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北宋千古悬案,这几十个字悬了千年,影响了后世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2-22 22:32:00 来源:戏说三国

976年秋十月壬午夜,天气如旧,只是人们的心里多了一种凄凄惨惨之状。烛影摇红中,病重的皇帝正匆忙找弟弟前来商量大事。旁人未能参与。不久,在恍惚中,蜡烛的光影之下,见弟弟的身影行色匆匆。未多时,又听见皇帝用斧头敲击地板的声音,清脆而洪亮,又听见皇帝说了几句话,让弟弟好自为之。两天后,弟弟继承大统。

北宋千古悬案,这几十个字悬了千年,影响了后世

这是流传千古的悬而未解的迷案。故事中,哥哥便是黄袍加身的宋太祖,弟弟是人品为人诟病的赵光义。

赵光义何以能当上皇帝?这似乎已成了千古之谜。但在当时的宋太祖和大臣们看来,他继承皇位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因为赵匡胤早已为弟弟继位铺好了道路,他被封为晋王,并长期担任开封府尹,掌握了史记的军政大权,朝中事情,事无巨细,他都全程参与,俨然是一个储君。与之截然相反的是,赵匡胤的两个儿子,却是有名无实的节度使。作为皇帝的哥哥为何如此倚重弟弟?原来是因为一纸盟约。

北宋千古悬案,这几十个字悬了千年,影响了后世

说到这个盟约,必须提到一个重要的人物,就是这个人物在这个盟约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她这个人就是宋太祖的母亲杜太后。杜太后出身优越,但她生活在战火纷飞、动荡不安的五代,对于走马观花式的王朝更替,她早已看的十分明白。等到儿子成为九五之尊的时候,别人都前来祝贺,但唯有她闷闷不乐,心中戚戚然。原来,五代王朝更换的历史给了她很深的印象,她告诫儿子要如履薄冰,励精图治。如何防止别人篡夺赵氏江山,在她的心中早已有了一种想法。

北宋千古悬案,这几十个字悬了千年,影响了后世

961年,杜太后病重。赵匡胤没日没夜,如影随形般地照顾母亲。一次,母亲问儿子说为何能取得天下,皇帝说是因为祖上积善,母亲却说那是因为前朝皇帝年幼无知,试想如果后周皇帝长寿的话,哪轮到你黄袍加身呢?

因此,为了赵宋王朝的万世一系,应当将皇位传给弟弟。赵匡胤含着眼泪答应说一定谨遵母亲的教诲。于是,又找来了赵普,并将这些话用纸写了下来,并藏到铜制的柜子里。这就是后来的"金匮之盟"。

北宋千古悬案,这几十个字悬了千年,影响了后世

时过境迁,关于"金匮之盟"有不同的版本。

一种说法是说赵匡胤只将皇位传给弟弟就行了。

另一种说法是说皇位传给赵光义之后,再传给另一个弟弟赵廷美,最后再传给自己的儿子。

在立遗嘱的时候,也有一种说法是说等赵普来了之后写下,另一种说法是说先拟好了内容,再召赵普前来作证。

北宋千古悬案,这几十个字悬了千年,影响了后世

就是这样一个盟约,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了后人无限的遐想与思考,"金匮之盟"的真假与宋太宗继位的合法性成为了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不少人认为"金匮之盟"是伪造的,它不过是宋太宗为自己篡位而制作的合理的外衣。其原因在于:

1、当时太子的年龄已经10岁,宋太祖驾崩之时,他已经20多岁,能独当一面了,杜太后的遗命并不合理;

2、这份遗诏为何不是及时公开,而是等宋太宗继位六年之后才公布;

3、太宗未公布全文;

4、宋太宗并未按遗诏办事,而是传位给了自己的儿子。

是是非非很难判断,不过,放在那个动乱的时代来看,"金匮之盟"似有其合理之处。

北宋千古悬案,这几十个字悬了千年,影响了后世

五代时期,生灵涂炭,王朝更迭如翻书一样快,即使贵为皇帝,也无法左右自己的命运。五代时期,绝大多数皇帝都短命,在位超过10年的绝无仅有。周世宗英年早逝,幼子继位而失国的前车之鉴就在眼前。杜太后去世前,北宋立国不久,根基未稳,难保会重蹈五代的悲剧。为江山计,赵光义是合适的储君人选。他政治经验丰富,陈桥兵变中,他的功劳是首屈一指的。而宋太祖的儿子此时未成年,没有多少政治经验,国主幼小,不免会受制于人,朝中如果有人势力过大的话,皇帝年幼无法控制,有可能又会出现自己当年的陈桥兵变。而且,兄传弟也有过相关的事例。

