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历史上的韩琦一生官途如何?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6-03 09:53:00 来源:戏说三国

一、韩琦也是个官二代。

别以为任何时候普通人家,都有机会出现大人物。一般来说,在和平年代,只有大人物的家里,才能相继出现大人物,至少概率上是这样的。

韩琦家里也不例外,他老爹是北宋著名大臣韩国华。韩国华是个好官,在泉州做知州的时候,给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所以当他去世以后,泉州百姓主动罢市。

不过韩国华去世的时候,韩琦才只有4岁而已。虽说没有得到父亲的良好教育,但是诗书传家的韩家,毕竟家风还在,在母亲的辛勤教导之下,韩琦也在宋仁宗时期考上了进士。

当时的人,给韩琦的评价是这样的:大志气,端庄寡言,不好嬉弄,性纯一,无邪曲。也就是说当时的韩琦是个一本正经,且有志向的大男孩。

二、韩琦早年,是个事无巨细的好员工。

成熟稳重的宰相,绝对不是一天所能练成的。韩琦也是一样,刚刚做官的韩琦,初入职场,便有了一套属于自己的为官原则。

由于朝中无人,所以韩琦早年担任了一系列小官,比如说淄州通判、太子中允、太常丞、监左藏库等。尤其是在担任监左藏库的时候,负责清点库内的钱财收支。这可是一个非常细致的活,最关键的是,很难有出头日子。

韩琦作为新科进士,而且20岁就高中进士第二名,一般来说都能谋一个好出路。所以大家对韩琦的遭遇比较同情,可是韩琦却不卑不亢,处之泰然,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甚至还把工作做出了新花样来,提了不少建设性的建议。

比如说宫中的钱和绢在支取的时候,是宦官直接来拿,连个手续都不用办。要是这样的话,管钱的捞钱手段可就多了。因此韩琦主动提出,设立传宣合同司,收发双方互相监督,这么以阿里就可以杜绝库房贪腐的现象。

因此他很快就被宋仁宗给发现了,但是宋仁宗依旧给他安排一项艰难的工作,那就是担任开封府推官。

虽说职位上得到了晋升,可是事情也多得吓人,因为案件太多,根本处理不完。为此韩琦手不释卷,日夜操劳,哪怕是大夏天,大家都快热中暑了,这哥们还在那儿审阅案件。

别以为事情多,就可以胡乱办理。在韩琦这里,事无巨细,只要是案件就必须要认真处理。因此韩琦把开封府的风气都给带上来了,甚至连开封府尹王博文都赞叹,认为韩琦是宰相之才。这一年韩琦才27岁。

三、位卑未敢忘忧国。

韩琦担任谏官以后,刚正耿直的风格就体现出来了,丝毫不畏惧权贵。但是他做事是很有方法的,并不是一味地针砭时弊。所以他的谏言,宋仁宗基本上都能够选择采纳。

宋仁宗特别喜欢听歌曲,这个时候韩琦上书劝谏,认为现在最紧迫的事情,其实是西北地区的问题。身为皇帝,应该先考虑寻求边防安宁的方法,再考虑唱歌跳舞的事情。

宋仁宗的乳母杨太后,有个表弟叫杨景宗。这家伙实在是太猖狂,到了京城以后,横行霸道,不光跟宋仁宗要宅子,还在喝醉酒后胡作非为,甚至殴打朝廷命官。

宋仁宗碍于乳母的关系,所以不愿责罚他。大臣们也都忍气吞声,不敢招惹杨景宗。唯独韩琦冒了出来痛斥杨景宗的恶行,希望仁宗严惩不贷。

由此可见,韩琦这个人,是一个敢于说话的大臣。他的刚正果敢,其实并不亚于我们所熟知的包青天。

四、经略陕西,治军有方。

在很多人印象中,韩琦是个文弱书生。其实在北宋时期,文人治军是一件很正常不过的事情。当时范仲淹就在西北带兵,而且让西夏人闻风丧胆。

元昊建立西夏政权以后,果断发动了对宋朝的入侵,结果导致宋朝三川口惨败。这个时候韩琦奉命经略陕西,和范仲淹搭档,担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一起抵御西夏。

在应对西夏的问题上,韩琦和范仲淹实际上是有分歧的。范仲淹主张防守,而韩琦主张进攻。韩琦的出发点是,时间越长,那么财政压力就越大。

从最后的结果来看,北宋组织的多次出击,基本都以失败而告终。似乎这预示着韩琦的策略是错的,实际上并非如此。韩琦的策略没问题,有问题的是北宋的军11队。

为了应付西夏大军,韩琦还做了以下几件事。

第一件事,整顿士气,安抚民心。

由于三川口刚刚战败,所以军1队士气低沉,百姓们也是流离失所,四处逃窜。为此韩琦开始重新收拢士兵,加以训练。还放榜安民,让老百姓免于流离失所之苦。

第二件事,训练士卒,防守重点区域。

韩琦一眼就看出了宋朝士兵们的战斗力薄弱。所以他开始训练精兵,而且更加注重军1队之间的配合。对于有才的士卒,韩琦也不吝惜官职,加以提拔重赏,以此振奋军心。狄青就是这个时候韩琦跟范仲淹一起发掘出来的。

