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李继迁起兵时身边只有数十人,是怎么成为北宋的心腹之患的?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2-14 22:15:00 来源:戏说三国

谁也不会想到,北宋打不过契丹人也就罢了,居然连僻居西北的党项人都对付不了。党项人原向北宋称臣,后来他们内部发生矛盾,宋太宗趁机想要接收西北地区,结果出现了意外。一个叫李继迁的人,率领数十人起兵反宋。李继迁的势力越来越大,居然成为了北宋在西北的心腹之患,那么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李继迁起兵时身边只有数十人,是怎么成为北宋的心腹之患的?

一、起兵反宋

唐朝贞观年间,党项人内附,来到了西北地区,唐太宗“置静边等州以处之”。到了唐朝中后期,在藩镇割据的情况下,党项人也逐渐强大了起来,占据了“银、夏、绥、宥、静五州地”。在五代十国时期,党项人一直保持着这种半独立的状态,可是到了北宋初年,宋太宗想利用党项人的内部矛盾,对西北地区实现“改土归流”。

李继迁当时只有二十岁,他并不愿意内迁,更不想看到祖先留下了基业至此断绝,于是他召集亲信进行商议。之后,李继迁假称乳母病死,要出城送丧,以此为借口逃出了银州城,来到了距离夏州三百里的地斤泽。当时李继迁身边只有数十个亲信,他在地斤泽拿出了祖先拓跋思忠的画像,“戎人拜泣,从者日众”。

李继迁起兵时身边只有数十人,是怎么成为北宋的心腹之患的?

二、善用形势

李继迁起兵之初,他的力量很弱,只能采用运动战、游击战的形式,对北宋进行偷袭,而北宋方面也没把他放在眼里。984年,李继迁就遭到了一场大败,宋军将领曹光实偷袭地斤泽,斩首五百级,还擒住了李继迁的母亲、妻子。不过李继迁没有放弃,他首先利用自己的家族威望以及党项人对宋朝不满,与豪族们联姻,“招来蕃众,兵势复振”。

应该说李继承这个人还是很有才略,他一方面招徕党项诸部,扩充自己的力量,另一方面搞起来外交,利用宋辽交战的机会,向辽国称臣,最终得到了辽国的支持,并且迎娶了辽国的公主。与此同时,李继迁还设计诱杀了北宋大将曹光实,他不断利用骑兵的优势,对北宋的城池发起突袭,让宋军疲于奔命,陷入被动。

李继迁起兵时身边只有数十人,是怎么成为北宋的心腹之患的?

三、宋朝无能

李继迁的崛起,不仅与他本人的才能有关,还和北宋方面的失策、无能有着直接的联系。从唐朝后期开始,西北五州一直被党项人统治着,宋太祖称帝之初,也予以承认,双方原本维持着君臣关系,可是宋太宗贪心不足,没有准确评估形势。李继迁起兵之初,也没有引起北宋方面的注意,导致对方的势力越来越大。

