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财经

年轻人“报复性”还房贷,银行急了

类别:财经 发布时间:2023-02-05 09:10:00 来源:市界观察
年轻人“报复性”还房贷,银行急了

作者 | 陶婷

编辑 | 田晏林

自2022年以来,“提前还房贷”这几个字,几乎长在了热搜上。每隔一段时间,就狠刷一波存在感。

兔年春节前,“提前还房贷”就引发过一波小高潮。节后,市场上提前还房贷人数更是继续增长。最近两天,相关话题再次登上热搜,可这次出现最多的,却是“专家建议:扎堆提前还房贷并不可取”的词条。这让一些不明就里的网友怒了。

“还房贷省点利息,是非常正常的个人行为,又有什么‘砖家’出来博眼球了?”有网友吐槽。但随后,有人发现原来自己错喷了“良人”。专家的这些话是对银行说的,潜台词大概是:在存量贷款上赚的钱,要适时吐出来一些,不要把客户逼急了。

市界在社交平台上注意到,近期有不少网友反映,部分银行不仅“提前还房贷已经排队到4月份”,还有许多家提高了还款门槛。在人们提前还房贷凶猛之际,一些银行肉眼可见地“急”了。

然而,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为了解决“提前还房贷难”这个问题,一场斗智斗勇的较量,正在银行和还贷人之间涌动。

年轻人“报复性”还房贷,银行急了

(图源/视觉中国)

还钱竟比借钱难

90后的冯飞是天津的房地产从业者,2023年节后刚开工,就有好几个朋友向他咨询提前还房贷的问题。而这,他已经在近两年听身边的朋友、客户聊过无数遍了。而且冯飞本人也是提前还房贷大军中的一员。

2016年,冯飞在天津贷款90万元买了一套两居室,每月还4400元的房贷。就这样还了六年后,他给自己算了一笔账:在已经还完的30万元里,实际上只有13万元的本金,相当于有17万元的利息,全部交给了银行。于是在2022年年初,当家中多出一笔50万元的闲钱后,他决定提前还掉部分房贷。

和冯飞作出同样决定的,还有家住三线城市的90后姑娘菲云。2019年,在父母的支援下,她贷款40万元在江苏常州买了一套房。在每个月2000多元的房贷还了三年后,她发现,钱放在支付宝里,收益只有2%左右,而已经还掉的3万多元,大部分也是利息。

横算竖算下,她决定从2022年起,每年提前还一部分房贷,“手里有多少钱,就提前还多少钱。”菲云告诉市界。

为了完成计划,这个爱美的女孩子很少给自己添置新衣服。2022年上半年,在银行顺利预约到名额后,她如期还上了款。

冯飞则是联系了当时给他办贷款的客户经理,在向银行提交还款资料后,也顺利还了50万元。从预约申请到还完款,他只用了半个月时间。“末了,银行还给我赠送了个小礼品。”冯飞告诉市界,他感觉那时候的银行还是鼓励提前还贷的,“毕竟这是一个能让银行很快回钱的事。”

然而,冯飞不知道,风向在下半年悄然发生改变。2022年8月,交通银行被媒体曝出,变相调整提前还房贷违约金收取规则。“提前还房贷为何这么难”的话题,也在各大社交平台刷屏。

“一直约不上,显示额度已满”“我交了两个月的罚金,才提前还上了。”还贷者纷纷吐槽。

也是从那时起,银行的还贷门槛逐步增高。除了需要收取违约金外,一些地区的银行,比如广东、四川、上海、福建等,不能线上预约,只能线下预约。即便是线下预约,还贷人也经常会遇到或额度约满,或要排队几个月的情况。

进入兔年以后,这种情况也没有出现好转,反而愈演愈烈。

王思在深圳就亲身经历了这一系列变化。她告诉市界,2022年初她可以线上还款,等到10月就得线下办理了,不过当时好在,一个月后就能还掉。但2023年1月份她再提前还款时,银行就要求排队了,并告知其要等两到三个月。

