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科技赋能大运会 创新成果显身手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3-07-27 01:36: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科技日报

科技赋能大运会 创新成果显身手

科技赋能大运会 创新成果显身手

科技赋能大运会 创新成果显身手

科技赋能大运会 创新成果显身手

◎陈 科 本报记者 何 亮

编者按 7月28日,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将在四川省成都市开幕。为保障运动会顺利进行,主办方在场馆运行、网络通信等方面应用了诸多创新成果。本报记者深入一线进行采访,为读者全方位展现本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的科技力量。

大运“蓉宝”机器人、“智慧蚊虫诱捕机”、无人驾驶巴士……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以下简称大运会)明日开幕,在这场举世瞩目的大型赛事上,不仅运动员将展现高超的竞技水平,为大赛助力的科技产品也会使出“十八般武艺”,在赛事保障、生活服务、安全消防等方面提供贴心服务,为本届大运会保驾护航、智慧赋能。

智慧场馆把贴心服务送到身边

大大的脑袋、忽闪忽闪的大眼睛、圆滚滚的身子……这就是全球首款带有应急功能的服务机器人——大运“蓉宝”机器人(以下简称“蓉宝”机器人)。

“蓉宝”机器人被称为本届大运会的“特殊服务生”,它的原型是我国“国宝”——大熊猫。这个机器人不仅外形“萌萌哒”,还身兼应急、问询、翻译、引领数职,可谓颜值与实力的“双重担当”。

“蓉宝”机器人产品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确保“蓉宝”机器人能够高质量完成引领、导航任务,工作人员为其内置了高分辨率的地图,同时它还掌握了高度灵活的避障技能和高度复杂的障碍物检测技能,可以完成建图、全局路径规划、局部路径规划、数据融合等高难度计算任务。在本届大运会举办期间,“蓉宝”机器人还可以为远道而来的观众和参赛选手进行室内导航,帮助人们快速到达预定位置。

与此同时,“蓉宝”机器人是世界上首款带有应急功能的服务机器人,能够在场馆中心递送应急包、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等医疗应急工具。

“当紧急情况出现后,人员在事发地点可以用手机直接呼叫‘蓉宝’机器人,机器人将以每秒1.2米的速度把自动体外除颤器送到事发地点。在抵达相应位置后,‘蓉宝’机器人还会自动播放自动体外除颤器的使用视频,帮助周围人员迅速、正确地使用这一设备。另外,‘蓉宝’机器人还内置了一个摄像头,现场人员可以借此远程与医疗专家进行连线,由专家指导现场人员进行急救。”“蓉宝”机器人产品相关负责人表示。

除此之外,“蓉宝”机器人还有互联网远程呼叫服务、信息播报等功能。

本届大运会举办期间,除了“蓉宝”机器人,还有场馆小程序可以为观赛群众提供室内精准服务。

在本届大运会的篮球场馆——凤凰山体育公园,观众或来宾只需进入小程序、完成授权,就可以拥有专业的“室内导航系统”。它不光可以为使用者提供精准定位、导航服务,还可以实现一键“安全救援”。

当意外情况发生时,观众可以利用该小程序向工作人员求助,小程序会向工作人员提供精准定位。与此同时,此意外情况信息也会被传至大赛综合管理平台,平台会通知周边的其他工作人员及时提供援助,进而提高赛事实时综合管控能力与应急情况实时处理能力。

最近,成都市连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采访当日,本届大运会场馆之一成都东安湖体育公园多功能体育馆室外温度超过36摄氏度,但记者一走进体育馆,便感受到一股凉气。更令人诧异的是,此场馆内并未开启空调。

为何不开空调便能实现低温?

这与场馆所处的地理位置、朝向以及外墙的隔热材料有关。

“人少时,场馆不需要开空调,人多了才需要。我们整个场馆的所有看台区,包括场心区域,都设置了温感探头,随时能够对整体数据进行分析。”东安湖体育公园相关负责人介绍道,体操比赛需要室温恒定在23摄氏度到24摄氏度之间,此时温感探头就起到了关键作用。

而在凤凰山体育公园冰篮球馆内,温度同样令人感到舒适。这其中的奥妙就在于球场中央上方的黑色圆管,它们是一个个空调出风口通道,位于35米高空,但风可吹到距地面1.5米的区域。当风吹至距地面1.5米的高度时,整个区域的风速控制在0.25米/秒,观众不会感觉风力很大、体感比较舒适。在这样的场地中,哪怕进行羽毛球、乒乓球比赛,也不会受到风的影响。

而在凤凰山体育公园冰篮球馆的座椅下方,每隔一段距离便有一个空调出风口,十分隐蔽。凤凰山体育公园冰篮球馆相关负责人介绍,这种遍布座椅下方的隐蔽出风口,提升了观众观赛的舒适度。

