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辽宁凌源发现7座辽代窑址、2座清代墓葬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8-16 11:54:00 来源:新华社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日前完成了朝阳凌源市万元店镇热水汤东山遗址的考古发掘,共发现辽代窑址7座、清代墓葬2座,出土文物30余件套。

此次发掘工作始于2023年6月,发掘面积500余平方米。发掘的7座窑址呈东西向分布,间距在1.5至2米,受土地修整影响,均遭到不同程度破坏。

辽宁凌源发现7座辽代窑址、2座清代墓葬

图为辽代窑址发掘后全景

该项目考古发掘人员表示,从前期的考古调查、勘探,以及考古发掘成果分析,热水汤东山遗址与周边地区众多辽代遗址形成一处大的聚落遗址,并且遗址内有功能分区,热水汤东山遗址为烧制砖瓦的场所。热水汤东山遗址内部也有明显的功能分区,遗址南侧靠近山顶较高的位置为窑炉分布区;遗址北侧低处为窑内垃圾堆放处,同时该区域可能还存在晾晒土坯的场地。

辽宁凌源发现7座辽代窑址、2座清代墓葬

图为清代墓葬发掘情况

发掘人员认为,热水汤东山辽代窑址为典型的半地穴式升焰窑,窑址均在生土中挖出,以原生土壁为窑壁,窑室顶部推测为穹窿顶状;从窑床和窑址附近出土大量青砖和少量布纹瓦看,主要烧制砖瓦类产品。值得一提的是,遗址北侧发现的两座清代夫妻合葬墓为本地区考古中少见,这一发现为研究清代中晚期本地丧葬习俗提供了素材。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相关阅读:

辽宁红山文化考古发掘硕果累累

“玉出红山,礼行天下”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发展至今的文明。与长江、黄河并列的西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是中华文明的直根系。6月10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中国日报》整版报道辽宁红山文化,了解最新考古发现,感受中华民族何以伟大,中华文明何以不朽。

距今6000多年前,在辽宁省广袤的辽西地区,生活着一群或多群被称为“红山先民”的史前居民。

自从红山文化纳入研究视野,经过考古学家以及人类学家、历史学家累年潜心研究,作为我们先祖的红山先民,其精神世界及生活状态在穿越了层层时间迷雾后,逐渐清晰完整并生动起来。

牛河梁遗址发掘成果凸显

红山文化自发现以来,已取得大量研究成果。通过对牛河梁遗址及积石冢出土的陶器研究,让我们了解到,在红山文化晚期,专门用于祭祀的红色彩陶器已开始统一形制和批量生产,这是红山先民祭祀制度和社会分工的具体体现。

与此同时,牛河梁第一地点的最新考古发掘及研究表明,红山先民已经能够以建筑群的形式建设祭祀场所。那么,红山文化晚期人们的社会动员能力达到了一个什么样的水平呢?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省文物保护中心)院长白宝玉表示,牛河梁遗址第一地点自1983年发现,并发掘出土女神塑像后,2017年,我们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进行合作,重新启动红山文化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通过几年的考古发掘,目前对这个地点的认识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早期的考古研究认为,牛河梁遗址2号建筑址是由三座山台式建筑构成的“品”字形建筑群遗迹,经新的考古发掘初步确认,这里是由9座石砌护坡台基建筑组成,总面积达十余万平方米。考古人员通过对台基建筑进行解剖发掘,发现这些建筑是以山体岩石为基础,用土石混合料夯筑台基内芯,再用石块砌筑台基护坡,目前发现的部分夯土厚度超过了5米,可见,在5000多年以前,红山先民已经拥有了强大的群体动员与组织能力。

红山文化研究专家、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省文物保护中心)名誉院长郭大顺表示,发现的石砌护坡也能起到“墙”的作用,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可以讲牛河梁第一地点就是一座城。

此外,考古人员在3号台基上发现了与祭祀活动相关的遗迹、遗物。垫土层中出土的大型彩陶缸、彩陶盆(盖)、筒形罐、灰陶钵、圆陶片组合有可能是《周礼·春官宗伯·大宗伯》中记载的与“祼礼”祭祀行为相关的器物组合。

