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情感

喜闻尧龙稻菽香

类别:情感 发布时间:2023-10-15 09:54: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遵义日报

张 维

(一)

每次有人喊走桐梓县尧龙山镇,哪怕再忙,哪怕再远再累,哪怕去过好多次,都禁不住诱惑想去。因为对我来说,那里的美景总是看不够,那里的美食总是吃不腻,那里的故事总是听不完。

初春的尧龙山,伫立瑞峰寺山之巅,满眼是水汪汪的水田,像大地的眼睛,似村民楼房的窗户,如一块块形态各异的明镜,宛若一弯弯新月,仿佛片片凝冻的冰块,恰似一面面蜡染的锦绣。无论早上还是傍晚,晨起的朝阳或西下的晚霞映射在上面,显得熠熠生辉,光彩夺目。那水田的光晕、色彩,因太阳早晚的不同、角度的不同,斜射也好,直射也罢,异彩纷呈,可谓美轮美奂,让人遐思无限。

春夏之交,村民们忙着整田播种、插秧,到处是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看着他们不怕累不怕脏、抓季节抢天时的忙碌身影,不仅让城里人寻觅到久违的乡愁,更让人怀想起在过去的时光里父母劳作的艰辛,便对他们生出由衷的敬意。

在村民们的妙手翻飞下,那一丘丘月亮似的梯田转瞬变成一幅幅美妙的图画、一块块绿茵茵的地毯。劳动的姿势是最优美的舞蹈,摄影爱好者们自然也跑来跑去,或蹲着或跪着,或趴着或躺下,选择最佳的位置、最好的角度,留下他们辛勤耕耘的精彩瞬间,然后编成美篇、抖音、微视频发到朋友圈、微信群,让更多的人来欣赏、分享。

(二)

夏日的尧龙山深受重庆人的喜爱,他们三三两两,或家人或亲戚,或朋友或战友,或同事或同学,或邻居或同道,相约前来避暑,来这里呼吸新鲜空气,感受凉风吹,喜闻稻花香。夏日的尧龙山之夜,宁静中可以欣赏满天的繁星,听千万只青蛙、蛐蛐的和唱,还有清晨里公鸡的啼鸣、午间稻田里鸭子的哼唱……这一切的一切,不仅在城里没有,就是在乡村很多地方也不多见。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转眼间,秋天来了,伫立尧龙山顶放眼望去,深秋的沿岩梯田、水辽梯田满目璀璨,好一派丰收的图景。村民收割稻子的欢笑声、打谷机的哒哒声、摄影爱好者按快门的咔嚓声,汇成了一支丰收的交响乐。

这时节,又是一个特殊的季节,有的重庆游客来吃新米、买新米、观光旅游、摄影创作,好一幅文旅结合、农旅结合的喜人场面。这都是桐梓县尧龙镇党委、政府抓文旅结合、农旅结合促乡村振兴结出的硕果。

回首十多年前,当地村民告别父母、妻儿奔走他乡,外出打工。让良田荒芜,弃耕撂荒比比皆是。没有想到凉爽的气候也是资源,也能发展旅游致富。

(三)

随着崇遵高速公路、渝贵快铁的开通,经济条件好转,追求高质量生活、选择候鸟式栖居的人越来越多。重庆夏天气候特别炎热,但离尧龙山近,民风民俗、生活习性等都和尧龙山大同小异,到这里避暑的重庆人越来越多。尧龙山镇党委、政府审时度势,反复论证,多方权衡利弊,决定开发乡村旅游,发展避暑经济,于是制定优惠政策,走出去加大宣传力度,请进客商实地考察,实施招商引资开发。随着枫丹实业有限公司等企业的入驻,天域极地地产的开发,宣传声势的营造,前来购房、租房的重庆人与日俱增,农家乐、乡村宾馆随之欣欣向荣,旅游业蒸蒸日上。

此前,很多重庆人来尧龙山就是看看日出,更多的是观光。如今,尧龙山一年四季都有游客来玩,因为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特色。为了让重庆人引得来、留得住、愿回头,当地村民除了在价格方面优惠、服务质量提高外,还想方设法让游客来有新鲜感,有看的、玩的、吃的,离去时还有买回去和亲朋好友分享的。为此,他们种植了樱花、玫瑰、刺梨等,让游客走出户外能感受鸟语花香;与此同时,还根据季节、气候、传统节日等特殊节点,举办犁田、插秧、打谷子、抓鸭子、捉鱼、扭扁担等农民趣味体育赛,让游客体验农耕文化;举办文艺联欢会、篝火晚会、摄影大赛,以及端午包粽子、中秋赏月赏、重阳打糍粑、冬至吃刨锅汤、冬天赏雪等一系列民俗活动。每到游客到来的高峰期,当地村民还举行接风、离开的时候饯行等隆重的迎来送往仪式,使游客感受到宾至如归的热情,以此加强沟通、联络感情、增进友谊。