但很多等待还贷的人并不想坐以待毙。为了顺利还款,他们与银行斗智斗勇起来了。

有人早早地蹲守在银行线上系统,只为抢那比春运高铁票还难的额度预约号;有人画出了一个叹为观止的思维导图;还有人给同伴支招:先逾期一两个月,等银行来催收的时候表示想提前还贷,“保证秒通过”。

不过,更多的人还是试图通过拨打银行客服、银保监会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咨询的电话,以期引起监管部门对大家提前还房贷意愿的重视。

按照网友的建议,放号时立即点进提前还本申请页,有人连续填完各项信息后迅速提交,顺利抢到了号。但更多想要提前还房贷的人,仍处在“线上预约不到,线下让等消息”的死胡同里。

年轻人“报复性”还房贷,银行急了

(图源/视觉中国)

各有盘算

大家为何提前还房贷?

市界注意到,这背后是存量和新增房贷利差,超过2%的事实。这是不少80后、90后购房主力军,提前还房贷的主要原因之一。

东南地区某国有大行的一位个贷经理曾透露,“这些年轻人购房时,由于工作年限尚短,又恰逢几年前楼市高点,因此办理的大都是成本较高的商业贷款或者混合贷款。很多人的房贷利率超过5%,有的甚至超过6%。”

然而近两年,房地产行业处于调整期,首套房贷利率从4.25%,持续下滑至2023年1月的4.1%点多。进入今年2月,多地首套房贷利率,比如郑州部分银行,甚至下调至3%点多。

同样是贷款100万元、期限30年,在4.1%和高位6.1%的房贷利率下,每个月的还款额相差将近1200元,总利息相差了44万元。这些数字刺进了普通的打工人心中,令他们“不患寡而患不均”了。

家住安徽的95后张甜,买房时用的组合贷,商贷利率为5.88%。作为一名财务从业者,张甜太清楚给银行的利息有多高。2023年1月底,她也预约了提前还款。尽管排期排到了八月份,张甜每天过得很煎熬,但她告诉市界,对于提前还房贷这事,她“不会再犹豫了”。

资产投资收益率下行,是张甜提前还房贷的另一个原因。

“去年我炒股亏了六七万。提前还贷等于找到一个5%点多的大额存单,现在去银行买理财,3%的收益都少见。”张甜说。实际上,收入下跌不足以支付月供、对未来预期的担忧等,都让年轻人产生了提前还贷的想法。

最近这三年,房地产行情不好,冯飞每月基本收入好的时候有4000多元,差的时候几乎颗粒无收,完全不能覆盖他每月房贷、日常生活的开支,以至于养孩子都经常需要父母的接济,“生活压力还是很大的,未来也充满了不确定性。将月供控制在1000多元,日子过得就轻松多了。”冯飞说。

此外,房价上涨幅度跑不赢房贷利率,也成为人们提前还房贷的重要原因。

房价周期性上涨的那些年,人们纷纷加大杠杆买房。在他们看来,反正房价每涨一波,就会赚几十万、上百万,银行那点利息可以忽略不计,以至于钱几乎都流进楼市。但如今,在“房住不炒”的背景下,未来房价趋稳是大概率事件,部分购房者便走上了提前还房贷之路。

从表面上来看,人们提前还房贷,能降低银行提坏账的风险,但个人按揭贷款是银行核心优质资产,大量提前还房贷会直接影响到银行的营收和利润。这也解释了银行为何着急提高还贷门槛了。

近两年,楼市调整期,银行这部分的利息收入也出现下滑。

以农业银行为例,截至2022年9月30日,利息净收入同比增长4.27%。而在2020年同期,增幅达到9.24%。“按揭贷款在银行属于优质资产,风险小、利润高。如果有大量的借款人提前还贷,也会打乱银行后续的借贷计划。”某股份制商业银行客户经理郭啸告诉市界。

