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财经

土地少卖2万亿、房子少卖4万亿,专家说“报复性买房”?真扯…

类别:财经 发布时间:2023-01-05 10:02:00 来源:大猫财经
土地少卖2万亿、房子少卖4万亿,专家说“报复性买房”?真扯…

作者| 猫哥

来源| 大猫财经

土地少卖2万亿、房子少卖4万亿,专家说“报复性买房”?真扯…

2022年的土地财政怎么样?

前一阵子,财政部公布了2022年前11个月的财政收支,大家最关心的土地出让金收入是51174亿元,同比下降了24.4%。

这是啥水平呢?

2021年,土地收入创造了历史高峰,达到87051亿元,与2022年前11个月的数据相比,有3.6万亿的差额,如果按2021年12月份的突击卖地状况估算,2022年的土地收入预计同比减少2万亿。

如果参考300个重点城市的数据,就更不乐观,2022年,这300个重点城市的土地出让金为4.13万亿元,同比下降了27.73%,按此推算,全国卖地收入比2021年少2.3万亿。

值得指出的是,这还是在大力托市的情况下取得的成绩。大家都知道,2022年买地的主力军是央企、大国企、地方城投公司。

原因很简单,一方面是央企国企和地方真的有钱,由于身份加持,银行也愿意贷款,现金流充裕,就有买地的冲动,另一方面是此前买地的大金主民企去年是真的惨,暴雷的不少,民企别说融资了,就是“活下来”都得用尽全部力气了,面对着巨额债务,很多企业只能保现金流了,于是在卖房上,那真的是花样百出,大蒜小麦换首付、买房送猪、“首年零月供”……

一通操作下来再看上市地产公司市值,都跌回老家了。这还哪有力量再去买地呢?

暴跌的土地收入,对应的是巨大的财政压力,再加上核酸等疫情期间的巨大支出,即便是拼命卖地,也抵不上财政上的亏空,往年的财政压力都在广东、江苏、浙江、山东这些经济大省的身上,其他省份基本只能依靠转移支付,而今年,这些传统大省也是压力山大,能自给已属不易。

所以在去年尾声,各地方在卖房上真的很用力,但大局难改。

土地少卖2万亿、房子少卖4万亿,专家说“报复性买房”?真扯…

于是,很多人开始画饼了,有经济学家说,2023年,被压抑的房地产需求得到恢复,“作为消费品的房地产或将出现上涨甚至报复性反弹”。

他为啥这么说呢?

可能是看到了刚刚经历过一次政策大掉头。

2022年以来,全国300多个城市发布了近1000条调控政策。

进入年底的时候,各种救市政策炸场,尤其是央行和银保监会的一个文件,6个大项16个小项,各种金融政策,后来更是信贷、债券、股权“三支箭”,支持力度也是空前,坊间称其为“史诗级救市”。

而随着政策的逐渐落地,能看到的“钱”就更多了。

信贷方面,有60多家银行落实政策,积极向房企授信,总额度超过了4.8万亿,而获得授信的房企达到了120多家,万科、绿城获得的授信额度超过4000亿,碧桂园3000亿,美的置业1000亿。

债券方面,11月以来,民企债券意向发行规模超千亿元,通过增信担保已发行的债券共10笔,融资总额83.3亿元,民企及混合所有制企业发行的无担保信用债共51亿元。

而股权方面,证监会优化调整股权融资,房企的配股、增发已经开始了,连华夏幸福都能沾到光,而“借壳上市”也在12年后重启,壳资源都经历了一波涨停。

从限制到扶持,180度的掉头,从中央到地方一再重申一件事:房地产重回支柱产业地位。

而报复性买房的逻辑是,支柱嘛,肯定是排在内需的第一位,从投资属性变回消费品属性后,此前的大量需求被压抑,2023年会实现报复性反弹,带动2023年的房地产消费复苏。

土地少卖2万亿、房子少卖4万亿,专家说“报复性买房”?真扯…

“报复性买房”会发生吗?极大的可能性是,不会。

2022年卖了多少房子呢?

