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江淮牵手 润泽皖豫(美丽中国)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01-04 05:11: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

引江济淮主体工程试通水试通航——

江淮牵手 润泽皖豫(美丽中国)

核心阅读

近日,引江济淮主体工程正式实现试通水试通航。作为我国目前在建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跨流域引调水工程,引江济淮工程自2016年底开工建设以来,攻克多项施工技术难题,不仅将让皖北和豫东人民喝上长江水,还将确保淮河干流不再断流,助推淮河和巢湖等国家重点治理的河湖水质改善和生态复苏。

2022年12月30日,随着巢湖派河口船闸徐徐打开并驶入首艘船舶,我国目前在建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跨流域引调水工程——引江济淮主体工程正式实现试通水试通航,意味着长江和淮河实现了历史性的交汇。

作为国务院确立的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引江济淮工程集供水、航运、生态、防洪等综合效益于一身,将让皖北和豫东人民喝上长江水,改变当地干旱缺水的自然条件,改善巢湖和淮河流域生态环境,对支撑流域、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科学规划,让皖北和豫东人民喝上长江水

作为传统农耕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象条件,安徽沿淮、淮北地区旱涝灾害频仍。2020年发生的洪涝灾害,使得千里淮河第一闸——王家坝闸在历史上第十六次开闸泄洪。

“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在淮河流域“大旱甚于大涝”。淮河流域旱灾不仅面积大,而且持续时间更长,直接影响粮食生产和人畜饮水安全。加之淮河流域水资源分布极不均衡,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4,属于严重缺水地区。人口密集,地下水超采,导致地下水水位下降,在皖北地区形成了2000余平方公里的地下水漏斗区。

如何破解淮河流域干旱缺水的难题?建一条江淮运河连通长江与淮河,引长江水来解淮河渴。早在上世纪50年代,引江济淮的设想就开始萌发。但囿于历史条件,这一设想未能付诸实施。直至2006年,安徽省先期启动引江济巢工程,以强化巢湖水环境治理。2009年底,由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牵头编制的《引江济淮工程规划》正式出台。

党的十八大以来,引江济淮工程迎来全面提速:2014年5月,引江济淮工程被国务院纳入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2015年3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引江济淮工程项目建议书;2016年12月,国务院批准引江济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巢湖派河口打下第一桩,引江济淮工程正式动工。

地质条件复杂,攻克多项施工技术难题

引江济淮工程输水线路总长723公里,分为引江济巢、江淮沟通、江水北送三段。其中,引江济巢和江水北送因原先就有河道,所以相对容易,江淮沟通则因要穿越地质条件极为复杂的江淮分水岭,施工难度较大。为此,施工人员相继攻克多项施工技术难题,确保了工程的建设进度。

“河上有河,船上行船”,这是位于江淮分水岭北侧的引江济淮淠河总干渠钢渡槽处的奇迹。这座钢渡槽高出下方的引江济淮水渠30多米,是目前世界上跨度最大的通水通航的钢结构渡槽,形成航运、调水双立交的格局。“由于桥梁桁架整体结构刚度大、杆件空间位置复杂,我们首次采用不锈钢复合波折钢腹板,攻克了不同钢材焊接后同步应对热胀冷缩的技术难题。”中铁四局钢结构建筑公司引江济淮钢渡槽项目总工程师张建金说。

江淮分水岭下切46.4米、口宽357米,是国内挖深最大、等级最高的人工内河航道;亚洲最大的混流泵站蜀山泵站,总流量340立方米每秒,抬高长江来水12.7米;沪蓉高铁与引江济淮交叉段改建4.5公里,是国内首例高速铁路双线同时拨接的改建工程;攻克膨胀土难题,填补我国高含水量膨胀土地区研究空白……

按照“一级切岭、双线引江、三湖调蓄、四路北上、八大枢纽”的总体布局,引江济淮工程自安徽枞阳和凤凰颈两个引江枢纽引水,共同构成300立方米每秒的引江规模。此后通过菜子湖、巢湖和瓦埠湖的提调蓄灌,注入淮河,再分四路润泽皖北、豫东地区。

