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江苏医护昼夜不歇奋战抗疫前线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2-12-31 23:54: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他们,昼夜不歇,全力奋战,24小时坚守救治一线;他们,顶着不适,前仆后继,用生命护佑生命。他们,忙碌在发热门诊,疾行在科室病房,驻守在重症监护室……连日来,记者走进江苏多家医疗机构的急诊、发热门诊、呼吸科、社区基层等医疗救治一线,看到医护人员凝聚起超常之力,全力以赴守护生命。

日接急诊患者近两千,医护带病坚守救治一线

“这几天咳嗽加重,呼吸喘。以前是做过化疗是吧……那现在胸口疼不疼?”上周末,南京市第一医院急诊大厅内一片忙碌,住院医师龚青云一边询问患者家属,一边记录、核实基本病情。这里,几十位老年病人正在接受抢救,有的戴着吸氧面罩说话艰难,有的做气管插管躺在床上,家属和医护人员的声音在房间交织,伴随着呼吸机等仪器“嘀…嗒…”的背景声。急诊大厅外,5辆救护车严阵以待,在此起彼伏的“滴嘟”声中,源源不断的病人被推进来。焦急的家属、虚弱的患者和一路小跑的医护挤了满满一层楼。“病人实在是太多了,我也是从病房赶过来支援的。”龚青云说。记者了解到,近一周,南京市第一医院急诊单日就诊量约为平时的三倍,最高达到近2000人次。为了缓解急诊抢救室的积压和等待,医院全科医学科关闭了南院病房,在本部新开设了1004病区,全部用于加强新冠病人收治。

江苏医护昼夜不歇奋战抗疫前线

而隔壁的发热门诊同样人满为患。“最开始日门诊量大概在60人次左右,最近一段时间激增到约1200人次,3个诊室24小时同时开诊。”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副主任医师王文静介绍,3个诊室同时开诊需要12位医生,除了感染科医生外,医院还协调了肾内科、消化科、心脏科、外科医生,还包括五官科、眼科的医生来支援。

感染科医生凌云涛已经连续工作了三个月,在发烧、浑身酸痛的情况下依旧带病上岗,“只要胳膊还能抬得起来我就还能坚持。”他几乎是胳膊撑在诊桌上给病人看病。“我们的医生、护士,不管有没有发烧,只要还能站得起来就上。”王文静说,这两天随着“倒下”的医护人员陆续返岗,情况慢慢好起来了。目前患者在发热门诊排队大概半个小时左右就能够得到接诊,从抽血化验、CT到取药,都可以在发热门诊完成,最大程度减少患者的跑动。

当记者上午来到医院呼吸科时,才短短两三个小时,当天门诊量就已经达到了500多人次,“看来今天又要创新高了。”呼吸内科主治医师张凯说,平时科室每日就诊量250人次左右,近三天门诊单日最高就诊量800多人,“而今天又将会是一个纪录。”张凯告诉记者,医院给呼吸内科5个诊室都配备了血氧仪等设备,并协调了其他科室的医护以扩充呼吸科的人力。为了更清晰地和病人交流,张凯特地买了一个扩音器,“一来自己病还没好,嗓子还疼,说话不是很清楚;二来病人太多,有时候看到最后真的会说不动话了。”

“他们医生、护士真是太辛苦!太敬业!太不容易了。”在医院老年医学科,患者王爷爷连用三个“太”来表达他的感慨。感染了新冠病毒后,王爷爷一度高烧不退,“因为我年纪大了,还是癌症患者,有各类基础疾病,这里的医生就很紧张,即使有被传染的风险,他们还是每天都来关心我的身体症状。嘱咐我多吃水果、蛋奶,保证营养。”王爷爷说,医护人员有的自己都已经病得说不出话来,一边忙一边咳,还时刻牵挂病房里的老人。

1400多名“网格医生”进群了

“医生我全身疼没力气是什么原因?”“没买到药怎么办?”“监测体温,别担心,我们送药上门。”……最近泰州市姜堰区的网格群里多了一批“网格医生”,他们下沉村居网格微信群,充分发挥家庭医生职能,把医疗服务“送前一步”。

