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宋太祖赵匡胤之死的千年悬案:烛影斧声下的真相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0-09 15:51:00 来源:戏说三国

宋太祖赵匡胤之死,宋朝官方的记录异常简略,九七六年农历十月二十日凌晨,宋太祖赵匡胤暴毙于万岁殿,享年五十岁,灵柩停放在万岁殿西阶。至于他暴毙的具体原因,以及十月二十日凌晨前后到底发生了什么,宋朝官方均没有给出具体解释,这很不寻常。

时至今日,再说到赵匡胤之死,烛影斧声已成了这桩千年悬案的代名词。而在那个致命的深夜,在神秘的烛影斧声中,赵匡胤是怎么一步步走向死亡的,自宋代以来,不同的人讲述了不同的版本,遗憾的是,这些版本依旧没有告诉我们赵匡胤究竟是死于恶疾还是死于谋杀。如果我们想探明烛影斧声下大宋王朝开国之君的死亡真相,那我们就得仔细了解一下这些死亡叙述都说了什么。

宋太祖赵匡胤之死的千年悬案:烛影斧声下的真相

宋太祖

烛影斧声的最初来源是宋朝文莹和尚的《续湘山野录》,当然这是私家野史。

文莹和尚的讲述是这样的:赵匡胤发迹前曾认识位法号混沌的神秘道人,这道人不仅能空手变来金银,还能妙算贵人前程。因为这混沌道人曾准确算出过赵匡胤兵不血刃黄袍加身的时间地点,因此赵匡胤在登基称帝后很想再向这道人询问未来凶吉,遗憾的是,多年寻访都没能再遇这混沌道人。

赵匡胤将死之年,混沌道人忽然与赵匡胤不期而遇,于是赵匡胤赶紧向混沌道人询问自己的寿限,混沌告诉他:今年十月二十日,夜晴则还有十二年阳寿,夜阴则大限必至。

九七八年十月二十日夜,赵匡胤登楼观天,起初夜空晴朗星光灿烂,见这情景,赵匡胤欣喜若狂,可正在他感慨还有大好时光得以整顿河山时,天地陡变,阴霾顿起,雪雹纷下,万念俱灰间,赵匡胤返回寝殿急召晋王赵光义。赵光义到来后,寝殿内的宦官宫妾悉数退去,兄弟两人惆怅对饮,其间,寝宫内烛影摇晃,光义时而避让时而推脱,烛影斧里的身影让人不解其意。三鼓酒罢后,寝宫外已积雪几寸,赵匡胤拿着柱斧焦戳厚雪,一边戳一边对光义说:“好做,好做。”之后,赵匡胤就回殿就寝了,不久鼾声雷动。当晚,光义留宿禁内,五鼓时,忽然有人来报,太祖已死,匡胤已亡。听闻此事,光义速到其兄灵柩前,宣遗诏,速登了皇帝大位。

文莹和尚的讲述有两个疑点值得注意:其一,兄弟二人分别时,赵匡胤口中的“好做,好做”究竟是什么意思?其二,赵匡胤暴毙当晚,赵光义就在宫内,他想干什么他又干了什么?

宋太祖赵匡胤之死的千年悬案:烛影斧声下的真相

宋太宗

太祖之死的可靠讲述来源于司马光的私人笔记《涑水记闻》,当然这也是具有演绎色彩的私修史作。

司马光的讲述是这样的:九七八年十月二十日夜,四鼓过太祖死,孝章宋后急命内侍太监王继恩去召秦王赵德芳。而这王继恩认为太祖一直视赵光义为传位人选,于是他擅作主张置宋后急命不顾赶去了晋王赵光义府上。在晋王府外,王继恩遇见晋王的亲信医官程德玄,告知程德玄此事后,两人一起进了晋王府。赵光义听完王继恩所说,犹豫是否要立刻进宫,说要和家里人商量商量。王继恩见赵光义入内久没出来,就催促说:再晚,皇帝宝座就是别人的了。赵光义这才和两人冒雪赶去宫中。赶到宫门时,王继恩觉得应该先通报再入内,程德玄则认为这个时候就应该直接闯进去。赵光义接受了程德玄的说法,于是三人闯入了宫中。孝章宋后听闻脚步本以为是德芳来了,可话刚说出口就看见了赵光义,愕然之余,孝章赶紧向赵光义说道:我们母子的性命,就全托付官家了。赵光义回道:共保富贵,不用忧虑。

