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南昌市着力推动装备制造产业提质增效赶超进位
装备制造业是国之重器,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产业强市”战略不动摇,制定“一产一策”支持政策,着力引领汽车及新能源汽车、航空装备等装备制造产业提质增效赶超进位,做大做强南昌基础工业实力,奋力打响“南昌制造”名片。
春华秋实,砥砺奋进。我市汽车及新能源汽车、航空装备等装备制造产业质量能级不断提升,犹如“新引擎”,为我市坚决扛起省会担当,挺起发展脊梁,凝聚锐意创新、奋勇争先的“新动能”。
“链”就汽车产业发展新优势
冬日里的英雄城大地,高质量发展的热潮处处涌动。
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零部件,动力电池直接关系着整车性能,重要性不言而喻。11月27日,记者来到位于南昌县(小蓝经开区)的江西杭电铜箔有限公司年产5万吨高性能超薄电子铜箔项目一期,该项目是我市围绕汽车和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招引的重大项目。生产车间里,分切机上收卷辊正卷起一卷卷薄如蝉翼的锂电铜箔,这些产品即将销往国内外客户手中。
完备的产业链是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放大器”。当前,我市正全力构建以南昌县汽车及智能装备和南昌经开区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双核引领”、以新建区汽车及轨道交通装备和南昌高新区汽车电子及智能装备“两翼协同”,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汽车及新能源汽车装备产业格局,不断“链”就发展新优势。
——产业集聚效应初显。全市汽车及新能源汽车装备产业链拥有规上企业超600家,2022年实现全口径工业营业收入1826.98亿元,从业人员4万余人,生产整车35.35万辆,占全省汽车产量的82.8%。现已形成南昌县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南昌经开区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产业、新建区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南昌高新区智能装备制造产业等4个省级产业集群。
——配套体系基本完善。构建了以江铃集团整车业务为引领的汽车产业生态圈,形成了集整车制造、变速箱、混动发动机、动力电池等于一体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体系。整车品种齐全,涵盖轻客、轻卡、皮卡、新能源轿车等各类改装车,拥有江铃全顺、领界等优秀整车产品;零部件链条完整,涉及发动机、变速箱、制动系统、动力电池等部件(总成)产品,拥有本地汽车一级供应商130余家。
——技术创新实力提升。汽车领域,拥有基础研发平台36家,其中2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12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省级重点实验室、2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具备汽车整车及三电系统、发动机、变速箱等关键零部件自主研发制造能力。
未来,依托我市汽车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区域优势,以实施产业链链长制为抓手,坚持商用车与乘用车并举、传统汽车与新能源汽车并重、整车与零部件并行,以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为突破口,引领产业结构调整,建设成为面向全球、辐射亚洲的轻型商用车生产基地和国内具有竞争力的乘用车及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到2025年,力争汽车和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以上营业收入突破2500亿元,汽车产量达到80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25万辆。在国内细分市场占有率实现轻客第一、皮卡第二、轻卡第三的目标。
航空装备产业发展成色更足
英雄之城,逐梦蓝天。从新中国第一架飞机的诞生地,到坐拥中部地区唯一的航空制造基地,南昌航空产业正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张力和潜力,南昌“航空之翼”鹏程万里、大放光彩。
航空发动机被誉为“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位于南昌航空城的江西中发天信航空发动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发天信”)是国内首家为国内大型无人机提供中小型航空发动机装机产品的民营企业。
“南昌航空装备产业空间布局很好,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潜力无限。”公司总经理潘宁民说,这是公司2018年选择落户南昌航空城的原因之一。中发天信投下的“信任票”,也是南昌航空城吸引力、航空装备产业发展成色越来越足的生动印证。
南昌航空产业有历史、有基础、有蓝图、有环境。近年来,我市以“求新、求变、求进”之姿,抢抓航空产业重大机遇,聚焦航空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引进培育了一批行业龙头企业,推动全市航空产业规模持续做大、能级不断提升。数据显示,2022年南昌航空产业营业收入810亿元,占全省50.6%,从业人员达3万人。
站在新起点,面向新未来。我市航空装备产业将抢抓航空产业重大机遇,坚持以整机制造为牵引,以技术创新为动力,以培育、引进龙头企业为重点,聚力发展国产民机、教练机、无人机等优势领域,全面构筑集研发、制造、试验、试飞、运营和配套服务于一体的航空产业链,着力打造航空制造、民航运输、航空服务、临空经济“四位一体”产业发展体系。到2026年,力争全产业链营业收入达到1600亿元,聚力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高端航空产品研发、制造中心,中部地区重要的航空运输枢纽,国产民机产业承接和维修基地及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全媒体记者刘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28 09: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