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秦始皇地宫有无数珍宝,为何现在不能挖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4-06 19:31: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掉了最后的齐国,完成了统一中国的伟大功业,建立起了一个中央集权的多民族国家——秦朝。

秦始皇创造了历史,谱写了历史,时至今日,关于他的故事和传说依然还在流传着。

秦始皇地宫有无数珍宝,为何现在不能挖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只能在史书中找寻关于的传说,直到秦始皇陵的被发现,才让他变得更加真实,如果你曾去过西安旅游,想必一定见识过兵马俑的雄风,但它们只是秦始皇陵的一小部分。

值得一说的是,直到现在秦始皇陵都没有被完全发掘,尤其是蕴藏着无数珍宝和秘密的秦始皇地宫,更是深埋在地下未曾挖掘。

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为何迟迟不挖掘地宫?

至于其中的原因并不是因为现代人害怕打扰秦始皇的安眠,惧怕秦始皇会在地宫中因被侵扰而苏醒,而是秦始皇陵中有太多的谜团,太多的未解开的谜团。

秦始皇地宫有无数珍宝,为何现在不能挖

所以秦始皇地宫可不是想挖就能挖的,尤其是其中还有三个摆在门面上的问题一直想不出解决的方案,这使得挖掘地宫只得无限期地推迟。

那么究竟是哪三个问题?未曾盗掘

对于秦始皇陵的研究,其实一直没有间断过,周围出土的大量文物已然已经昭告天下:秦始皇陵地宫一定是辉煌无比,珍宝无数。

古代陵墓的选址都讲究隐蔽,毕竟这些帝王生怕有人会打扰他们的安宁,可秦始皇却丝毫没有这种顾虑,他的皇陵就是建在明面上的,这自然会引起盗墓贼的觊觎。

秦始皇地宫有无数珍宝,为何现在不能挖

可当我们翻看历史记录的时候,虽然也能发现关于秦始皇陵被盗掘的记录,但对于在其中所得的物品几乎没有任何记载,这很可能就意味着,这些盗墓行为,根本没有成功。

就秦始皇陵中铜车马的出土位置来看,它位于封土下的地宫西墓道耳室之中,如果秦始皇陵被盗掘,那么墓道旁的陪葬品自然不能幸免,更何况体积如此庞大的铜车马。

根据钻探的资料表明,秦始皇陵地宫是仿照咸阳的布局建造的,秦始皇此举的目的就是为了在去世后享受他所创造的帝国带给他的荣耀,它的建造历时39年,可想它的规模多么庞大。

根据钻探资料表明,秦始皇地宫四周均有4米厚的宫墙,宫墙之外还用砖包砌起来,宫墙上有若干个通往地宫的甬道,这些甬道中的五花土并没有人为扰动破坏的迹象。

不过在甬道之上却发现了两个盗洞,直径为1米,深度还不到9米,这两个盗洞均远离地宫,根本没能深入到秦始皇陵地宫之内。

秦始皇地宫有无数珍宝,为何现在不能挖

至于说地宫之上的封土层,除了有些近代的战壕,基本没有被动过的痕迹。

此外,考古工作者还利用先进的仪器对地宫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地下确实有大量的水银,如果秦始皇陵地宫真的被盗掘,那么地下的水银一定会顺着盗洞挥发,历经千年之后,水银便无法保持高浓度。

一切的证据都表明了,秦始皇地宫历经两千多年的时光,一直保持最初的模样,甚至连历史上要财不要命的盗墓贼都对其没有办法。地上皇陵

时光荏苒,一眼千年。

早在1961年3月4日,秦始皇陵就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受到国家保护的秦始皇陵再也没人敢偷偷打它的主意,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总有人想知道秦始皇地宫中究竟有什么宝贝。

想要挖开一座地宫,在理论上并不难,只需要将上面的夯土移走,然后深挖即可。

秦始皇地宫有无数珍宝,为何现在不能挖

可是这只适合规模较小的坟,对于秦始皇陵来说,将夯土移走就是要面临的第一个大问题,根据前些年的考古探测,秦始皇的地宫位于坟堆顶台正下方,距离地面大约有35米,而地宫的面积则相当于一个足球场那么大。

这样来看,似乎难度并不大,可是难的是在地面上,秦始皇陵的面积可就太大了,根据测绘,秦始皇陵总面积约56.25平方公里,陵上封土原来高115米,现在依然有76米之高,陵园内外有两重城垣,内城周长3840米,外城周长6210米。

要开挖地宫的话,地上皇陵将不复存在,这将是无可挽回的损失,毕竟地上皇陵已经足以惊艳世界,如果为了打开地宫而将其毁坏,这无疑是饮鸩止渴。挖掘时间

如果真的能将地上皇陵成功平移而走,地宫的挖掘就能提上日程了吗?