随着旅游的开发,尧龙山镇种植养殖业也随之兴起,刺梨养生酒、凤凰古树茶、尧龙香米、水辽豆腐宴、尧龙山辣子鸡、稻香鸭等美食闻名遐迩。

(四)

尧龙山镇旅游办主任张宗宇说,全镇拥有耕地3万余亩、稻田1.5万余亩,没有开发旅游的时候,撂荒地有1000多亩。为了推进农旅融合发展,镇政府专门成立了金睿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动员村民把撂荒地恢复耕种。一些去外地打工的村民看到家乡的发展前景,纷纷返乡耕种,在便于照顾家庭的同时,让荒芜的土地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如今,仅沿岩种植的尧龙香米就有2000余亩、水辽宜香米4000余亩,现在全镇每年种植的水稻有8000余亩,产量900多万斤,大米价格贵的8元多1斤,普通的3元多1斤,产值达4000余万元。

水辽村村民杨发维2017年返乡流转荒田种植水稻100余亩,每亩产量按1000斤计算,一年也有20来万元收入。在杨发维的示范带动下,不少在外的村民也回家种植水稻,而且还带动当地村民就近就业,增加收入。稻田的复耕复种,带动了“稻+鸭”“稻+鱼”产业发展,目前有1800余亩稻田养鸭1万余只,每只价格14—25元不等,又是一笔可观的收入。

通过几年的不懈努力,现在尧龙山镇已有140多家乡村旅馆,8000余张床位,每年接待常住游客有两三万人,比当地居民还多。接待规模大、上档次的有尧龙赵庄、尧龙避暑山庄、冯家大院、尧龙一院、尧龙云海生态度假村等。前来避暑者也由以前单一的重庆人发展到四川、河南、海南等地人,去年全镇旅游消费综合收入达1亿余元。

