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人工智能的罪与罚:当机器比人好用,大麻烦也随之而来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4-03-27 13:43:00 来源:罗sir职话
人工智能的罪与罚:当机器比人好用,大麻烦也随之而来

去年大火的ChatGPT引领了全球人工智能的发展,这股浪潮也迅速席卷到国内,几乎每一家头部互联网公司都宣布研发了自己的人工智能模型。

从实际测试的效果来看,我们也几乎可以肯定的说,现在人工智能对人类的“威胁”的确已经足够大,在推理、语言、营销、写作等方面,人工智能的能力越来越强大,甚至超出了许多人类。

重视人工智能,那是因为这是一项前沿技术,未来有极大的商业潜力;但与此同时,我们也不应该忘记,我们还有14亿人口,每年毕业的高校生依然在千万规模,当人工智能这种颠覆性技术开始涌现的时候,这会让就业更好,还是会加剧就业的困境?

答案可能是后者。

人工智能的罪与罚:当机器比人好用,大麻烦也随之而来

经济学家王小鲁最近就发表了一篇文章,表达了对国内就业形势的担忧,尤其是AI“替代劳动就业”的趋势若成形后,恐怕会更加不利于年轻人找工作。

从市场应用来看,目前我国的人工智能技术在互联网、制造业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工厂运用较多,企业愿意支付高昂成本来替代人工的意愿也很强。

我国的劳动力成本这几年增长较快,在企业营收、消费不及预期的情况下,用更便宜的AI去代替相对昂贵的人工,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一些国产新能源汽车甚至能够做到比传统的汽车工厂减少50%的人工成本,这也会极大冲击就业。

王小鲁认为,今年我国的经济增速将低于去年,并对就业带来不利影响,尤其是人工智能发展在抵消人口老龄化降低劳动力供给的同时,也会让就业岗位显著减少。

而今天我国的高校毕业生就业依然存在“结构性错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毕业生所学不符合企业需求,导致毕业生就业难,企业也找不到合适的人才。

在人工智能不断引领颠覆性创新的今天,我们的学校教育或许也到了需要改变的时刻。

过去互联网时代,我们其实就已经在呼吁改变了,互联网让人们检索资料变得更简单了,更方便快捷了,这就不再需要死记硬背了,比起去记这些知识,学生更需要懂得如何检索到这些知识。

到了人工智能时代,这个变革会更快。

大部分死记硬背的知识人工智能都可以在数秒内给出答案,这个时候对学生们而言,更重要的或许不是一个问题的答案,不是1+1等于几,而是思考的路径和创新的方法。

国外早就可以用计算机了,但我们在考试的时候依然无法使用计算机,那么我们踏入职场能不能使用计算机?

当然可以。

如果教育是为就业和人的人品完整性服务的,那么教育也就需要考虑到现代商业社会的效率问题,很多学生至今连基础的计算机都不会用,算数能力或许很强,但在执行、效率和职场能力上,反而是一塌糊涂。

公司需要什么,学校就应该培养什么,我们的教育体系还是非常老式的死记硬背的应试教育,在人工智能面前,任何天才学生论考试,其实都比不上任何一个人工智能大模型,既然如此,那么考试的重要性是否也需要得到降低呢?

应试教育或许适合工业化、农业化时代,但绝对不适用于信息化、智能化时代,因为人的大脑再聪明,掌握的知识量再多,也无法和数据大模型相媲美。

而未来,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普及,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以极低的成本获得一个“私人人工智能助理”,在这样的情况下,应试教育的优势将彻底沦为劣势。

人工智能的罪与罚:当机器比人好用,大麻烦也随之而来

这个道理其实非常浅显,以上班族为例,当人工智能出来的时候,几乎每个能够用得上的人,都会开始思考乃至学习如何使用人工智能,如何提问才能够得到想要的答案。

但我们的学生呢?

