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黄石日报
历时9个月的技改,老国企实现重生
中色大冶冶炼厂完成现代化升级
23日,走进大冶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大冶铜冶炼厂(以下简称“中色大冶冶炼厂”),厂房内原料进出繁忙,16层楼高的澳斯麦特炉前,铜精矿入炉后很快化为滚滚铜水。
“30年前,炼铜生产以经验判断为主,且劳动强度大。现在,基本都是智能化、自动化操作。”在中色大冶冶炼厂智慧运营中心,转炉车间副主任徐畅通过轻点鼠标,信息的上传下达,瞬间即可完成。
然而,几个月之前,这里却还是另一番景象。
近些年,由于设备老旧、生产管理相对粗放等原因,历年经济效益欠佳,缺乏核心竞争力,冶炼厂到了面临淘汰的边缘。特别是2021年因生态环保问题被列为典型通报的时候,大家意识到,厂子必须要转型了。
“小修小补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要想真正实现绿色生产,就必须对老工厂进行彻底改造。”中色大冶冶炼厂副厂长赵祥林介绍说,在当时关停工厂,一天就要损失数百万元,但全厂上下已经达成共识:只有解决了环保大问题,才能轻装上阵,跑出绿色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冶炼厂一方面组建工作专班赴同行业先进企业学习,一方面邀请顶尖科研团队到厂里实地研讨。最终,一个新的方案出炉——抓紧建设新工厂,对老工厂进行彻底的技术改造。
改造过程中,徐畅参与了工艺指标的确定、主厂房的工艺设计、炉台的工艺配制以及火法冶炼的工艺流程完善等内容。
历时9个月,投入7.8亿余元,实施技改项目80多个,开建并运行国内首条“一键摇炉”转炉智能生产系统,建成全国首个实现远程集控示范项目。
9个月后,冶炼厂复工复产,半个月就达到80%负荷,1个月达到90%负荷,2个月基本达到设计产能,3个月实现满负荷生产,正全力冲刺年营业收入400亿元的目标。
这9个月,徐畅和全厂职工吃住在厂区,生怕技改升级过程中出一丁点儿差错。
从1994年进厂实习开始,徐畅在这里工作了30年。看到崭新的厂房拔地而起,新设备运转流畅,徐畅满怀激动。
激动的还有徐畅的工友们,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原本至少需要半个月调试好的新系统,中色大冶冶炼厂3天便打通了全流程。
看着老国企重生为一座现代化智能绿色工厂,冶炼厂职工满是振奋和自豪,如徐畅所言,在这座全新升级的工厂里,点燃的是新梦想,催生的是新质生产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6 08: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