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国外两次手术均复发 62岁华侨回国求助 这个颅底肿瘤有多难对付?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2-08 07:48:00 来源:杭州网

62岁王先生,温州人,早年和家人定居国外,已经在法国住了20余年。

2002年,他因为走路不稳、经常头晕,到医院就诊,经过漫长的检查预约后结果查出颅底脑膜瘤,需要手术切除。王先生的颅底肿瘤位置复杂,当地医院预约了瑞士最好的医生为他进行了手术,好在肿瘤切除后化验结果为良性。

之后王先生一直遵医嘱定期复查,2021年12月,他又出现行走不稳、面瘫和喝水呛咳等症状。“我当时就有一种不祥的预感。”王先生说。果然,这些症状依然是肿瘤作祟,肿瘤复发了。

感觉肿瘤在身后紧紧拽着我

要把我一点点吞噬

想要痊愈只有手术,2022年2月,王先生在法国再次接受肿瘤切除手术,因为复发的肿瘤在颅底部位侵袭范围更广,术后仍有部分肿瘤残留,他术后被安排进行了33次放疗。在之后一年多的时间里,王先生的数次复查都提示残留的肿瘤控制不理想,其间还接受了射波刀和脑脊液漏后的分流手术。

经历过两次开颅手术和多次放疗,他的症状并没有减轻,吞咽困难加重、一喝水就呛咳,人明显地消瘦下去,身体也变得越发虚弱。

“感觉肿瘤这个怪物在我身后紧紧拽着我,要把我一点点吞噬。”王先生回忆当时的心情,但好在他和家人并没有放弃。

在亲戚的推荐下,2023年12月,王先生在家人的陪伴下乘坐飞机回国,前往浙大二院神经外科求医。

回国进行颅底肿瘤切除手术

医生保住了颈内动脉血管

接诊他的是浙大二院神经外科副主任王林主任医师。王林主任还记得,王先生是坐在轮椅上被家人推进诊室的,他人很瘦,因为面瘫眼斜嘴歪,声音嘶哑,一看就是长期营养不良,整个人状态非常差,一查很多神经功能都有影响。

“医生,我才60岁出头,我还想再拼一把……”王先生的求生欲望很强,家里人也很支持。

王主任说,颅底肿瘤多次复发,主要原因考虑还是没有切除干净。“颅底这个部位比较特殊,骨质凹凸不平,就像乱石堆一样,神经、血管又散布其间,而且这个肿瘤的位置紧贴脑干,手术中有心脏停跳等风险,要把肿瘤完整清除,难度确实很大。”

王林主任团队为王先生进行了细致的术前检查和评估,发现他的众多神经已经被肿瘤侵犯,考虑到他以后的生活质量,必须尽可能为他保留这些神经,把对神经的影响降到最低。

“这个手术的难度还是非常大的,而且也可能是患者最后一次手术的机会了。”王主任表示,这次手术的目的就是要彻底切除肿瘤,团队对王先生进行了颈内动脉闭塞的评估实验,万幸他通过了评估,这意味着在不得已时可以牺牲掉这一侧的颈内动脉。“我们会尝试去剥离血管周围的肿瘤,尽可能保留血管。”

经过充分的准备,入院10天后王林主任主刀,为王先生进行了颅底肿瘤切除手术。手术从早上9点开始到傍晚4点多才结束,持续了整整7个小时。术中,王林主任将肿瘤完全暴露出来,然后一点点将肿瘤从神经和血管上剥离下来,并小心取出,颈内动脉被保住了。