江苏医护昼夜不歇奋战抗疫前线

姜堰区卫健委基层卫生和妇幼健康科工作人员顾学富介绍,目前,姜堰区依托现有的119支家庭医生健康服务团队,区综合指挥中心的1157支社区网格,安排1400余名医务人员分别进入村居网格微信群,搭建了新冠重点人群“百团千网万户”健康管理服务网络,切实保障了新冠重点人群分类、分级健康服务和转诊、诊疗等救治服务。

“这个群发挥了大作用。”张甸镇人民医院的副院长宋祥进告诉记者,从12月15号他所在医院的107名医护人员进入居民群以来,每天平均每个人要解答百姓的十几个疑问。“群里直接能得到医生的解答,百姓纷纷安下心来,也不必都挤到医院增加感染风险。”

有些老人不太会使用智能手机,网格员会及时走访了解老人情况。几天前宋祥进就通过群里网格员得知,张甸镇张甸村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的刘奶奶发烧了,由于刘奶奶独自一人居住,很难在不舒服的情况下到医院就诊,宋祥进便带着护士,上门为刘奶奶看诊。“仔细检查了老人,发现她状态还可以,但是有点过分紧张。我们把退烧药、口罩和板蓝根冲剂都留下,嘱咐老人关注自己的体温。”

江苏医护昼夜不歇奋战抗疫前线

最近一段时间来,医院的发热门诊和急诊量有明显上升,医务人员很多也都病了,但都短暂休整过后就立即返岗。特别让宋祥进感动的是,医院里很多年轻的小护士,从不喊苦不喊累,一有空就抱着手机在群里回复消息,像关心家人一样关心群里的百姓。

基层是百姓健康的“守门人”,也是及时发现问题,保障重点人群救治的“哨点”。好在前期通过摸排重点人群情况、发放健康关爱包、医生进群等各种方式,解决了一部分百姓的需求。“我们的一部分工作转向重点关注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一旦发现情况及时收治或转诊。”宋祥进回忆,12月26日,张甸镇三兴村2网格82岁陈奶奶在家发高烧,考虑到她既往有脑中风病史,又长期卧床,家人迅速求助。接到求助信息后,网格医生现场查看病情,综合评估后用救护车将陈奶奶带到医院拍了CT、查了血常规,看到结果前后不过半小时,又立即送陈奶奶转至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加强监护治疗,陈奶奶现仍在进一步救治中。

发热患儿数量攀升,输液室全力“扛”住压力

尽管已经是凌晨1点,南京市儿童医院24小时开放的输液室仍灯火通明。护士迈着匆忙的步伐穿梭在走廊上,接待家长和患儿们。冬季是儿童疾病高发的季节,也是医院输液室繁忙的季节,而在今年疫情影响下,每天来输液的患儿比平常多出几百号人。

江苏医护昼夜不歇奋战抗疫前线

护士长苏玲告诉记者,“这几天,从傍晚5点半到凌晨1点之间,患儿每天都有400多人,而全天的患儿数量将近1300人。”这个数字和去年同时期相比,多出了300多号。在患者数量攀升的情况下,晚间面临的医疗压力尤为突出,“因为儿童群体的特点,患儿在晚间发烧的情况很常见,医院晚间的急诊室都是进进出出的患者,前来输液的患儿数量与正常时期对比也呈现翻倍。”

不仅是患儿数量直线增加,输液室接待的患儿还呈现“小毛头”的特点。即年龄偏小、尤其是年纪在6个月以下的幼儿增多。“年纪越小,血管穿刺的难度也越大,以往可能2分钟可以完成的穿刺工作,现在可能要花5分钟的时间,整体的工作速度也有所减缓。”苏玲说。