没那么简单,因为紧接着又会面临第二个问题,即一旦开挖需要挖多长时间,或许有小伙伴觉得,现在已经有那么多大型的机械,挖土还不是分分钟的事?

还真不是,因为仅仅把地上的封土移走需要数十年的时间,毕竟工程量在那摆着的,不会移山大法的我们,只能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

秦始皇地宫有无数珍宝,为何现在不能挖

此外,还有人做过如下计算,仅仅只算地宫之上的土层,也就是以地宫大小如同切蛋糕般直上直下的深挖,那么这个工程量则需要40年。

先不说这个时间有没有夸张,但可以肯定的是,这样的挖法决然是行不通的,如果想把地宫完整无损的挖出来,开挖的面积必须要是地宫实际面积的2-3倍,甚至更多。

这样一来,工程量决然不会小,更何况挖出的这些土又不能就地放置,还得需要一个更为庞大的地方来储存,这则又是一个大问题。

这也难怪经济学家张,五常说,一挖开秦始皇陵,马上就能出几十个亿的经济效益。保护措施

如果地上皇陵的问题解决之后,挖掘时间又可以不考虑,秦始皇地宫还是不能挖掘,因为第三个问题,是最为关键的问题,只要这一问题不解决,挖掘之事或许永远不会考虑。

这个问题就是该如何将挖掘出的地宫完整原样的保存。

我国并不缺文物,即便今天,埋在地下的文物依然数之不尽,可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文物保护意识不够,很多文物都没能妥善保存,这着实中华文化的重大损失。

秦始皇地宫作为中华文化地下瑰宝,定然不能被破坏分毫,当我们有百分之一百的肯定之前,秦始皇地宫还是原封不动沉睡在地底最为安全。

秦始皇地宫有无数珍宝,为何现在不能挖

毕竟在风雨中,它已经孤独地走过了两千多年的春秋,又怎么会经不起继续等待?

可能也有人会说,将挖出来的文物都放置在博物馆中,不就是最为稳妥的么?

