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拓斯达新一代X5机器人控制平台如何突破具身智能的“小脑”瓶颈?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4-12-03 09:50:00 来源:MIR睿工业
拓斯达新一代X5机器人控制平台如何突破具身智能的“小脑”瓶颈?

人人都在谈具身智能,那什么是具身智能?

1950年,科学家图灵在其论文《计算机器与智能》中提出了著名的图灵测试,用以评估机器是否能够展现出与人类相似的智能行为。这一理念,可以视为具身智能最早的起源之一。

具身智能是依靠物理实体通过与环境交互来实现智能增长的智能系统。“具身”是前提,即具有身体且能通过交互、感知、行动等能力来执行任务;“智能”是核心,将人工智能技术嵌入物理实体如机器人身上,可显著提升对环境的感知、交互和任务执行能力。

具身智能的实现路径:

拓斯达新一代X5机器人控制平台如何突破具身智能的“小脑”瓶颈?

图片来源:峰瑞资本

具身智能包含【大脑】、【小脑】和【身体】。

【大脑】负责理解任务、感知外部环境、结合感知信息对任务进行分解,并做出执行策略。

感知:具身智能可以感知并理解周围环境,在物理环境中执行具体任务。感知是具身智能交互世界的窗口,通过环境传感器(如视觉、听觉、触觉、温度、湿度传感器等)、运动传感器(如力传感器、IMU 等)收集环境与自身状态信息,作为决策环节的依据。

决策:根据感知的信息以及任务目标,对自身行为进行决策,并向控制模块发出指令。该环节以中央计算单元与多模态决策算法为核心。

【小脑】负责运动控制、感知外界状态,在大脑的策略下实现机器人动作的执行和反馈。

控制:将决策指令转化为实际操作,实现与物理世界的互动。为确保指令在微操作或高速运动场景中的准确执行,该环节需要具备高精度控制能力,同时与感知模块紧密协作,在闭环控制下实现实时调整。

【身体】负责行动,包含机器人的物理结构和执行器,它根据小脑层的运动规划,实际操作机器人的各个关节和组件,完成既定的任务。

得益于多模态大模型技术的进展,【大脑】领域的技术已经发展得非常成熟,不太存在数据匮乏的问题;而【小脑】,则是目前具身智能的主要技术瓶颈。

新一代X5机器人控制平台发挥【小脑】的纽带作用

拓斯达通过运动控制作为切口布局具身智能,推出“感-算-控”一体化的新一代X5机器人控制平台并实现工业场景的应用。该平台将作为运动控制物理引擎接入AI仿真系统,发挥着类似人体“小脑及脊椎”的纽带作用,加速具身智能技术在工业场景中的应用。

在技术架构层面,新一代X5机器人控制平台采用灵活的云边端架构,根据不同的算力需求,将具身智能大模型划分为云侧、边侧和端侧三种部署方式,实现具身智能大模型在多样化应用场景的精准适配。

云侧部署优化对大规模数据处理和复杂计算任务的能力,适合于需要集中处理和存储大量数据的场景,例如AIGC大模型与语言大模型的应用。边侧部署则强化了对实时性和低延迟的要求,适用于对响应速度敏感的工业自动化和物联网应用,例如更加泛化的图像识别功能。而端侧部署则专注于提供高效的本地处理能力,尤其适合于对实时性和安全性有较高要求的场合,为机器人更加高精度的运动控制和感知提供实时性保障,例如实时环境感知能力与智能避障功能。

接口层面,支持Python、C++、C#等IT领域常用的开发语言框架,已开放超过400个功能接口,并提供自由协议、SDK等多种通讯协议,打通具身智能大模型与机器人之间的数据隔阂,实现大模型与控制器之间的顺畅数据交互。

