,东吴的战略目标是“实现江东帝业”。吕蒙时代,东吴的基
2024-10-29 10:56:00
孙权为何要偏居江南一隅
前段时间跟朋友去南京,正好路过中山风景区的姜陵(孙权墓)。在那里短暂休息时,我们小组聊起了三个王国的历史。当时有体制内的朋友感叹,东吴坐拥长江天险,进可攻,退可守,而吴主孙权却“
2024-02-09 08:04:00
孙权晚年为何看陆逊不顺眼?
三国时期,东吴大帝孙权在晚年时,跟麾下大臣、丞相陆逊之间,产生了很深的矛盾。从《三国志·陆逊传》中的记载来看,陆逊后来是被孙权逼死或气死的:“权累遣中使责让逊,逊愤恚致卒。”陆逊
2023-03-08 18:27:00
孙权刚即位时他们心怀不轨,最终结局如何?
...丹徒打猎的时候,被许贡门客行刺。于是,孙策临终前命孙权接替其位。孙权当年虚岁十九岁,被东汉朝廷册拜为讨虏将军,兼领会稽太守,驻守吴郡。孙策刚刚统一江东没有多久,地方豪强及宾旅
2023-06-27 05:53:00
东吴英魂永存:七位大将的沙场传奇与不朽精神
...是三国时期吴国开国功臣,武烈皇帝孙坚的外甥,吴大帝孙权的表兄弟,徐夫人的生父。东汉末年,徐琨投靠舅舅孙坚,参与征伐董卓有功,拜偏将军。孙坚逝后,追随孙策,攻讨扬州刺史刘繇,采
2024-04-28 22:2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发现200余处遗迹,出土各类文物标本400余件(套)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河北日报讯(记者史晓多)日前,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会在张家口市宣化区举办
2025-10-09 08:38:00
孙敬会笔下的孙立,钢鞭造型是最大亮点
水浒人物,36天罡的地位高于72地煞,而画水浒人物的画家,也多把创造的精力和巧思,用于前者。不过孙敬会先生画梁山108好汉
2025-10-09 11:32:00
杜梦菲“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每逢八月十五,当一轮圆月悬于中天,中国人便知,这是属于中秋的时刻。这个承载着团圆期盼的节日
2025-10-09 11:32:00
家国记忆·暖月流晖|明月映泉城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千百年来,无数诗人用笔墨描绘这一轮明月,也用月色寄托思念。苏轼在《水调歌头》中写道
2025-10-09 11:33:00
杜梦菲“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当月光穿透千年云层,既照亮了文人墨客案头的诗稿,也温暖了寻常巷陌的烟火。中秋的魅力,在于它既是“诗言志”的情感载体
2025-10-09 11:33:00
人文|白居易与唐代的香衣文化
文|刘永加秋风乍起,天气渐渐转凉,人们会添加衣物,讲究的此前可能会在衣箱或衣柜里放上樟脑丸,也是为了防虫,所以拿出的衣服带着淡淡的香气
2025-10-09 11:33:00
有一种热爱,叫做“我和国旗合个影”!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国青有一种红,叫做中国红;有一种热爱,叫做“我和国旗合个影”。国庆期间,济南战役纪念馆设置的“我在济南英雄山和国旗合个影”打卡点
2025-10-09 11:33:00
池沙鸿绘观音展现生活气息
这是池沙鸿于2018年所绘的一组观音与善财童子题材的扇面作品,共有30幅。其中,这幅《卧莲观音童子嬉水》,在气质上和其他作品明显不同
2025-10-09 11:34:00
琅琊王氏始祖身份最显赫的学生,墓里藏着“文艺青年”的多少意难平
鲁网10月9日讯 (记者 杨成喜)公元前74年,汉昭帝驾崩,饮马瀚海、勒石燕然的强汉在这一刻出现了动荡,深幽的长安长安城里波诡云谲
2025-10-09 16:28:00
国庆中秋长假里,山西博物院开启“延时模式”,丰富的展览与精彩的活动吸引观众在博物院里过双节。8天假期,山西博物院(含山西青铜博物馆)累计接待观众16
2025-10-09 19:48:00
大风·影像|中国最“吓人”村子:坟上村
与世隔绝500年,专心致志守墓,坟墓上就是家,顺着墓道进出村!网友惊叹《盗墓笔记》具象化了……山西省临汾市坟上村因明代晋王的陵墓而得名这个村子就是地处吕梁山脚下的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土门镇坟上村
2025-10-09 21:22:00
赤子心承红色志,红嫂后代徐美安让沂蒙六姐妹的故事“活”起来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主余凤在沂蒙山区野店镇,有一位特殊的红色故事讲述者。他不是专业的文史学者,却对沂蒙六姐妹的事迹了然于胸
2025-10-09 21:38:00
林州市世纪学校举行纪念孔子诞辰2576周年活动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2025年9月28日是至圣先师孔子2576周年诞辰。9月28日上午,林州市世纪学校组织全体师生
2025-10-09 10:33:00
大风影像·闹市寻迹|明、清两代陕西最高学府关中书院
漫步在西安南门里的书院门街上,笔墨的香气在空气中弥漫。行至深处,一座气势恢宏的古建筑群落静静矗立,飞檐翘角间,透着岁月的厚重
2025-10-08 1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