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Keep上市首日高开低走:三年烧钱16亿元,商业化难题待解,卖奖牌带不动增长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3-07-12 22:00:00 来源:搜狐科技
Keep上市首日高开低走:三年烧钱16亿元,商业化难题待解,卖奖牌带不动增长

出品|搜狐科技

作者|潘琭玙、岳家琛

7月12日,运动科技平台Keep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上午开盘,“运动科技第一股”Keep首日上市高开4.77%报30.3港元,然而开盘后,Keep股价有所回落,截至下午收盘,报29港元,最新市值152.44亿港元。

原计划美股上市,后转战港股,分别在2022年2月、9月以及2023年3月三次递表背后,是三年烧钱16亿元,连年亏损下尚未见扭亏的趋势。

过去三年,Keep营收分别为11亿元、16亿元、22.1亿元。不过,Keep持续亏损未解,过去三年Keep公司调整后净亏损分别为1.06亿元、8.27亿元、6.67亿元。

2023年第一季度,Keep收入4.47亿元,经调整净亏损为1.18亿元。

横亘在Keep面前的商业化难题待解,市场用脚投票也体现在了首日开盘高开低走的数据上。

首日开盘股价“过山车”,收盘微增0.28%市场仍在观望

四年亏损33亿元流血上市、2022年以来三次递表,几经波折后,7月12日,Keep创始人王宁在港交所敲响了上市铜锣。

比起其他公司首次上市的盛况,Keep显得格外安静。没有大规模的敲钟仪式,也没有高管采访问答与现场直播。

KEEP此次IPO发行价为28.92港元,净筹资1.92亿港元。首日开盘Keep股价高开4.77%,但盘中破发,最低点跌幅为1.28%。午间过后,Keep股价谷底攀升,最高点涨幅达10.65%,截至收盘,Keep股价报29港元,微涨0.28%,也证明着市场仍在观望。

另据Keep透露,其香港公开发售部分获3.08倍超额认购,国际发售部分获1.37倍超额认购,这也意味着Keep仍受市场认可。

2017年,中国健身行业投融资时间数量达到峰值为97件,此后呈现下降趋势,2021年仅为45件。公开资料显示,与Keep相似的企业的融资轮次几乎都停留在早期,也有未融资便创业失败的案例。

近两年,健身赛道的投资逐渐倾向头部机构。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2021年,健身行业融资数量达25件,融资金额总量达到60.32亿元,融资朝着中后期头部项目聚集,寡头效应明显。

Keep的出现赶上了线上运动健身的风口,因其稀缺性而引来了大量资本青睐。招股书显示,截止IPO之前,公司已经进行了9轮融资,累计融资金额6.48亿美元。其中,在2016年以来,Keep的融资金额持续走高,相比之下,此次上市的1.92亿港元的净筹资额并不多。

其中最大一笔融资是F轮的3.6亿美元,也是迄今为止业内最大一笔融资,投后估值超20亿美元,也让Keep跻身“健身圈独角兽”。

另外,Keep多轮融资的投资方阵容也很豪华,包括时代资本、软银愿景基金、高盛、高瓴资本等多家明星机构,GGV、腾讯多次复投,BAI资本更是从A轮其支持了六轮。

此外,招股书指出,奋达科技、胜德集团及群鑫机械三家企业作为Keep此次IPO的基石投资者,共同认购264.65万股股份,认购金额为7654万港元。其中,奋达科技投资500万美元,胜德集团投资200万美元,群鑫机械投资人民币2000万元。

据悉,奋达科技、胜德集团及群鑫机械三家企业为Keep现有的供货商,包括智能穿戴产品、瑜伽智能装备及材以及健身器材。这三家企业的加入也意味着Keep并非一家单纯的线上健身平台,而是运动科技企业。

早先,Keep将自己定义为工具,而后向社区转变,这也意味着用户规模和黏性的重要性,资本市场也愿意给出更高的估值上限。

但互联网进入存量时代,普及率达到75.6%,电商、游戏等领域开始出现用户红利消退的趋势,互联网公司纷纷在降本增效中实现首次盈利,Keep仍处于烧钱换量的时期。

“宠儿”屡次递表失效,在深耕垂直领域八年后仍未实现盈利的问题浮上水面,而资本的耐心有限,Keep也急需下调预期,冲刺上市。

根据招股书,2021 年 Keep F 轮和 F1 轮时每股交易价格分别为 4.1 美元和 5.2 美元,如今上市发行价降至28.92港元,约合 3.7 美元。对此,有券商从业人士认为,或许是在IPO前的询价环节中,市场给出了较低的价格。

