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甄宓出身世代官宦之家,少时聪慧仁义,贤名广为流传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1-18 13:01:00 来源:戏说三国

甄宓是中山无极(今河北省定远县)人,祖上出了一位名人,叫做甄邯,在西汉末年和王莽新朝做过太保、大司马。因此,甄宓也堪称名门世家了。只不过,这位显赫的祖先在后世的名声却远远比不上自个儿的重重重重重孙女儿。甄家世代官宦,甄宓的父亲甄逸曾做过上蔡的县令。

甄宓出身世代官宦之家,少时聪慧仁义,贤名广为流传

甄逸共生了三子五女,甄宓是最小的一个,生于东汉灵帝光和五年(公元182年)的十二月。她一出生,就带有传奇色彩。据说,其母怀她时,每每睡觉,总梦见一仙人,手持玉如意,站在旁边守护着她。临产时,那仙人又入得房中,将一件玉衣盖在她身上。紧接着,甄宓就呱呱落地。在那个时代,这种虚无缥缈的征兆,总是引得人浮想联翩。甄宓三岁时,父亲甄逸就去世了。于是,甄家兄弟姐妹都跟着母亲回了老家。有一个看相的叫做刘良,专程到甄家,为八个孩子推理命运。他推算一番之后,指着甄宓说:这个女孩儿,将来贵不可言呢。出生时候的吉兆加上算命先生的吉言,让甄宓的母亲张夫人不禁对这个小女儿另眼相看。当然,所谓“贵不可言”,到底有多贵,就只能走着瞧了。而甄宓的种种表现,确实也没有让母亲失望。

甄宓出身世代官宦之家,少时聪慧仁义,贤名广为流传

历史记载,甄宓从小就喜静恶动。八岁那年,有次外面来了卖艺的,骑马耍着一套一套的把戏,相当热闹。四个姐姐听得喧哗,都忍不住推开楼上的窗户观看。唯有甄宓,依然一声不吭地坐在自己房中。家人问起,她平静地说:这难道是女孩子应该观看的么?马戏什么的,最讨厌了。其目的自然是显示咱大魏帝国的皇后从小就多么端庄、多么守礼。

九岁事,甄宓喜欢上了看书,而且特别有悟性,以前不认识的字,往往看一遍教一遍就记住了。她还常拿哥哥们的笔砚来写字。哥哥们说:“你一个女孩子家,还是多学点女红吧!看这么多书干吗?难道想做女博士吗?”甄宓回答道:“我听说古代的贤女子,都是博览群书,知晓前世人物的兴衰,以此来作为自己行为的参照。我如果不读书,怎么能像她们一样呢?”于是,甄宓的勤学也变成了她修养妇德的一个手段。

事实证明,甄宓读书明理修德还真不是白来的。时值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天下纷乱。甄宓家所在的中山郡,也被刘虞、公孙瓒、袁绍之间的征战所波及。兵连祸结,又闹起了灾荒,大片田地颗粒无收。老百姓为了挣扎着活命,稍微有几个钱的,拿出祖辈积攒的金银珠宝,换一点救命粮食,没钱的就只有等死。

甄宓出身世代官宦之家,少时聪慧仁义,贤名广为流传

甄家作为世家大族,家中囤有很多粮食。张夫人乘机发国难财,高价卖粮,收入许多钱财。财帛日益增多,举家老小都乐得合不拢嘴,十来岁的甄宓却越来越不安。尤其是看到路边成群的饿殍和奄奄一息的人们眼中贪婪渴求的目光,善良和聪明的甄宓再也忍不住了。她就跑去对母亲说:母亲啊,我听说过一句话,匹夫无罪,怀璧有罪。现在世道这么乱,周围的乡邻都饥饿困乏,如果我们再这样靠囤粮求富,一定会遭祸的。不如把粮食拿出来分给乡邻吧!这样不仅为他人做了好事,对我们自身也是一种保护。张夫人听了,觉得有理。虽然难免心疼,还是开仓赈济饥民。甄家在当地素有号召力,附近的富户也效法开仓。灾荒得到缓解,地方也稳定下来。从此,甄宓的贤名广为流传。