无论是春天还是夏天、秋天还是冬天,要么樱花盛开、油菜花开,姹紫嫣红;要么绿油油的稻田一片,蛙声一片;要么是金色的稻菽一片,夜空的繁星一片;要么是白茫茫宛如玻璃山庄的冬水田一片,雪景一片……无论哪一个季节去尧龙山,那里的梯田都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15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丹江口:延长产业链 奏响乡村振兴“椒”响曲
... 巫铭铭 周鹏 余伯驹 通讯员 张丽娟)近年来,丹江口市龙山镇顺应产业发展规律,立足本地气候资源,发展辣椒产业,不断提高农产品延伸产业链后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为该镇乡村振兴注入
2023-08-29 17:09:00
十堰田间地头奏响辣椒丰收“椒”响曲
...采摘季,田间地头到处都是农民忙碌的身影。在丹江口市龙山镇岭西村,辣椒种植户徐祖斌种植的几十亩辣椒陆续成熟,一排排小红辣椒挂满枝头,长势喜人,工人们正有序采摘。徐祖斌说,今年雨
2023-09-04 19:55:00
游客提前订房,桐梓尧龙山:乡村旅馆提档升级忙
...在打电话预订房间。”2月14日中午13时,遵义市桐梓县尧龙山镇尧龙山社区支书陈双到村民陈明华处查看乡村旅馆提档升级改造情况。尧龙山,避暑天堂。“只有做好乡村旅馆的提档升级,才
2023-02-17 11:14:00
漳州南靖:汇聚乡贤力量 推动乡村振兴
...人民网人民网漳州1月24日电 1月23日,位于漳州市南靖县龙山镇太保村的漳州市立德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龙山镇太保村村民陈春长拉着刚从地里采摘好的虎皮兰前来售卖。南靖县龙山镇返乡
2024-01-24 17:40:00
桐梓春季“村晚”开启
...我们桐梓的‘村晚’,了解桐梓乡村的变化。”桐梓县尧龙山镇尧龙山社区居民陈文华诚邀广大游客到尧龙山游玩。村歌,主唱是村民,唱的是村事。目前,桐梓已创作出了《曙光在前头》《红旗美
2025-03-23 11:58:00
水利润民生    冬修保安澜
本文转自:南方日报龙山镇全力推进水利体系建设水利润民生冬修保安澜眼下正是冬修水利的黄金时期,潖江蓄滞洪区建设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罗沅琪 摄蓄水如蓄粮,修堰如修仓。眼下正是冬修水利的
2023-01-13 07:09:00
黔北好“凉”方,山村“热”起来!超过20万“候鸟式”游客涌入桐梓
...等地的“候鸟式”游客涌入桐梓,在九坝镇山堡社区、尧龙山镇尧龙山社区、茅石镇茅坝社区、大河镇七二社区等地寻觅清凉,为当地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昔日宁静的山乡,如今因避暑旅游而焕发
2025-08-10 16:07:00
... 杨娟 李洁 夏恒)近日,一场捐赠活动在黔东南州麻江县龙山镇举行。现场不是送礼物,也不是送资金,而是辣椒苗。麻江县明洋食品有限公司向龙山镇捐赠了500亩辣椒苗,助力当地酸汤产
2024-05-06 08:17:00
“草原”上的绿产业  托起发展新希望
... 刘素梅)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关键。年终岁末,龙里县龙山镇草原社区以蔬菜产业为引领,从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和抓好衔接联动为出发点,坚持绿色兴农、质量兴农,持续推进产业振兴,不仅
2023-12-19 16:07:00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
珍爱网见证:在屏幕那端,他们找到了余生的伴侣
在这个快节奏的城市里,小李和小陈(均为化名)原本是两条平行的轨迹。小李是一家互联网公司的品牌策划,生活被会议与数据塞得满满当当
2025-11-05 13:58:00
“云养伙伴”打开社交新模式
在社交关系趋向“轻量化”的当下,一群年轻人正探索超越“搭子式”关系的新型社交模式——“云养伙伴”,也就是“认养”一个网络世界里的朋友
2025-11-04 14:15:00
47年,平凡的坚守与伟大的情分——聆听“好嫂子”闫学菊的人间烟火故事
鲁网11月4日讯(记者 刘玉娜通讯员 张阳)在青岛西海岸新区藏马镇潘旺村大马家疃,闫学菊用47年时光书写了一段亲情传奇
2025-11-04 15:08:00
101岁老人耳聪目明 长寿秘诀是心宽不生气
在西安市灞桥区半坡社区西安电力机械公司家属院,提起101岁的老人张巧巧,大家都会竖起大拇指:“101岁还能这么精神,思维这么清楚
2025-11-04 18:42:00
济南童康儿童医院蔡西萍:9个小技巧,帮助孩子实现快速的“语言大爆发”
语言发展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然而对于孤独症孩子来说,这个过程常常充满了挑战。济南童康儿童医院蔡西萍表示,接诊时
2025-11-04 19:30:00
孤灯下的永恒守望——诗人浪子文清的精神坐标
当城市霓虹以刺眼的光芒吞噬最后一缕星光,当数字化浪潮用虚拟的喧嚣模糊灵魂的轮廓,仍有这样一位诗人,以孤勇为盾,以笔墨为剑
2025-11-03 15:12:00
【视评】亲人追思会上,出格表演不合适
文字/ 金妮视频/陈久菊编辑 李海钦二审 伍少安三审 马刚
2025-11-03 18:36:00
男子称电动车被错骑儿子还被撵下车 当事人:借同事车取快递回去锁车时才发现骑错
大皖新闻讯 11月1日,在山西晋城高平市街头发生令人啼笑皆非的一幕。男子高先生(化姓)从快递点取完快递回到路边,发现自己的电动车不见了
2025-11-03 12:06:00
寻子三十年 终于等到这一声“爸爸”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房舒)“你们辛苦了,找了我30年!”当电话那头传来这句问候时,60岁的梁三寿生再也忍不住泪水。这位父亲
2025-11-03 08:24:00
孝心暖乡邻:万家庄村“好媳妇”周娟用行动诠释超越血缘的亲情
鲁网10月31日讯在泰安市泰山区徐家楼街道万家庄村,提起周娟的名字,村民们无不交口称赞。作为儿媳,她以数年如一日的坚守
2025-11-01 09:20:00
外卖小哥“耳尖”识电诈 保住女子12万元孩子读书钱
南报网讯(通讯员秦公轩刘叙麟记者王茸)近日,一名外卖小哥在送餐途中,听到一名女子在打视频电话,对方疑似教她如何转账,热心的外卖小哥赶紧报了警
2025-11-01 09:44:00
【天眼快评】女儿为留学欲卖病父唯一住房,一纸判决见温度
10月29日,《南方都市报》报道了一则由广东珠海香洲法院审理的家庭纠纷案件。2008年,小美的父母购入一套房产,两年后登记在时年仅6岁的小美名下
2025-11-01 19:44:00
临沂三河口小学:读写分享润初心 文字力量伴成长
鲁网11月1日讯10月28日,临沂三河口小学读写团队的各位老师们齐聚一堂,将教学里的细碎故事、教育中的点滴思考,融进阅读的时光里
2025-11-01 20:41:00
“黄昏恋”她向他大额转账 这样的借款,可讨回吗?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张珺 通讯员 海法宣)“恋爱期间钱款来往需谨慎。”这话不只对年轻人适用。厦门中院近日二审判决的一起因“装修垫资”引发的老人恋爱金钱纠纷案
2025-10-31 08:16:00
每天3块钱买的保险,出事了到底管不管?丨“法式”生活
大河网讯(记者 宋向乐)每天接单前被扣3块钱,说是买了保险,真出事了,到底能不能赔?本期“法式”生活,我们通过郑州市中原区人民法院审判的一起保险纠纷案件
2025-10-31 11: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