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从五虎将谥号看刘禅的智慧,并非是扶不起的阿斗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1-22 14:13:00 来源:戏说三国

“扶不起的阿斗”是我们现在用来形容那些不争气、没本事,乃至于有点儿傻的人的,其中的“阿斗”,是蜀后主刘禅的小名,因为刘禅被诸葛亮这样的奇才辅佐最后蜀国还是灭亡了,所以后人称之为“扶不起的阿斗”。毋庸置疑,阿斗在当时肯定没法和司马昭这些枭雄相比的,那么他是不是如后人说的那般,有些傻呢?

实际上,我们从刘禅给五虎将死后赐予的“谥号”就可以看出来,刘禅并不是“扶不起的”,他对于每一个人的功过是非的评价都很中肯,非常准确的用谥号评价了五虎将的一身。

从五虎将谥号看刘禅的智慧,并非是扶不起的阿斗

对于关羽,刘禅赐予的谥号是“壮缪”,这并非完全是对关羽的批评,反而是对他的性格和一生战绩的准确描述。关羽威震华夏,但他的骄傲也导致了他的失败,这正是“壮缪”二字的含义,既肯定了他的武勇,又点出了他的性格缺陷。

对于赵云,刘禅赐予的谥号是“顺平”,充分体现出赵云一生忠诚、公正、谨慎、完美的特质。他从未违背过自己的道德原则,无论任务如何艰巨,都能完美完成,这正是“顺平”二字的真谛。

张飞的谥号是“桓”,这个谥号主要赞扬了他的武勇和开疆拓土的功绩。同时,没有提及他的文治,这也暗示了张飞的缺点,即他的粗豪和缺乏深思熟虑。

黄忠被赐予“刚”的谥号,这是对他坚毅果敢、杀敌致果的性格和战绩的赞扬。黄忠虽然年纪已高,但他在战场上的勇猛丝毫不减,这个谥号正好凸显了他的这一特点。

马超的谥号是“威”,这是对他威猛、果敢的性格以及他在西凉地区的威望的赞扬。马超虽然有过“背主”的经历,但他在蜀汉征服西凉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这个谥号充分肯定了他的贡献。

从五虎将谥号看刘禅的智慧,并非是扶不起的阿斗

综上所述,刘禅对五虎将的评价并非一概而论,而是根据他们各自的性格、战绩和贡献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评价。这些谥号既肯定了他们的贡献,又指出了他们的缺点,充分显示了刘禅的知人之明。

因此,我们不能仅仅因为刘禅在诸葛亮等辅佐下仍未能守住蜀汉,就简单地认为他是“扶不起的阿斗”。实际上,从他对五虎将的评价来看,刘禅有着自己的智慧和眼光。

刘禅是否真是“扶不起的阿斗”这个问题在历史上一直存在争议。

首先,我们要明确“扶不起的阿斗”这个评价是从何而来的。

这个评价主要源自于小说《三国演义》以及民间传说,而非正史记载。

在小说和传说中,刘禅被描绘为一个愚蠢、懦弱、无能的君主,无法扶起蜀汉的危局。

然而,在正史中,刘禅的形象并不像小说和传说中那样一无是处。

历史上的刘禅是蜀汉的末代皇帝,他继承了一个内忧外患的国家。

面对强大的曹魏敌人,刘禅在诸葛亮等辅臣的辅佐下,稳坐皇位41年,这本身就说明了他并非完全无能。

刘禅在诸葛亮去世后,仍然能够保住蜀国二十多年的安宁,这也显示出他有一定的智慧和能力。

他在这个时期没有大肆破坏诸葛亮的遗产,而是基本延续了诸葛亮的政策,这对于维护蜀汉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从五虎将谥号看刘禅的智慧,并非是扶不起的阿斗

此外,刘禅对于蜀汉的忠臣良将也给予了一定的荣誉和待遇。

例如,他赐予五虎将的谥号,都是对他们一生功绩的肯定和赞扬。

这也表明刘禅并非完全昏庸,能够分辨忠奸,赏罚分明。

当然,刘禅作为末代君主,也有他的不足之处。

例如,他在后期过于依赖宦官黄皓,是蜀汉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此外,他在邓艾兵临城下时选择投降,虽然保全了百姓的生命,但也丧失了蜀汉的最后一丝抵抗力量。