2022年,考古人员在牛河梁遗址第一地点2号建筑址的7号山台又有新的发现。7号山台位于第一地点东侧,即牛河梁发掘报告中的“东山台”,最外侧石墙保留较为完好。7号山台中、西部地势较为平缓,东部坡度较大。已在山台上发现了多组复杂的砌石与夯土建筑遗迹,精心细致的考古发掘与研究正在紧张进行当中,期待会有新的发现。

红山文化早期遗址发掘取得重要成果

位于辽宁朝阳地区的牛河梁遗址处于红山文化晚期,同样位于朝阳地区的马鞍桥山遗址在时间上则处于红山文化早起。那么,红山文化早期的先民有着怎样的生活状态?他们的“村落”是什么模样?以位于辽宁省朝阳建平地区的马鞍桥山遗址作为研究样本,经过考古人员近几年科学系统、认真细致地发掘,给出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答案。

马鞍桥山遗址位于朝阳市建平县太平庄镇石台沟村的一处山坡上,是一处集合了居住、祭祀、墓葬于一体的红山先民聚落址。

6000年的沧桑岁月并未对这处遗址改变太多。站在发掘现场,环视四周,远处山梁纵横,交错不一;山脚下,老哈河的河水潺潺流淌,昼夜不息。可以看得出,几千年前,红山先民特意选择了这处依山傍水、可以遮蔽风寒的有利地势来作为他们的“村落”。

2022年是马鞍桥山遗址考古发掘的第4个年头。考古工作者在红山先民生活区进行两年的考古发掘后,初步厘清了生活区的面貌,随后又将目光敏锐地盯在紧邻生活区的祭祀区上,红山文化早期先民生活、祭祀场景因此逐渐浮出水面。全面负责马鞍桥山遗址考古发掘的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省文物保护中心)研究馆员樊圣英连续几年扎根在发掘现场。他表示,整个祭祀区是一处经过两次精心规划设计与营建的祭祀场所。第一次的建设,是依托北部一座小山头,先民对东、西、北三面山坡进行修整,形成三层“梯田”形的祭祀场所。第二次建设,是在第一次营建的祭祀区南部进行垫土,形成一个新的祭祀场所。

在祭祀区域内,发现了燎祭痕迹和祭祀坑。在祭祀坑内,除了有与农业生产相关的陶、石器祭祀品外,还发现有鹿科动物骨骼和贝类等祭祀品。值得一提的是,考古人员在一个大型祭祀坑内发现了整套的农业工具,其中包括播种用的石耜(犁)、收割用的石刀、加工谷物时使用的石磨盘和石磨棒。一件涂有红色颜料的石耜也一并出土,由此可见,这些农业工具是专门用于祭祀活动的。

这一发现表明,红山先民除了对具象的神明(牛河梁女神庙)、祖先(积石冢)进行祭祀外,还对生业活动进行祭祀,这对红山文化祭祀对象的认识有了新突破。

此外,考古人员在对房址内的人骨进行科学检测后发现,马鞍桥山遗址的红山先民以食用谷物为主,再结合出土的成套农业工具,说明6400年前的红山先民已开始农业定居生活,打破了“红山先民以捕鱼与狩猎相结合方式生活”的认识。

选择依山傍水的山坡定居、从事农业生产、举行祭祀活动,红山先民——我们的祖先的生活方式以及他们的精神世界,随着考古发掘工作的深入开展正逐渐变得具象而丰满,他们正在以特有的“红山古国”形式开启文明的新征程。

辽宁境内遗址和墓地数量增至500余处

新中国成立后,围绕红山文化,辽宁省的考古工作者一直孜孜以求。考古工作者在对东山嘴、胡头沟、牛河梁、半拉山等红山文化遗址和墓地进行考古发掘的同时,自2017年起,辽宁省连续开展红山文化专项考古调查工作。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辽宁红山文化遗址和墓地数量已从过去90余处增加至500余处。

辽宁省的500余处红山文化遗址(墓地)主要分布在大凌河、老哈河、青龙河流域。区域内的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丘陵形态多为漫梁状,山梁之间沟谷相隔,纵横分布着密集的季节河,且河流多河谷宽阔,河网密集。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不论是红山文化早期位于辽宁省的马鞍桥山遗址,还是晚期的牛河梁遗址,都只是红山文化众多遗址中的一部分。

红山文化有着广袤的分布区,在西辽河流域、大小凌河流域、滦河流域及周边地区均有发现,行政区域涉及辽宁、内蒙古和河北三省区。换言之,在距今五六千年前,红山先民活跃在这片横跨三省区,共计20万平方公里的丰饶土地上。