司马光的讲述有几个疑点值得我们注意:其一,内侍太监私召赵光义抢先入宫是他的擅作主张还是本身就受人指使?其二,深更半夜,赵光义亲信医官在晋王府外干什么,等什么?其三,赵光义赶往宫内前,王程二人的催促口气为什么像是同谋者?其四,孝章宋后见到赵光义时所说的话明显有赵光义来者不善,自己告饶保命的意思,她为什么如此害怕求饶?更值得注意的,她称赵光义为官家就是承认了赵光义继位的事实,官家可是宋时帝王的称呼。

烛光斧影的官方讲述来源于元朝修的《宋史》,当然这是一部异族修的仓促之作。

与司马光的讲述想比,《宋史》加入了烛光斧影这一细节,另外,在太祖与赵光义分别时,太祖对赵光义所说的是“好为之,好为之。”

太祖之死最完整几乎被南宋官方接受的是李焘的《续资治通鉴长编》里的讲述,这一讲述几乎还原了事实真相。

剥去李焘讲述中的暗示,我认为他要告诉我们的真相是这样的:九七八年十月二十日当晚,太祖与赵光义寝宫饮酒议事,中途太祖察觉酒有问题,于是和赵光义起了冲突,结果我们看到了烛光斧影。太祖在愤怒又痛苦地向赵光义说出“你好自为之吧”,之后就昏厥在了寝宫中。赵光义见状将太祖扶上床后迅速离开了寝宫,四鼓后,太祖酒毒攻心最终暴毙,接下来就与司马光的讲述基本一致了。很显然,医官程德玄是配毒人,太监王继恩是施毒人,赵光义是弑兄的真凶。

宋太祖赵匡胤之死的千年悬案:烛影斧声下的真相

金匮之盟

我为什么相信这种结论!这要从太祖太宗之间的“金匮之盟”说起。

金匮之盟,据记载是宋朝杜太后病重临终时劝说赵匡胤接受,并由赵普记录的皇位传位之约——赵匡胤传位二弟赵光义,赵光义传位三弟赵廷美,赵廷美再传回赵匡胤之子赵德昭。

这份有效避免幼儿主国又能维系皇族整体亲情的传位之约表面上看似完美,但深究之后,你会发现这份盟约完全违背了皇权下的人性。在终极皇权面前,人性的自私是被无限放大的,古往今来,这种极端的自私人性只能允许皇权在父子之间传递,即便是这样,父有疑子有异都还有可能导致父子间的自相残杀,更何况是兄弟之间呢?

宋太祖赵匡胤之死的千年悬案:烛影斧声下的真相

杜太后

那究竟有没有所谓的“金匮之盟”呢?我个人的看法是没有金匮之盟的正式文书,但赵匡胤一家极有可能谈论过这种方案。也许正如记载中所言,提出这种想法的是杜老太后,然或是赵光义蛊惑老太后向赵匡胤提的,这其中一方面有吸取前朝灭亡的经验,更重要的是这种提法符合当时的北宋初年的权利格局,再具体说就是赵光义在宋初权力格局中扮演的角色让这种盟约看上去既合情又合理,合情是因为他们的兄弟关系,合理是因为他手中掌握的权利。

因为有着或隐或现的金匮之盟,太祖太宗之间的权利斗争其实从来没有停止过,烛影斧声前,可以说是他们之间的斗争已是白热化了,太祖的迁都之意,攻打北汉,扶持三弟,招招都是直指已成威胁的赵光义,赵光义在这种情况下涉险弑兄也就很符合当时他所处的形势了。

