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亮眼成绩单!京津冀经济总量10年连跨5个万亿元台阶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2-20 10:16:00 来源:关注健康

来源:极目新闻 协同发展交出亮眼成绩单京津冀经济总量10年连跨5个万亿元台阶

亮眼成绩单!京津冀经济总量10年连跨5个万亿元台阶

1月15日拍摄的建设中的厂通路潮白河大桥。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年,交通一体化不断实现突破。新华社记者邢广利摄2月18日,省统计局发布“数说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年成效”系列报告首篇。报告显示,十年来京津冀区域发展格局日渐清晰,协同发展交出亮眼成绩单。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河北三产占比突破五成且提升最快

亮眼成绩单!京津冀经济总量10年连跨5个万亿元台阶

2024年2月7日,一艘轮船在唐山港京唐港区集装箱码头装完货物后离港(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杨世尧摄十年来,京津冀经济总量连跨5个万亿元台阶,2023年京津冀地区生产总值为10.4万亿元,按现价计算,是2013年的1.9倍;三地分别为43760.7亿元、16737.3亿元和43944.1亿元,是2013年的2.1倍、1.7倍和1.8倍。经济总量连续跨越新台阶,产业结构也持续升级。数据显示,京津冀三次产业构成由2013年的6.2∶35.7∶58.1变化为2023年的4.6∶27.7∶67.7,第三产业比重提高9.6个百分点。其中,北京三产占比保持在八成以上,天津占比超六成,河北突破五成且提升最快,三地三产比重较2013年分别提高5.3个、8.6个和11.4个百分点。新兴经济快速发展。北京数字经济增加值从2015年的8719.4亿元增加到2023年的18766.7亿元,占GDP的比重为42.9%,提高7.7个百分点;天津高技术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3.7%,较2014年提高1.4个百分点;河北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1.4%,比2013年提高9.6个百分点。三地高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持续增长,较2019年三地均增长20%以上。协同创新驱动力增强,2023年区域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是2013年的6.7倍报告显示,十年来,京津冀协同创新驱动力增强,区域产业协作成果显现。创新优势持续巩固。2022年京津冀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4260.9亿元,是2013年的2.2倍;R&D经费投入强度为4.28%,提高0.85个百分点,持续高于全国;每万常住人口研发人员全时当量为57.9人年,较2013年增长44.8%,河北增速最快。2023年区域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70.3万件,是2013年的6.7倍。创新带动产出效率继续提高,2022年区域劳动生产率达到18.5万元/人,较2013年基本实现翻倍。创新主体彰显活力。2023年7月末工信部发布第五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示名单,京津冀上榜365家,占全国的9.9%,三地分别为243家、59家和63家。累计共有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400多家,主要分布在制造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产业链供应链对接协作成效显现。2023年5月以来,京津冀三地工信部门联合绘制6条产业链图谱,促进构建区域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新体系。2023年11月召开的京津冀产业链供应链大会达成意向签约项目152个,意向投资额超千亿元,签约项目覆盖氢能、生物医药、工业互联网、高端工业母机、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机器人等六大产业链条。津冀重点平台发挥承接作用。天津加快建设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宝坻京津中关村科技城等重点承接平台,截至2023年底,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累计注册企业近5000家,累计为1009家北京来津企业提供科技创新服务。河北集中打造“1+5+4+33”(即以雄安新区集中承载地为核心,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等5个协作平台为重点,4个特色专业平台和33个个性化平台)重点承接平台体系,积极吸引京津产业转移。2014年以来,河北承接京津转入基本单位中,北京占比近八成。廊坊、石家庄和保定承接北京转入基本单位最多,合计占比超四成。交通一体化实现突破,生态改善成绩亮眼