辽宁是红山文化的分布核心区,也是红山文化研究的重点区域,更是全国发现红山文化遗址最早的省份。1921年6月,瑞典学者安特生对锦西(今葫芦岛市)沙锅屯洞穴遗址清理时就发现了红山文化遗存。此后百年时间里,随着考古工作者对红山文化的研究不断深入,“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曙光”在这片土地上升起并逐渐清晰起来。

具体来说,五六千年前,红山先民在选择居住址时,往往沿河而居,会倾向于顶部较为开阔平坦的丘陵或者漫长的坡地,背风向阳、地势开阔平坦。

依据考古调查采集到的遗物特征,考古人员将调查发现的红山文化遗存分为“生活居住址”和“墓地”两种。

生活居住遗址采集陶器种类较为丰富,陶质包括夹砂陶和泥质陶,夹砂陶器主要有筒形罐,泥质陶器包括钵、壶、瓮等。石器中细石器数量丰富,还包括有个体较大的石耜、石斧、石刀、石磨棒等。虽然调查发现的生活遗址数量较多,但是遗址规模普遍较小,应该与区域内缺乏形成超大型聚落的自然环境条件有关。

来源:中国日报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17 10:59:5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宁夏十大考古发现,你知道几个?
...)、西夏陵、西夏佛塔(宏佛塔、拜寺沟方塔)、西夏瓷窑址(苏峪口瓷窑址、磁窑堡窑址)、宁夏长城考古调查。“宁夏十大考古发现”是宁夏考古工作的典型代表,涵盖了古人类及各个历史时期
2023-11-10 20:28:00
辽宁营口发现三燕文化遗存
...古发掘,共发掘魏晋时期墓葬10座、房址8座、灰坑4座、窑址1座、水井1座,出土文物百余件(套)。据介绍,辽宁省博物馆考古队曾于1972年对曲茔汉代墓地进行过考古发掘,清理东汉
2023-09-02 09:25:00
东西问丨贾笑冰:百年红山文化如何实现中外互鉴?
...被考古发现所证实。也是在他的指导下,确定了将建平—凌源—喀左的核心区域作为考古工作重点,有了牛河梁遗址的发现。 此外,孙守道和郭大顺在牛河梁遗址的考古、研究,奠定了目前红山
2025-05-03 15:27:00
全国最大盗墓案入选最高法典型案例,主犯姚玉忠五年前被判死缓
...,被告人姚某忠纠集、指挥被告人刘某等10人,在辽宁省凌源市、建平县、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朝阳市龙城区和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多次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被盗掘地1处为青铜时
2023-02-08 14:26:00
第一盗墓高手,栽了
...面仅有几十公分,盗墓贼的作业难度只有一个:精准找到墓葬的位置。今年61岁的姚玉忠最擅长这个,他被盗墓界奉为“盗墓祖师爷”。过去几十年的盗墓经历中,他极少失手,盗取的红山文物不
2023-04-17 14:32:00
“红山文化第一人”郭大顺:用一生找寻中华文明5000年
...先是接触到一批窖藏的商周青铜器,又发掘了一座西周的墓葬,进一步确认了青铜器的年代,我也感觉到辽宁考古“有了点意思”。历史学家傅斯年以前就提过,商文化起源于东北。我们发掘的成果
2023-08-29 11:14:00
考古2022︱宋辽金元明清考古:汴堤壁镌华胥梦,水下舶唱涨海涛
...发掘了城内的3号建筑遗址,新发现三处建筑遗址及五处窑址。后者主要发掘了城墙、城壕及城内五代北宋时期的南北向主干道路,结合文献,推测城子遗址即容城旧治。位于浙江温州古城北门外的
2023-08-30 11:44:00
从仰韶到龙山 文化谱系一脉相承,苏羊遗址发现多人二次埋葬坑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这里发现墓葬300余座,这一墓葬区可能是中原地区迄今为止发现的面积最大、墓葬数量最多的成人墓地;这里发现的可能是仰韶文化早期的多人二次埋葬坑,长径约4.4
2023-12-20 16:33:00
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启动 重庆武隆关口一号墓入选
...寺遗址25 河南洛阳龙门香山寺遗址26 浙江台州沙埠竹家岭窑址27 山西霍州陈村瓷窑址28 湖南怀化桐林墓群、窑窿坡窑址29 南海西北陆坡一号
2024-01-19 22:18: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高考赢家,批量「放弃」清华北大?