我个人相信赵匡胤是个仁厚明君,但维护皇权与善待兄弟是两码事,尤其是在所谓的金匮之盟面前,凭他的智慧,他一定能意识到这份盟约下暗藏的血腥杀戮,在皇位面前,这样的金匮之盟完全就是皇权孤岛上的大逃杀,兄必然想杀弟,弟必然想杀兄,叔必然想杀侄,侄必然想杀兄。而在赵光义破费周折地将皇位传给自己儿子前,这种皇权荒岛上的大逃杀其实一直在进行,宋太祖赵匡胤也是这大逃杀争夺中率先死掉的一个,他在有生之年没来得急将这金匮之盟彻底摧毁。

杀戮的魔鬼一直都在,只是没唤它名字的时候,它并不一定会出没,而当有人唤出他名字时,或许就再也没人能阻止他出现在你面前!在我看来,所谓的金匮之盟就是这样一个一旦唤出就无法收回的大逃杀魔鬼!而烛光斧影只是这大逃杀中的一次杀戮。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09 18: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聊聊影响宋朝国命的悬案烛影斧声
...胤,自陈桥兵变起,在后周部将的拥戴下,登基称帝,即宋太祖。兵不血刃篡夺了后周的政权。此后,逐一灭掉了南方的割据势力。结束了天下纷争的局面。大宋悬案“烛影斧声”的来龙去脉按照这
2023-06-19 11:37:00
赵匡胤之死与赵光义到底有没有关系?这才是烛影斧声的最大可能
...976年)十月十九日晚,天气陡变,大雪飞降,寒气逼人。宋太祖赵匡胤召弟光义入大内,摒退左右,酌酒对饮。宫人远远地只见烛影下,晋王时或离席,作退避谦让之状。饮罢,漏鼓三更,殿外
2024-11-27 09:19:00
赵光义为何说赵匡胤不是我杀的
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后,封自己的弟弟赵光义为晋王任开封府尹。在开宝九年(976年)十月十九的夜晚,宋太祖赵匡胤召见赵光义入宫。入宫后,太祖屏退左右,与他酌酒对饮,商议国家大事。然
2024-05-21 17:12:00
赵匡胤是一个好导演,死后还留下一个千古悬案
...非大宋家老赵莫属。他不仅是个好导演,也是个好演员。宋太祖赵匡胤唐末各地军阀割据,但凡掌握着兵权的人都可以过一把皇帝瘾,你方唱罢我登台,好不热闹,70年竟然产生了33个皇帝。到
2023-02-04 15:39:00
赵光义真的杀死了亲哥赵匡胤吗
...驾鹤西去,继任之人的产生必将牵动所有人的心。976年,宋太祖赵匡胤的突然驾崩,其弟赵光义的继位,便是这样一个历史疑案。金匮之盟?还是烛影斧声?72年后,又一官员提出新说。历史
2023-10-28 17:55:00
赵匡胤真的是被赵光义暗杀的吗
公元976年(宋开宝九年十月壬午夜),宋太祖赵匡胤大病,召晋王赵光义议事,左右不得闻。席间有人遥见得烛光下赵光义时而离席,有逊避之状,又听见太祖引柱斧戳地,并大声说:“好为之”(
2023-01-03 20:47:00
赵匡胤死亡真相揭秘:历史疑案“烛光斧影”的深度剖析
...胤却病倒了,十月二十晚上,卧床不久的宋朝的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突然去世。赵匡胤有子嗣,按照前朝的皇位继承制度,皇帝之位传给儿子理所当然,可是其弟赵光义却最终继承了皇位。赵匡胤
2024-02-25 17:08:00
北宋千古悬案,这几十个字悬了千年,影响了后世
...传千古的悬而未解的迷案。故事中,哥哥便是黄袍加身的宋太祖,弟弟是人品为人诟病的赵光义。赵光义何以能当上皇帝?这似乎已成了千古之谜。但在当时的宋太祖和大臣们看来,他继承皇位是水
2023-02-22 22:32:00
宋太宗是怎么对待太祖后代的
...亲侄子们的?宋太宗是北宋的第二个皇帝,他继承了哥哥宋太祖的帝位。伴随着宋太宗继位的是“烛影斧声”和“金匮之盟”成为北宋初期两个宫闱悬案。“烛影斧声”涉及到宋太祖的死亡。大致经
2023-07-23 16:3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良渚古国究竟什么样?那时候人们怎么生活?8月23日,由河北博物院、良渚博物院(良渚研究院)、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推出的“玉韫古国——良渚文化展”在河北博物院开展
2025-09-01 08:00:00
抗战时期,这些清流印记不能忘
东南网8月31日讯(通讯员 吴火招 沈兴源 文/图)清流是21个原中央苏区县之一,也是主力红军的主要活动区域。抗日战争爆发后