当然不是,因为谁也不知道秦始皇地宫中究竟有什么样的文物,很可能有些文物,在被挖掘开地宫的那一霎那,接触到空气后便会发生质变,以至于无法保存,甚至荡然无存。

所以,秦始皇地宫不会轻易被挖掘,或许终我们一生,也无法等待它开启的那一天……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06 23: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国内文物考古、地质学界学者对秦陵地宫深度
...、地质学界学者对秦陵地宫深度,作了多方面的研究探索秦始皇陵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嬴政的陵寝,中国第一批世界文化遗产、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城东5千米
2023-07-19 16:38:00
秦始皇陵里面到底有什么秘密
...历史哼唧、代表着一个短命王朝无限辉煌的陵墓,它就是秦始皇陵,这座陵墓是千古一帝秦始皇死后的栖身之地,修建之庞大、复杂超乎我们的想象,但是如今却迟迟不能开启,这是为什么呢?01
2023-04-22 10:10:00
秦始皇陵至今未解的九大之谜
...雁上的文字判断此物出自始皇陵。这类神奇的传说更是给秦始皇陵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坐落在骊山脚下的那座小山包就是秦始皇的坟墓,山包下便是那幽深而神秘的地宫。封土北侧有寝殿礼仪建
2023-02-13 14:51:00
秦始皇陵如果被打开里面会有什么
...上第一位皇帝,他的皇陵无疑是非常庞大的。时至今日,秦始皇陵已经发现多年,只不过没有挖掘。值得一提的是,肯定有人会说兵马俑不就挖掘了么?要知道,兵马俑并不是秦始皇陵的地宫,这里
2023-07-22 14:31:00
秦始皇陵只是个空壳子?专家打了5万多钻孔,发现一个关键线索
...驾崩被厚葬,灵柩存放在一个十分宏伟的陵墓当中,关于秦始皇陵,还未登上皇位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修建了,前前后后花费了四十年的时间,无数民工前赴后继,鼎盛时期总计70多万人,接近十分
2024-10-15 10:10:00
秦始皇地宫珍宝无数,这七件随便拿出来一件,都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秦始皇地宫即“始皇帝陵”,要着重说明的一点是,这并不是已经出现在大众视野中的秦兵马俑,两者之间具有联系但完完全全不是一个东西,切记不能混为一谈。宏大的秦兵马俑,只是“始皇帝陵”的
2024-12-23 11:36:00
现在的“秦始皇陵\
...盗墓为职业的盗墓贼,而关于陵墓是否被盗的问题,恐怕秦始皇陵受关注的程度是最高的了。秦始皇陵作为第一位皇帝秦始皇的陵墓,至今一直没有被发掘,原因也有很多,而有人根据一些古代典籍
2023-07-28 06:29:00
...和荣耀的象征,更是对后世展示其不朽影响力的手段。从秦始皇的陵墓到明十三陵,每一处皇家陵寝都凝聚着无数匠人的智慧与汗水,以及对死后世界的无限想象。在这些宏伟建筑的背后,藏着许多
2024-03-13 16:08:00
中国三大神墓不敢挖,极有可能埋藏着三件绝世珍宝
...治生前的最爱,也是随葬品之一。第三个就是统一六国的秦始皇陵墓了,至今发现的兵马俑还只是秦始皇陵墓的外围,里面的核心都没进去过,据史书记载,秦始皇为了防止被盗墓,里面几十米深都
2023-03-02 12:0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重走八路军总部在山西的抗战之路(十四) 千年古镇的荣光
三不管岭1938年2月23日,从洪洞马牧出发前往太行山的八路军总部机关,在朱德总司令和左权副总参谋长的带领下,到达府城镇
2025-10-22 18:25:00
源于民间的狐突崇拜
【狐突庙】狐突庙名列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位于太原市清徐县西马峪村,为纪念春秋时晋国大夫狐突而建。庙始建于金明昌元年(1190)
2025-10-22 18:55:00
重阳节是秋季除中秋节以外的又一个重大节日,在山西大多数地方称“过重阳节”,岢岚县等少数县称“游重阳节”。从旧志记载看,过重阳节时
2025-10-22 18:55:00
独上山城思寂寥,英雄千古恨难销。鸣蛙尚产居民灶,惊马空留义士桥。齐洞僧归云冉冉,汉宫人去雨潇潇。堪怜此地多离乱,莫向明时负酒瓢
2025-10-22 18:56:00
北宋皇陵“上新”,陵区高粱“走红”
大河网讯 深秋时节,天高云淡,巩义宋陵,再度走红。永泰陵、永裕陵陵区内的高粱,用渐浓的殷红色、低垂的穗子,与神道两侧的石像生进行着一场穿越时空的千年对话
2025-10-22 15:52:00
3600年城址不移:在郑州,与“最早的大邑商”深情对话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1950年的秋天,考古学家韩维周在郑州二里岗偶然发现了绳纹陶片和磨光石器,这不经意的俯首一拾,犹如投入历史长河的石子
2025-10-22 16:23:00
武当太极文化研究添重磅新证 清代《张氏履历》现世!揭秘张三丰后裔踪迹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朱江)2025年国际武当太极文化节即将启幕,“太极祖庭”武当山再度聚焦全球目光。10月21日,十堰市张三丰历史文化研究会对外披露
2025-10-22 08:58:00
一件华服见证庐山百年对外交流情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王祺)10月17日晚,江西庐山牯岭镇卫斯理别墅灯火通明,一场温馨的移民融入活动在此举行。现场,庐山地方文化研究爱好者陈晖收到了一份漂洋过海而来的特殊礼物——一件百年手工中式女装
2025-10-22 06:26:00
河北日报讯(记者史晓多)10月20日,由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河北美术馆、河北省文化和旅游研究院承办的“彩墨生辉 古壁乾坤——河北古代壁画艺术精品展”在河北美术馆开展
2025-10-21 08:23:00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10月20日发布“晋阳古城二号建筑基址复原研究”成果,考古人员对目前发现年代最早的龟头屋建筑遗址进行复原
2025-10-21 19:12:00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评论员陈久菊编辑金妮二审伍少安三审马刚
2025-10-21 21:46:00
近日,山西省女作家协会在太原举办“2024三晋女书”系列丛书研讨会。这是该协会组织出版的第六套会员丛书,包括太原市任爱玲的《时间向远方延伸》
2025-10-20 18:27:00
一拿起这本厚厚的书,我就想起了它的作者、已逝的著名作家陈忠实的那张面孔。粗糙多皱纹的脸、黝黑的皮肤、凌乱的头发,仿佛四季轮换的风雨
2025-10-20 18:27:00
在某县一宣传栏中,张贴了这样一张宣传标语,上写:“趁势而上,全面谱写……新篇章。”其中,“趁势而上”是“乘势而上”之误
2025-10-20 18:27:00
河北省国防动员文化行·档案里的国防动员故事|走进鱼子山抗日战争纪念馆:重温“打不垮”的烽火岁月
(视频拍摄:王宏飞 视频制作:周颖)(海报设计:梁玉)在北京市平谷区山东庄镇,曲折狭长的山谷中有个红色旅游村庄——鱼子山村
2025-10-20 20: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