统计局数据显示,前11个月,商品房的销售面积12.13亿㎡,同比下滑了23.3%,销售金额11.86万亿,同比下滑26.6%,如果按这个数字来计算,销售均价9777元,已经低于2020年。

市场的千亿房企已经从高峰的43家跌到了20家,百亿房企从112家又减少了50家,收缩已经成为房企的主旋律。

有机构预测,经过2022年底销售冲刺,2022全年的销售面积或将达到14亿㎡,销售额14万亿,如果能够达到的话,与2021年相比,也少卖了4.19万亿。

这4.19万亿,是被压抑的需求,还是消失的需求,话都得分开讲。

2022年前11个月,房地产新开工面积11.2亿㎡,虽然同比下滑了38.9%,但是这些新开工的房子,如果按100㎡/套折算,也有1000多万套,而截至11月底,全国的还有5.5亿㎡的库存,又是550多万套。

盘子越来越大,能接盘的人却越来越少。

2021年,出生人口1062万,而净增人口只有48万,2022年的官方人口数据还没出,如果参考2021年的12%下滑速度,再考虑疫情的影响,2022年出生人口预计不足千万。

而进一步攀升的死亡率,以及疫情带来的超额死亡,2022年中国将首次出现人口负增长,而在更长久的未来,这种趋势可能没法逆转,日韩的例子已经摆在那里了。

现在的销售,依然瞄准的是城镇化的空间,一门心思把房子卖给农民,而城镇化的空间,也在逐渐见顶,新政策不是要繁荣农村,鼓励有志青年到农村去吗?

经过这几年的市场教育,大家都意识到,真正有投资价值的城市已经不多了,而这些城市的通病是,房价已经涨上去了,你说这些城市的房产是消费品,那你肯定是在开玩笑。

土地少卖2万亿、房子少卖4万亿,专家说“报复性买房”?真扯…

其实说一千道一万,报复性卖房最大的敌人,还是收入。

本质上,最大的困扰就是一个字:钱。

虽然这几年的银行信贷在逐渐放松,现在的利率已经与欧美地区倒挂,现在可以说,利息已经很便宜了。

但是,收入跟不上啊。

就在前几天,央行公布了2022年四季度的储户调查报告,收入感受指数是仅次于2020年Q1的低点,而收入信心指数则是近年来的最低值,而就业感受指数和就业信心指数,均为近年新低。

土地少卖2万亿、房子少卖4万亿,专家说“报复性买房”?真扯…

所以,在这种预期之下,存钱已经成为大家共同的选择,去年居民储蓄增加了10万亿,内心戏都是:手里有钱,心里不慌。

投资的在为套牢困扰,吃死工资的,在想方设法保住饭碗,顺带着还要被“做副业”割韭菜,第一批还不起房贷的,房子已经被银行收回去拍卖了,顺带着还因为不够覆盖贷款,再赔一笔钱。

“这个时候你跟我说买房?你莫不是在逗我?”

即便现在防控放松,全国着力恢复经济,但经济不会立马被修复,收入不会瞬时增加,有需没钱,还是刚需吗?

“丈母娘买房”、“生娃买房”也是刚需,但是看看现在适婚年龄人群和育龄人群,还结婚吗?还生孩子吗?