新一代X5机器人控制平台作为拓斯达的自主研发成果,涵盖从底层硬件到上层控制软件及核心算法的全方位技术链条。

软件层面:可依据具身智能大模型的训练所需数据类型要求,提供优质数据以支持模型训练,优化具身智能大模型的质量。

硬件层面:结合国产操作系统,不同的具身智能应用场景可以灵活地选择搭配算力芯片和硬件方案,实现高效且多样化的部署策略。

具身智能有望成为新型工业化的关键核心

“自动化工厂”早已屡见不鲜,但是能根据实时数据和环境变化做出智能决策和优化调整的“智能化工厂”仍在发展中。

工业场景下,具身智能技术在规范性和成熟度上具备更加显著的优势。具身智能在工业领域的应用使得工业机器人等完成从“能干活”到“会干活”的转变,能够极大提升工业生产的效率,以此来为工业制造的智能化升级提供强大支持,将使得工业制造过程更加灵活、高效、智能。

展望未来,拓斯达将继续依托底层控制技术,以机器人智能控制平台作为智能中枢,发挥其纽带作用,推进具身智能技术在实际场景中的应用,促进人工智能与工业场景的深度融合。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2-03 12: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能送药、会唠嗑,这只杭州造机器狗如何“跑”进百姓生活
...体采风调研活动中,记者见到了这款机器狗。这是由西湖机器人科技(杭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湖机器人”)研发的四足机器人,产品体重约14千克,搭载高精度激光雷达和摄像头,具备自
2025-05-05 22:39:00
智能机器人展团:人形机器人“TA”会取代“我”吗? 扫码阅读手机版
中国移动仿生机器人“小柒”。最可爱机器狗“宇树GO2”,是个可爱鬼,握手、作揖、翻肚皮全都会。钛虎机器人公司的第一代人形机器人“钛小虎”。 特斯拉的人形机器人“擎天柱”。“宇树
2024-07-17 13:50:00
人形机器人“觉醒”时代 四川能否弯道超车?
本文转自:华西都市报机器人“夸父”在绵阳街头当起文明交通劝导“志愿者”。绵阳科技城新区供图四川省人工智能研究院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成立现场。受访单位供图2024年,人形机器人火出圈
2024-05-29 02:15:00
人形机器人:通用之战和未解之题
...一站会在哪?习惯于捕捉趋势的风险投资人,开始在人形机器人行业集结共识。在中国的一级市场,2023 年 10 月,人形机器人初创公司逐际动力完成近 2 亿元的天使和 Pre-A 轮融资
2024-04-30 23:00:00
人形机器人新政出炉:3年内突破“大脑小脑肢体”等关键技术,整机量产
11月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为推动人形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提出了到2025年初步建立创新体系、到2027年形成
2023-11-02 21:21:00
从今年春晚到两会,机器人火了,伴随机器人出圈的还有一个新词:具身智能。具身智能是人工智能、机器人学、认知科学的交叉领域,主要研究如何使机器人具备类似人类的感知、规划、决策和行为能
2025-03-16 18:00:00
...体”等部件研发,初步建立整机小批量生产制造能力人形机器人“擂台赛”,南京这样“打”□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安琪从4月的半程马拉松到5月的格斗大赛,越来越多的机器人体育赛事
2025-06-05 07:59:00
人形机器人获政策“及时雨”,明确突破一系列关键技术
◎记者孙小程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指出人形机器人有望成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的颠覆性产品,并且明确了人形机器人发
2023-11-04 14:27:00
稚晖君独家撰文:具身智能即将为通用机器人补全最后一块拼图
...某产业智能论坛上提出,随着基础模型的突破,通用智能机器人(具身智能)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在产业界,微软、谷歌、英伟达等大厂均开展了相关研究
2023-08-28 16:38: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中新经纬10月24日电 题:“十五五”时期AI+机器人融合将成产业创新主线作者 张凌燕 赛迪顾问业务总监、先进制造业研究中心总经理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指出
