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西安日报
市人大代表高静:
倾听和服务是履职的“密码”
市十七届人大代表、新城区韩森寨街道新园社区党委书记高静。 (受访者供图)
■记者 高茹钰
“只有当好群众的‘服务员’,时时刻刻把群众放在心上,才能将代表履职责任和基层社区工作融入千家万户。”市十七届人大代表、新城区韩森寨街道新园社区党委书记高静表示。
打造“暖阳驿站” 让老年人生活更舒心
迈进新园社区的大门,正中一幢二层小楼便是高静为社区老人们打造的“暖阳驿站”。
“通过深入走访调研,我们发现辖区内60岁及以上老人数量较多,且不少居民反映原先的活动场所太小了。”高静默默地把这些情况记在了心里,开始筹备打造一个集康养与休闲于一体的活动场所,让老年人不用走出小区就能享受养老服务,生活更舒心。
几经选址调研,高静在社区原办公区的基础上开起了“暖阳驿站”。“一楼的康养区提供订单式康养服务,医护人员会上门为老人义诊。二楼的多功能室则拓展了辖区老人的活动空间。”高静告诉记者。
通过“人大代表接待日”等活动,高静悉心听取居民们反映的意见,很多惠民便民的点子都是她在与群众的聊天中得来的。
“娃去哪读书啦?”“最近膝盖还痛不痛了?”春去秋来,日复一日,高静总是样样操心、事事走心,她的履职经验就是把自己变成“代表联络站”,吸收来自基层最鲜活的需求和建议。
“只有时刻关注群众需求,把服务做好做细,及时反映基层意见建议,代表工作才能落到实处。”高静表示。
引“非遗”进社区 助力就业困难群体增收
走出“暖阳驿站”,高静打开了办公室旁的一间小屋,桌上是一摞摞皮影人像作品,墙上挂着的是一个个精美绣球。
2023年9月,高静参与了我市残疾人保障工作情况的调研,部分优秀案例激发了她的灵感。“如果能把‘非遗’引进社区,不仅能助力文化传承,还能为辖区就业困难群体增加收入。”
调研一结束,高静便马不停蹄地四处联络对接,2023年底,“华阴皮影”“关中绣球”两个非遗项目走进了新园社区。“我们邀请了专业的老师为居民们面对面授课、手把手教学,好多居民参与了进来。”高静说。
她拿起一位居民制作的绣球向记者展示:“这绣球一针一线都是纯手工制作。对于辖区内腿脚不便的人群,社区工作人员会上门送原材料,待制作好后再统一收回,发给商家售卖,帮助辖区就业困难群体增加收入。”
下一步,高静还想把“老年助餐”惠民项目做起来。
“我将用好人民赋予的权力,将代表职责与社区工作融为一体,为居民链接更多社会资源,当好群众的‘服务员’。”高静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29 05:45:1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