14岁时,甄宓的二哥甄俨不幸去世了,只留下妻子和一个儿子。偏偏甄宓的母亲张夫人也是寡妇,又讲究世家大族的惯常做派,难免对儿媳妇过于严厉,甄俨的寡妻就常处于悲伤和困窘的地步。这时候,又是甄宓站出来,一方面对自己的寡嫂谦和尊敬,帮助她抚养幼子。另一方面,甄宓又常常劝自己的母亲,说哥哥不幸早年去世,嫂嫂还年轻着呢,却没有改嫁他人,而是留在咱家,抚养哥哥的骨肉,这是她的仁义,也是她的艰难啊。母亲您应该像爱自己的亲生女儿一样爱嫂嫂。张夫人听甄宓这样说,也便待甄俨之妻如女儿。从此,一家人,更加和睦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8 17: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杜甫出身官宦之家,为何却穷得连儿子都饿死?
最近放暑假了,想必大家都想甩开包袱畅玩一番吧?但是小娘子打算给大家来补补课了,不论什么年龄段的朋友,想必对杜甫都不会陌生吧,小学、初中、高中甚至大学,他的诗句始终支配着你,今天我
2023-06-08 09:49:00
我国古代怎么会有一个“看面授官”的传统呢
...身名门大家且品貌过人,乃是曹魏太常邢颙的孙女。出身官宦之家的潘安自小就长得十分讨人喜爱,他受家庭书香氛围所熏染,很早就表现出了对读书习字的热爱。由于母亲邢氏的悉心教导,潘安未
2024-05-25 13:35:00
惨到被抛尸夷三族,三国杀:他少时获得和曹叡一样的评价
说到三国时期的神童,很多人只知道曹冲、孔融。但是三国时有些人神童的名声不显,只是因为没有曹冲称象、孔融让梨这样流传下来的事迹罢了。比如在《三国志》中,就对三个人用了“歧嶷”二字评
2023-01-16 23:06:00
诸葛亮说臣本布衣名不副实,他为何这样说呢
...东汉末期,这种观念却早已根深蒂固。诸葛亮的家庭为是官宦之家,算不上名门望族,也不算是富贵门第,但更不是布衣之家。诸葛亮的父亲是诸葛珪,在诸葛亮六岁时便离开了人世。诸葛珪是名臣
2024-03-22 21:35:00
聊聊出身官宦之家的唐朝名将——李靖
...隋朝任赵郡太守。舅舅韩擒虎是隋朝开国名将。李靖出身官宦,自小受到很好的教育。他也很好学,熟读各家兵书。青少年时期就表现出不凡的文才武略。家人问其志向,他慷慨答到:“大丈夫当立
2023-02-08 15:46:00
古代官宦之家为什么都要请乳娘呢
...自己喂养呢?在古代,生了孩子请奶妈的情况就更多了,官宦之家特别是皇宫大内,生了孩子之后往往不是母亲亲自哺乳,而是请奶妈代为哺乳,主要有以下原因:1,母亲乳汁的缺乏生产后的母亲
2023-05-19 15:34:00
林黛玉的原型是谁?说出来你肯定不信,居然是曹雪芹的丫头?
...与林黛玉一起看书) 与此相同的是林家跟李家都一样是官宦世家,林黛玉跟李香玉在幼年时期的遭遇也极其相似,都经历了从官宦世家到家道中落,寄居在世交家中。李香玉爷爷是康熙年间苏州
2024-12-24 09:13:00
聊聊陈蕃的抱负与悲剧
...杂关系的深刻反思。陈蕃,字仲举,东汉末年人,他出身官宦之家,自幼聪慧过人,性格刚正不阿。早年在郡守荀昱手下任职,因严惩恶霸而备受百姓爱戴。后来,他因反对宦官专权而被贬,但始终
2024-10-05 21:11:00
...予夺,基本就是一个缩小版的王国。换言之,刘备出身于官宦世家,至少也是个“官三代”,如果不是父亲刘弘死得早,家境不至于那么差。但不管再怎么穷,家族底蕴摆在那里,刘备不会如寒门小
2024-05-25 19:0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两只羊隔着围栏打架,一只羊假装进攻诱骗对面的羊撞栅栏。
2025-11-21 13:36:00
非遗吉林 | 满族旗袍制作技艺
吉林满族旗袍东辽满族旗袍制作技艺是中式服装制作技艺的代表之一,其分布地域相对广泛,主要集中在东北三省和北京、天津、河北等北方主要满族居住地区
