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济南日报
用实际行动诠释“生命至上 责任为先”
——记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内镜诊疗中心护士长、副主任护师李昆
李昆(右)正在指导护士正确使用仪器设备。
给全麻患者静脉输液护理。
指导患者配合内镜检查。
用爱心、耐心、细心和责任去照顾每一位患者,这是南丁格尔精神的核心,也是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内镜诊疗中心护士长、副主任护师李昆一直坚守的信念。
从事临床一线护理工作24年来,由于出色的工作,李昆多次获得市四院“优秀护士”“优秀带教老师”等荣誉称号。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她更是义无反顾、主动请缨,几次深入到“最前线”。在每一次艰巨任务中,她都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生命至上,责任为先”。“从事了这份工作,就要完成这这份工作给予我的使命,我是一名医者,把患者生命放在第一位是我的使命。”李昆如是说。
一名医者救死扶伤 生命至上
1999年,李昆被分配到市四院急症科工作。急症患者病情危重,变化迅速,要求护士除了具有扎实的临床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外,还要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沉着的应变能力。在急症科工作期间,她以娴熟的专业技能,敏锐的判断力,极强的责任心,多次参与抢救急危重患者,使其转危为安。
一次夜间值班,李昆给32床患者换药后,正准备转身离开时,她习惯性地评估了一下病室内其他患者,突然发现31床患者面色苍白。监测设备显示:患者突发室颤,进而心跳骤停。她一个箭步冲到患者身边,放下输液盘,立即给患者进行电除颤,第一时间通知身边家属呼叫科室医务人员前来抢救,在她的组织下,胸外按压、气管插管等一系列操作有序进行,短短3分钟,由于她们抢救及时,成功将患者从死亡线上救了回来。
不同于急症科工作,内镜诊疗中心不仅负责全院患者的胃肠镜检查,还要协助医生进行内镜手术,对护士有着更高的技术要求。内镜操作十几个小时,体力也面临极大挑战。“由于需要长期穿压力袜,已经很多年没穿过裙子,去年医生建议我去打硬化剂,到现在还没腾出时间去做治疗。”李昆告诉记者,由于长期站立,她的腿部严重肿胀、静脉曲张,需要一年四季穿着压力袜,只有到晚上才能舒缓一下。“最难熬的是夏天,因为天气热,皮肤容易过敏,要在克服腿痒的情况下保证高质量完成内镜检查、内镜引导工作,对身心是巨大的挑战。”
用最严谨的态度对待工作,用最温情的护理对待病人。给别人送去温暖,把苦和累埋在心底,用行动赢得信赖,用真心换取真心。李昆多年来的付出换来了患者的肯定,她经常被患者夸赞有耐心,有温度,是患者心里最温暖的白衣天使。
一个带头人精细管理 担当尽责
“发现一例早癌,可挽救一条生命,拯救一个家庭。”这是李昆经常说的话。“让人感到欣慰的是,我们现在的内镜检查服务已经实现了质的飞跃,以前胃镜检查需要提前预约,而现在当天就可以做,而肠道检查需要做肠道准备,等待时间也缩短到隔天就能做。近几个月来,科室每个月的内镜检查人数均超过了1200人次。”
效率的提高得益于 精细 的管理和全体医护人员的齐心协力。李昆强调,“患者的健康、满意始终是我们努力的动力。科室只有5个护士,要提高效率必须要克服人员少、工作量大的难题。”根据科室实际情况,李昆重新梳理了工作流程,做到让内镜检查的全流程各个环节环环相扣,极大提高了科室工作效率。
工作强度大挑战着科室每位护士的体力极限,为了让科室的护士更高效的工作,李昆通过调整排班、开座谈会等多种方式来缓解每位护士的压力。“虽然大家工作强度大,但没有一个人对工作有抱怨,都无怨无悔付出,这是让我最感动的地方。”李昆说。
作为内镜诊疗中心护士长,李昆数十年如一日奋战在护理一线,加班加点是常态。“科室人少,平时我也把自己当一名普通护士安排,承担和大家一样的业务工作,”李昆说。和其他护士一样,李昆的日常工作也是在内镜检查室一站就是一天,而作为护士长需要负责的其他工作,她经常牺牲休息时间来完成。
一位母亲感谢儿子给予的力量
李昆的爱人是一名人民警察。医者和警察的组合,让“忙碌”成了这个家庭的日常。“由于我们两人的工作性质,对孩子的照顾很少,这是我们感到最愧疚的事。”李昆说。
“那时候儿子还在上小学,不小心扭着脚了,”李昆回忆道,“由于没时间带他去医院,就给他喷了些药,他就这样肿着脚一瘸一拐去学校了。”因为没有及时就医,孩子落下了习惯性扭脚的后遗症,这件事让李昆始终难以释怀。
今年,李昆15岁的儿子参加中考。李昆说,“我们工作太忙了,即使回到家也要经常忙工作的事。工作强度大也让我们压力很大,回到家累到不想说话,也没有精力照顾孩子。这些年来,孩子都是自己照顾自己,经常自己吃外卖。我们对孩子亏欠的太多。”
“但儿子非常理解我们,虽然他嘴上也会有些抱怨,但也为我们的工作感到自豪,非常支持我们。”李昆说,这些年来脚步不停,日日如此年年不休,这是无数奋斗在岗位上的医护人员的真实写照,是儿子给了她继续前行的动力,这些年的坚持更是离不开家人的支持。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27 14: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