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烟台日报
两个月摔倒两次,微创填充“骨水泥”
102岁老人站起来了
本报讯(YMG全媒体记者 林媛 通讯员 栾秀玲) 日前,一名102岁的老人因骨折疼痛剧烈,无法自主行走,被家人用轮椅推到了烟台山医院东院区脊柱外一科。经检查,老人为胸椎第12节骨折。住院后第二天,脊柱外一科主任刘建青为他做了局麻下微创骨水泥手术,骨折疼痛当天消失。
老人9月30日入院,据家属讲述,老人一天前摔倒,摔倒后腰背部疼痛剧烈,不能自主行走,家人观察一天后,送来医院就医,住院完善影像学检查后,确诊为胸椎第12节压缩性骨折。“这不是老爷子第一次过来做手术了。”烟台山医院东院区脊柱外一科主任刘建青告诉记者,2个月前,老人就因为摔倒,造成腰椎第1节压缩性骨折,“老人年龄大,骨质疏松,所以一旦摔倒,就会很轻易地造成压缩性骨折。”
当时,刘建青主任带领团队为老人做了局麻下微创植入骨水泥手术,手术时间只有半小时。术后第二天,老人可以下地行走,第三天就办理了出院回家休养,“所以这次老人再次摔倒骨折后,毫不犹豫找到了我们,主动要求再次做骨水泥手术。”
“很多市民认为老年人骨折后,不需要就医,只要自己卧床就能慢慢养好,实际上大部分老年人的骨骼质量都不是太好,想要自己长好是很难的。”刘建青说,“而且骨质疏松是一个全身性疾病,老人的长期卧床会带来更加严重的并发症,而及时手术后,老人不但可以下地自己走动,我们还会帮助老人治疗和干预骨质疏松,让老人的生活质量更高,减少没有必要的并发症的发生。”
至于骨水泥手术的安全性,刘建青告诉记者,该手术在全球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而在烟台山医院,已经开展了10多年,每年手术量为1000多例。经过随访发现,该手术可以有效止疼,减少老年人的长期卧床时间,并强化对老年人骨质疏松的治疗。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18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