此外韩琦还在边境设立了大量烽火台,学习古人的方法,加快了信息传递的速度。对于重点地区,韩琦调集军1队集中防守,以此挡住了西夏的进攻。

第三件事,招纳土兵,节约军费。

宋朝初年,天下精锐都在禁军。所以派来陕西的兵马也是禁军,这帮人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吃不了苦,且不服管教,最关键的是,他们还拿着高工1资。

为此韩琦和范仲淹想了个好办法,打算在陕西当地招募大量土兵。这些土兵不仅可以跟正规军配合打仗,而且闲暇的时候,还能种地生产,其实就相当于屯兵。

时间长了以后,宋朝边防力量便得到了加强,而且士兵们的战斗力也得到了提升。最关键的是,还省了大量军费。因此在边疆一直流传着这么一句歌谣:

军中有一韩,西贼闻之心骨寒,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

总结:韩琦文治武功,其实都有建树。

在对抗西夏的时候,虽然韩琦的策略结果不佳,但是整个过程中,韩琦的所作所为,还是可圈可点的。

回到朝堂之中,韩琦还能够参与到庆历新政中来,为改革出了不少主意。当然了这场改革的结果,由于宋仁宗不够坚定,还是以失败而告终了。

谁也想不到,后来反对王安石变法的韩琦,当初也是个热衷于变法的人,谁还没做过小鲜肉啊!尤其是当庆历新政失败的时候,韩琦不顾任上朋党之嫌,也要维护王益柔、范仲淹、富弼等人,可见他的人品绝对没话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03 13: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范仲淹的官仕之路是什么样的
...败了,造成了晚年的漂泊。范仲淹一生数度被贬斥,早在宋仁宗天圣年间,皇太后刘娥临朝称制的时候,当时还只是七品芝麻官的范仲淹就因上书劝刘娥把权力还给皇帝,而被贬斥,这还是因为宋朝
2023-05-29 16:30:00
范仲淹在北宋的历史上地位到底有多高
...北朝一朝的时事痹症。此时的宋朝,已经是宋太宗的孙子宋仁宗在位期间了。因为宋仁宗即位时比较年幼,所以大权都掌握在太后刘娥手里。当时宋辽之间的战争,已经近乎彻底消泯,边境再也没有
2023-03-15 22:09:00
聚焦江苏文库|“吴人”范仲淹,与江苏的不解之缘
...,与江苏结下了不解之缘。从宋真宗天禧五年(1021)到宋仁宗天圣四年(1026)的六年时间里,范仲淹都在江苏泰州地区任职。天圣初,范仲淹在任西溪盐官期间倡导修复捍海堰。天圣三
2023-10-19 16:44:00
了解一下历经三朝的老臣富弼的一生
...好在机会很快就来了。天圣七年(公元1029年)闰二月,宋仁宗颁布诏书,宣布:从即日起,恢复先朝设置的贤良方正等科,由京朝官应举。又设书判拔萃科、高蹈邱园科、沈沦草泽科、茂才异
2023-11-10 20:21:00
韩琦:北宋时期的成功宰相与英明领袖
...的韩琦参加了科举考试,获进士第二名。当年金殿唱名,宋仁宗召见新科举子的时候,刚刚唱到韩琦,司天监就高呼:“陛下,太阳下面出现了五彩祥云。彩云托日,这是天降贤臣辅佐明君的吉兆啊
2023-11-19 22:25:00
书生给大宋安定边疆,让西夏俯首称臣
...等的大夏国,史称西夏。儿子要和老子平起平坐,大宋的宋仁宗怎么咽得下这口气?下令悬赏捉拿元昊,于是,长达三年的宋夏战争爆发了。元昊一心想要和大宋平起平坐,亲自率兵进犯大宋。而大
2023-07-03 14:48:00
走进范仲淹的人生真正的读懂他的“忧”与“乐”
...见到皇帝,也就有了很多大展拳脚的机会。然而,那年的宋仁宗年纪还小,所以,日常政务几乎都由太后代劳的,也就是说,能做主的只有太后一个人。有一次,皇宫操办太后大寿,宋仁宗便带文武
2023-05-13 16:59:00
三朝贤相韩琦在历史上究竟有何实力
...之家。但他的父亲早逝,他是被几个哥哥抚养长大的。在宋仁宗时期他考中了进士,做了官。他曾担任了三年谏官,不仅敢于直谏,还举荐了当时名臣杜衍、范仲淹等人。在宋夏战争爆发后,他与范
2024-07-03 16:46:00
吕夷简为何要主张将文阶官职换为武阶官职?
...庆历二年(1042年)四月,在宰相吕夷简的极力主张下,宋仁宗下诏将这四位安抚使换为观察使,而观察使为武阶官职。吕夷简为什么会有着这样的主张呢?因为他认为安抚使主要在于统兵,所
2022-12-20 12:45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