“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银行看中了这一批提前还房贷人的优质度。”郭啸说。

据他介绍,第一类是有存款的人,这类人手握大量现金,这从2022年居民住户存款创新高可以佐证;第二类是没存款但能周转的人,他们能通过倒卖资产或者借钱进行周转;第三类,是一些收入中等,但有长辈或家庭给予资金支持的人,他们往往带有从众心理,以及无债一身轻的传统观念,倾向于提前还掉房贷。

这三类群体之外的,是房子买得贵,房贷利率高,收入风雨飘摇的购房者。他们断供率会很高,不属于优质房贷客户。银行也清楚,这些房子即便有抵押,被拍卖掉后,价格也会大幅缩水。

对于系统性风险很高的客户,银行通常会希望他们提前还款,而面对长期稳定还贷的优质客户,可就不一定了。

其实说到底,银行和房贷者之间是零和博弈关系。房贷者为了减少损失,倾向于选择提前还贷。银行为了减少损失,就倾向于避免房贷者“提前还贷”。

年轻人“报复性”还房贷,银行急了

(图源/视觉中国)

还贷潮会愈演愈烈吗?

2月3日,“提前还房贷要排到4月”的词条登上热搜。至此,从2023年开年至今,一个月内,“提前还房贷”已经上了三次热搜。

对于应不应该提前还房贷,在深圳某大型银行工作的赵柔有自己的理解。“结合现在的市场行情,现在手握现金更好,一年能有个4%~5%的收益,其实可以覆盖房贷利率的。”

从长线来看,过去十年权益类基金收益率,以16.32%的年化收益率位居榜首,超过一线城市的房产收益,“这是对抗通货膨胀的不错选择。很多权益型基金,只要能坚持持有三年,亏钱概率只有5%左右。”赵柔说。

然而,现实却由不得她想象。事实是,大多数人能长期持有房产,但不能长期拿住基金。

根据公开数据显示,房产的平均持有时间是6.3年,而基金的平均持有时间只有7个月。这背后,是投资者“追涨杀跌”,不能坚持长期持有的投资行为,所带来的“负收益”。

多家基金公司联合发布的《公募权益类基金投资者盈利洞察报告》显示,在2016年至2020年五年期间,基金的平均净值增长率年度均值达到19.57%,而同期基民平均收益率年度均值只有7.96%。也就是说,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或者少赚钱。

这两天,当遇到客户咨询时,赵柔还是会根据客户实际情况,提供是否提前还房贷的建议,告诉大家其中的利弊点。“如果房贷利率过高,还款方式是等额本息,投资理财的收益跑不赢房贷利率,再加上手上的确有闲钱,越早还越好。”赵柔告诉市界,总体而言,还是根据个人实际情况而定。

当外界还在热议是否需要提前还贷时,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正在上演。

为了刺激消费和投资,银行开始下调存款利率。在行业人士看来,如此又会促使用户将存款用于还房贷,形成恶性循环。

按照这个态势,提前还房贷的动机以及拥挤度,未来会否愈演愈烈?

广东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告诉市界,只要房贷利率高于理财利率,只要房价仍趋稳,且房价涨幅不及居民预期,提前还贷的动机,就一直会存在,“直到房价趋稳能够止住,以及房贷利率降到跟理财收益率差不多的水平,甚至更低。”

实际上,2022年,在全国住户存款创新高的大背景下,许多人手里还是有可观的存款。这也成为人们提前还房贷的动机之一。不过,城市之间也有分化。提前还款的风潮,虽已从一二线城市传导至三四线城市,但后者难以复制前者的拥挤度。

郭啸告诉市界,一二线城市的人,往往本着“能贷7成绝不贷5成,以抵御通货膨胀”的心态买房,他们手里还有较多余钱,拥有提前还款的财余,而三四线城市居民则是“首付尽量多付,贷款尽量少贷”,在付完首付后,财余有限。

