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元明两朝麓川狭义指今之瑞丽市勐卯镇,广义指今瑞丽江河谷一带。元朝、明朝在今瑞丽先后设置麓川路、麓川平缅宣慰司、麓川平缅宣慰使司、麓川平缅军民宣慰使司、麓川平缅宣慰司。
麓川政权起源:东周显王五年(公元前424年),据传,傣族“国王”统一各部落,成为部落联盟首领,建都“喊萨”(今瑞丽喊沙),国号“勐卯果占壁”,俗称“勐卯王国”。……南宋宝祐四年(公元1256年,萨戛历618年),芳罕即位为勐卯主,建允外城,坐镇勐卯。其后迁都棒罕。元至元十三年(1276),升金齿安抚司为金齿宣抚司,建立六路总管府,勐卯被建为麓川路,这是瑞丽区域得名“麓川”之始。(“路”是元朝地方行政区划之一,元朝中叶,将全国分为中书省直辖区、宣政院辖地,以及10个行中书省。省下有路、州(府)、县,路归省管。府和州有的归路管,有的归省管,还有的州归府管。县有的归路管,有的归府管,有的归州管。)……
据《瑞丽市志》“纪事·二麓川政权”记载:【1】
明洪武十五年(1382,萨戛历745年),明军入云南取大理下金齿,思伦发降,明置(麓川)平缅宣慰使司,以思伦发为宣慰使。改木邦路为木邦府,云远路为云远府,孟定路为孟定府,镇西路为镇西府,威远蛮棚府为威远州,镇康路为镇康府,以上六府,后均为麓川兼并。这是麓川政权正式成为土司的开端。

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萨戛历747年),改平缅宣慰使司为平缅军民宣慰使司,以思伦发为宣慰使。八月,改麓川平缅宣慰司。
明建文元年(1399,萨戛历762)思伦发卒,被兼并的傣族各部纷纷脱离麓川自治,明朝借机建立各地土司政权。
明建文四年(1402年,萨戛历765年),“析麓川地”,设置勐养,孟定,木邦三府及威远,镇沅二州。
此次设府置州,目的是缩小思氏管辖范围,限制其影响面,使麓川平缅宣慰司仅剩今梁河南部、芒市、陇川、瑞丽及缅甸木姐、南坎等地;而思氏不甘心被钳制,明朝宣德三年(1428年),麓川平缅宣慰司脱离明朝、恢复“勐卯弄”(麓川国)向周边扩张;明朝正统四年(1439年),“勐卯弄”(麓川国)击败明军,占领澜沧江以西“祖地”;正统六年(1441年)、正统七年(1442年)、正统十三年(1448年),明朝倾半国之力“三征麓川”。
明正统十一年(1446)革除麓川宣慰司,以原来属于麓川管辖的陇把地,建立陇川宣抚司,麓川政权结束。
万历二十四年(1596),陈用宾又在勐卯筑平麓城,大兴屯田,以营兵驻守,共开二十二屯甸,并招内地百姓前来屯垦。【3】
(笔者注:明朝云南巡抚陈用宾建立的平麓城,是德宏地区建设最早的一座砖城,为今勐卯旧城。)

二、交往与斗争
(一)沐英在潞江(怒江)以西屯田
洪武十九年(1386)九月,明太祖诏准西平侯沐英在潞江以西屯兵屯田。共屯田五万八千余亩,驻军六千六百九十三名。【2】相当于一个“卫”的兵力。
(二)沐英定边战役:
洪武二十一年(1388),(麓川平缅军民宣慰使)思伦法统兵进攻马龙他郎甸之摩沙勒寨(今墨江县境内)。沐英遣都督宁正迎战,败麓川兵。思伦法又纠集兵众十万,战象百头,攻白崖川(今弥渡),沐英选精兵五千前往迎击,双方战于定边(今南涧县),经过激战,麓川军大败。【14】
(三)沐春征讨刀干孟,保护思伦发:
洪武三十年(1397),思伦法部酋刀干孟(傣名岛翰勐)谋反,破麓川宣慰司署,思伦法败走腾冲,携家眷逃昆明,沐春遣人护思伦法赴南京。朱元璋命沐春、何福、徐凯统兵讨伐。洪武三十一年(1398),明军护送思伦法回保山,使人谕刀干孟,不从。明军越高黎贡山,直捣南甸(今梁河县),大破刀干孟,明军进至景罕,刀干孟兵凭险死守。沐春率轻骑渡怒江驰援,出其不意,一鼓而败之。刀干孟请降,朝廷不许。时沐春病卒,刀干孟竟不降。何福再讨,生擒刀干孟,送思伦法返麓川。【15】