Keep上市首日高开低走:三年烧钱16亿元,商业化难题待解,卖奖牌带不动增长

国研证券研报指出,Keep上市后市值159亿元,招股价为对应2022年市销率(PS)约4.2倍,估值较高。

值得一提的是,在Keep通过上市聆讯的5 天前,高盛退出了Keep 香港IPO 上市联席整体协调人。整体协调人主要操盘后期的全球发售工作,拥有向发行人作出分配建议和超额配股行使酌情权等权利。

而高盛的退出也被推测,或许是在市场的预期里,Keep 的IPO 卖不出好价格,或是在顺利上市后,可能发生估值倒挂的情况。

另外,从与Keep拥有相似模式的“智能健身第一股”Peloton的股价走势或能窥见市场对Keep的态度。在2020年Peloton股价高涨,市值一度接近500亿美元。但因连续九个季度的亏损,市值如今已蒸发超400亿美元。因此有观点认为Keep上市后的道路或许也不好走。

Keep上市首日高开低走:三年烧钱16亿元,商业化难题待解,卖奖牌带不动增长

有第三方研究机构人士认为,Keep的商业模式已不符合当下资本市场的喜好,但Keep需要上市开拓新的募资渠道,能在盈利之前创造更高的安全边界。

商业模式摇摆不定,“卖课”成增收主力军

成立八年,Keep的商业模式常被认为摇摆不定。

2015年,90后创业者王宁以最朴素的方式——写原创健身内容,手动分发到不同社群,积累了第一批用户。

随着用户规模破亿,王宁不满足于只做APP,最终Keep围绕着健身建立起闭环,推出了智能健身设备、配套运动产品、运动服饰、健康轻食和Keepland线下门店等场景。

王宁曾经公开表示,希望能够做“中国的耐克、阿迪达斯”。因此也初步形成了Keep目前以会员订阅收入与自有品牌运动产品两条大腿走路的结构。

Keep靠什么挣钱?

Keep所销售的产品可以简单归结为“卖课”、“卖货”、“卖广告”。根据招股书披露,目前,Keep布局有三大业务板块:直播课、录播课在内的线上业务;智能硬件与运动产品在内的消费品业务;以及广告与Keepland在内的其他业务。

从收入构成来看,“卖货”,即消费品业务是Keep最大的收入来源,包括智能健身设备、健身装备、服饰、食品等商品。

虽然 Keep 在招股书中将自己定义为“以交付为导向的平台,为用户提供全面的健身解决方案”。但在收入来源中,自有品牌的运动产品收入占比在过去四年一直保持在 50% 以上,且自有品牌业务营收占比呈现逐年下降趋势。

2020至2022年,Keep自有品牌运动产品的销售额分别为6.37亿元、8.73亿元、11.37亿元,收入占比分别为57.5%、53.9%和51.4%。

其中,跑步机在2020年卖得最好,2021年、2022年,则分别是单车和手环位列收入榜单第一名。

Keep尝试拓宽广度,布局了包括运动服装、智能健身设备、配套运动装备、健身食品等多个品类,但也意味着在每个品类赛道Keep都面临着竞争对手,比如运动装备巨头耐克、阿迪达斯等,在智能健身产品的赛道还盘踞着小米、苹果和华为等消费电子企业。

招股书显示,2022年收入最靠前的产品是Keep手环 B3,销售额接近1个亿。公开数据显示,Keep的运动手环月销量为6000个,同等价位的小米月销量为50000个。

值得一提的是,尚无品牌力的Keep在自有品牌部分的收入很大程度受到用户对平台内容粘性的影响,不稳定性极高。

广告及其他业务过去三年的营收分别为1.32亿元、1.9亿元和1.8亿元。

收入排名第二的是会员订阅及线上付费内容,这一业务在2020年至2022年的营收分别为3.38亿元、5.58亿元和8.94亿元。

相较之下,“卖课”正在逐渐成为增收的主力军。

2018年,Keep才开始启动付费订阅模式。从2019年至2022年,平台的订阅会员规模数据分别为80万、190万、330万、360万。

过去四年间,每名订阅会员为Keep带来的会员订阅及线上内容收入分别为196.5元、177.0元、170.0元、246.9元。

从毛利率的角度来看,卖课的毛利率最高,比卖货的毛利率高出约30个百分点。

卖奖牌昙花一现,Keep暂无王牌

此外,网上还流传“Keep靠奖牌卖了5个亿”的说法,这也让其商业模式备受争议。

2021年,Keep拓宽虚拟体育赛事的规模,收入计入会员订阅及在线付费内容业务分部项下。活动收入来自活动报名费,完成虚拟体育赛事设定的健身目标后,用户将获得赛事纪念品,如奖牌、徽章及虚拟徽章。

这也引发了一大波用户的“收集癖”,为了完成目标出现了不少代跑、代刷的灰色生意。

“靠奖牌赚了5个亿”的传闻并未确认,但招股书数据显示,2023年第一季度,Keep收入为4.47亿元,同比增长7.2%,Keep将这一增长主要归因于虚拟体育赛事的收入增加。“奖牌”的确给Keep带来了不小的收入增长。

