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津城图事】大爱!天津这对夫妇30年义务赡养14位孤寡老人不求回报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7-24 13:53:00 来源:北方网

天津北方网讯:“你找赵师傅啊!他可是我们邻里街坊出了名的热心肠。”“上次我家遇到难题,就是赵大爷帮着解决的。”“打热线26670440,就能找到他。”……来到赵永华居住的双环邨街佳园北里,随便和一位小区居民提起,对方都会不吝赞美之词。今年78岁的赵永华是天津市红桥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一名志愿者,脚步轻盈、精神矍铄的他迈着铿锵有力的步子将记者带到了他家。

【津城图事】大爱!天津这对夫妇30年义务赡养14位孤寡老人不求回报

走进赵永华的卧室,一面墙上贴满了不同老人和赵永华夫妇的生活照。“我们先后认养了14位素不相识的老人,并为其中12人送终。”赵永华回忆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在我们夫妻的父母相继去世后,我们就有了认养父母的想法。如果家里没个老人的话,总会觉得特别孤独。”30年前,赵永华和老伴开始琢磨,认养一两位老人做个伴儿。“当你敢想这事儿的时候,就要做好200%的准备。”喊出这个想法时,不少人来找到他,“好多人来了电话就说,好心人咱们有缘分,我有多少存款,有房子,以后都给你。”赵永华想,本想给自己找个乐呵的事儿,怎么就变成了生意,为了避免非议,他们决定只赡养无儿女、无存款、无人照料的“三无”老人,而且尽量通过公证,或通过街道结对子的形式,“有人监督着,这事能做得持久,经过不断地筛选 ,我们找到了赡养的老人。

【津城图事】大爱!天津这对夫妇30年义务赡养14位孤寡老人不求回报

【津城图事】大爱!天津这对夫妇30年义务赡养14位孤寡老人不求回报

“这是我们第一位赡养的老人,潘宝性奶奶。”赵永华指着照片说,1996年,他们夫妇俩认识了当时90岁的潘宝性。最开始就是经常去看望和照料她,潘宝性患有胰腺瘤和胆结石,一个人住在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小平房里,一下雨就四处漏水,“有次去时,赶上下雨,她又正好犯病,疼得厉害,我们当时就打了辆车,把她送到医院,出院后就把老人接回了家。”从此,潘宝性就和赵永华夫妇生活在一起,直到2004年为其送终。自此之后,韩秀荣、闫宝林、霍亚琴、邱秀卿……一位位“爸爸”“妈妈”进入到赵永华的生活中来,形成了超越血缘关系的“社区新型家庭”。

“我们养老人,就管老人叫父母,老人也和邻居聊天时会说,‘我姑娘在家做饭,儿子带我出来溜达溜达’。”赵永华说,每次听到老人把他和老伴当作儿女一样和邻居炫耀时,别提多开心了。前几年,网友竟在讨论的“老人摔倒该不该扶”这一话题,在赵永华心中就像是一个笑话,“老人摔倒就该有人扶,一样地,老人没有人照顾,也该有人照顾。很多人总怕一腔热血遇寒流,不要这么想,问心无愧就好了。”

【津城图事】大爱!天津这对夫妇30年义务赡养14位孤寡老人不求回报

直到2021年张文成老人去世后,赵永华再也没有遇见需要赡养的老人,“2014年以后,这种情况几乎就没了。”他把这种情况归功于社会的进步,“以前的老人一辈子没工作,不懂得自己上保险,也不想麻烦其他人,所以造成了无人赡养的情况。”这些年的变化赵永华看在眼里,“现在每个社区都有了日间照料中心、老人家食堂,老人们也都签约了家庭医生。社区都在网格化管理,有什么事网格员马上就能联系到,如果孤寡老人真的没地方住,还能申请国家公租房,现在真的是老有所依的社会啊!”

【津城图事】大爱!天津这对夫妇30年义务赡养14位孤寡老人不求回报

【津城图事】大爱!天津这对夫妇30年义务赡养14位孤寡老人不求回报

除了赡养老人之外,赵永华夫妇还将扶老助困扩大到更广阔的范围。在赵永华家门口,挂着一块写有“永华热线26670440”的门牌。这是赵永华2004年开通的扶老助困帮办热线,24小时义务为有需要的家庭提供各种帮助。而在卧室一角的一张方桌就是赵永华的“办公区域”。老旧的电话座机,虽然按键号码有些磨损,握把也尽是细密的划痕,却真真正正地为老百姓做了不少服务。电话旁边摆放着30多个装满手写资料的文件夹,“我这不仅仅扶老助困,还是天津市遗体捐献志愿者宣传服务小组的热线电话。”原来,在2002年,赵永华和老伴孙秀兰就完成捐赠遗体和眼角膜公证手续,成为天津市第一对“双捐”的志愿者夫妻,经过多年的经营,这支由赵永华夫妇创立的公益队伍已有上百人的规模,目前天津市登记遗体捐赠人数达到了3000多人,登记捐赠眼角膜人数也达到了1000多人。

