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贵州日报
沿河自治县团结街道复兴村田永图:
当上科技羊倌 循环经济增收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施平
科技羊倌田永图。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施平 摄
寒露时节,沿河自治县团结街道复兴村党支部副书记田永图忙完村里的工作后,径直往山上走去,妻子肖红梅正在山头给百余只小羊羔“护航”。看着活蹦乱跳的小羊羔,夫妇俩脸上洋溢起了笑容。
建羊圈、买白山羊、租地种草、学技术管理……2017年,田永图夫妇回乡创办种养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当起了羊倌,每年带动当地200多人就近就业。
白天在羊圈里、在山坡上放羊观察,晚上就在线上学习,一有空就到其他养殖场“取经”。两人的生活,与养羊紧密联系在一起。
喜欢钻研、吃苦耐劳,田永图夫妇渐渐从门外汉成为白山羊养殖的土专家,创业之路越走越宽。此后,他们注册成立家庭农场,每年获得3万元补贴。有了各项政策、资金的支持,两人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我家是本地白山羊,目前有生产母羊100余只,每只一年可以生两胎,每胎产羔2到3只,每年可增收20余万元。我打算继续带领更多村民养殖白山羊,种植饲草,增加收入。”田永图说。
随着白山羊养殖规模扩大,饲草需求量增加,田永图采取“舍饲+散养”的模式,积极探索以白山羊养殖为中心的生态循环种养模式。养殖场的羊粪除了给饲草基地当肥料外,还能卖给县内的空心李种植大户。经过发酵、腐熟、粉碎等数道工序后“变废为宝”,成为有机肥。
“村民利用村里撂荒土地自发种植的大豆、玉米等农作物,养殖场也长期收购。”田永图说,农户在提供青贮饲料来源支撑时,也实现了增收增产。
目前,沿河山羊存栏23.71万头。近年来,该县大力推动农业产业发展,突出“一主两辅”定位,围绕生态茶、生态果蔬、生态畜牧渔业、生态特色林业四大主导产业,做好“农业+”文章,加快构建主导突出、规模扩大、链条健全、竞争力强的山地农业产业体系,促进群众增收致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1 08: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