房住不炒,是为民生,而民生的基础,就是对未来有信心。

其实,在央行的调查里面,其实大家也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对下一季度房价,14.0%的居民预期“上涨”,53.7%的居民预期“基本不变”,18.5%的居民预期“下降”,13.8%的居民“看不准”。

半数以上的居民预期是“基本不变”,与政策预期其实是一致的。

稳定发展,就是房地产市场发展的主旋律。

当然了,在2022年,房地产市场经过一波风险出清,再加上各种扶持政策加持下,房地产行业还是会有一定的局部复苏迹象的,毕竟真金白银砸进去,也要弄出点响动来。

但,传说中的“报复性消费”、“报复性买房”,大概还是只会出现在传说里。

能不折腾、少折腾、活下去,才是正题。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05 11: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年轻人“报复性”还房贷,银行急了
作者 | 陶婷编辑 | 田晏林自2022年以来,“提前还房贷”这几个字,几乎长在了热搜上。每隔一段时间,就狠刷一波存在感。兔年春节前,“提前还房贷”就引发过一波小高潮。节后,市场
2023-02-05 09:10:00
“报复性存款”背后有哪些“冷思考”?
...期新高,同比多增7900亿元。一时间,居民超额储蓄使“报复性存款”成为热词。存款“凶猛”的,不乏莹莹和君君这样的年轻人。后浪研究所发布的《2022年轻人攒钱报告》显示,在全国
2023-02-26 20:17:00
为何出现“居民报复性还贷”的情况?
...前还贷的预约已经排到的五月甚至六月。为何出现“居民报复性还贷”的情况?银行、舆论又为何想方设法延缓居民还贷?对于还款人而言,又该如何衡量提前还贷的得与失?先来看为何近期再次出
2023-02-11 15:03:00
明年或将比今年更难熬!内行人:劝大家存点钱,哪怕只有三五万!
...时国内不少的专家都认为今年全面放开之后,势必会迎来报复性消费,能够有效的带动国内的经济。然而现实情况是,各个低端行业的恢复效果确实得到了改善,但高端消费行业有所停滞,例如楼市
2023-08-05 19:31:00
宽松未通胀,钱都去哪了?报复性消费 “可遇不可求”
...轮经济恢复的拉动链条缩短。至于消费刺激经济,短暂的报复性消费“可遇不可求”,接下来该拿什么激发经济活力?聚焦海外,美国政府触及债务上限,悬而未决,是否会引发实质性违约,还是再
2023-05-20 13:59:00
...内的西方资金和财产;所有这一切也许都会受到俄罗斯的报复性政策和行动的影响。”“当然,无人会向你透露这些报复行动的性质。但在政治和经济上进行反制的‘武器库’颇为庞大。”报道引用
2024-06-21 13:52:00
“报复性”存钱来袭!每月薪资5000元,如何实现一年攒下5万
...少数。所以,直到疫情的“结束”,也没能迎来年轻人的报复性消费,反而迎来了年轻人的“报复性存钱。那么问题来了,每个月的薪资仅有5000元,如何实现一年攒下5万元呢?一起来了解一
2023-05-19 09:05:00
“苦日子”即将来临,五个征兆越来越明显,老百姓要做好准备了
...,我国实现全面放开时,就有不少专家预测,国内将迎来报复性购房以及消费。这对于我国经济复苏来说,可谓是加快了脚步。但实际上,这种预测并未实现。楼市的销量相比去年来说,并没有出现
2023-05-15 11:57:00
陆挺:未来中国房地产行业或将回到大城市主导的格局
...使财政收入面临压力;再次,消费领域面临高基数和一些报复性消费动力有所下行的压力。最后,“新三样”在过去几年投资高峰下,投资增速难以持续,出口可能也会遇到一些阻力。陆挺认为,要
2024-04-28 15:54:00
更多关于财经的资讯:
“数字齿轮”牵动田间与车间|“工业大县”调研行之贵阳市观山湖区
牛,也能抵押贷款,在贵州今牧王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下称贵州今牧王),这群牛,很不简单。在黔南州瓮安县的贵州今牧王养殖区,每头牛的耳朵上都别着一个黄色耳标
2025-08-19 21:28:00
贷后管理漏洞频发!华夏银行多地支行被罚 一副行长遭7年禁业
8月18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山西监管局最新行政处罚信息显示,时任华夏银行太原北城支行副行长任承旺,因对原华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太原北城支行贷后管理不尽职负有责任
2025-08-19 19:07:00