宋太祖在位时,为何不将这个盟约公之于众呢?因为五代以来,并没有正式的立储制度。宋太祖不公布这个盟约,他还保留有最后的选择权。一旦公布金匮之盟的话,无疑给宋太祖上了一道枷锁,而且一旦公布盟约的话,可能会引起亲情之间的自相残杀。另一方面,公布盟约的话,难免会有攀龙附凤之人挑拨离间,从而产生纷争,伤及国之根本。

北宋千古悬案,这几十个字悬了千年,影响了后世

至于赵普为何在六年之后才将盟约公布,也是有他自己的现实考虑。赵普和赵光义曾经是盟友,但后来二人却产生过矛盾。尤其是在太宗继承大统的问题上,赵普曾反对赵光义继位,并向太祖立陈不能立赵光义。太宗继位之后,如果赵普马上公布这一盟约,作为皇帝会怎么想?

明明有这样一个盟约,却迟迟不肯公布,处处反对自己继位,现在我继位了,你马上公布,难道不是来献媚邀宠吗?你安的是什么心?赵普为了自保,才会在六年之后公布这一盟约。

无论反对与否,赵光义最后还是集成了大统。他继位之后,继续宋太祖未尽的事业,继续南征北战,灭北汉,巩固了"祖宗家法"。

北宋千古悬案,这几十个字悬了千年,影响了后世

为了自己光前裕后的梦想,他又发起了"雍熙北伐",可惜的是岐沟关一战,宋军惨败,再加上此前高粱河之战的惨败,导致赵光义"终身不敢言战",对外军事政策开始转为战略防御。大量的边防军增加了北宋的经济压力。

