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项羽破釜沉舟的勇气,秦军士气低落,所以项羽取得了巨鹿之胜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4-13 13:50:00 来源:戏说三国

巨鹿之战是中国历史上的关键一战,是决定大秦帝国命运的一战,意义极大。强大的秦军何以会失败,项羽何以能以少胜多呢?

章邯发动伐赵之战,在战略上是大错

章邯是秦之第一名将,率兵镇压东方叛乱后,接连击破起义军之核心力量,楚王陈胜、齐王田儋、魏王魏咎先后败亡。项梁立楚怀王后,成为反秦起义军中实力最强者。然而,在定陶之战中,项梁被章邯所击杀,楚政权风雨飘摇。

正在攻略陈留郡的项羽、刘邦获悉项梁死讯,大惊失色,放弃攻城,匆匆东撤,把都城从盱眙迁往彭城,严加守备。吕臣守卫彭城东,项羽守卫彭城西,刘邦守卫砀县。倘若章邯乘胜而进,项羽、刘邦等能否守得住彭城,确实令人怀疑。岂料这个时候,章邯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他认为项梁既死,大柱倒了,楚政权的灭亡只是时间问题。当务之急,是要消灭北方的赵政权,以免反秦势力死灰复燃。

在复活的东方六国中,燕、韩两国毫无实力,楚、齐、魏被章邯打残了。在章邯看来,只有赵国威胁比较大,故而他放弃继续攻打楚政权,率王离、苏角等将领,引兵北渡黄河,直扑赵国。如此一来,给了楚政权予重振旗鼓的机会。很快章邯就会发现,最大的敌人并不是赵国,而是项羽。

赵国的殊死抵抗,拉开巨鹿之战的序幕

在诸反秦势力中,赵国算比较强的。赵国有两个能人,一个是张耳,一个是陈余,都是秦末汉初的风云人物。

此时章邯手上的兵力已超过四十万,大军直趋赵境,如泰山压顶。强弱立判,赵国丞相张耳、大将陈余率军迎战,大败而逃。首都邯郸是保不住了,张耳与陈余遂拥赵王赵歇,退入巨鹿城。章邯入邯郸城后,把城内百姓尽数迁往河内,拆毁城廓,以绝后患。

项羽破釜沉舟的勇气,秦军士气低落,所以项羽取得了巨鹿之胜

巨鹿之战形势图

巨鹿之战,将决定赵国的命运。

为了守住巨鹿,赵国的防御还是比较积极的。赵将张耳守城,陈余则率数万人驻扎于城北,称为河北军,以作为机动部队。巨鹿城的防御工事非常坚固,易守难攻,加上内外呼应式的积极防御体系,章邯兵力虽强,要攻破巨鹿也非易事。章邯令王离等部将包围巨鹿城,自己主力部队驻扎城南。在章邯看来,只要围困几个月,巨鹿粮尽援绝,不攻自破。

对于秦军来说,最重要的问题是粮食运输。只要不缺粮,巨鹿指日可下。为了确保粮道畅通,章邯修筑一条甬道,凭借高速车道,可确保粮食源源不断运抵前线。一切看上去都无懈可击,只是章邯错了一件事,他低估楚国的力量了。

各路援军奔赴巨鹿,天下命运系此一役

倘若巨鹿失守,赵国灭亡,那么秦灭六国的故事还会重演一遍。因此,各方反秦势力都明白,巨鹿一定要救。

楚政权以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范增为末将,发兵救赵。除了楚军之外,其他诸政权也纷纷派兵相援,包括齐将田都,燕将臧荼等。

上将军宋义是个颇有谋略之人,也是有野心,自认为谋略无人可及。他的如意算盘是这样的:“夫搏牛之虻,不可以破虮虱。今秦攻赵,战胜则兵疲,我承其敝;不胜,则我引兵鼓行而西,必举秦矣。故不如先斗秦、赵。”

项羽破釜沉舟的勇气,秦军士气低落,所以项羽取得了巨鹿之胜

赵奢

宋义的战略对不对呢?应该说,有一定合理性。这种按兵不动以待时机的策略,在古今战例中多有体现,比如赵奢破秦阏与之役,西汉周亚夫平七国之乱,都曾运用过此策略。

那么,他错在哪呢?