面对当前的情况,银行还有办法降低提前还房贷率吗?2月1日,《经济日报》发文建议,银行适度降低存量房利率,逐步缩窄存量房贷与新增房贷之间的利差,进一步降低住房消费者的负担,有效解决居民扎堆提前还款及违规“转贷”等问题。

这话或许说到大部分购房者的心坎上去了。

纵观历史,的确有过存量房打折的先例。那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时,金融管理部门出台政策,将房贷利率由基准利率的0.85倍,扩大至0.7倍。这是唯一一次实施存量房贷优惠政策的一年。20多年后的今天,历史惊人地相似。

张甜虽然对于提前还房贷的事态度坚决,但此刻的她仍然如热锅上的蚂蚁坐立不安。眼看着新增房贷利率已经进入3%时代,而她5.88%的存量房贷利率是那么刺眼。

“得等到8月份才能提前还贷,还要多还几个月的利息,太肉疼了!”张甜说,长时间的等待和排队,会引发大家的恐慌情绪。“还是希望银行能尽快解决问题,也愿有政策惠及到存量房贷的人身上。”

(文中冯飞、菲云、王思、张甜、郭啸、赵柔为化名)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05 10:45:1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为何出现“居民报复性还贷”的情况?
...前还贷的预约已经排到的五月甚至六月。为何出现“居民报复性还贷”的情况?银行、舆论又为何想方设法延缓居民还贷?对于还款人而言,又该如何衡量提前还贷的得与失?先来看为何近期再次出
2023-02-11 15:03:00
存量房贷利率加点部分可能下调吗?要不要提前还贷?
报复性买房没有来,报复性“提前还贷”来了。最近,关于提前还房贷的话题频频被推上热搜。为何大家都想提前还贷?事出有因。首先,从去年至今,房贷利率一降再降。2023年以来,多地银行纷
2023-02-07 22:54:00
提前还房贷需预约,购房者:“三个月能办下来也不错了”
...政策动态调整机制下,房贷利率不断下行,提前还房贷的年轻人不断增加。面对扎堆提前还贷现象,不少银行设置了“时间门槛”,购房者需要提前两三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去预约。还有银行通过提高
2023-02-04 15:43:00
...大的还款差额,和林晓一样,越来越多在利率高点贷款的年轻人开始提前还贷,但他们发现,提前还贷好像越来越难。多城房贷利率跌破4%上述城市的房贷利率缘跌破4%?这一方面源自央行的最
2023-02-10 13:26:00
“房贷可延长至80岁”后,还有多少空间可以突破?
...的,不太可能用来供楼,所以大部分的情况是,中年人或年轻人以老人家的名义入市,延长贷款年限,减少月供,真正供楼的事实上是年轻人。 “借款人在申请房屋按揭的时候,尽管希望年限越
2023-02-14 09:59:00
80岁不是上限,南宁楼盘现“百岁贷”?已有多地上调房贷年龄
...言,“放宽年龄限制是为了方便老年人贷款,不过还需要年轻人做担保,审核条件也比较苛刻。”成都在成都一家建行支行的个贷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有一款名为“合力贷”的房贷产品,
2023-02-16 15:16:00
最低可还1元本金!多家银行出手,房贷“先息后本”热度升温
...商中国记者表示,该类产品针对的是当前对还款有顾虑的年轻人、新市民等买房主体人群,在目前承接贷款需求有限的情况下,“先息后本”的设计,能一定程度上减轻购房者的压力和顾虑。李宇嘉
2024-06-14 09:41:00
月供本金低至1元!还有银行最长可10年不用还本金......多家银行推房贷“先息后本”!划算么?算笔账后发现→
...大的新市民;二是工作时间不长、但未来收入有望增加的年轻人。较低的前期还款压力、灵活的还款方式,将能够帮助他们减缓短期还款压力,在更长周期内平衡好收入和支出。据易居研究院研究总
2024-06-11 13:45:00
广西南宁多个楼盘对外宣称“房贷最多可还到80岁”
...有机会与子女一同买房承担还贷压力,也间接减轻了部分年轻人置业的压力。问题五:如果购房人去世了,房贷还没有还清,怎么办?答:北京金诉律师事务所主任王玉臣律师表示,一般分两类。一
2023-02-14 00:17:00
更多关于财经的资讯:
国电投置业(雄安)有限公司注册成立
能源类央企市场化疏解加速提质 国电投置业(雄安)有限公司注册成立河北日报讯(记者刘光昱)10月28日,国电投置业(雄安)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电投置业”)在雄安新区注册成立
2025-11-01 07:37:00
韩文博辞任邮储银行董事
10月30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发布公告称,韩文博先生因工作调动,辞去本行非执行董事、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主席及委员、董事会战略规划委员会委员职务。
2025-10-31 12:51:00
“扶贫领导”直播送钱?毕节警银联动识骗局 避免群众经济损失
