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通辽日报
杨悦 马文昊
今年,奈曼旗沙日浩来镇孟和杭沙尔村低水高调项目正式投入使用,这个因地制宜的小型水利设施项目,可为该村带来500万元以上的收入。
初次听说“低水高调”,许多人都是一头雾水。村党支部书记杨景存给出了一个通俗的解释:“低水高调项目就是把低处水库塘坝的水资源通过水泵引到高处的大田进行灌溉。”
杨景存说,有不少村民都因为此项目受益。走进村民崔仕刚家,映入眼帘的是宽敞明亮的砖瓦房、干净整洁的小院,房前的空地上堆满了黄玉米,一幅殷实的农家小康生活画面。眼下,崔仕刚正盘算着卖掉秋粮过个好年,他笑着说:“院子里都快堆不下了,也是挺让人发愁的一件事!”
说是发愁,实际上这是崔仕刚的另类“炫耀”。作为农民,一整年的希望都寄托在多打粮上。今年秋收,村里的坡田产量不出预料超过了往年的收成,崔仕刚激动地说:“以前哪有这好事儿,今年是借了低水高调项目的力,产量一下子就上来了!”
孟和杭沙尔村地表水丰富。为充分发挥这一优势,综合治理水环境、科学防治水灾害、系统修复水生态、高效利用水资源,村党支部申请在村内几座小型塘坝水库上修建低水高调工程,春季用水、夏季蓄水,高处的山坡田再也不用担心浇不上水了,一举解决了“旱时有水无用,下雨水多泄洪”的窘境。
夏季利用低水高调项目进行了几轮灌溉,秋收时测产,全村5000亩得到灌溉的山坡田最高亩产2300斤,摇身一变成了“吨粮田”。崔仕刚感慨道:“想都不敢想的事儿真的实现了。”坐在炕头,他掰着手指算起增收账:“每亩地最起码多收1000多块钱,我家60多亩地增收6万多块钱,真是一个丰收年啊!”崔仕刚笑得合不拢嘴。
杨景存接着说:“从村集体角度来说,这500万元是一笔实打实的收入,让村民从土地中看到了希望,提振了乡村振兴士气。”
目前,孟和杭沙尔村仍有2000余亩山坡旱田。杨景存计划明年再给这些旱田邻近的水库申请低水高调项目,让全村土地都能得到灌溉,全体村民都能享受到丰收的喜悦。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20 09:45:1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