另一方面,宋太宗开始更加重视文人,始终贯彻"重文轻武"的思想。有意无意中,为后来的"靖康之耻"埋下了伏笔。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23 05: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聊聊影响宋朝国命的悬案烛影斧声
...胤,自陈桥兵变起,在后周部将的拥戴下,登基称帝,即宋太祖。兵不血刃篡夺了后周的政权。此后,逐一灭掉了南方的割据势力。结束了天下纷争的局面。大宋悬案“烛影斧声”的来龙去脉按照这
2023-06-19 11:37:00
赵匡胤是一个好导演,死后还留下一个千古悬案
...非大宋家老赵莫属。他不仅是个好导演,也是个好演员。宋太祖赵匡胤唐末各地军阀割据,但凡掌握着兵权的人都可以过一把皇帝瘾,你方唱罢我登台,好不热闹,70年竟然产生了33个皇帝。到
2023-02-04 15:39:00
宋太祖赵匡胤之死的千年悬案:烛影斧声下的真相
宋太祖赵匡胤之死,宋朝官方的记录异常简略,九七六年农历十月二十日凌晨,宋太祖赵匡胤暴毙于万岁殿,享年五十岁,灵柩停放在万岁殿西阶。至于他暴毙的具体原因,以及十月二十日凌晨前后到底
2023-10-09 15:51:00
...万国来朝,华夏自强汉之后,再一次睥睨万邦。第四位,宋太祖。你没听错,就是被你们诟病的那位欺负孤儿寡母的人。其实吧,伟人把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并列,并不只是为了押韵,因为他确实也
2024-06-24 12:47:00
...武团队,那凌烟阁阵容肯定是最强,没有之一。第五名、宋太祖·赵匡胤提名理由:一统江湖与江山宋太祖出现在千古一帝的候选人中,肯定会画风一变,嘘声一片。其实这位武侠小说中,标准男一
2023-01-03 19:38:00
聊聊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完成统一的皇帝——秦始皇嬴政
...他的治国理念和政绩,使他成为了千古一帝中的佼佼者。宋太祖赵匡胤,开创了宋朝这一重要的历史时期。他以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结束了五代十国的混乱局面,建立了一个相对稳定和繁荣的国家。
2024-10-18 20:35:00
宋真宗虚荣心的一个行为,却造福了后世百姓
...的角度,来说说宋真宗赵恒封禅泰山之事,无意之中是使后世近千年的皇帝,再也没有进行过耗财费力的封禅泰山之事。宋真宗赵恒是北宋第三位皇帝,宋太宗赵光义第三子。这位皇帝可以说是一位
2023-07-11 07:10:00
宋朝欲灭南唐,李煜:我称臣行不行?赵匡胤回答成千古名言
...式登基为王,建立了宋朝,史称北宋,赵匡胤也取帝号为宋太祖。由于赵匡胤称帝的方式是效法后周太宗郭威,黄袍加身,兵变夺势,所以北宋建立后,其内部有着各种问题。经过三年的治理,赵匡
2024-02-25 18:17:00
赵匡胤猝死为什么是千古谜案
...签到,这本是人生在世极为难得的、最为公平的一件事。宋太祖亡于五十岁英年,死前身体健壮,殒命那日上半夜还好好的,下半夜却一睡不醒,按今人的理解叫猝死。在没有“三高病状”概念的中
2023-08-17 09:5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日前,在南京入选“世界文学之都”六周年之际,茅盾文学奖与鲁迅文学奖双奖得主、著名作家徐则臣携新作《域外故事集》做客南京世界文学客厅
2025-11-07 07:50:00
吴石烈士户籍卡首次公开
南京市档案馆物证还原英烈隐秘岁月吴石烈士户籍卡首次公开吴石烈士户籍卡。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杜文双 摄南报网讯(记者祝东秀苍淑珺通讯员王伟朱亚东)热播剧《沉默的荣耀》凭借对吴石将军潜伏历程的真实还原
2025-11-07 07:50: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嘉祥县孟姑集镇岳楼村的岳氏家祠。这座祠堂始建于康熙二十五年,康熙皇帝为表彰岳峰秀的清正廉洁
2025-11-06 09:55:00
最近,网上掀起关于对康熙亲生父亲是谁的讨论。更有网友推测,康熙父亲并非顺治而是洪承畴。对此,中央民族大学严实教授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指出
2025-11-07 00:46:00
【大风影像】终南正脉——至相寺
深秋的秦岭山脉,终南山在晨雾中若隐若现。怀揣着对千年古刹的向往,驱车向南,沿着子午大道一路疾驰,目标直指天子峪深处的华严宗祖庭——至相寺
2025-11-05 17:31:00
《羋月传》作者蒋胜男:不要想象一个“自己的古代”
大皖新闻讯 著名网络小说作家、浙江省网络作协副主席、《羋月传》作者蒋胜男现身安徽霍山迎驾笔会。作为人气作家,蒋胜男结合《羋月传》的创作直言
2025-11-05 23:14:00
沈举人巷:微更新,焕新颜
近日,鼓楼区华侨路街道沈举人巷完成“微更新”。这条200米长的老街聚焦景观提升、文化重塑与便民设施优化,更新过程中融入科举文化、名人记忆等元素,在留存历史底蕴的同时焕发时代活力。
2025-11-05 08:18:00
地戏是流行于贵州省安顺市的地方戏,其产生与明初来自安徽、江苏、江西、浙江、河南等地的安顺屯军有关。明朝军队在贵州设有24个卫
2025-11-05 03:25:00
潍坊廉政文化的精神回响
鲁网11月4日讯(记者 王玉龙)一出名为《枝叶关情·郑板桥》的话剧在北京发布,将清代“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的清风傲骨,再次推至当代观众面前
2025-11-04 14:30:00
送别!福州走出的学界泰斗走了!她的家族竟然这么不一般
闽江呜咽,榕叶含悲。我国海军舰船应用化学领域泰斗、“人民海军居里夫人式女杰”萨本茂同志,于2025年10月31日在上海逝世
2025-11-04 16:10: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位于鱼台县的孝贤文化主题公园,园内孝贤阁耸立其中,孝贤阁共四个门。在正门(即西门)孝行天下的匾额下中联为
2025-11-04 17:39: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兖州少陵台。少陵台位于城内中御桥东。公元742~756年,杜甫3次到兖州探望任兖州司马的父亲
2025-11-04 17:43:00
武当山老君洞:一部藏于山林的千年道教石刻史书
在武当山,除了金顶的辉煌和南岩的险峻,还隐藏着一个连许多本地人都未曾踏足的千年秘境。它藏于景区琼台公路旁的密林深处,没有拥挤的人潮
2025-11-04 18:06:00
“捐给博物馆全社会都能看到才有意义”“捐赠达人”再出手 西安八办入藏一批珍贵证章文物史料
11月4日,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举办了“证章捐赠仪式”。陕西省戒毒管理局的李轩向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捐赠了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教职员证章
2025-11-04 18:42:00
第35届“金牛杯”优秀美术图书评选揭晓我省3种图书榜上有名河北日报讯(记者肖煜)近日,第35届“金牛杯”优秀美术图书评选活动在甘肃天水落下帷幕
2025-11-04 08: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