简阳文化体育中心是本届大运会跳水、柔道等项目的比赛场地。在这里的应急通道和地面上,安装了指示灯,一旦发生紧急情况,指示灯会亮起并不停闪烁。

“这是系统自动生成的最优撤离路线。”简阳文化体育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条路线是由“消防大脑”根据不同的报警点位,“指挥”2690套应急照明系统自动生成的。如果有紧急情况发生,只要跟着指示灯方向走,观众就可以快速到达安全地带。

“八个双保险”保障网络稳定

在成都东安湖体育公园,观众只需点击“大运通”客户端,赛事日程、赛事成绩和赛事资讯等栏目就会第一时间弹出。“我们开展全程全网全面保障,为本届大运会成功举办提供安全可靠的通信网络。”有关负责人介绍道。

据测算,本届大运会开幕式到场人数或将突破10万人,大运村常驻人员近2万人。由于人员密集,对无线网络的需求增强。为满足本届大运会的通信需求,相关工作人员打造出了超密弹性的4/5G公网,保障开闭幕式和大运村的通信及网络稳定、畅通。

网络稳定需要筑牢安全屏障。相关通信保障部门还通过双机房、双路由等手段,从网络架构、业务安全、系统备份等多角度构筑用网“八个双保险”,让人们在本届大运会举办期间实现不掉网、断网。

“我们已提前完成了场馆内的网络部署,最近又开展无线网络测试,通过网络容量测试、设备安全检查,让大家享受‘畅快’大运。”参与本届大运会网络测试的工作人员说。

“我们将为本届大运会提供比赛项目直播+点播服务。”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四川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通信保障部门还将结合虚拟现实(VR)直播等创新技术,提供“赛事全、解说强、高科技”的高清大屏观赛服务,做到全赛事、全天候直播,为观众打造沉浸式观赛体验。

利用环保仿生技术防治病媒生物

本届大运会共有49个场馆,其中13个是新建场馆,36个是利用已有场馆改造而成的。新建场馆修建以后,其病媒生物密度并不高。不过,随着后期人员的进驻,蚊子、苍蝇等病媒生物也可能在场馆中出现,这对大运会病媒生物防治提出挑战。

为了确保本届大运会举办期间鼠、蚊、蝇、蟑螂等病媒生物密度达到规定标准要求,保障参赛人员、观众不受病媒生物及其他有害生物的影响,赛事主办方进行了环境改造,还“派”出了蚊虫防治“新锐”——“智慧蚊虫诱捕机”。

“研发人员利用环保物理仿生技术,让‘智慧蚊虫诱捕机’模拟人体呼吸过程(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通过收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使诱捕机内二氧化碳浓度达到人体水平,让蚊子误以为是人在呼吸,进而自投罗网,达到健康、高效灭蚊的目的。”“智慧蚊虫诱捕机”产品相关负责人表示,整个灭蚊过程不会产生任何化学污染、光学污染、噪声污染。

电子科技大学清水河校区体育馆将承接本届大运会篮球比赛。在此场馆内,工作人员专门启用了病媒生物智慧监测系统,该系统能够快速、及时地掌握有害生物的出现情况,降低人为监测可能导致的漏报风险。

智能设备助力美食制作和垃圾处理

在大运会餐厅,智能小吃机有条不紊地工作着,不到2分钟,一碗热气腾腾的三鲜米线就出炉了。

智能小吃机产品负责人介绍道,这款智能小吃机具有全自动接单、烹饪、出餐、叫号等功能,可以24小时“坚守岗位”。与此同时,它还可以根据消费情况进行智能分析,提醒工作人员及时补充烹饪原料,并完成自动清洗消毒及封装程序。

除此之外,厨余垃圾也找到了新“归宿”。本届大运会通过无害化处理,就地分布式解决厨余垃圾。

本届大运会设置了一个占地仅280平方米的厨余垃圾分布式处理厂房,它每日可以就地资源化、无害化处理10吨厨余垃圾。在本届大运会举办期间,这里成为处理人员就餐产生的厨余垃圾的“主战场”。

就地解决厨余垃圾,会不会产生臭味?记者在厨余垃圾分布式处理厂房附近,几乎闻不到任何异味。那么,这个小小的建筑设施是如何做到就地无害化处理大量厨余垃圾的同时还不散发异味呢?