2025-10-24 18:04:00
豫见开放强音丨洛轴集团:持续拓展国际化进程 建设世界强企
大河网讯 “期待与更多客商积极合作,拓展国际化进程,共同建设世界强企。”10月23日,在国际产业投资合作对接活动·河南站举办期间
2025-10-24 18:57:00
“你好,顺丰快递,来送‘国补’数码产品。”10月21日,市民陈洁收到了网购的手机。这款手机享受“国补”和以旧换新后,比市场价便宜了不少
2025-10-24 08:05:00
集美加快布局新能源商用车赛道
“集链聚能 智驭未来”——2025厦门新能源商用车产业“四链融合”对接会吸引资源对接。(本组图/集美区 提供)企业展示的各类新能源商用车
2025-10-24 08:58:00
第三届“苏颂杯”未来产业技术创新赛圆满收官
大赛组委会为一等奖项目颁奖。台下,选手们仔细聆听台上评委点评。 海外嘉宾发来视频点评本届“苏颂杯”大赛。(本组图/市科技局 提供)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李晓平 通讯员 庄佩贞)经过激烈角逐
2025-10-24 08:58:00
珍爱网受邀参与“清朗网络守护者”启动大会 筑牢网络安全坚实屏障
在数字化快速发展的今天,网络安全已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近日,由政府相关部门指导,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主办的以“聚焦网络空间治理 护航社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清朗网络守护者”启动大会在深圳正式举行
2025-10-24 08:59:00
90 载科学传承:GNC 以城市环游诠释运动营养真谛
以骑行运动为突破口,GNC加速深耕中国运动健康市场2025年10月23日,首届环贵州公园省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圆满落幕。GNC健安喜作为铂金赞助商及官方唯一指定营养补充剂品牌
2025-10-24 08:59:00
“微米”社交APP以线下实名社交破局
近日,一款名为“微米(WEMET)”的创新型社交应用正式面世,其以“地图社交+线下实体联动”为核心模式,围绕“真实、附近
2025-10-24 08:59:00
全国首例!吉大中日联谊医院成功植入超百通道侵入式柔性脑机接口
10月22日,记者从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获悉,神经外科高宇飞、张金男团队与北京智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联手,在全国率先成功完成首例超百通道侵入式柔性脑机接口的临床植入手术
2025-10-24 11:08:00
客如云AI碰碰贴“商业增长引擎”,让营销触手可及
在数字经济深度融入实体经济的当下,实体门店正面临“营销落地难、用户互动低效、场景覆盖有限”的共性挑战——传统推广依赖人工操作与分散物料
2025-10-24 11:20:00
继感知位置后!海尔空调将发布可感知呼吸的新品,可自适应送风
曾经,手动调节、躲避直吹是使用空调时的日常烦恼;如今,随着“主动感知”成为可能,空调正变得真正“懂你”。继10月21日首发可感知人体位置的海尔麦浪舒适风空调后
2025-10-24 11:22:00
“今天查,明天做”ICL晶体云柜正式落户福州普瑞眼科 高清视界无需等待
廿载耕耘,瞩目焕新!在普瑞眼科成立20周年之际,福州普瑞眼科迎来又一重大技术升级——正式启用EVOICL官方授权“云柜系统”
2025-10-24 11:29:00
厦门新能源商用车应用场景清单发布东南网10月24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康泽辉)厦门市新能源商用车应用场景清单发布,聚焦5类道路场景43个应用场景项目
2025-10-24 11:30:00
全球首个百亿级人类基因组基础模型Genos发布!
在生命科学的前沿探索中,我们早已能高效“读出”生命的序列,但如何从30亿碱基对中“读懂”生命奥秘,长期以来都是一项巨大挑战
2025-10-24 13:21:00
鲁网10月24日讯作为支撑信息通信网络稳定运行的“核心枢纽”,通信机房承载着海量高功耗数据设备,其温度精准控制直接关系到网络畅通与服务质量
2025-10-24 13: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