在这个过程中,宋太宗还采取了以夷制夷的方法,也以失败告终。宋太宗死后,宋真宗放弃了武力镇压的方式,与李继迁进行和平往来,这更是给了李继迁发展的空间。总而言之,北宋在对付李继迁时,朝令夕改,战和不定,失误连连。李继迁利用这个机会,逐渐恢复了对西北地区的统治,他的后裔给北宋的皇帝制造了更大的麻烦。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15 05: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受辽国的册封开始计算,到1227年被蒙古大军灭亡,这个西北地区的国家存在了237年,比辽国、金国和北宋的国祚都长。而李继迁之所以能够建立这个国家,有着种种原因,其中一种就是他
2023-01-02 14:52:00
光武帝刘秀为何要独出心裁的封赏个“不义侯”
...西横山西北),生擒时有叛逆之实的赵保忠,押送京师。宋太宗斥责赵保忠首鼠两端,见利忘义,赵保忠无以对答只是不断的顿首称死罪。于是宋太宗下诏释罪,赐爵“宥罪侯”。宋太宗明显是借鉴
2023-07-05 21:10:00
宋朝与西夏的恩怨纠葛:党项独立与五路伐夏
西夏,是我国宋朝时期盘踞在西北地区一个强盛的地方政权。北宋初期,党项人首领、夏州节度使李继捧归降了宋朝。但李继捧的族弟、银州防御使李光俨之子李继迁不满宋朝吞并夏州,所以联络党项各
2023-11-13 15:28:00
被历史遗忘的传奇,被风沙掩埋八百年后重见天日
...统一。只是他们对待党项人的政策,和大唐完全不一样。宋太宗一直在寻找机会,将党项管辖的四州收回朝廷,而党项人贵族的互相告密给了他机会,因为他收到了来自庆州的告密信。于是宋太宗下
2023-06-19 11:42:00
五代十国时期定难军的发展与壮大
...使,又称定难军节度使、夏绥(银)节度使,是唐朝在今西北地区设置的节度使。881年,党项首领拓跋思恭在此割据,是西夏王朝的前身。拓跋思恭因为替唐朝镇压黄巢起义被封为定难军节度使
2023-11-07 05:23:00
北宋与西夏一百六十七年的战争史
...内部发生分裂,到了宋仁宗时李元昊即位,统治范围包括西北地区的十八个州(宁夏、甘肃及内蒙、陕西的部分地区)。随着势力的发展,元昊的野心越来越大,废除了李姓改用党项姓氏嵬名,取消
2023-02-20 19:26:00
秦翰:一个被忽视的抗辽英雄
...高粱河之战”大败后,辽军精锐乘胜追击,在满城附近将宋太宗赵光义一行包围。危难之际,勇略过人的秦翰率领一支奇兵,绕到围城辽军后方,乘其不备对辽军展开突袭,结果斩敌上万。战场局势
2023-10-20 22:32:00
看宋朝是如何用贸易战拖垮对手的
...度,盐价很贵,但是从西夏进口的青盐却价格低廉,很受西北地区老百姓的欢迎。北宋刚建立时,对于西夏的青盐并没有严厉禁止,到了宋太宗时期,由于党项部依附辽国跟北宋对着干,于是988
2023-06-26 12:59:00
...种情况下,李继捧被迫放弃割据,选择向北宋朝廷归降。宋太宗还下旨,将李继捧五服之内的宗族全部送到开封。对于此事,李继捧的族弟李继迁非常不满,于是他召集亲信商议此事,其中就包括一
2024-03-16 21:3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趣玩山野!连江这个“宝藏营地”——元野营地焕新升级!
2025-11-18 13:01:00
一炉香火连两岸,一脉相承系宗亲——台湾彰化梁氏宗亲返乡谒祖
11月16日,南安翔云迎来台湾彰化县秀水乡的梁朝钦等41位宗亲返乡谒祖。“300多年前,弘丙公怀揣着对生计的期盼,从泉州蚶江港出发
2025-11-17 16:59:00
细品林黛玉魁夺菊花诗
《红楼梦》第三十八回插图曹雪芹先生虽是以小说家的身份而广为人知,但他还有一个重要身份:诗人。诗人曹雪芹来写小说《红楼梦》
2025-11-17 18:21:00
“陈陈相因”,出自《史记》,言太仓陈粮叠积竟溢仓外。身为普通读者,我深深偏爱青年作家陈陈相因的作品。她的创作,是冬日老墙缝里冒的新芽——根还缠着往昔的黄土
2025-11-17 18:22:00
文化不灭 国家永存——《国家记忆:故宫文物南迁史》出版发行
今年10月,故宫博物院第五任院长、“故宫学”首倡人郑欣淼历时四年撰写的新著《国家记忆:故宫文物南迁史》,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和吉林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发行
2025-11-17 21:50:00
聚焦厦门本土文学与红色历史 何况两部新作出版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陈冬)厦门作家何况近日接连推出两部新作,分别为书评集《我看与看我:厦门当代作家作品过眼录》与长篇纪实文学《流动的领土
2025-11-15 08:20:00
一生赤诚报国,百岁丹心长存——追忆百岁新四军老战士段飞
大皖新闻讯 11月14日晚上六点半,103岁的抗战老兵段飞在安徽亳州市涡阳县家中安详离世。11月15日,段飞老人的儿子段超告诉大皖新闻记者
2025-11-15 12:56:00
太行风|一眼千年
一眼千年——遥望古代壁画中的燕赵往事1998年拍摄的安平汉墓出行图白盖轺车。冯 玲摄近日,“彩墨生辉 古壁乾坤——河北古代壁画艺术精品展”正在河北美术馆举办
2025-11-14 08:41:00
“永恒回响”——汉唐艺苑2025秋季拍卖会即将启幕
时序入冬,艺术盛事再启新篇。汉唐艺苑2025年秋季拍卖会——“永恒回响”书画、瓷器、玉器精品专场,将于11月20日至11月21日在成都启雅尚国际酒店5楼桑耶裕康厅举行预展
2025-11-14 16:31:00
在黄河奔腾入海的壮阔画卷中,在泰山巍峨耸立的云海之间,齐鲁大地以其五千年未曾断流的文明血脉,孕育出“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的深厚底蕴
2025-11-14 17:31:00
11月的太原秋高气爽,阳光明媚。周末,我乘车沿新兰路一路前行,去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窦大夫祠。平坦宽阔的道路两边
2025-11-14 18:13:00
《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走进普定
11月12日,《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调研活动走进普定。本次调研与拍摄活动以地理与人文的独特视角,聚焦屯堡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当代活力
2025-11-14 10:52:00
文化中国行|千年文脉 活力运河③:临西古砖 匠心传奇
邢台市临西县历史上是隋代开凿的永济渠与元代开通的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地,两条运河接续造就了临西(古称临清)的繁荣。史料记载
2025-11-13 08:05: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唐小兰11月11日,河南平顶山,新娘即将出场时老太太想“抢喜”,婚礼督导眼疾手快及时发现并制止。“抢喜”
2025-11-13 10:56:00
想要读懂山东,或许不必急于奔赴泰山之巅或徜徉于海岸线。如今,一种更深度的“游山东”方式正悄然兴起——走进散落于齐鲁大地的博物馆
2025-11-13 14:4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