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点“绿”成“金”|吃干“榨”净 绿色青菜头垒起百亿大产业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8-16 13:41:00 来源:上游新闻

编者按:

8月15日是第二个全国生态日,也是首次召开美丽重庆建设大会一周年。提起生态话题,我们总会想起熟稔于心的一句话——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必须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拓展“两山”转化路径的关键之举。将优美生态环境“产品化”并合理高效变现,重庆有何新探索?即日起,上游新闻聚焦重庆十大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策划推出《点“绿”成“金”》系列报道,展现美丽重庆建设在绿水青山间交出的生态答卷。

点“绿”成“金”|吃干“榨”净 绿色青菜头垒起百亿大产业

百亿产业“涪陵榨菜”蓬勃发展,经过百余年的孕育,脆嫩可口的榨菜成为世界三大名腌菜之一。然而,榨菜产业发展带来的高盐废水,曾对长江生态环境造成不小的威胁。

榨菜行业如何点“绿”成“金”,甩掉“生态包袱”?重庆涪陵区推动榨菜行业从传统作坊式、分散式生产逐步向集中、规范、绿色的生产方式转变,开发和应用新技术将一颗青菜头吃干“榨”净,把“青疙瘩”变成“金疙瘩”。

秸秆还田 青菜头有了天然肥料

涪陵地处北纬30度,以低山浅丘为主,沐浴着长江和乌江交汇处独有的温度、湿度和雾罩江风,成为榨菜原材料——青菜头最适宜生长的地方。

涪陵区江北街道“世界榨菜第一村”——二渡村,打造“无废乡村”为青菜头的生长提供了好环境。

点“绿”成“金”|吃干“榨”净 绿色青菜头垒起百亿大产业

8月9日,上游新闻记者走进二渡村,干枯的秸秆挺立在田间地头,到9月份青菜头播种时,村民会将秸秆砍下回收或还田,再撒下青菜头的种子。

“开始试点实施秸秆资源化利用,空气污染的情况大大减少。”涪陵江北街道办事处相关负责人介绍,2023年,街道将全村90%的秸秆集中回收进加工厂。同时,推广“配方肥+秸秆还田”“配方肥+有机肥”“配方肥+绿肥”等模式,不仅降低了化肥使用量,还有效减轻了环境污染。

要将“无废”的理念深入人心,平时给村民的宣传可不能少,对于劝阻不听的村民也会有处罚。去年青菜头种子播种前,村民张某某在自家田里焚烧秸秆,升腾的烟雾很快被高空“天眼”监控到,工作人员因劝阻无效对其罚款500元。

“罚款不是目的,主要是要让村民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上述负责人说,在那之后被罚款的村民成了“环保宣传员”,走街串巷劝阻准备焚烧秸秆的村民,共同保护好自己的家园,为“青疙瘩”营造好的生长环境。

废物利用 菜皮、腌制水变资源

每到榨菜的砍收季,上万吨青菜头从地里采摘、剥皮去茎后,挂在木架上晾晒脱水。为了保证榨菜的口感,青菜头去皮后只保留“芯”的部分,可菜皮如何处理?

“大部分青菜头直接送进工厂,进行集中剥皮处理。”该负责人介绍,有以传统工艺加工的少数合作社,青菜头由村民自行处理,鲜嫩的青菜头叶被选去制作水盐菜,剥下的菜皮用来返田沤肥。

“新技术让菜皮有了新用途,不再像过去当垃圾倾倒。脱水后的干榨菜皮,可制作成生物颗粒燃料或牛羊等动物饲料添加剂。”涪陵榨菜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

点“绿”成“金”|吃干“榨”净 绿色青菜头垒起百亿大产业

年产200万吨的腌制后榨菜盐水曾是不小的生态“包袱”,高盐、高氮、高磷、高有机物水质,处理难度大、成本也高。

为强化榨菜废水治污清源,涪陵出台“收榨菜原料必须收集榨菜腌制废水”制度,建立精细化环境管理长效机制,并有序配套榨菜废水处理设施。

在涪陵榨菜集团白鹤梁榨菜厂的污水处理站,进站时深色的榨菜废水在经过处理后,已变得清亮透明,达到污水综合排放一级标准。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含盐水还能变废为宝。在涪陵榨菜集团的产品展示区,一排榨菜酱油格外显眼,这正是由青菜头腌制过程中的二、三道含盐水制作而成。

“通过对盐水的蒸发浓缩,有效实现了食盐的回收利用。”涪陵榨菜集团白鹤梁榨菜厂负责人说,公司建成并投入使用MVR蒸发浓缩系统是一项节能蒸发技术,由其处理后的榨菜腌制盐水每年能回收食盐约160吨,减少含盐水排放外环境5万吨,开发生产榨菜酱油约5万吨,新增产值8000万元。