安全、简洁、智能化的系统操作是实现高效就地处理厨余垃圾的重要“法宝”之一。在厨余垃圾的处理过程中,它能通过电控系统,实现自动化控制、数据自动传送存储和过程监控,同时相关设备封闭运行、无异味,杜绝人体接触垃圾的可能,保障了观众的健康与安全。

无人驾驶为赛时交通贡献力量

开放式的列车驾驶室里,既没有复杂的仪表盘,也没有传统的列车司机,几位乘客探着头隔着玻璃好奇地望向前方,带着“光环”的地铁隧道宛如时空走廊从眼前划过,令人惊叹不已。这是正在运行的成都轨道交通9号线列车上的一幕。

在本届大运会举办期间,以地铁为代表的公共交通将成为市民出行最重要的保障。据测算,成都轨道交通9号线列车赛时单日客流峰值预计较平时增加39%,达到47万人次左右,或将迎来其自2020年底开通以来的最大客流。

成都轨道交通9号线一期工程全长22.18公里,共设13座车站,采用了国际最高自动化等级的全自动运行系统(GoA4),可实现自动唤醒、自动发车、自动运行、自动洗车、自动回库、自动休眠,是我国中西部地区首条全自动运行的轨道交通线路。

“虽然是全自动运行,但安全也有保障。”成都地铁运营有限公司调度指挥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从成都轨道交通9号线列车的车身外观来看,它和其他线路没有太大不同,但实际上“黑科技”贯穿整条线路,全方位保障乘客的安全出行。

列车上安装有障碍物及脱轨检测装置,在没有乘务驾驶人员的情况下,当列车检测到轨道有障碍物或车辆遇到脱轨危险时,会自动触发紧急制动,最大程度保证车辆运行及乘客安全。除此之外,6000个监测点将列车子系统数据实时传输至地面控制中心,以便实时掌握车辆状态,提高正线运营效率。

除了轨道交通,公路交通也将在本届大运会举办期间贡献力量。

在位于成都大学校园内的大运村,两辆造型独特外观精致的小巴吸引着路人的目光。

小巴车整体是明艳的黄色,车身涂有本届大运会标识,待10余人上车后,车门缓缓关闭。安全员轻触屏幕上的目的地“交通保障服务中心”后,车辆平稳启动。

只见安全员双手贴放在膝盖上,而他前方的方向盘不断根据路况变化进行旋转调整,车速也会根据实际情况或快或慢,不一会儿,一段充满科技感的自动驾驶旅程顺利结束。

“在本届大运会举办期间,全球首款搭载‘车路云一体化’系统的自动驾驶前装量产巴士将投入使用,我们将按需为乘客提供自动驾驶体验服务。”本届大运会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按照每台车辆搭载10人左右计算,预计整个赛期该车将服务上万人次。

据了解,本届大运会无人驾驶巴士分为两款车型,均搭载蘑菇车联自主研发的车规级蘑菇汽车大脑,标配8颗固态激光雷达及多类型传感器,感知范围为200米,可以做到360度无盲区,响应时间为0.1秒,比人类资深驾驶员反应还快3倍,能够安全高效处理大运村赛事期间车多、人多的复杂交通状况,保障无人驾驶巴士在赛事期间安全、平稳运行,给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带来极具科技感的智慧出行体验。

