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科技日报
2022 SF289(绿色)最接近地球的轨道(蓝色)。图片来源:华盛顿大学
科技日报讯 (记者张佳欣)美国华盛顿大学的一项新研究代表着小行星探测方面的重大进步。该校研究团队开发的一种名为HelioLinc3D的算法首次发现了一颗有潜在威胁的小行星。
HelioLinc3D利用维拉·C·鲁宾天文台为期10年的夜空调查项目发现近地小行星。在夏威夷进行的“小行星地面撞击持续报警系统”(ATLAS)的测试过程中,该算法发现了一颗小行星,其被命名为2022 SF289。
这颗小行星虽然被认为具有潜在威胁,但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对地球构成任何风险。这一发现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因为它验证了HelioLinc3D的下一代算法可探测近地小行星,其观测结果比当今方法所需的观测数量更少且更分散。
为了跟上维拉·C·鲁宾天文台的观测“节奏”,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型算法,以便更可靠地发现岩石天体。今年7月18日,该算法精确定位了其第一个目标:2022 SF289。尽管ATLAS早在2022年9月19日就在距地约2100万公里的地方对这颗小行星进行了成像,但传统方法仍然未能探测到它。
研究人员表示,这是即将到来的数据密集型天文学时代的预演。从HelioLinc3D到人工智能辅助代码,未来10年的发现故事将由算法和新型大型望远镜共同演绎。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03 05:45:1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