挥汗如雨,车轮滚动……60多年前,安徽人民修建淠史杭工程时的场景,在引江济淮工程的施工现场再现。据介绍,在施工高峰期,参建单位241家,现场施工人员1.98万人,施工机械(车辆)8000多台(套)。历经6年奋战,引江济淮主体工程终于在2022年岁末实现试通水试通航。

江淮畅通,助推巢湖淮河水质改善、生态复苏

2022年汛期,合肥地区降雨量较往年同期降低六成以上,且持续高温导致干旱。关键时刻,正是长江水解了巢湖渴。据统计,2022年凤凰颈引江枢纽累计为合肥市提引长江水8亿立方米左右,确保巢湖水位始终维持在8.5米以上且未出现蓝藻泛滥,环巢湖地区农业灌溉、城乡供水、内河航运基本未受影响。

“引江济淮工程通水后,年均可向巢湖补水5亿立方米以上,有助于促进湖区水体流动和修复巢湖生态。”安徽省引江济淮集团公司建设管理部部长沈登乐说。长江水入淮后,可确保淮河干流不再断流,为压采淮北地下水提供重要的水源置换条件,从而助推巢湖和淮河等国家重点治理的河湖水质改善和生态复苏。

“现在我们喝上了长江水,用着省心、喝着放心。”亳州市谯城区薛阁街道柳湖社区居民王龙林感慨。作为引江济淮工程的一部分,2020年上半年先行建成的引淮入亳工程,让亳州人民提前喝上引调水,如今已累计供水超9000万立方米,每日供水量占亳州主城区用水总量的八成以上,超采区深层地下水水位明显上升。

引江济淮工程惠及皖豫两省15个市55个县(市、区)7.06万平方公里,受益人口5100余万,改善灌溉面积1800多万亩。随着引江济淮二期工程同时启动,到2035年可增加引江水量13.71亿立方米,使引江济淮工程多年平均引江水量达到33.03亿立方米。预计到2040年,引江济淮年均引江水量将达43亿立方米,相当于输送两个巢湖的水量到江淮之间和皖北、豫东地区。