还是坐在教室里,无法使用计算器,死记硬背刷题,只为了考得一个相对不错的成绩,但论考试,谁考得过人工智能呢?

教育体系需要革新,而我们的就业市场,也需要面临考验。

根据美国一些机构得出的数据,现有的人工智能几乎会影响到各个行业,金融、律师、医生、传媒、营销、策划等等。

在这样的趋势下,我们面临的挑战可能还要更大些;和发达国家不同,发达国家的经济占比中第三产业占比较高,而我们还较为依靠制造业等传统密集型行业提供就业和经济增长。

人工智能对第三产业的替代性不强,但对劳动密集型行业的替代性是非常强的,例如制造业、客服、电话销售等等。

基于此,人工智能对我国就业市场的冲击,绝对要比欧美发达国家高得多,因为我们的第三产业还没有形成他们那么大的规模。

所以,要想促进就业,我们就需要找到人工智能无法替代的行业,例如摊贩。

经济学家王小鲁也呼吁,要重回“地摊经济”,多学习淄博和哈尔滨的经验,街头摊贩的经济的确不容忽视,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对就业有重大贡献,各个地方应该对地摊商更多的生存空间。

除此之外,修订劳动合同法也是一个不错的办法,放宽企业的雇用条件,从而鼓励企业多招人,而不是反过来优化人力。

企业的用人成本是非常高的,这可能超出许多人的意料,尤其是企业给员工购买五险一金的成本,在某些地方可以达到员工实际到手的三分之一甚至更多。

因此,修订劳动合同法,降低企业的用人成本,也可以极大提高就业。

面对人工智能的冲击,我们的就业市场还面临一个更大的麻烦:那就是我国劳动力的素质,其实是非常低下的。

人工智能的罪与罚:当机器比人好用,大麻烦也随之而来

以ChatGPT为例,这个AI软件已经能够快速取代会议记录、文献搜集和整理等行政工作,因此秘书、助理等白领职位恐怕将会被AI取代,哪怕国内用不了ChatGPT,但文心一言这类人工智能,也不比ChatGPT差。

而秘书、助理、客服这类职位一旦被人工智能替代,那么他们只能被迫转型。

沿着这条路径我们还能够继续推导,受制于多年来一成不变的应试教育体系,我们的劳动力素质差异巨大,在中等收入国家里面,可能都算不得特别好,这也意味着,如果劳动力素质不够,那么长期来看,我们的生产率就很难上去。

另外,王小鲁所建议的地摊经济,其实就是缓兵之策,在短期内地摊经济可以补贴年轻人的额外收入,物美价廉还可以帮助中等收入群体节约生活开支,但地摊经济只是权宜之计,无法根本改善宏观经济的结构性问题。

尽管哈尔滨和淄博红极一时,但从数据来看,我们也很难说这两个城市在上一轮旅游热中到底吸收到了多大效益。

根据哈尔滨1月底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哈尔滨接待的游客数为1.35亿人次,较2019年增加41.4%,人数的确有很大的增幅,但同期的旅游收入增幅却仅仅只有7.4%,这意味着什么?

去哈尔滨的人多了不少,但真正敢于消费的,却并没有多很多。

如果游客人数变多了,人均消费没有同步增长的话,那么旅游热还能给当地带来如此多的经济效益吗?

淄博也是类似的情况,淄博烧烤去年入冬后热度就开始退却,许多店家也传出歇业,至于春天后淄博烧烤能否重现荣光,依然是一个未知数。

要想用消费去刺激经济,真正的关键之处在于人们的收入能否持续增长,否则人们兜里没有钱,消费再怎么刺激也于事无补。

人工智能对我们的变革,绝对大于对欧美的变革。背后原因是因为尽管我们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第三产业对GDP的占比仍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叠加外资流出,就业形势自然就显得格外严峻,尤其是人工智能还在不断替代人类的工作。

