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烟台山医院东院脊柱外二科:更微创、精准施治,挺直脊梁不是梦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7-03 15:45:00 来源: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编者按:

百年老院,雄姿勃发。作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急救、康复于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及烟台市涉外定点医院,烟台山医院的学科建设、技术水平不言而喻。各科室有哪些亮点?近年来推出过哪些高精尖技术?在医疗服务提升方面又有哪些新举措?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探科烟台山”栏目将带您一睹百年老院乘势而上,拓路前行的“杀手锏”,加深大家对烟台山医院了解的同时,也能有效助力烟台市民便捷就医。

记者孙淑玉通讯员栾秀玲张国杰

脊柱被称为“人体第二道生命线”,不仅是身体负重的立柱,也是大脑中枢神经信息传递的重要通道。然而,对医生而言,和脊柱“打交道”却并非易事。保证脊柱的结构和稳定性的同时,还要最大限度避免周围血管、神经损伤,极大地考验着手术团队的能力。

紧跟脊柱微创领域微创化、精准化和智能化的发展潮流,不断开拓创新,近年来,烟台山医院东院脊柱外二科在科主任吕世桥的带领下,锐意创新,正以团队协同发展的蓬勃之姿,守护患者挺直脊梁的健康梦。

烟台山医院东院脊柱外二科:更微创、精准施治,挺直脊梁不是梦

在义诊中,烟台山医院东院脊柱外二科主任吕世桥为村民查体。(资料图)

见“微”知著:

在烟台市率先开展UBE技术,为颈腰椎患者轻松减痛

脊柱是支撑人体的“脊梁”,但因周围紧密分布着中枢神经,治疗时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瘫痪等严重后果,所以很多人都“闻之色变”。以微创理念为指引,不断探索更精细的治疗方式,近年烟台山医院东院脊柱外二科在全市率先将单侧双通道内镜(UBE)技术应用于颈腰椎病的微创手术治疗中,成功拓宽了骨科微创手术的范畴。

受颈椎病困扰多年,市民于女士始终没太当回事。日前,她突然出现左胳膊麻痛无力、行走不稳等情况,卧床休息和吃药均不见效,在当地医院做磁共振检查发现其颈部脊髓受压严重,需手术治疗。但以传统方式进行手术,不仅创伤大、花费高,还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斟酌再三,于女士还是希望能采用微创的方式进行治疗。

慕名来到烟台山医院后,结合患者的病情,烟台山医院东院脊柱外二科手术团队在与患者和家属取得充分沟通后,决定为其采用单侧双通道内镜颈椎后路椎管减压+颈椎髓核摘除术的方式进行治疗。术中,仅通过2个1.5厘米大小的切口,脊柱外科团队就成功为于女士解除了疾病困扰,术后困扰她多时的颈肩、胳膊及双腿疼痛等问题很快消失。

“这种手术方式借助天然解剖间隙建立了两个微创工作通道,既减少了损伤,又最大程度保留了脊柱的原有结构,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烟台山医院东院脊柱外二科主任吕世桥介绍说,UBE技术实现了“看”和“做”互不影响,在突破了单孔内镜对设备的局限性的基础上,扩大了手术视野及操作范围,是微创脊柱外科技术创新发展的重要体现。

一枝独秀不争春。2020年10月,烟台山医院东院脊柱外二科在全市率先开展UBE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随后相继开展UBE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症等腰椎疾病。为推动学科发展,让更多患者受益,2021年5月该科举办了烟台市首届UBE技术学习班,推动了UBE脊柱内镜技术在全市的发展。目前其已开展UBE手术治疗颈椎病、腰椎滑脱、腰椎管狭窄、腰椎间盘突出等手术,为广大颈肩腰腿痛患者提供了更多、更好的选择。

以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应用及推广为窗口,可见烟台山医院东院脊柱外二科微创理念及技术已走在全市乃至省内前列。但这只是开始,不断推陈出新,以更先进的技术和理念护航港城人民的“第二生命线”,他们始终在路上。