作者:章鱼一眨眼,又到开学季。准大学生们即将奔赴精心报考的大学。往年,无数高分学霸的终点是清华北大。但今年情况却有了变化
2025-09-04 03:15:00
无抗鸡蛋真的无抗吗?市场品种多认证标准不一
鸡蛋是居民餐桌上的必需品,农业部发布的《禽蛋中卡巴氧和喹乙醇代谢物残留量的测定》国家强制标准于9月1日起正式实施,有关这两种禁用兽药的检测
2025-09-03 15:11:00
河北迁安:文艺惠民进基层
图为京东大鼓《狼牙山壮歌》表演现场。梁玉水摄河北新闻网讯(李瑛、李静、梁玉水)9月2日上午,由迁安市文联主办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文艺惠民进基层活动在该市协和源颐养中心启幕
2025-09-03 17:10:00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将伟大抗战精神深度融入思政课教学不仅是铭记历史
2025-09-03 17:10:00
“最快女护士”哭求调休引争议 医院和MCN机构最新回应
大皖新闻讯 近日,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护士张水华在哈尔滨马拉松赛场上以2小时35分27秒获得国内女子组冠军。她在雨中顶着生理期的特殊状态完成比赛
2025-09-03 17:10:00
守护胆囊,微创取石——临沂市人民医院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鲁网9月3日讯近日,临沂市人民医院解放路院区消化内科专家王爱华、鲁临、张秀田在内镜护理团队、麻醉团队的通力配合下,顺利完成5例内镜下保胆取石术
2025-09-03 17:10:00
小叶医探|心桥再续!20余名心脏病友相聚,共同见证“新生”喜悦
大皖新闻讯 “我是在孕中晚期发现心脏病的,在我生产前一晚,是陈主任那句‘你不用害怕,你把所有压力给到我们医生就行’,给了我最大的安全感
2025-09-03 17:11:00
蒙阴镇卫生院职工董志山荣获全国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奉献奖
鲁网9月3日讯8月20日,蒙阴镇卫生院职工董志山同志荣获“全国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奉献奖”,这一殊荣不仅是对他个人多年来无私奉献的高度认可
2025-09-03 17:13:00
十堰广电讯(通讯员 张鑫)9月3日,湖北工业职院准新生周宇翔正在收拾行李,难掩即将到校报到的激动和憧憬。同在一所大学的堂哥周宇航打来电话
2025-09-03 17:20:00
郓城包揽齐鲁文化情景阅读大赛菏泽双冠
大众网记者 邵钰 通讯员 苏亚 郓城报道8月29日,2025齐鲁文化情景阅读创意大赛菏泽地区选拔赛落下帷幕。郓城县普通话与朗诵协会选送的《亲娘》《问君杨花可曾开》两部作品
2025-09-03 17:20:00
大皖新闻讯 8月27日,南陵县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迎来特殊一幕:醉驾服刑人员严某的家属专程从上海赶来,将两面写有“感谢人民好警察 助人为乐新风尚”“公正执法 热心为民”的锦旗
2025-09-03 17:45:00
大河网讯 9月3日,北京天安门广场,来自河南驻马店的国旗护卫队升旗手张威在九三阅兵现场振臂展旗,升起耀眼的五星红旗,这一刻他是河南的骄傲
2025-09-03 17:47:00
大河网讯 为了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到医保政策,河南省医疗保障服务中心与大河网联合打造了“河南省医保中心直播间”,并推出“小保答粉丝问”系列短视频
2025-09-03 17:47:00
岳峰小学2025年秋季举行开学典礼
鲁网9月3日讯迎着初秋的飒爽清风,伴着丰收的金色喜悦,我们再次相聚在美丽的校园,举行2025年秋季“峰光为序 岳韵再航”主题开学典礼
2025-09-03 17:49:00
小叶医探 | 13岁女孩排便异常长达9年!原因竟是这种罕见先天性发育异常
大皖新闻讯 13岁的小娜(化名)从4岁时就出现便秘的问题,近两年情况更是进一步恶化,几乎失去了排便时的感觉,屡屡发生大便失禁的窘境
2025-09-03 18: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