2025年10月29日,毕节农商银行经济开发区支行凭借员工高度警觉性和高效的警银联动机制,成功识别并拦截一起冒充“国家扶贫领导”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
2025-10-31 13:30:00
星图测控等在内蒙古成立太空科技公司
近日,内蒙古星箭太空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曹靖,注册资本为1500万元,经营范围包含:通信设备制造;导航终端制造
2025-10-31 13:48:00
捷成股份等在北京成立文化科技新公司
近日,捷成新媒(北京)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郝宁,经营范围包含:电影发行;电影放映;互联网信息服务;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捷成股份(300
2025-10-31 14:12:00
慧博云通新设科技公司,含AI相关业务
近日,慧博金信(深圳)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5000万元,经营范围包含:人工智能基础软件开发;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计算机系统服务;数据处理服务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
2025-10-31 14:12:00
小米等在浙江成立智屏视界科技公司,含AI业务
近日,浙江智屏视界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5000万元,经营范围包含:人工智能理论与算法软件开发;会议及展览服务;服装服饰批发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
2025-10-31 14:12:00
锦波生物等成立锦理医疗科技公司
近日,深圳锦理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张峰,经营范围包含:第一类医疗设备租赁;第一类医疗器械销售;化妆品零售;化妆品批发;第二类医疗器械销售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
2025-10-31 14:12:00
20个一等奖!齐鲁制药集团在全国医药行业QC小组成果发表交流会斩获佳绩
10月25日,第46次全国医药行业质量管理(QC)小组成果发表交流会在福建福州落幕,齐鲁制药集团旗下齐鲁安替制药有限公司
2025-10-31 14:13:00
史上同期最低营收增速,老股东减持遭遇\
摘要:营收增速上市以来同期最低,净息差跌破2%,高管团队大换血……一系列负面信号下,长沙银行的股东用脚投票。这家湖南最大的地方法人银行
2025-10-31 14:54:00
毕博获批担任招商局仁和人寿保险河南分公司总经理
10月31日,河南金融监管局发布关于毕博招商局仁和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分公司总经理任职资格的批复,核准毕博招商局仁和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分公司总经理的任职资格。
2025-10-31 15:37:00
王成获批担任保定银行董事长
10月30日,河北金融监管局发布关于王成保定银行董事长任职资格的批复,核准王成保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的任职资格。
2025-10-31 15:37:00
仲景宛西制药登陆新加坡 迈出国际化发展坚实步伐
大河网讯 在中新两国建交35周年的金秋时节,中医药国际化再添标志性成果。10月28日,“仲景之光 ‘新’耀狮城”——医圣张仲景新加坡学术交流暨仲景品牌发布会在新加坡举办
2025-10-31 16:10:00
氢能万亿元大市场爆发在即,企查查:超三成相关企业在华东
据央视网报道,“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推动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氢能和核聚变能、具身智能等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其中,氢能的规模化应用备受关注
2025-10-31 16:36:00
华安财险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4.03亿元,扭亏为盈
近日,华安财险发布偿付能力报告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保险业务收入115.66亿元,同比增长1.15%;实现净利润4.03亿元,实现扭亏为盈。
2025-10-31 17:2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