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参与秦始皇陵铜车马修复的“农民”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5-23 01:37: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人民政协报

任宗儒

《&nbsp人民政协报 》 (&nbsp2024年05月23日 &nbsp第&nbsp11&nbsp版)

参与秦始皇陵铜车马修复的“农民”

秦始皇陵铜车马

日前,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将秦陵一号铜车马搬迁至秦陵铜车马博物馆,与二号铜车马13年后再聚首,同时向公众展出。铜车马乔迁,远在周原博物院的陈权良格外开心。

陈权良是当年“叫醒”铜车马的人,与其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感。

1978年12月,这两乘青铜车马在秦始皇帝陵西出土时是3010个碎片,还不算断口、破洞和裂缝。

从1980年12月到1988年4月,文物工作者用8年时间完成了对铜车马的修复,陈权良是修复团队中的一员,并且承担了其中最为复杂关键的作色做旧工作。

时间倒回到1976年春天,由有关方面联合组成的周原考古队进驻陕西省扶风县周原遗址,开始了大面积考古发掘。因考古需要,考古队在周原遗址举办了两期亦工亦农考古短训班,陈权良这位当地的青年农民,有幸成为第一期短训班学员,一个“泥腿子”当上了周原考古的“帮工”。

陈权良一定没有想到,这个短训班开启了他梦想的人生。

1978年6月,上海市博物馆受国家文物局委托举办文物修复技术培训班,周原考古队指派陈权良前往上海参加培训。在此之前,陈权良连县城都很少去,上海的繁华只在书本上读过。他无心游览黄浦江和南京路,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文物修复技术的学习和实践操作上,除了吃饭睡觉,整天泡在培训室里,仔细揣摩老师传授的知识,反复实践老师示范的修复技巧。即使是星期天,他也不出上海博物馆的大门。

半年时间里,陈权良以自己的刻苦勤奋,再加上很高的天赋和悟性,出色完成了学习任务,作为优秀学员顺利毕业。学成归来,陈权良一头扎进周原遗址临时搭建的文物修复室,用所学的知识技艺,开始了发掘文物的修复工作。他将腐朽化为神奇,将破碎凌乱的陶片变成了精美的陶器,使锈迹斑斑、残缺破损的青铜器变得完好如初,熠熠生辉,许多传说和故事因他修复的一件件器物而变得真实、生动。

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年时间里,陈权良在文物修复方面脱颖而出,他精湛的修复技术和完美的修复成果引起陕西省文物考古界的关注,这位年轻人逐渐成为闻名陕西的文物修复专家。陕西省文物局经常举荐他去解决文物修复遇到的难题,比如,茂陵博物馆镇馆之宝、国宝级文物“西汉鎏金马”的除锈保护,除锈技术相对简单,而保护则是对器物表面做涂层处理且要不露痕迹,技术难度很大,陈权良不负所托,出色完成了任务。

1981年8月,陕西扶风法门寺宝塔在大雨中坍塌,此后,文物界对宝塔地宫进行了大规模考古发掘,1987年2月重修法门塔工程开工。在此期间,陈权良专注于受损文物的保护修复。宝塔坍塌后,4米多高的铜制塔尖从塔顶摔下来,七零八落。法门寺宝塔12层八角96个佛龛,每个佛龛里都有一尊铜制佛像,宝塔坍塌造成铜佛像损毁严重。