以菜为媒 发展“富民经济”

小小的青菜头,孕育出百亿产业,带动了16余万青菜头种植户、1700余个原料加工户、60万农民增收致富。

行走在二渡村干净整洁的乡村道路上,道旁五颜六色的花簇赏心悦目。数据显示,2023年二渡村民人均收入超过2.5万元,成为名副其实的富裕村。

在擦亮榨菜产业“金名片”的同时,作为涪陵榨菜核心产区的二渡村还以榨菜为媒,助推乡村农区变景区、田园变花园,带动村民多渠道增收。

筑优质“鸟巢”,引“凤凰”落户。

点“绿”成“金”|吃干“榨”净 绿色青菜头垒起百亿大产业

二渡村还盘活收储闲置房屋15户2800㎡打造创业小院,盘活集体土地221亩建设劳动研学基地和亲子农场,招商引进了万合归居、乡野茶食、第一村食堂、北山故事、榨菜体验馆等项目,开发乡村旅游新业态,打通村民就近就业、销售农产品新渠道,年接待研学及游客3.5万人次。2023年村集体经济收入210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1万元、高出全区平均水平30%以上。

记者还了解到,涪陵区生态环境局始终坚持绿色循环低碳理念,充分结合区域特色、产业特点与发展趋势,高质量推进各项新农村建设工作,着力打造标志性成果,在农业方面,积极推进农业固废再生利用。同时,普及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建成13个行业领域111个“无废城市细胞”;荣获市级“无废城市”建设典型3个、精品无废细胞2个,典型示范推动全区深入践行无废理念,落实无废行动,为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作出绿色贡献。

上游新闻记者 钱也 涪陵区生态环境局供图

编辑:周芝逸责编:郑亚岚 审核:宋岩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8-16 14: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品在市场上广受欢迎,这样的场景已成常态。涪陵榨菜以青菜头为原料加工而成,被称为“国民下饭菜”。得益于良好的气候及土壤等条件,重庆涪陵拥有全球重要的榨菜产区,年产销成品榨菜超5
2023-10-12 08:01:00
新春走基层|一颗青菜头的“新”路历程
...网-重庆频道人民网记者 张祎 刘政宁临近春节,眼下正是青菜头收获的季节。记者行走在重庆市涪陵区江北街道二渡村,只见田间地头绿意盎然,道路两旁的木架上整齐排列着一串串新收获的青
2024-01-26 08:55:00
重庆万州:村民喜收青菜头
...民干得热火朝天。付作侨摄 人民网重庆2月22日电 “今年青菜头长得好,从早收到黑。”连日来,万州区龙沙镇海螺村3组一片热火朝天的丰收景象。当地村民忙着收获青菜头,享受丰收的喜
2024-02-22 11:40:00
“下饭酱”来了!涪陵榨菜含金量再提升
...。涪陵区江北街道二渡村。1月31日早上7点,迎着晨曦,青菜头种植大户杨世海来到种植基地,与20多名村民一道抢收青菜头。“春节前后至雨水节气前,是采收青菜头的最佳时间,过了这个
2023-02-01 04:17:00
...9点过,在渝东南农科院一块试验田,一棵棵长在地头的青菜头被收获机“咬”下来,再“吐”到一旁的箩筐里,一块地里的青菜头,十多分钟就完成采收。这是记者在全市晚熟青菜头机收试验示范
2024-04-09 04:38:00
万州:新春“第一秤” 喜收青菜头
“今年青菜头长得好,从早收到黑。”2月20日,万州区龙沙镇海螺村,几十名村民分工协作,砍、挖、转运……一片热火朝天的丰收景象。田间地头,村民干得热火朝天。 机械手臂来助力。满满
2024-02-21 09:24:00
“中国榨菜之乡”重庆涪陵举办第五届榨菜产业国际博览会
...元,远销81个国家和地区。2022年以来,涪陵成功选育高山青菜头品种“高山青”,填补国内空白,开创高海拔地区种植青菜头先河。刘忠表示,涪陵区将以活动为契机,着力在青菜头品种选
2023-02-20 15:58:00
榨菜皮还能“变废为宝”?建设无废城市涪陵这样做→
二渡村青菜头选育栽培基地。华龙网 实习生 常涵笑 摄华龙网讯(记者 林楠 实习生 常涵笑)2023年以来,我市认真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美丽重庆建设大会精神,协同各区县和市级
2024-01-19 12:12:00
青青故园情
...是一种菜吗”,她不禁微微一笑,告诉小姑娘,榨菜是用青菜头做的。嗅着熟悉的榨菜香,她的思绪不由回到了故乡那座滨江小城、榨菜之乡——涪陵。小时候,涪陵城好小,大东门、南门山、北门
2024-02-14 07:22: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