综上所述,刘禅并非完全是“扶不起的阿斗”。他既有作为君主的智慧和能力,也有自身的局限和不足。

评价一个历史人物应该全面、客观地看待他的功过是非,而不是简单地贴上一个标签。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22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刘禅给蜀汉五虎上将封的“谥号”,背后有何深意
...出现了许多与刘禅很傻相关的俗语,像什么“扶不起墙的阿斗”之类,正是由于这些俗语的广泛传播,硬是让那一些不识字的小孩都知道阿斗很傻,然而刘禅真的很傻吗?如果我们有仔细注意他给蜀
2023-05-07 15:32:00
为什么说刘禅对关羽不满
...关云长关二叔印象不怎么好。要说关羽死的时候,刘禅刘阿斗那时候才13岁,刚当上太子,还不到一年呢,关羽关云长一直在为我们打仗,而刘禅一直长于深宫之中。要说这两个人呢,没有存在什
2023-07-27 21:37:00
刘禅果真愚蠢吗?且看五虎将的谥号就知道
...这也使得后主刘禅的历史评价一直不好,有“扶不起的刘阿斗”的说法。但实际上呢,这后主刘禅并没有人们所认为的那么不堪,不信我们看看他给五虎将封的谥号便知一二了。关羽五虎上将之首,
2024-06-19 14:51:00
三国里得五虎上将赵云为何没有谥号
...所周知,赵云曾在长坂坡七进七出冒死就出了在襁褓中的阿斗。这样的恩典,刘禅就是拜赵云为自己的干爹也说的过去哇,更不用说孙尚香要带走刘禅,赵云单枪匹马截江救阿斗,更是千古佳话。古
2023-05-20 13:59:00
刘禅与五虎上将:谥号背后的权力与家族势力
...一两字和二十多字的谥号,在历史都有很多。三国时期的五虎上将,他们离世时的谥号,皆是由刘禅设定的,从五个谥号中,我们可以看出刘禅对其中一个人有很大的意见。五虎上将是罗贯中在三国
2023-11-10 15:07:00
关羽生前显赫,死后辛酸,刘禅为何对关羽如此不公?
...为桓侯,马超为威侯,黄忠为刚侯,这三个都是一字侯,五虎上将之首的关羽呢?被追谥为壮缪侯,在其后的景耀四年,赵云被追谥为顺平侯。一字谥号和二字谥号,一字侯和二字侯还是有区别的,
2024-02-25 16:47:00
三国时期有谥号的大臣共有十一个,蜀汉含金量最高的三个谥号是谁
...动民曰桓、辟土兼国曰桓。”桓是一个相当不错的谥号,五虎上将就属张飞的谥号最好。至于其他人,无论是马超的威侯还是赵云的顺平侯,以及关羽的壮缪侯都比不上诸葛亮、陈祗、张飞三人的谥
2023-06-17 05:50:00
赵云遗言让诸葛亮当场大哭,为何刘禅听了却无感?
...至,仍心系蜀汉的未来,让诸葛亮感动落泪。然而,刘禅阿斗当下并没有听懂,“北伐”二字所蕴藏的涵义,成了当昏庸的事迹之一,当然这个故事的产生,有一部分,是赵云形象被神格化,阿斗却
2023-04-22 08:26:00
蜀汉五虎将之首是谁
...物。经过千年之后流传下来最受民间喜爱的便是蜀汉中的五虎上将了。那么问题来了,三国蜀汉五虎将之首是谁,谁又最厉害呢,众说纷纭你怎么看:其实谁是蜀汉五虎上将之首,这个问题并非来的
2023-06-05 11:2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抗战回忆之二:情系“绍隆”——难忘的1939—1942 “慈幼院的难童生活”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7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张厚安专门撰写文章
2025-09-16 11:04:00
抗战回忆之一:一个“难童”的回忆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永远的伤痛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7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张厚安专门撰写文章
2025-09-16 11:04: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打卡南京其实是阅读《世说新语》的一种读法,反过来也可以说,阅读《世说新语》是打卡南京的一种打法……”9月14日
2025-09-16 15:57:00
孟府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孟府了解到,孟府作为孟子嫡系后裔的宅邸,其春联习俗既传承了中国传统年俗文化
2025-09-16 16:08:00
孔府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孔府了解到,孔府作为孔子嫡长孙的府邸,其楹联不仅是建筑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5-09-16 16:11:00
五马祠街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五马祠街了解到,五马祠街因明代孔尚经的家祠“五马祠”而得名
2025-09-16 16:17:00
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秋上太行,登临揽胜!平生快意,逸兴遄飞!蒙曼邀您上太行!
2025-09-16 21:12: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殷建光人类社会本应向着文明不断迈进,然而二战却将人类拖回野蛮的深渊。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的所作所为,便是这段黑暗历史中最典型的例证
2025-09-15 11:21:00
座落在湖北襄阳的“长渠”(又名“白起渠”“百里长渠”),始于战国,兴于唐宋,沿用至今2300余年。2018年,入选第五批世界灌溉遗产
2025-09-15 17:44:00
今天上午,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正式官宣:第二届楚文化节将于9月20日在荆州开幕。千年古城,立刻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2025-09-15 22:57:00
“鬻子救国”写大义:一个广东籍南洋小贩捐输抗战的家族记忆
几十年过去了,九旬老人郑社心还记得父亲说过的话:国家国家,没有国,哪有家?他的父亲郑潮炯,原本是到东南亚打拼的普通广东人
2025-09-15 20:11:00
弘扬三大精神 奋力建成支点丨云岭之战:红四方面军浴血奋战杀出重围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陈熠林 喻波)鄂陕交界的云岭山脉,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1932年11月11日,实行战略转移的红四方面军到达上津镇云岭一带
2025-09-15 21:05:00
晋祠水系丰富,饮马泉虽算不上其中的佼佼者,却也是一眼常年不涸的井。这样的井在晋祠并不少见。此井得名“饮马泉”,源于相传有三位帝王曾在此饮马
2025-09-15 18:34: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敬清青山埋忠骨,山河祭英魂。连日来,位于六合区的桂子山烈士陵园迎来一批批参观瞻仰的市民游客
2025-09-14 09:56:00
三面“杨靖宇支队”战旗已经抵达新民大街,途径新民大街126号,这里是伪满洲国国务院旧址,新中国成立后,原建筑被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接收
2025-09-14 1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