没有第三产业为支撑,人工智能几乎可以完虐人类,在大部分岗位上,人工智能都可以给予一定的帮助,从而减少企业对人员的招聘。

经济要转型,其实就是要朝着第三产业转型,把第三产业占GDP比重给提起来,但由于收入的关系,短期内我们要想做到这一点,依然较为困难。

我们要想摆脱对投资和出口的过度依赖,就必须要提高我们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届时消费规模扩大了,才能够衍生出更多的就业机会。

在这个过程中,减税、更多经费放在建立社会公共体系上,可能才是一个核心做法。

人工智能的罪与罚:当机器比人好用,大麻烦也随之而来

这形成了如今类似囚徒困境的局面。

一方面,我们迫切希望发展人工智能,引领技术前沿浪潮;但另一方面,企业主用人工智能的意愿也是如此强烈,在市场的影响下,任何一个企业主都巴不得立刻用人工智能替代人类,以降低生产成本。

于是乎,人工智能的发展应用和就业之间,似乎二者不可兼得,尤其是在我们第三产业占比依然较低的情况下。

这个时候,我们不得不采取一些老生常谈的办法,以工代赈、基建,去弥补人工智能对就业的冲击,但真正的结构性问题,似乎依然悬而未解。

end.

作者:罗sir,关心经济、社会和我们这个世界的一切,好奇事物发展背后的逻辑,乐观的悲观主义者。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27 1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李开复:中国能做出碾压美国的AI应用!
...,中国能做出碾压美国的AI应用。他提到,“AI时代是用人工智能、超级人工智能,比人还聪明的人工智能,赋能每个应用,让每个应用重写一次,而这个革命就在今年和明年开始会爆发,这就
2024-12-14 20:47:00
马斯克说AI很快就要比人更聪明,靠谱吗?
...斯克8日在社交媒体上表示,到明年年底或者2026年,新的人工智能(AI)模型可能将超越人类的智力,“比最聪明的人还聪明”。马斯克的这一预测靠谱吗?人工智能高速发展,人类能不能
2024-04-11 09:57:00
第五范式迎面来,AI向善很关键
本文转自:解放日报多国科学家就人工智能驱动的科研变革提出真知灼见第五范式迎面来,AI向善很关键顾泳世界顶尖科学家碳大会现场。 本报记者 顾泳推动科学研究从“马拉松”到“加速跑”,
2023-11-08 06:44:00
AI教父辛顿:假设青蛙创造人类,现在占主动权的是人还是青蛙?
...裁。他在神经网络和深度学习方面的开创性研究为当前的人工智能系统开辟了道路。5月初,辛顿辞去他在谷歌担任了十多年的职位,表示做出这个决定是为了可以自由讨论“人工智能的危险”。此
2023-06-12 13:01:00
孙正义首次给出AI发展时间表:将比人聪明1万倍,相当于人和金鱼脑细胞数量差距
...间10月4日,软银集团创始人兼CEO孙正义表示,他相信通用人工智能(AGI)将在10年内成为现实,而在20年内AI将比人聪明1万倍
2023-10-07 16:06:00
...自:人民日报中央厨房-零时差工作室2022年11月底,美国人工智能研究实验室OpenAI上线了人工智能聊天软件ChatGPT
2023-02-13 15:00:00
马斯克亮相沙特投资论坛:2040年机器人比人多 生孩子依然很重要
...再重要。我有很多孩子,也鼓励其他人多生孩子。”而在人工智能领域,马斯克从两个方面谈了看法。首先,AI每年都在以“好10倍”的速度在发展, 估计在两年或两年以内,所有人类能做的
2024-10-30 16:44:00
...,多个AI平台陆续问世,在网络上掀起一阵AI风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和语言大模型应用的发展,AI在某些领域的滥用现象愈发突出,不时引发争议,成为了发展过程中“成长的烦恼”。本期
2025-02-28 09:34:00
文化沙龙 | AI能帮助作家艺术家实现个性创作吗?
...尤其是横空出世的DeepSeek大语言模型,它激发了人们对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渴望和期待,被很快运用到各种领域和各种场景。以文学和艺术创作为使命的作家、诗人、艺术家,深深感受到这
2025-03-24 21:03: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丨浪潮智能终端“超高清+AI”解锁场景新玩法
漫步浩瀚太空,秒回侏罗纪时代,与科幻机甲同框……济南方特东方神画“九州神韵”的XR拍摄专区,小学生李安安兴奋地“穿越”在异时空中