江苏医护昼夜不歇奋战抗疫前线

“现在我们是每日一排班,有人病倒,也得有人顶上。”苏玲说。虽然现在完全转阴的护士寥寥无几,但是大家都顶着病痛,虽然咳嗽,虽然数个小时穿着防护服让人呼吸滞闷,但输液室的护士们仍旧继续坚持在自己的岗位上。几乎每一位医护都压缩了病假时间,休息了一、两天就回归工作。有的年轻护士在感染后,吃了一片布洛芬退了烧,第二天就主动联系护士长,坚持“我还能上”。有的护士也需要照顾家中老人孩子,科室便会让他们多休息一两天,但他们也都很快返岗:“科里其他的护士都在坚持,我也不能在家中继续休息……”

在这样的特殊时期,输液室也在全力“扛”住压力,保障患儿得到及时救治,苏玲表示,一方面,保证输液点班次,保障输液患者应收尽收;另一方面,医院也抽调了部分护士来支援,很多支援的护士也是带病上岗。

江苏医护昼夜不歇奋战抗疫前线

在这样的时刻,唯有同舟共济,共克时艰。在排队等待、候诊时间变长的情况下,能够得到家长的理解是对医护人员最好的支持。“很多家长自己也都是生着病,带着孩子过来就诊。我们很理解家长的辛苦,遇到的大部分家长对我们工作也很支持,我们也觉得非常感谢。”苏玲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01 05: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八昼夜抢救让新生儿重获生机
...技术,成功救治重度胎盘早剥危重新生儿。新生儿父亲向医护人员赠送锦旗表示感谢。(受访者供图)手术室里的“黄金几分钟”时间回溯到9月25日上午,阿克陶县人民医院的平静被一阵急促的
2025-10-16 07:07:00
前仆后继,用生命护佑生命
本文转自:新华日报我省医护昼夜不歇奋战抗疫前线——前仆后继,用生命护佑生命□ 本报记者 王甜 蒋明睿 杨易臻 仲崇山他们,昼夜不歇,全力奋战,24小时坚守救治一线;他们,顶着不适
2023-01-04 04:41:00
本文转自:天津日报节日里的坚守市儿童医院医护人员假期坚守岗位争分夺秒让患儿转危为安踏青游玩、购物观影……这个“五一”假期里,娱乐休闲场所人潮涌动。但与此同时,市儿童医院里却别有一
2023-05-02 05:36:00
天津白衣天使全力奋战一线:“儿科人”撑起健康“保护伞” 扫码阅读手机版
天津市儿童医院的医护人员为患儿及时鉴诊。 本报记者 王倩 摄天津北方网讯:虽然连轴转,但只要患儿在,医生就一直在。“十一”假期之后,我市儿科诊疗量呈波动上升趋势。面对严峻的诊疗压
2023-11-27 09:27:00
十年跨越山海,换来千余患儿新生——记江苏“时代楷模”南医大二附院“心佑工程”团队
...。改变她的人生、让她获得新生的是2000公里以外的一群江苏医护人员。奔波13个省(自治区)124个县(市、区),累计行程超100万公里,免费筛查10万余人……10年来,有12
2023-08-21 07:37:00
南医大二附院“心佑工程”团队荣膺江苏“时代楷模”称号车轮上的护心使者十年“心”火接力□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王婕妤 通讯员陈艳萍“在南京我得到了无微不至的照顾,感谢叔叔阿姨把
2023-08-21 07:30:00
迎战“第一波冲击” 江苏各地白衣天使们“扛”上了
...的最后一道防线。接诊量成倍猛增,医护人员都在“扛”江苏省人民医院承担着抢救危、急、重症患者的任务,目前正面临最严峻挑战——平时发热门诊一天也就10多位患者,现在一天接诊量猛增
2022-12-27 08:02:00
...的几个字却蕴含着患者家属浓浓的情意与感激,也凝聚着医护人员的心血。近日,在多学科的协同联动下,甘肃医学院附属医院新生儿科成功救治了一例极危重新生儿,目前患儿恢复良好,已顺利出
2024-03-21 03:24:00
有一种“守岁”叫护佑生命
...本文转自:江西日报有一种“守岁”叫护佑生命我省广大医护人员春节坚守岗位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南大一附院消化内科主任祝荫、副主任夏亮带领消化ICU医护人员日夜坚守临床一