烟台山医院东院脊柱外二科:更微创、精准施治,挺直脊梁不是梦

烟台山医院东院脊柱外二科团队正在可视化双通道脊柱内镜下手术。

筛治并重:

勇敢挑战脊柱侧弯手术,以匠心守护港城人的“脊梁”

脊柱矫形手术是骨科风险最高、难度最大、水平最高的手术操作之一,被誉为“皇冠上的钻石”。勇攀技术高峰,不断攻坚克难,2020年11月底,科室创科三个月之际,在吕世桥的带领下,脊柱外二科团队就独立操刀脊柱侧弯手术,以技术和匠心护航,助力患者重回“直立人生”。

20岁的陈奇(化名)因严重的腰腿疼,几乎无法直立行走。因父亲在烟台打工,老家临沂的他慕名而来,希望能通过手术解除病痛。接诊后,经过详细的术前检查,吕世桥很快找到了“罪魁祸首”:原来是一侧椎体发育畸形所致。由于小陈体重基数较大,且椎体畸形位置较低,为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吕世桥和团队制定了详细的手术方案,并积极协调备血及术中神经监测,经过团队6个多小时的共同协作,最终成功为小陈进行了脊柱畸形矫形手术。术后,小陈的腰腿疼痛和行走功能障碍很快缓解,没多久就返回了工作岗位。

不仅能帮青少年挺直“脊梁”,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脊柱矫形手术也为深受脊柱退行性侧弯患者带来了希望。65岁的王女士被腰腿疼困扰多年,只能弓着腰行走。经人介绍来到烟台山医院后,根据CT检查结果,吕世桥和团队借助3D打印技术为其实现了个性化定制方案,将复杂的脊柱结构清晰地展现在医生面前,通过制定了详细手术路径和方案,很快为王女士完成了手术。让她惊喜的是,术后不仅腰腿疼痛得到了有效缓解,年过花甲的她还“长高”了37厘米。

脊柱侧弯有一定的隐匿性,在不断精进技术的同时,烟台山医院脊柱外二科还坚持把“关口”提前,通过一系列科普宣教和义诊来帮广大市民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早处理。因承担了“烟威地区学龄儿童脊柱侧凸断层筛查”科研课题,烟台山医院脊柱外二科在青少年脊柱侧弯预防和治疗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该科曾先后多次组织专家进学校和社区,加强健康教育,指导纠正不良体态,护佑祖国花朵健康成长。此外,他们还通过社区义诊等方式,向中老年人宣教脊柱侧弯的危害及治疗方式,以爱心和责任心守护脊柱健康。

“患者的需求是我们不断前进的动力。”在吕世桥看来,所有技术的创新与发展都离不开临床需求,让患者“在家门口看大病”是他和团队矢志前行的目标。以此为动力,烟台山医院脊柱外二科团队不断探索与创新,为攻克脊柱难关砥砺前行。

烟台山医院东院脊柱外二科:更微创、精准施治,挺直脊梁不是梦

烟台山医院东院脊柱外二科医护人员。

大爱为先:

以责任心作底,打造硬核脊柱团队

成立于1999年的烟台山医院脊柱外科,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胶东地区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集医教研于一体的综合性脊柱疾病治疗中心。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如何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诊疗服务,考验着每一个烟台山医院脊柱人。摆在眼前的道理千万条,但在吕世桥看来,万变都离不开责任心和团队的协作。

“医生的责任心,永远要摆在第一位。”在吕世桥看来,医生这个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任何环节都不能掉以轻心,否则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失误。只有时刻以责任心自励,才能真正守护好患者的健康底线。

致力于团队建设,强化科室的综合实力是吕世桥带领团队不断发展的第二大“法宝”。通过“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送年轻医生去国内外的医疗机构学习先进的技术与治疗理念,同时积极开展科研与社会活动,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如今烟台山医院脊柱外二科已培养出一支综合实力较强的“硬核团队”。