亮眼成绩单!京津冀经济总量10年连跨5个万亿元台阶

2023年12月21日拍摄的厂通路潮白河大桥施工现场(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王晓摄一体化交通网络“跑起来”。京津冀核心区1小时交通圈、相邻城市间1.5小时交通圈基本形成,“轨道上的京津冀”主骨架形成。截至2023年末,京津冀地区高铁总里程达到2576公里,实现对区域内所有地级市的全覆盖。截至2023年11月底,京津冀“定制快巴”已开通6条主线、36条支线,累计开行2.64万班次,客运总量突破100万人次。生态环境“优起来”。十年来,京津冀地区空气质量不断改善,2023年三地PM2.5浓度与2013年相比降幅分别为64.2%、57.3%和64.3%;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优良(Ⅰ—Ⅲ类)比例动态达到国家“十四五”目标要求,全面消除劣Ⅴ类断面,密云水库水质水量达到历史最好水平,水质保持国家地表水Ⅱ类标准,海河绿芯生态修复基本完成,白洋淀淀区整体水质从2017年的劣Ⅴ类提升至Ⅲ类。居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截至2023年底京津户籍老人到河北旅居养老达59万人次十年间,京津冀地区城镇新增就业累计1595.6万人,三地分别新增316.2万人、441.1万人和838.3万人。2022年京津冀常住就业人员中,第三产业为2934万人,占55%,较2013年提高12.8个百分点。北京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人数排名前三位,占比达36%,较2013年提高8.7个百分点;天津城镇非私营单位从业人员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增长速度排名前三,增速均高于70%;河北农、林、牧、渔业和采矿业从业人员下降63.5%和47.3%,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较快增长。居民收入稳步增加。2023年,京津冀三地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81752元、51271元和32903元,与2013年相比,年均名义增速分别为7.2%、6.9%和8%。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1%、6.7%和7.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1%、7.2%和8.5%,均快于城镇居民。三地城乡居民收入比值较2013年分别缩小0.23、0.09和0.31。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截至2023年10月,三地先后推出四批179项政务服务事项“同事同标”,234个服务事项实现“跨省通办”,极大方便了居民跨省市办理日常事项。十年来,京津200多所中小学幼儿园与河北开展办学合作,三地建立多个跨区域职教联盟和高校联盟。三地联合签署协议推动社保“一卡通”建设,区域内三级和二级定点医疗机构纳入互认范围,医疗机构实现跨省异地就医普通门诊费用直接结算,区域内异地就医实现“同城化”。京津冀“跨城养老”步伐加快,截至2023年底,到河北社区养老的京津户籍老人近4万人,京津户籍老人来河北旅居养老达59万人次。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20 11: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京津冀经济总量突破10万亿元
...报海外版据新华社北京2月22日电 (记者郭宇靖、吉宁)京津冀协同发展9年,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北京、天津、河北经济总量突破10万亿元,按现价
2023-02-23 05:05:00
...地比较优势聚合成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新的势能。11年来,京津冀在创新驱动发展中的优势不断发挥,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数字经济、先进制造业、高技术服务业的比重持续提升,在经济结构转型升
2025-02-25 10:43:00
河北省发布2023年前三季度重点民生工作成绩单
...。”杨燕伟表示,全省劳动关系保持和谐稳定,成功争取京津冀区域和谐劳动关系高质量发展改革创新试点。1至9月,全省劳动人事争议案件仲裁结案率达99.6%。此外,人社公共服务水平显
2023-10-24 18:57:00
...史自强2月20日,河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河北省深入推进京津冀交通一体化”新闻发布会介绍,10年来,河北省着力解难点、疏堵点、去痛点,打通“大动脉”,畅通“微循环”,京津冀交通
2024-02-20 19:58:00
开年拼经济号角吹响 多领域释放稳开局积极信号
...位,覆盖医药、科技、装备制造业、商业等多个行业。 京津冀经济总量10年连跨5个万亿元台阶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年,交上一份优异的成绩单。京津冀三地经济总量连跨5个万亿元台阶,20
2024-02-23 10:32:00
京津创新成果加快在河北落地生“金”
...易。”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介绍,2023年,河北深入贯彻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构建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推动京津科技成果在河北转化,河北省吸纳京津技术合同成