错在他根本就不想救赵。他的意思是让秦军破赵后,再战秦军。这种动机是不纯的,对反秦战线的联合是有害的,是纯粹自私自利之举,也是他与赵奢、周亚夫两位名将不能相比的地方。以秦之强,反秦诸力量倘若不能联合对敌,势必会被一一击破,这是毫无疑问的。

项羽当然不干了,他把宋义给杀了,自任上将军,楚军的立场便从观望转向主动出击。

这时又有几支义军加入援赵之列。魏王魏豹、齐王建(战国最后一位齐王)的孙子田安都派部队增援巨鹿,张耳的儿子张敖在代郡收罗一万多人,也赶回巨鹿。应该说,各路援军的人数还是不少的。

项羽并非莽撞之人,而是打得非常聪明

人们印象中的项羽就是一马上勇往直前的英雄形象,似乎谋略不足。若细细分析过项羽的征战史,就会发现他在大的战略上比较差,特别是后来楚汉争霸表现得很明显,但是他的战术一直是第一流,很难有人超过他。要知道项羽也是读过几天兵书的,对战争的领悟能力之能,非他人所能及。

项羽破釜沉舟的勇气,秦军士气低落,所以项羽取得了巨鹿之胜

项籍

项羽很快就发现敌军的弱点所在:粮食。打仗时人多当然是优势,章邯四十几万大军,光这架势就能吓死人。但是人多有人多的问题,吃饭问题不是小问题。章邯是聪明的将领,他修甬道来解决运粮问题,十分高明。项羽也很高明,我就绝你的甬道。

争夺甬道之战,便成为秦、楚大战的序幕。据《史记》的说法,“项羽兵数绝章邯甬道”,“数绝”二字,可见双方是多次交锋,甬道数次易手。在楚军的猛攻下,围困巨鹿城的王离部开始断粮。

人是铁,饭是钢,要是没有吃的,再强大的军队也会立马崩溃。这时,项羽已经觉察到,反击的机会成熟了。

置之死地而后生

项羽派悍将英布、蒲将军率前锋部队两万人率先渡河。章邯闻讯,急派军前来阻击,英布与蒲将军奋力击败秦军,为后续部队渡河打下基础。此时,赵国大将陈余又派人前来请求项羽火速进军,项羽乃命令全体楚军悉数渡河。这一战,非但关系到赵国的生死,也是秦楚兴亡的关键。秦军最精锐的部队与楚国最精锐的部队都聚集于此,势必是一场昏天暗地的大血战。

狭路相逢勇者胜。没有必死的决心,哪来超凡的勇气?项羽下令,破釜沉舟,烧毁帐篷,所有将士,只随身携带三天干粮。前面是四十万的虎狼敌人,后面是滔滔河水,过了河,别想着有热腾腾的饭,别想着有温暖的帐篷。往后退,只有死路一条,要生路,就得把前面的敌人杀光,杀出一条活路。

当时前来救援巨鹿的各路援军,见到秦军漫山遍野的营垒,谁也不敢发动进攻。甚至在项羽发起绝地反击时,他们仍然小心谨慎,按兵不动。英雄与凡人的区别就在于此,英雄能造时势,而凡人永远随波逐流。

项羽破釜沉舟的勇气,秦军士气低落,所以项羽取得了巨鹿之胜

章邯

不过,要说这些援军一点用处也没有,也是不对的。他们至少可以袭击秦之粮道,同时章邯也得分兵防着他们啊,还是有点用的。

项羽的楚军虽然人少,但是有几个优势:第一,秦军人数虽多,但围城既久,久攻不克,士气凋零。而楚军则是新锐之师,以逸待劳,劲头十足。第二,秦军粮食供应不上,面黄肌瘦,战斗力大打折扣;楚军数绝秦之粮道,应该抢了不少粮食,吃得膘肥体壮。第三,楚军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而后生,只有前进才能生存,虎狼之性被激发出来;秦军兵疲马困,没有斗志。第四,外围反秦之援军不断聚集,人数越来越多,对秦军士兵心理上也产生巨大的压力。