2022年,Keep录得虚拟体育赛事收入同比增长超500%。同时,虚拟体育赛事的成本在2022年甚至增长近4倍。Keep表示,“这块业务可提高用户参与度,并为收入及毛利增长作出贡献。”

但与之相对的,在2021年四季度,Keep月活环比大幅下滑1.3万人,在2022年第三季度同比开始出现下滑,今年一季度其用户数更是同比减少了8000人。另外,Keep平均月会员留存率从2020年以来持续下滑。

并没有持续盈利的前景,在奖牌退潮后,搁浅的是Keep两大核心业务的乏力。

而同样在健身赛道上深耕,主打健身镜的独角兽FITURE成立三年完成四次融资,估值超过15亿美元,互联网健身平台乐刻、主打团操课的超级猩猩也都成为跑道上的“独角兽”。国外品牌如lululemon以单价千元的瑜伽裤支撑着其400亿美元的市值。这也意味着Keep尚未挖深其护城河。

Peloton在去年年初退出了纳斯达克100指数。Peloton靠动感单车起家,与Keep相似,都采取了“硬件+内容”的商业模式,由线上业务为硬件产品带来流量,而硬件同样也能够与软件协同。

Peloton最新财季财报显示,该公司Q3营收为7.49亿美元,同比下降22%,净亏损为2.76亿美元,同比收窄64%。每股亏损为0.79美元。而在用户规模上,截止2022Q2 Peloton的MAU仅有690万,去年因安全隐患问题召回其明星产品动感单车,也在其跌跌不休的股价之外雪上加霜。

“固定成本高,库存过剩,战略缺乏活力”,Blackwells Capital LLC首席投资官Jason Aintabi如此评价Peloton。即便在健身渗透率已超20%的美国市场,Peloton也难以走出一条清晰的盈利道路。

与Keep的区别在于,Peloton先有硬件设备,基于产品Peloton开发了APP,退出课程订阅服务,会员每月高达39美元,搭配单车或跑步机使用。而Keep则是以健身内容出发,平台内不乏免费课程,为其硬件产品引流。