2024-03-22 10:36:00
京津冀生产总值超10万亿元 十年来连跨5个万亿元台阶
...8日电 (记者 陈杭)记者18日从北京市统计局获悉,10年来,京津冀经济总量连跨5个万亿元台阶。2023年京津冀地区生产总值为10
2024-02-18 18:44:00
...明珠国际服装生态新城、河间再制造产业示范基地等五个京津冀产业转移承接平台能级;加强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加强产学研合作对接,强化创新主体培育,全面推进河北·京南国家科技成果转移
2024-02-25 10:41:00
“含新量”十足!这张“一年成绩单”有看点——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河北中心见闻“今天约了几家投资公司,过两天还要跟银行碰面交流。”11月7日,记者走进位于石家庄的京津冀国家技术创
2023-11-10 07:33: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第二届低空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天域航通斩获国产民用大型无人机海外首单
由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的第二届低空产业创新发展大会8月29日在新疆兵团八师石河子市新疆天域航通科技有限公司成功举行。以“擘画低空新丝路
2025-08-30 16:48:00
临沂三河口小学举行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培训
鲁网8月30日讯8月27日上午,临沂三河口小学特邀高级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指导师胡廷香为全体教师带来了一场专属的心理健康培训
2025-08-30 17:21:00
武当太极名师刘嗣传新书《实用武当三丰太极拳三十八式》发布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朱江)8月23日至9月3日,“道生共命 德身福运”广东江门市新会紫云观系列文化活动精彩开展。活动涵盖江门武当功夫会馆暑期结业仪式
2025-08-30 17:33:00
晋州市举办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文艺汇演书画创作活动
河北新闻网讯(邢园园、石珉玮)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月26日,由晋州市委宣传部、市委党史研究室
2025-08-30 18:18:00
修保车间的七夕:藏在镜头里的爱与家
七夕佳节,太原公交二公司修保车间以“爱情忠贞、家庭幸福”为主题,开展照片征集活动,职工们用镜头捕捉生活片段,传递爱与责任
2025-08-30 18:37:00
长江读书节第六届讲书人大赛总决赛在南京圆满收官
8月28日上午,长江读书节第六届讲书人大赛全国总决赛于南京图书馆隆重启幕。来自长江沿线及中部地区28个省份的30位讲书精英齐聚金陵
2025-08-30 19:47:00
西店社区暑期研学邂逅百年宝兴隆,于钱币中聆听千年时光回响
近日,一场小雨让闷热多时的北京显得格外清爽,9时许,一场由朝阳区西店社区组织、宝兴隆北京艺术馆承接“探秘钱币里的千年故事”西店社区暑期研学活动正式拉开帷幕
2025-08-30 19:47:00
扎根临沂沃土,临沂市人民医院王浩建设卒中中心进入国家第一梯队
王浩2014年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17年被公派访学德国哥廷根大学附属吕讷堡医院。德国的学习生涯,让他看到了世界上先进
2025-08-30 20:19:00
长春人速来!人民广场这里“超出片”
近日,长春人民广场又添一处“打卡点”!在哪?就在大家熟悉的人民广场!伪满洲国中央银行旧址门前的区域经过整修后,成了市民和游客争相拍照的热门地
2025-08-30 20:30:00
吉林吉刻元梦数字技术赋能智慧管理:让场馆运营“一目了然”
在第十五届中国—东北亚博览会的展厅内,吉林省吉刻元梦科技有限公司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展台前人头攒动。作为数字化领域的新企业
2025-08-30 20:31:00
书香满中原,数字启新篇 悉数河南展区阅读新形态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初秋时节,书香满溢。郑州国际会展中心内,书香河南第四届全民阅读大会与第十五届中国国际数字出版博览会河南展区同时拉开帷幕
2025-08-30 20:33:00
8月30日,“河北五超”衡水赛区一票难求,两名小球迷得到票连连道谢,这兴奋点也是没谁了!
2025-08-30 22:01:00
积木搭建将“中轴线”搬进商场
8月30日,北京市丰台区某商场,一位母亲带着孩子从用积木搭建的北京中轴线微缩模型旁经过。据介绍,为庆祝“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一周年
2025-08-30 21:49:00
临沂市肿瘤医院消化道肿瘤内科刘淑红:患者口中“最安心的依靠”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姜曼 通讯员 葛堂伟 王馨在临沂市肿瘤医院内科五病区病房,总能看到主任刘淑红忙碌的身影:耐心倾听患者主诉
2025-08-30 21:24:00
【2025数博会】数字人才培养交流活动:以前沿对话勾勒数字时代人才培养图景
8月28日,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数字人才培养”交流活动上,进行了“数据赋能AI的人才培养”“产学研用协同育人”圆桌对话
2025-08-30 21: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