2025-09-01 00:03:00
特别观察丨北京这个文物特展,为啥关注度这么高?
8月30日,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内,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正在静静上演。走进“东北抗联遗址出土文物特展”,仿佛步入了八十年前的白山黑水之间
2025-08-31 09:36:00
【微纪录片】东方战场的生命堡垒
1939年的中国,硝烟漫过黄河,掠过长江,最终在西南腹地的群山前停下脚步。位于贵阳东南郊的图云关,正悄然迎来一群特殊的“守关人”
2025-08-31 21:34:00
一只水壶一张地图见证抗战烽火岁月 鼓浪屿华侨后裔讲述先辈参与抗战的故事
年轻时的陈珊轮。雷文铨1940年拍摄于昆明的照片。 陈珊轮的军用水壶。雷文铨1932年绘制的“晋江惠安仙游三县沿海仇货入口地图”
2025-08-30 08:31: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跨越80年!国际援华医疗队后裔齐聚图云关,共缅烽火情谊
“我们为先辈们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所扮演的角色感到非常自豪。作为国际反法西斯战士,这不仅仅是中国的战争
2025-08-30 11:44:00
东北抗联遗址出土文物特展在京开展
为铭记抗联历史,缅怀抗联先烈,弘扬抗联精神,讲好抗战故事,8月30日上午,东北抗联遗址出土文物特展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开展
2025-08-30 15:48: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开学了,来吉林看看古代的高端文具
又到开学季,学生们是不是开始为新学期准备文具清单了?那么在古代,学子们是不是也一样要为开学准备文具清单呢?说起古代的文物清单
2025-08-30 16:19:00
【图云关·跨越八十年的回响】援华医生后裔重访战地:铭记历史,才能更好前行 Descendants of the International Medical Relief Corps revisited Tuyunguan
“我们为我们的先辈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所扮演的角色感到非常自豪。作为国际反法西斯战士,这不仅仅是中国的战争
2025-08-30 18:30: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丨百余件抗战实物见证血性抗争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蒋巍 朱江 田晶晶)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武当山一名收藏爱好者收集了百余件与抗战紧密相关的实物
2025-08-30 20:37:00
1955年上映的电影《平原游击队》以华北抗日根据地展开的反“扫荡”斗争为背景,讲述了游击队长李向阳奉命到平原地区牵制日军松井中队
2025-08-29 09:10:00
它们,遭侵占被迫更名;他们,勇战斗不曾屈服
1938年的中山路大中路口。(视觉厦门 供图)1940年,被日本占领的太古码头。(鹭客社 供图)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赵张昀)上世纪三十年代末
2025-08-29 09:19:00
大禹文化④丨大禹出身“顶级豪门”
【编者按】大禹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地理与人文价值。德州是大禹治水重要区域,禹城市因与大禹治水的历史渊源而得名
2025-08-29 10:12:00
玄武湖打造全省首家“诗词文化景区”绵延千年文脉“金陵诗仙馆”讲述李白的金陵往事□通讯员胡凯常成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李子俊“诗仙”李白一生多次造访玄武湖
2025-08-29 11:5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