(四)沐晟征麓川:
沐晟作为主帅、沐昂作为参佐前往征讨。“正统三年(1438),麓川贼寇思任发侵据潞江、腾冲、南甸,掳掠边民,上敕定远总师往讨,公(沐昂)为参佐。”【16】“定远”即沐晟,主帅沐晟,主将方政产生意见分歧,征战失利,沐晟主张劝降,方政主张进兵,遭敌军埋伏,力战而死。沐晟考虑春天已过半,麓川(今瑞丽、陇川一带)瘴气爆发,拖延战事对官军不利,才撤到金齿(今保山),待机再战。接着奉旨撤军回昆,到楚雄府城突发疾病去世,时72岁。此次失败,成为朝廷大规模“三征麓川”的导火索。
(五)沐昂征麓川:
沐昂作为云南总兵统率征讨。“四年(1439),敕公(沐昂)为总兵,佩征南将军印绶,与副总兵都督吴亮、太监吉祥、吴诚统率士马,复征麓川。”
(六)蒋贵、王骥征麓川:
正统六年(1441)沐昂以云南总兵官兼征南将军身份,主管后勤补给运输等,配合朝廷派来的定西侯蒋贵、靖远伯王骥一征麓川,“师至腾冲,公分军由干崖(今盈江)、南甸(今梁河)进抵寇寨,持其巢穴,斩首擒获无算。”【17】“晟卒,弟昂代镇。昂字景高,佩将印讨麓川,驻金齿。”“昂主馈运,贼破还,昂督军捕思任发不能得,骥等复出师索之,破者蓝等地还。”【18】
(笔者注:者蓝,今瑞丽市南部境外之“姐兰”,时为麓川宣慰司驻地)。
正统七年(1442)思任发败退孟养宣慰司,被木邦击退,再退缅甸宣慰使司,被宣慰司酋长马哈省、以速剌囚禁于瓦城。正统十一年(1446),被马哈省、以速剌献给明军,被杀。
马哈省把思任发献给明军是有条件的:朝廷答应马哈省,若把思任发擒获献出,就给他麓川之地。从正统七年讨价还价到正统十一年,又经过云南总兵沐昂的劝说,马哈省才把思任发交给明军。朝廷任命马哈省、以速剌为缅甸宣慰司宣慰使。
这次征战将“勐卯弄”(麓川国)政权从“勐卯”(瑞丽江河谷盆地)逼到“孟养”(今缅甸克钦邦);正统九年(1444年),明朝另立陇川宣抚司,辖今陇川、芒市遮放、瑞丽、缅甸木姐、缅甸南坎等地,勐卯(今瑞丽)属陇川宣抚司管辖。此举进一步压制了思氏的势力范围,暂时控制了思氏对周边的掠夺侵扰。
(七)平定孟养及后续:沐昂的孙子沐璘参加平定孟养战役。沐瓒参加后续征讨。
孟养全称孟养宣慰司,治所在今缅甸北部,克钦邦首府城市密支那下面的一个盆地。正统七年(1442),思任发之子思机发与其弟逃奔孟养宣慰司,曾向明军求降而不得,明军进击,再逃奔缅甸宣慰使司。正统十三年(1448),反叛头目思机发只身逃脱,流窜藏匿在山箐作乱,十八岁的沐璘,以指挥佥事军职参加平定孟养之乱。主将仍是兵部尚书蒋贵。
孟养宣慰司与缅甸宣慰使司成为思机发的避难所,使其可以在两者之间来回逃避,为避免后患,朝廷必致思机发于死地。
“洪武二十七年(1394),置缅中宣慰使司,以土酋卜剌浪为使。……洪熙二年(1426),自是来贡者只署“缅甸”,而“缅中”之称不复见。“【19】缅甸宣慰使司治所在瓦城(今曼德勒市)。景泰三年(1452),思机发隐藏在缅甸宣慰府。沐璘在缅人中悬赏捉拿,缅甸宣慰使以速剌等把思机发及其妻子擒获,送交明军,沐璘将思机发用槛车押解到北京。以速剌又向朝廷索取土地和赏赐。
(八)沐璘去世后,弟弟沐瓒被朝廷委以都督同知兼任云南总兵官,辅佐堂弟沐琮继续镇守云南。
陇川蛮族头领木密、罕贤因为争地盘发生战斗,沐瓒派遣使者带着命令,晓以祸福,准许他们归顺,依次迁谪到远处,其他罪过不过问。天顺六年(1462),麓川余孽思卜发大肆抢掠,侵夺孟木等处的土地,图谋不轨,势力较强,沐瓒请示朝廷,朝廷下令云贵两个都指挥使司,根据情况制定策略,大量准备进攻和防守的物资。最后,众叛乱分子害怕了,兵不血刃,边疆就和平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13 22:17:4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