2024-02-20 04:45: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中国动画短片奥斯卡”设立AI单元 为青年创作者技艺融合搭台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11月6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尹希宁)今天,一只高23.03米的卡通“福豹”气模落地北京门头沟,吸引诸多喜爱动画的青年拍照“打卡”
2025-11-06 21:36:00
茅盾文学奖得主徐贵祥:作家想走得更远必须打开胸襟
大皖新闻讯 茅盾文学奖得主、著名作家徐贵祥日前现身在安徽霍山举行的迎驾文学笔会。作为皖西人的徐贵祥可谓主场作战,接受大皖新闻采访时
2025-11-06 21:50:00
快递派件高峰 网格员来帮忙
图为网格员帮忙整理快递正值“双11”促销,快递派件量增加。连日来,中海社区主动服务新就业群体,安排网格员到辖区快递驿站
2025-11-06 22:12:00
订单为王 精准对接!青岛以 “内联外拓”平台为企业架起供需桥梁
鲁网11月6日讯11月6日,“内联外拓 东西融通”青岛市民营中小企业合作共赢发展活动在台东三路步行街成功举办。活动由青岛市民营经济发展局联合青岛市商务局
2025-11-06 21:28:00
在面团中捏出时代的面孔
郎佳子彧粪车操作工退伍老兵 国旗护卫队队员项羽在北京城,“面人郎”这门手艺已经传承了近百年。“面人”是指用面团塑造人物的技艺
2025-11-06 15:13:00
近日,有网友发布视频称,表妹新租了一个房子,但门口经常被邻居堆满厨余垃圾,自己只是善意提醒了一句,没想到竟招来邻居全家殴打
2025-11-06 13:48:00
河南一学校给班级学生发50万元奖学金 校方回应:本学期共发放359万元 每个学生都会分到
大皖新闻讯 近日,河南开封市求实外国语学校在其官方视频号内发布了一条给班级学生发放50万元奖学金的视频,引起广泛关注。11月6日
2025-11-06 13:44:00
从“1”到“10万+”,反诈“网课”开讲啦!
大河网讯 “总是要等受骗以后,才后悔当初为何不听劝……”11月5日,河南省网络文明大会的舞台上,永城市公安局刑警大队高思雨一段熟悉又带着俏皮改编的《童年》旋律
2025-11-06 13:39:00
河北银行秉承“金融为民”理念,今年以来,从顶层设计、信贷供给、精准服务、夯实基础等多维度发力,提升养老金融服务质效,努力让更多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
2025-11-06 11:17:00
六安高效处置一起柴油泄露污染事故
大皖新闻讯 11月5日上午,G312国道六安某宇混凝土搅拌站道口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辆货车与新能源汽车行驶过程中不慎碰撞
2025-11-06 12:33:00
滕州市级索镇:匠心润校园 非遗焕新彩
鲁网11月5日讯非遗进校园,文脉永流传。11月5日,滕州市第十一中学热闹非凡,“匠心传承,感知非遗——与古老技艺的时空对话”级索镇2025年非遗进校园活动在此拉开帷幕
2025-11-06 09:17:00
为心灵“充充电” 菏泽博爱医院举办“拥抱自然的力量”职工心理关怀活动
鲁网11月5日讯(记者 洪常良)为缓解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关爱职工心理健康,营造积极向上的医院文化,11月5日下午,菏泽博爱医院在门诊楼前白求恩广场
2025-11-06 08:43:00
吕梁山的褶皱深处,汾河水的碧波上游,娄烦县宛如一颗被时光温柔雕琢的明珠,静卧在晋西北的天地间。如今,一股看不见的“数字浪潮”正席卷这片土地
2025-11-06 07:10:00
“我今年65岁了,有气管炎,每年冬天都要到南方去过冬,所以不用暖气。但我们小区供暖管道改造后依然是串联管道,无法办理停热
2025-11-06 07:18:00
第二十届群星奖获奖作品11月4日公布,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广场舞、群众合唱各10个。其中,山西民歌广场舞《桃花红杏花白》
2025-11-06 07: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