持续不断的学习也给这支敢打硬仗的脊柱团队注入了新的活力。每周四上午,都是烟台山医院脊柱外二科雷打不动的学习时间,所有医生轮值分享业内最新的技术与理念,大家在交流与学习中取长补短。不藏私也不懈怠,他们的这些努力让更微创、精准护航脊柱健康不是梦。

以仁心铸仁术,用匠心护安康。时刻把患者的需求放在心上,烟台山医院脊柱外二科将以团队之力,深耕脊柱微创和脊柱畸形矫正两大领域,全力书写“医”心为民的新篇章。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03 1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巧用“骨水泥”灌注微创治疗,烟台山医院为百岁骨折老人成功手术
百岁老人摔伤导致骨折,烟台山医院东院脊柱外二科采用经皮椎骨成形术,将“骨水泥”灌注到椎体内,术后第二天,老人在家人的搀扶和腰围的保护下就已经顺利下地行走,大大缓解了老人的痛苦。日
2024-10-19 09:29:00
手术切口仅3厘米!烟台山医院精研入微,守护人体“生命支柱”
仅在颈椎前方开一个约3cm的切口就能完成手术,日前,烟台山医院东院脊柱外二科主任吕世桥团队为一名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压迫脊髓的患者实施了微创前路三节段间盘切除椎间融合固定术,其疼痛
2024-09-25 15:40:00
“长高”6厘米,烟台山医院帮花季少女挺直腰杆
2024年12月,烟台山医院脊柱侧弯门诊在东院区开诊。没过几天,13岁的烟台女孩阳阳(化名)在妈妈的陪同下来到了门诊,其背部侧弯畸形严重,由于忙于学业没能及时就诊。这段时间病情加
2025-02-13 12:48:00
102岁老人站起来了
...人因骨折疼痛剧烈,无法自主行走,被家人用轮椅推到了烟台山医院东院区脊柱外一科。经检查,老人为胸椎第12节骨折。住院后第二天,脊柱外一科主任刘建青为他做了局麻下微创骨水泥手术,
2023-10-18 06:34:00
...浩被胸廓“塌方”困扰多年,近日,一名23岁小伙成功在烟台山医院北院心胸外科接受了超微创漏斗胸矫形手术,重拾自信。23岁的小陈(化姓)一直对自己“塌方”的胸廓忧心忡忡,为解除“
2025-03-23 15:45:00
告别 “大刀阔斧”,重获“无痕”新生——烟台业达医院椎间孔镜微创技术为腰椎术后复发患者再“撑腰”
...怎么办?面对这一难题,73岁的张大爷在烟台业达医院骨二科(脊柱外)找到了新希望——椎间孔镜微创技术,可以成功避开原手术瘢痕,精准摘除复发髓核,仅需要7毫米切口,术后第二天便可
2025-04-07 10:47:00
烟台业达医院成功为古稀老人开展3D打印人工椎体置换术
...·齐鲁壹点 闫丽君 通讯员 孙雨晴近日,烟台业达医院骨二科(脊柱外)成功开展医院首例3D打印人工椎体置换术,为79岁患有严重脊柱压缩骨折导致佝偻的孙阿姨解决了多年病痛,助其重
2025-06-24 07:33:00
支撑“挺拔”人生
...自:萍乡日报支撑“挺拔”人生——探访萍乡市中医院骨二科■记者 吴伟“‘keyhole’技术的成功开展,不但强势填补了我院在颈椎微创技术方面的空白,而且也成功填补了我市医疗机构
2023-08-01 07:14:00
92岁老人心脏骤停,烟台山医院心内二科与时间赛跑挽回生命
...心梗患者,每一分钟都关乎生命。在这场生命争夺战中,烟台山医院北院心内二科,用实际行动护航港城人民生命安康。日前,92岁的陈女士(化姓)突发后背痛,并出现了休克、心脏骤停等症状
2023-09-26 16:56: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宏大叙事·早期中国——博物馆策展联盟主题交流暨“吉金·中国”展览学术研讨会在西安召开
11月8日,由陕西省文物局、四川省文物局主办,陕西历史博物馆、四川博物院承办,博展联盟协办的“宏大叙事·早期中国——博物馆策展联盟主题交流暨‘吉金·中国’展览学术研讨会”在西安召开
2025-11-08 18:51:00
穿梭在城市街巷的“公交急诊医生” —太原公交二公司修保车间马路救援纪实
城市的每一条公交线,都是市民出行的“生命线”。当公交车在运营中突发故障,总有一群身着反光背心的“公交急诊医生”,第一时间奔赴现场