陈权良接受了法门寺的邀请,修复受损器物。他制定了详尽的修复方案,采用铆、焊、补、做旧等方法,将宝塔铜制塔尖还原完整如旧,现陈列在法门寺博物馆。

经年累月,从早到晚,陈权良修复考古发掘的文物,工作单调枯燥且不受关注。如今他已年过七旬,依然是个“农民”,但他是权威部门评定的工艺美术师,多次荣获国家有关部门和陕西省的表彰奖励。他常常去周原博物院展厅,看当年亲手修复的器物。他希望周原遗址“申遗”早日成功,希望周原早日走出中国,走向世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23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与“兵马俑”打交道的人(考古中国)
...( 2024年10月26日 第 06 版)图①:兵马俑一号坑。图②:秦始皇陵西1号墓出土陶器。考古队刘占成(左前)、屈鸿钧(右前)在兵马俑一号坑早期发掘现场。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2024-10-26 06:17:00
《寻古中国·探秘秦始皇陵》5月1日开播
...文物局联合摄制的五集大型系列纪录片《寻古中国·探秘秦始皇陵》,将于5月1日起在总台央视综合频道(CCTV-1)22:30档播出,央视频全网首播。海报。节目组供图《寻古中国·探
2025-04-30 21:20:00
统一中国的秦始皇,他坐的马车竟然不合礼制
...物馆的铜车马跟它好像呀,难道是失散多年的兄弟不成?秦始皇陵一号铜车马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藏秦陵二号铜车马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藏 1980年,当考古工作人员从两千年前的秦始皇陵中
2024-06-22 17:00:00
...下成立秦始皇帝陵博物院。2010年10月1日,占地3386亩位于秦始皇陵核心区、首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秦始皇帝陵遗址考古公园建成开放,主要参观点包括秦始皇陵封土、已探明的主
2024-07-15 07:50:00
国内文物考古、地质学界学者对秦陵地宫深度
...、地质学界学者对秦陵地宫深度,作了多方面的研究探索秦始皇陵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嬴政的陵寝,中国第一批世界文化遗产、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城东5千米
2023-07-19 16:38:00
探寻秦始皇铸十二金人的下落与历史
...证据来支持。在追寻十二金人的过程中,我们不得不提到秦始皇陵的发现。1974年,陕西省临潼区的农民在挖井时意外发现了秦始皇陵兵马俑坑,这一发现震惊了世界。秦始皇陵的规模宏大,陪
2024-02-12 06:34:00
秦始皇地宫有无数珍宝,为何现在不能挖
...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只能在史书中找寻关于的传说,直到秦始皇陵的被发现,才让他变得更加真实,如果你曾去过西安旅游,想必一定见识过兵马俑的雄风,但它们只是秦始皇陵的一小部分。值得一
2024-04-06 19:31:00
秦始皇传国玉玺究竟流落到了何处呢
...发现了兵马俑。经过多年的发掘和研究,兵马俑被认为是秦始皇陵的一部分。在兵马俑的发掘过程中,考古学家们发现了一些与秦始皇有关的文物,如铜车马、青铜剑等。然而,至今为止,尚未发现
2024-01-10 09:32:00
秦始皇陵墓被挖空了吗?
...来终究是一场幻梦,唯一留下来的只有一座规模极宏大的秦始皇陵墓,以及传世千年的郡县制度。关于郡县制度我们已经传承了2000多年,自然对其十分熟悉,基本上没有什么秘密可言。可是,
2023-08-27 21:2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
杜兴成新作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 周进朗诵
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作者:杜兴成朗诵:周进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中轴线上,儿孙相伴家人行。大栅栏,一条古色古香的街巷
2025-09-19 20:59:00
名不虚传、个个千年!河南这些小镇入列→
大河网讯 (记者 刘瑞朝)武则天沐浴过的温泉镇,齐桓公光临过的召陵镇,以造纸业出名的纸店镇,唐代高僧玄奘故里缑氏镇……每一个地名
2025-09-19 21:15: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古代人的“航空”梦就在吉林的这面铜镜里
人类对蓝天的向往,从古到今。但谁能想到,千年前的“航空梦”竟被镌刻在一面藏在吉林的铜镜上,那就是延边博物院的金双仙飞天纹铜镜
2025-09-19 21:59: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 | 陈蕴瑜:战地遗书饱含深沉之爱
在安顺市平坝区天龙镇,一座石木结构的屯堡民居静静伫立,这里是抗日英雄陈蕴瑜将军的故居。踏入院中,与正房相对的照壁前,是将军的遗像
2025-09-19 23:04:00
铭记“九一八”| 黔山忠魂
9月18日,当肃穆的防空警报在贵阳南明河畔响起,警示世人勿忘国耻。我们也铭记,地母洞那象征的文化守护之光。这座深藏于鹿冲关森林公园的溶洞
2025-09-19 05:17:00
1937年,抗战烽火燃遍祖国大地,杭州文澜阁《四库全书》在战火中命悬一线。面对三部藏书被毁和藏书地沦陷的绝境,贵州以血性与智慧扛起守护中华文脉的重任
2025-09-19 05:49:00
9月18日,黑龙江省档案馆首次公布“侵华日军强征及奴役中国劳工”专题档案62件,深刻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期间“劳动统制”政策的罪恶本质
2025-09-19 07:52:00
纪录片|铁证:阁楼收藏家的抗战记忆
记录“九一八事变”的日军手牒,让人胆寒的日军防毒面具,印着“北支事变”字样的画报,南京被攻陷后的城市照片……在收藏爱好者周沧海的阁楼里
2025-09-18 14: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