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云锦、中医药、绒花……传承传统文化,鼓励推陈出新
知产司法保护“对症下药”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源源 实习生张杨
7月14日,南京江北新区人民法院,长6米、宽2米的巨幅云锦作品《九龙图》著作权权属、侵权纠纷案正在审理,该作品还被上线作为数字藏品限量销售。
云锦、中医药、绒花……审判实践中,越来越多“文化符号”出现。如何“对症下药”鼓励推陈出新?如何以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弘扬传统文化、传承千年遗韵?
传承恩师生前中医著作,弟子遭诉侵权
陈亦人是著名中医学家、伤寒学泰斗,生前著有《〈伤寒论〉求是》一书。陈老去世后,为更好地推广老师的学术思想,其学生周某获陈老配偶和长子的授权同意后,与中医药出版社组织人员对恩师生前的中医著作进行修订。
在原著基础上,周某等人对部分语句进行适读性调整,增加“医案选录”和“按”,针对原著艰涩之处予以注解,最终出版发行了《〈伤寒论〉求是(精修案例版)》。证据显示,该书的版权收入均由出版社直接汇入陈老遗孀名下账号。
2022年,除长子之外,陈老的四位子女以继承人身份将周某和中医药出版社诉至法院,认为《〈伤寒论〉求是》享有的署名权、修改权、发行权等著作权利遭到侵害,诉请停止侵权并赔偿40万元。
法院经审理认为,周某等修订人对原著《〈伤寒论〉求是》进行改编、注释及增加内容,形成了区别于原著的独创性表达,是对原著学术思想的传承和发展。修订后的作品是对原著改编而形成的有独创性的新作品,构成法律意义上的“演绎作品”,受著作权法保护。该案经过一、二审判决,法院最终驳回原告全部诉请,判决已经生效。
不久前,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将该案例作为优秀传统文化领域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典型案例发布,该案的判决充分彰显着依法保护中医理论研究发扬光大的司法导向。
历史“照进”现实,碰撞正在发生
传承发展中,以中医药为代表,传统文化与知识产权领域的碰撞越发明显。
余某曾研发出一种抗神经衰弱的中药并申请专利,南京一家制药公司商定生产这一专利药品,承诺将根据生产经营的状况向余某支付报酬。不过,多年下来,该药品销售总额达6667万元,余某却并未收到钱,他向法院起诉索要专利许可使用费。
法院审理认为,虽然双方未签订书面合同,但已形成事实许可关系,综合专利价值、双方之前的合作协议等,判令制药公司支付专利许可使用费666.7万元,后被告公司履行了判决义务。
“有着市场需求的中药新产品如果可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将产生可观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法院支持对专利权人的合理回报,鼓励开展中药技术创新活动。”南京知识产权法庭法官程财告诉记者。
“安宫牛黄丸”有知识产权吗?源于张仲景沿用千年的古方,传承发展之后怎么保护、边界在哪儿?不久前,南京中院联合秦淮区人民法院走访了张简斋中医温病医术等非遗代表性项目传承人,部分中医医院和中医药企业。走访调研显示,由于中医药具有药材基源多样性、成分复杂性等特征,专利申请通过率较低、保护期限短、药方强制性公开等因素,不少人对“拥抱专利”存在顾虑。
秦淮区法院知识产权庭副庭长黄茜说,通过走访和司法实践,法院发现一些非遗项目传承人对于中医药传统文化的知识产权保护了解不多;有些不知道古方的哪些创新性内容可以作为自己的知识产权进行保护;有的担心无法适应“公开换保护”的专利权保护模式,还有的则对诉讼心存顾虑,觉得时间长、难度大。
司法守护,促进“推陈出新”传承发展
南京知识产权法庭副庭长刘方辉介绍,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在知识产权领域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情况,如中医药、传统技艺文化传承模式、路径及其有效性问题;老字号在新市场环境下面临传承创新不足、竞争力不足、包容性发展不足、遭遇恶性竞争等问题;传统文化数字化权益保护模式的探索及各传承创新主体的权利边界等问题。
我国历史悠久,有相当丰富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从知识产权角度来看,这些文化涉及著作权、商标权、商业秘密、专利权等多个领域,它们与当地的工业、商业、旅游业等多种产业相结合。据全国医药工业统计数据,中药工业主营收入由2012年的5156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近7000亿元。与此同时,中国的中医药在日本、韩国被申请为专利,然后向中国使用者收取使用费等类似例子已有发生。
此外,众多老字号品牌经过长期使用和历史沉淀,已经形成较为丰厚的品牌价值,但部分同根同源老字号因历史原因出现权属纠纷。
针对这些情况,近日,南京中院公布15项举措,提出发挥知识产权审判职能,促进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举措强调强化传统文化领域数据权益保护、中医药专利保护、传统技艺商业秘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主体权益保护等。
这些措施在对传统文化的知识产权进行保护时,坚持利益平衡原则,不仅注重对原创者权益的保护,同时也保护传承者的劳动付出,从而激发各方积极性。法院强化中医药专利权保护,通过促进中医药的市场化运用,持续增强中医药传承创新能力;严厉制裁涉老字号商标抢注、侵权行为,对于因历史原因造成的相同字号间商标与老字号的权利冲突,本着尊重历史、保护在先、诚实信用、公平竞争原则妥善处理,推动本土老字号焕发新活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17 08:45:1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