2025-11-08 18:07:00
洪崖山国有林场2个蒙古栎新品种顺利通过国家植物新品种现场审查
近日,由洪崖山国有林场选育的“洪崖山1号”“洪崖山2号”两个蒙古栎新品种顺利通过国家植物新品种现场审查。“洪崖山1号”“洪崖山2号”是洪崖山国有林场新品种培育团队于2020年在蒙古栎收集圃发现
2025-11-08 13:16:00
央媒看太原11月5日,新华社客户端以《特写:17个女孩的3分半钟》为题,报道了太原市聋人学校17个无专业舞蹈基础的女孩
2025-11-08 07:15:00
河南3人入选!2025年第二批“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揭晓
大河网讯 11月6日,由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国家卫生健康委主办的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现场交流活动在湖南省长沙市举行
2025-11-08 07:02:00
央媒看太原11月6日,央视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栏目,以《山西太原男子跌落山沟被困多方合力紧急救援》为题,报道了太原一男子在户外探险时跌落山沟被困
2025-11-08 07:15:00
擦亮文明窗口|崂山区:看派出所民警如何化身“救火队员”化解身边纠纷
鲁网11月7日讯生活中,难免遇到让人“心头一慌”的麻烦事,车辆突然不见、邻里争执不下、家庭矛盾升级……每当这时,他们却一直都在
2025-11-07 11:42:00
中新经纬11月7日电 (李晓萱 郑艺佳)近日,泡泡玛特某平台官方直播间在推广某款IP周边产品时,两名现场工作人员的私下对话被直播间收录
2025-11-07 12:10:00
中新经纬11月7日电 据国家卫健委网站7日消息,为指导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规范开展互联网健康科普,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
2025-11-07 12:11:00
近日,一网友通过“四川省网上群众工作平台——问政四川”反映,自己不喜欢名字“丽春”,跑了4次派出所,两次提交申请材料要求改名
2025-11-07 12:28:00
“经纬共生,澜湄艺境”国际艺术展暨学术论坛将于2025年11月29-30日在泰国曼谷举行
——共庆中泰建交50周年,推动区域文化艺术交流为庆祝中泰建交50周年,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中泰两国艺术与人文交流的深入发展
2025-11-07 13:28:00
【名医预约】山东省肿瘤医院于金明院士团队即将莅临泰安市中医医院,开展高水平多学科诊疗及学术交流!
鲁网11月7日讯为了让泰安的肿瘤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顶尖的诊疗服务,11月16日,我们特别请到了山东省肿瘤医院于金明院士旗下的核心医疗团队亲临泰安
2025-11-07 14:06:00
外卖小哥、网络主播集体发声!这份文明宣言请查收
大河网讯(记者 赵檬)“请您珍视职业声誉、请您内容真实守底线、请您自觉抵制低俗虚假内容……”11月5日晚,在2025河南省网络文明大会上
2025-11-07 14:11:00
小叶医探 | 安徽疾控最新研判!手足口病疫情或达近十年高峰
大皖新闻讯 今天是立冬节气,标志着冬季的开始,也意味着进入了呼吸道等传染病的高发季节。11月7日,“小叶医探”从安徽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
2025-11-07 14:42:00
她把“老家”河南讲给世界听,评论区沸腾了
大河网讯(记者 张磊 申华)“爷爷,我们替你回来了。” 今年四月,台湾前电视台主持人翟翾在河南孟州老家土地上刻下一个“家”字
2025-11-07 14: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