2025-10-11 10:21:00
近日,据大象新闻报道,疾控卫监部门在一次突击检查中发现,某美容院将普通的高频电灼仪包装为“黄金微针”项目进行推广。这类看似创新的营销话术
2025-10-11 12:36:00
中新经纬10月11日电 (李自曼)近期,多家险企推出1年期的短期重疾险产品。同样保额下,传统重疾险保费动辄千元甚至上万元
2025-10-11 13:55:00
滨州移动织就“数字救援网”,赋能红十字演练通信零死角
鲁网10月11日讯近日,中国红十字应急救援北部协作区综合救援演练在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黄河三角洲应急消防实训基地拉开帷幕
2025-10-11 14:44:00
看点十足!2025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变身“AI嘉年华”
当碳基生命的创造力与硅基生命的智慧力深度融合,将迸发出怎样的“AI+”可能?2025年10月10日—10月12日,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在广州保利世贸博览馆盛大召开
2025-10-11 15:31:00
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碳硅共生 合创AI+时代
10月10日至12日,2025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在广州举行。10月11日上午,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出席大会主论坛,并发表题为《碳硅共生 合创AI+时代》的主旨演讲
2025-10-11 15:31:00
北京apm多重活动焕活国庆长假新体验,解锁假日新乐趣!
国庆假日期间,北京apm以“沉浸式假日体验”为核心,精心打造多元互动活动、热门IP联名快闪与专属会员福利矩阵,为王府井商圈注入鲜活动能与浓郁假日氛围
2025-10-11 15:41:00
山东乐陵:“老味道”飘出消费新滋味
位于乐陵市经济开发区的山东金鹏德盛斋扒鸡有限公司扒鸡生产车间内,老师傅王强不再像过去那样,紧盯着油炸锅、凭经验调节火力
2025-10-11 16:03:00
近日,张家口农商银行钟楼北小贷中心积极组织开展一场针对光大新天地商城内各商户的专项走访活动。此次活动旨在深入了解商城内各类商户的经营状况
2025-10-11 16:20:00
易生支付:智慧支付护航国庆文旅消费 赋能区域商业活力升级
2025年国庆长假期间,全国文旅消费市场持续呈现旺盛活力。易生支付凭借高并发交易处理、全渠道聚合支付、实时资金清算等核心技术能力
2025-10-11 17:08: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连宁燕今年以来,威海市商务局围绕促消费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紧跟国家、省级、市级各级各类消费提振部署安排
2025-10-11 17:10:00
从精装到智装:百川装饰20年新范式在深圳启航
新范式·新百川·新未来:20周年发布品牌与战略升级近日,行业专家、合作伙伴及媒体代表逾300人齐聚深圳百川装饰集团20周年现场
2025-10-11 17:11:00
聊城首家无缝钢管制造企业汇通集团:年产85万吨钢管,远销全球30余国
鲁网10月11日讯(记者 泮晓阳)10月11日上午,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企业家系列现场记者见面会(六)聊城黑色金属加工
2025-10-11 17:44:00
聊城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创新水平稳步提高,多项成果达国际领先
鲁网10月11日讯(记者 泮晓阳)10月11日上午,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企业家系列现场记者见面会(六)聊城黑色金属加工
2025-10-11 17:49:00
三木众合主导专利技术填补省内网络安全领域技术空白
鲁网10月11日讯(记者 泮晓阳)10月11日上午,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企业家系列现场记者见面会(六)聊城黑色金属加工
2025-10-11 17:4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