好在手术非常顺利,术后王先生在重症监护室观察了2天,就转入了普通病房,没有新发的神经功能障碍。2月5日,王先生恢复良好,出院疗养。

浙大二院神经外科主任陈高教授说,颅底肿瘤因其部位特殊,周围相邻神经、血管众多,生长过程中可出现重要神经损伤表现,目前治疗以显微手术治疗为主,但切除率是颅底肿瘤手术面临的一大难题。神经外科这个学科的培养周期很长,且颅底肿瘤患者数量总体不多,因而基本只有大型神经外科诊疗中心才会有专业的颅底手术医生团队。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08 12: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二十六公斤肿瘤被成功切除
...综合外科团队决定与患者共同跨过这道坎。手术如何做?肿瘤怎样切?面对错综复杂的情况,方案的制定尤为重要。在医务处协调下,综合外科联合血管内分泌外科、输血科、麻醉科、放射诊断科、
2024-04-12 05:17:00
排球大肿瘤让他吃尽苦头 这个团队为他安全“排雷” 重视关节、四肢的肿块,及早就医筛查
...吃饭的筷子,于是他来到了当地医院就诊,被发现是长了肿瘤,辗转多家医院,医生都认为手术风险很高。抱着最后一丝希望,华先生慕名来到浙大一院骨科,向该科室副主任陈斌主任医师求助。5
2024-07-06 06:54:00
...得知一位乘客突发疾病,果断改道将其送至附近的海南省肿瘤医院急诊部,为乘客及时就医赢得了时间。据了解,1月8日18时,吴清安在驾驶机场3路返回新海港途中,突然听到两位乘客反映,
2023-01-12 07:33:00
夫妻带孩子乘飞机就医,南航机组为其捐款引关注
近日,南航CZ6617航班发生感人一幕,夫妻背患有肿瘤的幼儿前往外地就医,机组人员听说后现场为孩子筹款、送上红包,引发网友关注。据当事的机组乘务员许鑫回忆,孩子父亲坐在飞机上不愿
2024-03-06 12:06:00
初步实现肿瘤“大病不出岛”目标
本文转自:海南日报海南省肿瘤医院:初步实现肿瘤“大病不出岛”目标海南省肿瘤医院外景。医生为外籍患者检查。组织专家开展义诊活动。 医生在进行外科微创手术。 本版图片均由海南省肿瘤
2023-12-25 14:46:00
体检查出肝血管瘤?不必慌!多数是良性
...主任医师徐鋆耀介绍,肝血管瘤是成年人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通常认为是胚胎发育过程中血管过度发育或分化异常导致的血管畸形,常常单个出现,极少恶变,一般情况下也很少自发性破裂。一般
2023-12-29 04:07:00
5大学科专家“加持”手术机器人,精准迎战食道“拦路虎”
...境,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胸外II科联合肿瘤、消化、麻醉、病理等5大学科组成MDT救治团队,同时“加持”手术机器人这一“神队友”,接续救治,终于战胜这一食道“拦路
2023-10-17 17:29:00
院士大咖齐聚深圳,共话肿瘤微创技术创新
...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大会名誉主席,暨南大学附属深圳华侨医院肿瘤学科带头人窦永充教授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微创治疗从过去单一血管栓塞治疗肝癌到现在的介入栓塞治疗肺癌、卵巢癌、肾
2024-01-19 16:50:00
14岁患病后失去左腿 郎溪骨癌女孩被安徽大学录取
...。”吴诗妍的妈妈王林腊说。骨肉瘤俗称骨癌,是骨恶性肿瘤中的一种,是儿童和青少年恶性肿瘤死亡率很高的疾病。王林腊说,刚得知女儿的病情时,就像突然迎来了世界末日,在上海的医院里,
2023-08-04 18:00: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清风满家园” 兄弟公益书法课堂走进青岛瑶海路社区 笔墨传情润邻里
鲁网8月9日讯8月8日,青岛市崂山区中韩街道瑶海路社区内墨香四溢,一场主题为“清风满家园”的文化公益活动在此温馨上演。兄弟公益特邀书法老师走进社区
2025-08-09 17:03:00
青岛小港社区助学活动传递大爱:多方携手为困境学子筑梦
鲁网8月9日讯8月8日上午,青岛小港社区的活动中心里暖意融融。阳光透过玻璃窗斜斜地洒进来,为这场特殊的捐助活动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晕
2025-08-09 16:30:00
王建斌——暴雨中的平度“逆行者”
鲁网8月9日讯(记者 潘亚妮 实习记者 刘悦)近日,北京密云区、怀柔区、平谷区等地遭遇特大暴雨侵袭,狂风暴雨如猛兽般肆虐
2025-08-09 16:30:00
【博学游记】博物馆“漫游”课 聆听青岛天工龙泉青瓷博物馆的瓷语新声
鲁网8月9日讯8月7日,由崂山区文化和旅游局主办、崂山区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联合会承办的“博学游记”活动,走进了青岛天工龙泉青瓷博物馆
2025-08-09 16:30:00
@淄博经营者,全国消协智慧315平台入驻操作流程请查收→
经营者是保护消费者权益的第一责任人,经营者与消费者协商和解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的解决消费纠纷的第一种途径,也是最经济
2025-08-09 16:19:00
“政”解丨设30亿产业基金!河南要给人工智能建“社区”
大河网讯 在京港澳高速公路试点路段,“数字化治堵”成效显著,拥堵总时长下降40%;许昌市东城高级中学的“星火班”里,学生通过平板参与“抢答”
2025-08-09 12:53:00
“开了两天一夜的车来到这里,真的把病治好了,这一切都值了!”日前,来自长春的腱鞘炎患者张先生(化名)看着自己恢复正常的手腕
2025-08-09 07:07:00
近日,“77岁老人一次拔牙12颗种6颗后身亡”的事件引发广泛热议。据悉,该老人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且植入了5个心脏支架
2025-08-09 07:07:00
2025高考录取刚结束,暑假过半,动作快的高校,马上就要开学了。本周日(8月10日),西湖大学本科新生报到。新生接受“始业教育”
2025-08-09 07:38:00
潜入建德某医院弱电井,安装VOIP设备…… 3名嫌疑人被杭州警方抓获昨天,杭州警方公布多起电信网络诈骗典型案例。今年5月28日
2025-08-09 07:38:00
高玲英:和380人一起用爱心照亮高原孩子成长
高玲英的手机相册里,满是丹巴希望小学和直亥希望小学孩子们的照片,这些照片比他们家长的还要多。于杭州而言,这两所学校均在两千公里之外
2025-08-09 07:38:00
学习·故事丨隆兴寺的一块隋碑 习近平总书记40余年的牵挂
2025年5月19日,在河南洛阳龙门石窟考察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回忆起在河北正定工作时的一段往事。彼时,在隆兴寺调研的他
2025-08-09 07:38:00
厦门新机场开始气象数据收集
最新进展!首个空管设备开始运行厦门新机场开始气象数据收集厦门空管站气象观测人员在检查自动气象站设备。东南网8月8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余健平/文 沈威/图 通讯员 喻柏菲 朱弘威)近日
2025-08-08 18:24:00
在安徽生娃养娃能省多少钱?这份“福利清单”请收好!
大皖新闻讯 最近,育儿补贴、学前教育费用减免等政策接连出台,从生孩子到养娃再到孩子上学,在安徽到底能享受到多少实惠?今天就来给大家算笔明白账
2025-08-08 18:40:00
近日,河南周口市第六人民医院邵医生坠亡一事引起社会高度关注。有报道指出,邵医生生前曾遭遇医疗纠纷当事人及家属的网暴,许多网友表示相关网络平台应发挥一定作用
2025-08-08 18: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