应该说,项羽不是光靠匹夫之勇,他是有胜算的。他对自己麾下子弟兵的战斗力是非常了解,也充满自信。这支英勇无畏之军队,是可以以一击十的。事实也是如此。项羽猛攻围困巨鹿城的王离部,楚军呼声振天,以一当十,如猛虎下山,勇不可挡。项羽身先士卒,冲锋陷阵,无人可挡。楚军与秦军交锋九次,大破秦师,杀秦将苏角,俘秦将王离,秦将涉间自焚而死。

章邯虽是百战名将,也只得仰天长叹,败逃而去,这时他最后悔的事,应该就是当初实在应该一鼓作气,攻下彭城,灭了楚政权。

当时救援巨鹿的十数路义军,无不惊骇于项羽之骁勇。当战场的尘埃散去,项羽以楚国上将军之名义召见各路义军首领,“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当他们亲眼看到项羽虎啸天下的英雄气概,谁不惊恐,谁不折服呢?巨鹿之战,是中国军事史上之一大奇迹,而项羽作为灭秦之英雄,将永载史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4-16 21:46:3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从巨鹿之战到垓下之战,昔日的霸王项羽为何成了逃兵
公元前202年下半年,各路汉军集聚垓下,与项羽的十万楚军展开决战,项羽兵败退守垓下营寨。此时此刻,项羽的心情很复杂,面对兵少粮尽的艰难处境,他进退两难。就在此时远处传来楚歌声,项
2024-04-26 16:09:00
揭秘项羽如何击败40万大军
...无疑是一场具有重大意义的决战。这场战役中,西楚霸王项羽成功击败了秦朝的40万大军,为秦朝的灭亡埋下了伏笔。那么,项羽是如何做到的呢?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这场战役的背景。公元前2
2024-10-20 19:52:00
章邯投降的时候为什么不选择刘邦而是项羽
...投无路了。章邯本是与王离军合围巨鹿的。然而不久前,项羽打败了王离军,杀主将王离,可见这支秦军几乎是全军覆没,章邯收集残军退到棘原,大约还有20万人。但原来的合围之势已经不复存
2023-06-26 22:29:00
巨鹿之战:项羽以少胜多奠定反秦基础
...侯求助。楚怀王命令刘邦进攻关中,而宋义担任上将军,项羽担任次将,率领军队前往援助赵王。在诸侯军队不愿意进攻的情况下,项羽率先发起进攻,展示了他的勇气和决心。他带领着诸侯的军队
2023-09-10 16:29:00
巨鹿之战是怎么取胜的
...侯军队都在陈馀军旁边驻守营垒,不敢攻击秦军。这时,项羽已经杀了不肯出兵救赵的楚国上将军宋义,声威已震动楚国,而后自己又被楚怀王任命为上将军。他派遣当阳君、蒲将军率领二万人马,
2023-11-17 11:18:00
韩信为何可以一击定关中,然后助刘邦一统天下呢
汉元年(公元前206年),项羽在巨鹿击败秦国主力军队后,率军进入函谷关,驻军鸿门,上演了著名的“鸿门宴”。项羽在“鸿门宴”虽然没有杀刘邦,但在分封诸侯时,却对刘邦倍加防范,将刘邦
2024-05-18 14:35:00
章邯在巨鹿之战中为何消极怠战
...战,是秦末起义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场战役。这场战役是由项羽带领着寥寥数万楚军对阵秦国名将章邯、王离所率四十万大军的一场恶战。秦二世三年,项羽带领着楚军到达巨鹿县,赵将陈余仓促应战
2023-06-27 15:31:00
...之战交战的过程秦二世二年,楚怀王发兵,以宋义为上,项羽为次将,范增为末将,率军数万北上以解巨鹿之困;楚国援赵大军到了安阳,宋义想要等到秦赵两国两败俱伤,以便坐收渔翁之利,故迟
2024-05-23 11:26:00
项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名籍,字羽,秦末下相(今江苏宿迁)人,楚国名将项燕之孙,他是中国军事思想“兵形势”代表人物(兵家四势:兵形势、兵权谋、兵阴阳、兵技巧),堪
2023-05-06 09:5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