图① 凤凰山体育公园。

图② 这是在成都大运村内拍摄的一处根据空气动力学设计的“冷巷”,其设计原理是通过自然风的引导,从而在炎热的夏天保持良好的通风和降温效果,并以此降低建筑碳排。

新华社记者 王曦摄

图③ 服务于本届大运会的无人驾驶巴士。受访单位供图

图④ 东安湖体育公园主体育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27 12:45:1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蜂鸟智造助力200余个科研项目产业化
...解到,平台助力“创新之花”结成“产业之果”,在成都大运会上“大展身手”,由四川大学唐成康博士研发的呼吸式捕蚊机便是其中之一。“呼吸式捕蚊机可吸附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并释放,让机器
2024-02-22 03:01:00
推动科研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
...“加速度”?服务“一站式”建立全链条服务体系在成都大运会这一世界舞台上,随处可见的成都造科技产品是这场国际盛会上不可忽视的亮丽风景线——四川大学唐成康博士研发的呼吸式捕蚊机便
2023-11-02 02:25:00
海外网评:成都大运会不仅有“颜值”,更有“智慧”
...更为大运会的畅通出行保驾护航。以大运会为契机,更多创新成果将在各领域推广运用,不断提升城市创新实力,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尽管大运会只有短短12天赛期,但其带来的科技红利将持续
2023-08-05 17:47:00
新华全媒+|在成都,探索大运之城的科技创新
...失误强大的水压可能会对运动员身体造成伤害如今在成都大运会比赛场馆即将参赛的跳水运动员们就不必担心这个问题↑这是一张拼版照片。上图为:7月22日,在简阳文体中心游泳馆,中国华西
2023-07-25 15:35:00
“成都造”黑科技硬核亮相2023中关村论坛展览
...了解,本次在科博会上亮相的“蓉宝”机器人即将为成都大运会的比赛场馆、大运村、赛事酒店和开幕式及闭幕式提供应急服务功能和心脏除颤仪(AED)递送、颁奖、问询、翻译、引领等综合式
2023-05-30 03:17:00
经济日报报道 “智慧大运”是成都大运会的重要理念。大运会筹办以来,科技元素已成为一大亮点,给来自世界各地的大学生运动员们带来一次“科技+大运”的美好体验。在成都高新区新川创新科技
2023-07-29 15:55:00
...处可见的、可感的高科技也令人耳目一新。据了解,此次大运会围绕主场馆、大运村等空间,在场馆建设、赛事保障、数字观赛、智慧服务等方面,实施共计170余项技术产品,覆盖30余个场馆
2023-08-01 12:51:00
这个园林“分量”十足!探秘世界大运会体育公园的园林之美
...批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入选名单,世界大运会体育公园项目成功入围,荣获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作为世界大运会体育公园重要组成部分,以及第3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主会场的
2023-01-15 12:10:00
科技赋能大运 大运元宇宙“上新”
...了解具有中国风巴蜀韵国际范的成都。“您好,我是成都大运会吉祥物‘蓉宝’,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大运会赛场,大家经常会看到熊猫造型机器人四处走动,这是由成都睿乐达机器人科技有限
2023-08-05 21:21: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国产高端主控芯片模组厂在江北新区投产固态硬盘“大脑”,南京造!南报网讯(通讯员胡晓靓记者夏思宇)身处数字化时代,固态硬盘(SSD)是掌握系统运行速度
2025-09-11 08:50:00
8个月引来24个项目,建邺招商“亿”军突起9月,德国奥乐齐首进南京建区域总部□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卫凌云 通讯员建投宣招商热潮涌
2025-09-11 07:44:00
南瑞继保发挥“头雁效应”,带领全产业链跑出中国智能电网自主创新路让产业链“筋骨”更壮“血脉”更通□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黄琳燕国网湖南衡阳站
2025-09-11 07:44:00
近30家赣企参展投洽会 江西前沿科技亮绝活
本报讯 全媒体记者陈春伟报道:9月8日至9月11日,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简称“投洽会”)在福建厦门举行。江西组织近30家优质企业参展
2025-09-11 06:36:00
2025服贸会丨走进贵州展区 一睹服贸“新”风采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简称“服贸会”)于9月10日至14日在北京首钢园区举办。其间,贵州将以“开放贵州,创新服贸”为主题设立展区
2025-09-11 03:24:00
烟台高新区多家企业入围第十届“创客中国”时空信息大赛决赛
胶东在线9月9日讯(通讯员 郭健)近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产业发展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联合主办
2025-09-11 03:03:00
8月28日,秦皇岛市海港区阿尔勃特空间智能(河北)视觉技术有限公司展示区,公司副总经理朱晓明用语音进行操作,要求机器人“鲁班1号”打好对应工位的螺丝
2025-09-10 08:27:00
第六届中国人工智能大赛在厦启动 描绘“数实融合”新图景
扫码了解详情厦门网讯(厦门日报全媒体记者 翁华鸿)在生成式人工智能持续迭代演进、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背景下,一场高规格的人工智能盛会再度在厦门启航
2025-09-10 08:27:00
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首席科学家周伯文:“人工智能+供应链”创新成果将在厦涌现
周伯文。(厦门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火炎 摄)厦门正在全力推进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建设,一批“人工智能+供应链”的创新成果有望在此加速涌现
2025-09-10 08:58:00
随着中报陆续披露,在今年国内医疗器械行业普遍承压的大环境下,鱼跃医疗交出了一份营收、净利双增的亮眼答卷,其中海外业务同比增长26
2025-09-10 09:17:00
上海时尚之都的形象深入人心,时装之外,上海还是一座美妆之城。今年8月,胡润研究院发布《2025 CBE·胡润中国彩妆品牌TOP50》报告
2025-09-10 10:55:00
当消费市场从规模竞赛转向价值深耕时,一场以民生需求为罗盘的产业变革正加速演进。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7月
2025-09-10 10:55:00
青岛锐智智能装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
鲁网9月10日讯(记者 葛万彩)在国际国内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形势下,青岛锐智智能装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靠科技人员自主研发
2025-09-10 11:20:00
AirPods Pro 3 登场了!耳机支持测心率,实时翻译功能国行暂不支持
在今日凌晨举行的“前方超燃”苹果发布会上,AirPods Pro 3正式亮相。这款耳机不仅延续了苹果经典的简约设计和出色音质
2025-09-10 11:24:00
重大变革!iPhone17将仅支持eSIM,不再配备实体卡槽,苹果官网默默下架iPhone16pro
9月10日,在凌晨举行的苹果2025秋季新品发布会上,苹果宣布,“史上最薄”iPhone Air 将在全球范围内统一采用仅支持eSIM的设计
2025-09-10 11: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