但二者殊途同归,Keep目前的硬件产品转化率太低、平台内用户并未有付费心智,而Peloton难寻新增量、老产品又深陷质量问题,连续九个季度的亏损,将其逼到“卖身”的边缘。不重蹈Peloton的覆辙,是Keep亟需解决的问题。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12 23: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Keep三闯关:亏损不断数万条投诉,协同闭环的瓶颈与劣势
...员数增速、会员渗透率均有所放缓。热度不减投诉不断的奖牌活动2023年2月,Keep因“靠奖牌卖了5个亿”再度成为焦点
2023-04-19 11:16:00
Keep走出围城
...增长达30%”。而这背后,是用户为收集Keep(虚拟赛事)奖牌的狂热——有人参加了300场线上赛;一些稀有奖牌在二手平台能炒到原价的5倍。Keep的振奋并不难理解,线上健身生
2024-04-07 13:59:00
奖牌卖了5个亿?Keep的尽头是“泡泡玛特”
...真没想到啊,试了这么多变现模式都不太顺,结果靠着卖奖牌就卖了5个亿。”这里的奖牌指Keep中虚拟体育赛事的完赛奖牌,造型精美、普遍定价39元,正在像盲盒一样成为年轻人新一代社
2023-02-14 09:46:00
三冲港交所后 Keep的漫长征程才刚开始
...38亿元。最近Keep的一次出圈正是消费品中的代表产品——奖牌。所谓的奖牌,指的是用户付费报名参与Keep发布的各种线上体育赛事——跑步、竞走、骑行、跳绳等运动项目,达到赛事
2023-07-13 14:44:00
刚刚,Keep上市,时隔两年再见中国互联网创业者敲钟
...入到这个升级版的会员体系。 一位用户在 Keep 上晒出的奖牌最成功的当属线上虚拟赛事和 IP 奖牌的玩法。比如 2022 年
2023-07-12 15:12:00
Keep上市,够性感吗?
...、静态类运动。图 | Keep直播课今年初,网上盛传Keep靠卖奖牌收入5个亿,虽然Keep第一时间出面予以否认,但从招股书上看
2023-07-14 15:36:00
Keep 2023年上半年财报:营收同比增10%,奖牌驱动线上业务大爆发
...幅收窄,毛利明显增加,盈利能力提升,营收结构优化,奖牌业务(虚拟体育赛事)驱动核心业务增长。财报显示,Keep 2023年上半年总营收9
2023-08-25 19:01:00
上市不是终点 Keep仍需爬坡
...拟体育赛事对Keep的意义,远非贡献营收那么简单。仅以奖牌而言,这一精心设计的“社交货币”,吸引了用户自发在社交媒体上展示和分享,破圈后又不断产生长尾话题,为Keep创造出全
2023-07-17 15:55:00
营销观察|用一块39元的奖牌俘获00后,Keep做了门新生意
...主营业务不瘟不火,冲击港股IPO的Keep,如今靠“售卖”奖牌业务引发了小轰动。近日,资深互联网运营人韩叙在微博上称,有内部人士向其透露,Keep的奖牌业务已经卖了“5个亿”
2023-02-16 09:37: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Ta来消博了 | 全球头部游戏公司娱美德将携“传奇”IP系列产品参展第五届消博会
南海网4月2日消息(记者 王子遥)记者从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组委会获悉,全球头部游戏公司娱美德集团(下称“娱美德”)将携旗下经典游戏IP“传奇”系列产品《传奇M
2025-04-02 21:26:00
让外科手术实现“细胞级精准” 合肥这项技术登上《Nature》
大皖新闻讯 日前,国际顶级权威学术期刊《Nature》专访安徽树突光学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树突精密”),并发表关于细胞级荧光导引技术的报道
2025-04-02 21:34:00
果然财经|“精致感和场景化”上差异竞争,威海首店经济频出圈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孟霏 潘佳蓬2024年,威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447亿元,增长6.1%,分别高于全省、全国1
2025-04-02 22:22:00
汇川:“5G+工业互联网”炼就“电梯智造王国”
多彩贵州网讯 在贵州中航电梯有限责任公司智能化生产线上,26台智能机器人正演绎着“数字芭蕾”——机械臂精准完成折弯、焊接
2025-04-02 22:33:00
高通第四代骁龙8s支持新一代帧生成算法:60fps游戏秒变120fps
快科技4月2日消息,今日下午,高通正式推出了第四代骁龙8s移动平台,这一新品在多个关键领域实现了显著升级。首先,其采用了全大核CPU架构
2025-04-02 18:40:00
美国加征25%让低价车无钱可赚 奔驰考虑在美撤下入门车型
快科技4月2日消息,据报道,美国将对进口汽车加征25%的额外关税,自4月2日起生效。分析师称,这将使每辆汽车的成本增加数千美元
2025-04-02 18:40:00
REDMI首发!高通第四代骁龙8s正式发布:系列首次全大核
快科技4月2日消息,今天下午,高通正式发布了全新旗舰平台——第四代骁龙8s。高通将其定义为“新生代旗舰”,专为追求出色娱乐体验和创作体验的用户打造
2025-04-02 18:40:00
蔚来乐道总裁官宣离职:辜负期待 深感愧疚
“做不到,就下课”3月销量放榜第二天,蔚来乐道品牌总裁艾铁成兑现承诺,官宣离职。去年11月广州车展上,艾铁成公开立下“军令状”
2025-04-02 18:40:00
3月交付过没过两万:蔚来乐道总裁艾铁成“下课”
难抵压力,乐道汽车总裁艾铁成还是“下课了”。4 月 2 日上午,艾铁成通过乐道 App 发表文章宣布离职,不再担任乐道汽车总裁和蔚来高级副总裁
2025-04-02 18:40:00
小米汽车司机驾驶中睡着上热搜 客服回应:智驾系统只是辅助
快科技4月2日消息,近日,有网友曝光小米汽车车主驾驶中睡着,双手离开方向盘。同行友人连喊三遍“减速”避让小米汽车。据视频显示
2025-04-02 18:40:00
永辉高管谈调改 于东来直接打断!质问月赚200万为何不涨工资
快科技4月2日消息,在近日的2025中国超市周活动现场,永辉超市负责调改的高管正在台上演讲,被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登台打断
2025-04-02 18:40:00
博主吐槽新能源汽车门把手根本找不到 打车感觉自己像土鳖
快科技4月2日消息,近日,一位博主在社交媒体上吐槽新能源汽车的门把手设计,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随着网约车的普及,乘客们发现
2025-04-02 18:40:00
全球富豪榜变化:马斯克仍高居榜首 巴菲特跃居第五
今年年初,全球千亿美元级超级富豪数量为16人,但如今已降至13人。这一变化源于美股在一季度遭遇自2022年以来最严重的季度跌幅
2025-04-02 19:10:00
REDMI/iQOO首批商用!一图了解高通第四代骁龙8s
快科技4月2日消息,今天下午,高通正式发布第四代骁龙8s。据悉,第四代骁龙8s基于台积电4nm工艺制造,其Kryo CPU采用1+3+2+2的 “1超7大” 架构设计
2025-04-02 19:10:00
比亚迪21%毛利率背后的变革
2025年只过了3个月,比亚迪的营收能力再次震慑车圈。3月24日,比亚迪发布2024年财务报告。财报显示,2024年比亚迪营业收入7771
2025-04-02 19: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