江淮运河通航后,在安徽境内形成“工”字形水运网。北接沙颍河航道、南连芜申运河的江淮运河,已成为平行于京杭大运河的我国第二条南北水运大动脉,打通长三角与中原地区水运通道。据测算,到2030年江淮运河水运量将达2亿吨,年均节约物流成本60多亿元。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04 06: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青山遮不住 江水北流去
...过程及其背后的故事。“借水”长江 “解渴”皖北翻开中国的版图,在安徽的这片土地上,长江、淮河两条大河南北遥望,巢湖犹如一颗璀璨明珠镶嵌其中,构成了江淮大地如诗如画的山水版图。
2022-12-31 06:51:00
长江淮河“牵手”!引江济淮主体工程实现试通水通航
...智慧与心血后,终于圆梦新时代,长江淮河实现历史性“牵手”。从空中俯瞰,引江济淮宛如一条“玉带”,自南向北分为引江济巢、江淮沟通、江水北送三段,供水范围涉及皖豫两省15个市55
2022-12-30 15:15:00
...通航。“江淮大运河”全线贯通,长江、淮河实现世纪“牵手”。引江济淮是备受世人瞩目的“一号基建工程”。2016年12月29日,该工程在合肥市肥西县派河口打下第一桩。日前,本报记
2022-12-31 06:50:00
新华全媒+ | 引江济淮工程试通水通航 长江与淮河“牵手”
...惠及皖北、豫东5000多万人口,形成平行于京杭大运河的中国第二条南北水运大通道。↑12月30日,船只通过引江济淮派河口船闸(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刘玉才摄) ↑12月30
2022-12-31 12:57:00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2022年12月30日上午,我国目前在建的最大水利工程、安徽省基础设施建设“一号工程”——引江济淮工程宣告主体工程正式实现试通水、试通航。作为引江济淮渠首工程
2023-01-01 08:35:00
... 7月28日,记者从安徽省水利厅获悉,7月1日出梅以来,淮河全流域降雨严重偏少,皖北地区降雨仅12毫米,为1950年以来同期最少。受降雨严重偏少影响,淮河干流上游河南省日来
2025-07-28 19:43:00
...年来,安徽省水利厅推进皖北地区群众喝上引调水工程和淮河以南地区农村供水保障提升工程建设,稳步提升农村24小时供水保障水平,让更多农村人民喝上了放心水。今年底皖北农村都能喝上引
2025-09-01 19:59:00
...布极不均衡,安徽也长期受水灾旱灾侵扰。据统计,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安徽平均4至5年遭一次大水,5至6年遇一次大旱,平均受灾面积达到1800万亩。一头是水资源丰富,另一头是水灾旱
2024-03-30 14:37:00
引江济淮工程首次实现“双线引江”
...,经派河口泵站、蜀山泵站逐级提升,流经瓦埠湖,注入淮河干流。“引江济淮工程共设置枞阳、无为两处长江北岸取水口,通过菜子湖线和西兆河线双线引江输送江水至皖北和豫东地区。”安徽省
2025-07-27 19:51: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瓶装燃气用户大部分都是管道燃气空白区的居民用户、小餐饮、小摊贩,流动性很强,又大多小本薄利经营,一些用户用气成本能省则省
2025-09-14 06:57:00
近日,太原供水集团城南营销分公司早启动、早部署,为将于9月27日至28日举行的2025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筑牢供水“安全屏障”
2025-09-14 06:58:00
只需轻松一扫,消防安全知识“码”上解锁,即刻学习。近日,万柏林区消防救援大队正式推出其自主设计的住宅小区消防安全知识学习平台二维码
2025-09-14 06:58:00
9月11日,古交市消防救援大队深入东煤集团东峰煤业,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检查,进一步强化煤矿企业的消防安全管理,提升火灾防控能力
2025-09-14 06:58:00
超燃收官!2025年红旗商圈第三届“街BA”篮球邀请赛圆满落幕
“燃情街BA,爱上红旗街!”历经14天的热血角逐、54场的精彩对决,9月13日晚,备受瞩目的2025年红旗商圈第三届“街BA”篮球邀请赛
2025-09-14 07:01:00
"河北五超"第5轮,邯郸赛场,看比赛、吃邯郸特色美食!
2025-09-14 07:53:00
德州举办“技能兴德”职业技能大赛烹饪行业技能竞赛
大众网记者 刘宪卿 德州报道9月12日,省“技能兴鲁”职业技能大赛——2025餐饮行业技能竞赛(德州分赛区)选拔赛暨德州市“技能兴德”职业技能大赛——烹饪行业技能竞赛举行
2025-09-14 07:54:00
抢抓黄金施工期,刷新水利建设“进度条”前7个月我省水利投资完成额居全国第二河北日报讯(记者苑立立)兴修水利惠民生。今年以来
2025-09-14 07:57:00
河北日报讯(见习记者郝金钰)9月13日上午,首个全国科普月河北主场活动暨首届雄安健康大会活动启动仪式在雄安国际酒店举办
2025-09-14 07:59:00
东昌府区嘉明实验小学开启新学期安全教育新篇章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国晓宁 通讯员 李龙2025 年秋季新学期伊始,聊城市东昌府区嘉明实验小学以一场别开生面的“开学安全第一课”活动
2025-09-13 17:31:00
筑牢精神基石——东昌府区张炉集中学开讲“开学第一课”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国晓宁 通讯员 高红利为增强国防意识,提高国防观念,培养青少年爱国主义精神,9月2日,东昌府区张炉集中学以“厚植家国情怀 传承红色基因”为引领
2025-09-13 17:31:00
宣贯、实施、监督“三管齐下”,聊城全力推动体育新规见行见效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陶春燕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聊城市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现有体育场地1.93万个
2025-09-13 17:31:00
广平镇中心小学开展九月黑板报更新活动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军 通讯员 刘丽薇为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迎接新学期的到来,近日,广平镇中心小学组织各班级开展了以“喜迎新学期
2025-09-13 17:31:00
大众网记者 秦立铭 临沂报道9月12日,山东省暨临沂市纪念第26个世界急救日主题宣传活动在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举行。活动开展了应急救护知识培训普及
2025-09-13 17:32:00
为积极响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近日,中国农业银行临沂罗庄支行积极组织并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
2025-09-13 17: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