2025-11-21 14:25:00
三棱风帽俑
冬日的太原,寒潮骤至,北风凛冽,气温直逼零下。若穿越回1500年前的北齐晋阳,这刺骨寒风却是当地人们日常必须面对的考验
2025-11-21 18:33:00
五瘟神降服疫鬼图
今年年初,山西运城市盐湖区马家沟一处荒僻的冲沟断崖上,一孔不起眼的窑洞因文物保护员的偶然发现重见天日。这座被命名为马家沟瘟神庙的明清时期窑洞
2025-11-21 18:34:00
千年厨房重见天日
近日,在晋阳古城遗址中,考古工作者发现了一处特殊的古代建筑遗迹。这座被称为“龟头屋”的建筑,据推测始建于一千多年前的五代十国时期
2025-11-21 18:34:00
元代太原民间的火葬
东山元墓出土的瓷钵(山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图)据10月24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外公布的山西财经大学东山校区五座元代墓葬发掘资料显示
2025-11-21 18:34:00
双塔寺明清佛像
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东方药师佛双塔寺,始建于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初名永明寺,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五台山高僧妙峰(福登)和尚奉敕续建
2025-11-21 18:34:00
潍坊:文化学者把脉状元文化
鲁网11月21日讯(记者 王玉龙)冬日的阳光透过老槐树的枝桠,在青石板路上洒下斑驳的光影。状元胡同深处,一块块斑驳的砖石仿佛还在诉说着数百年前的科举佳话
2025-11-21 21:44:00
吴门文脉延绵,阳澄雅韵流转——“沈周茶画荟”第三辑举办
继阳澄湖畔两度雅集之后,近日,“沈周茶画荟”第三辑如期而至,由苏州市阳澄湖文化研究会组织邀请的昆山市以及相城区的10余位书画家齐聚湘城小学
2025-11-21 23:25:00
11月23日,“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展·福州特展”将在福州画院开幕,持续至明年2月10日。
2025-11-21 23:31:00
闽侯廷坪乡各村村干部为“宝藏山货”代言,你认识这些山货吗?
2025-11-20 11:25:00
鲁网11月20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邹城峄山。峄山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山,拥有多处著名楹联,既有源自秦代《峄山碑》的篆书集联
2025-11-20 13:55:00
鲁网11月20日讯靖海卫故城位于威海荣成市人和镇,是明代海防体系的重要遗存,始建于明洪武年间,见证了抗倭历史与卫所文化的融合
2025-11-20 15:10:00
河南首批省级地名保护名录发布,有你家乡吗?
大河网讯 地名,是地理位置的标识,是乡愁的情感载体,更是基层治理的“毛细血管”。哪些地名能承载一方的千年记忆?近日,河南省民政厅正式发布《河南省第一批省级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2025-11-20 16:33:00
大河网讯(记者 王怡潇)1934年11月16日,红二十五军从河南省罗山县何家冲出发长征,这支两千多人的“娃娃军”,怎样鏖战独树镇冲出险境
2025-11-20 12:5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