违法转包!凌志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被罚6.4万
近日,记者从信用中国获悉,凌志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在承包沭阳县污水处理工程(沂河北片)施工、设备采购、运营一体化项目过程中
2025-08-19 07:53:00
使用未经检验的特种设备,金石资源控股子公司收8月“第二罚”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于信用中国行政处罚栏获悉,8月15日,金石资源(603505.SH)旗下的浙江常山金石矿业有限公司(下称“常山金石矿业”)收行政处罚决定书
2025-08-19 07:54:00
华瓷股份投资成立陶瓷科技新公司
近日,深圳华耀陶瓷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3000万元,经营范围包含:新材料技术研发;日用陶瓷制品销售;新型陶瓷材料销售;专业设计服务。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华瓷股份(0
2025-08-18 15:00:00
昌吉州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股权投资基金登记成立,出资额约20亿
近日,昌吉州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成立,出资额20.02亿元,经营范围包含:以私募基金从事股权投资、投资管理、资产管理等活动。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
2025-08-18 15:00:00
中信集团在北京新设科技产业发展公司
近日,国和泰达(北京)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8127万元,经营范围包含:大数据服务;数据处理服务;新材料技术研发;供应链管理服务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中国中
2025-08-18 15:00:00
武当山特区:“中小企业价值贷”为企业融资注入金融“活水”
十堰广电讯(武当山融媒记者 李秀文 通讯员 刘小涛 张尧)8月17日,武当山特区经信局开展“中小企业价值贷”推广工作,积极宣传解读《湖北省中小企业商业价值信用贷款实施办法 (试行)》
2025-08-18 15:16:00
威海银行:成功签约山东省首个牡蛎碳汇项目
近日,在威海市绿色金融创新成果集中推介活动上,威海银行与乳山市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就“乳山市双壳贝类养殖碳汇项目”签署合作协议
2025-08-18 15:19:00
威海银行“优企贷”:为小微企业成长送上“及时雨”
在威海银行深耕普惠金融的服务实践中,“优企贷”正成为助力小微企业发展的明星产品。这款为小微企业量身定制的金融产品,凭借灵活的融资方案
2025-08-18 15:19:00
新华保险潍坊中支资深营业部总监邢玉娟:用专业与温度守护每一份托付
在保险行业深耕五载春秋,新华保险潍坊诸城财富资深营业部总监邢玉娟始终以“客户至上”为信仰,用专业与温度编织出一张坚实的服务网络
2025-08-18 15:19:00
工行贵阳中西支行:多维服务为户外劳动者续航清凉
多彩贵州网讯(通讯员 肖晓玮)“立秋”已至,高温仍盛。近日,工行贵阳中西支行积极践行社会责任,创新服务形式,启动“情暖立秋·清爽续航”户外劳动者关怀行动
2025-08-18 16:03:00
工行兴义册亨支行:赶集日惊现“拐卖”危机 工行员工闪电救援
多彩贵州网讯(通讯员 谢开心)人潮汹涌的赶集日,工行兴义册亨支行门前突现惊心一幕!两名满脸惊恐的幼童从人群中冲出,死死拽住执勤保安的衣角
2025-08-18 16:03:00
银社携手共筑金融安全防线:工行贵阳清镇支行联合社区开展金融知识宣讲活动
多彩贵州网讯(通讯员 夏鹏程)“姑娘,这‘洗钱’是不是就是把钱洗干净?”一位提着菜篮的阿姨指着展架上的漫画问道,银行工作人员笑着递过手册
2025-08-18 16:03:00
工行六盘水分行:“消夏食趣”点燃凉都避暑热情!银政联手撬动餐饮消费152万元
多彩贵州网讯(通讯员 金晟宇)暑意正浓,全国多地高温破纪录之际,“19度的夏天——中国凉都”六盘水却独享清凉。然而,这里市民的“舌尖热度”却空前高涨
2025-08-18 16: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