【津城图事】大爱!天津这对夫妇30年义务赡养14位孤寡老人不求回报

“第四届全国五好家庭”“天津市优秀志愿者”“天津市2017年度最美家庭”……家中的柜子和墙上满满都是各式各样的奖杯、奖状和锦旗。如今,赵永华的志愿服务还在继续,每个月都有宣讲、每天固定的巡逻……总会有人和赵永华说,“赵师傅,您辛苦了。”赵永华总是笑呵呵地回答,老百姓谈不上什么奉献,不过就是帮别人“搬块儿砖”罢了。回顾三十年前,赵永华从工厂下岗,当时摆在面前的有两条路,要么下海经商,要么再就业,“我选择了在社区帮帮忙。”那时还没有“志愿服务”这个叫法,都叫做“帮忙”,这一帮忙就是三十年,“为人民服务,永远在路上”,赵永华一脸笑容地说道。(津云新闻记者王敬怡)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24 18: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与他人建立赡养关系,是社会养老机制的有益补充。不少孤寡老人,通过和他人签订赡养及财产赠与协议,确保了自己的晚年生活质量。然而,上海的一位九旬老人,在与年轻同事建立了十余年赡养
2024-08-29 15:28:00
...测等方式,了解掌握特殊困难老年人居家生活情况,支持赡养人、扶养人履行赡养、扶养义务,并根据实际需要提供政策宣传讲解、需求转介和必要救援等服务。为涵盖更多有需要的老人,该方案还
2023-12-13 10:37:00
...或者租赁关系。”以房养老的主要对象应当是失独家庭、孤寡老人、老年贫困者,而且必须是老人完全自愿,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强迫老人以房养老。因此,孟大爷的儿女说父亲可以用房产担保贷
2022-12-19 07:00
老人300万房产赠水果摊主案二审宣判 法院驳回老人亲属上诉请求
...某在与马某共同生活期间,尽到生活上的照料和精神上的赡养,并在马某死后为其操办后事,已履行了《遗赠扶养协议》约定的义务。综上,上海二中院判决驳回马某亲属的上诉请求,维持原判。法
2024-05-17 16:55:00
赵女士走了,叔姑舅姨9人争遗产,房产为何收归国家?案例释法→
...院主张继承遗产的,但现实中还存在一种情况,就是有些孤寡老人离世后,根本就没有人来主张继承他的遗产,那这种情况又该怎么办呢?法律上又是如何规定的呢? 我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四十五
2025-02-25 15:06:00
老太太和养女断绝关系,邻居照顾6年花了26万,去世后,养女要求邻居和她道歉
...于老太太在93岁的时候寿终正寝了。王建民夫妇主动照顾孤寡老人的事迹很快便在附近传开了,甚至引来了媒体的争相报道。民众纷纷夸赞王建民夫妇是中国好邻居,一方面又怒斥李新茹是个养不
2024-06-28 12:57:00
父母有退休金,子女就可以不履行赡养义务吗?
...庭矛盾,被小儿子赶出家门,故要求其小儿子贾小某支付赡养费。贾小某却辩称,父母有工资,生活无忧,并不存在赡养问题,更无需支付赡养费。原来,贾某夫妇育有三子两女,二人一直与小儿子
2022-12-14 02:42
九旬夫妇起诉子女 要求“常回家看看”
...住我那儿去!”近日,四川绵阳市游仙法院成功调解一起赡养纠纷案后,小女儿的一席话让九旬老夫妇乐开了花。蔡某夫妇年逾九旬,育有4个儿女,其中三女儿有残疾,子女们均因家庭、工作等原
2024-05-20 00:21:00
子女怠于赡养,老人可收回赠与的房产
本文转自:人民网子女怠于赡养,老人可收回赠与的房产法院:未尽赡养义务,可以撤销赠与合同本报讯 (记者 陶琛 通讯员 龚安妮)年逾七旬的老人将名下房产过户给了子女,但子女在获赠房屋
2024-11-09 09:55: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