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福州新闻网7月19日讯(记者 李琪 实习生 张欣颜 文/图)在福建博物院一楼3号厅外,有一处造型似庭院水池的造景,石条铺就“矴步桥”成为沟通大厅两侧的通道。如今,矴步上新增了一座“廊桥”,廊屋上精致的玄天藻井让来往游人驻足。
7月19日,展品《廊桥廊屋及藻井》揭牌仪式在福建博物院举行。这座由昆明理工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研究团队携手“木拱桥营造技艺”传承人卓继端师徒共同打造的展品,将通过精湛的传统木作技术,向游人展示木拱廊桥的独特魅力。
闽浙木拱廊桥,木拱桥营造技艺的代表作
中国南方山区的廊桥历史十分悠久,唐代诗人白居易在《修香山寺记》有这样的记载:“自寺前亭一所,登寺桥一所连桥廊七间……”其中提到“桥廊”,为廊桥最早的文献记载。廊桥在闽浙地区尤其密集,闽东民间称“屋桥”“厝桥”或“花桥”,浙西南称“蜈蚣桥”“鹊巢桥”。廊桥之中,闽浙木拱廊桥则是其中技术含量最高的门类。
现存的木拱廊桥主要分布在闽东北、浙西南一带,福州现存的木拱廊桥多位于闽侯县北部山区,廷坪乡的龙津桥、白沙镇的远济桥都是其中的代表。
2009年“中国木拱桥营造技艺”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闽东北、浙西南的22座“闽浙木拱廊桥”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
出席此次揭牌仪式的捐赠者代表、昆明理工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刘妍自2009年起开始研究闽浙廊桥。他介绍,闽浙廊桥独特的编木拱结构在桥梁建筑上十分奇特、罕见,将木材的运用发挥到了极致。“在欧洲多国、日本的历史文献中,我都曾见过对编木拱结构的记载,但全世界仅闽浙廊桥有这一结构的大规模实物遗存,非常珍贵。”
廊桥归“家”,展示独特非遗技艺
展品《桥廊及藻井》由廊桥和藻井两个部分构成。玄天(螺旋藻井)的作品原型为福建屏南漈下村龙漈仙宫中央螺旋藻井(称为“玄天”或“旋天”)。2024年1月,该组展品首展于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礼之权衡:庙堂规制与地域建筑”特展,由刘妍课题组设计主持、携手屏南古建装饰有限公司的匠师合作完成。2024年5月由昆明理工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暨建筑人类学博物馆捐赠给福建博物院。
“在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的临展结束后,我们决定让《桥廊及藻井》回到它真正的‘家’,也就是福建。木拱廊桥技术在福建地区的发展是最为至臻纯熟的,玄天藻井也是属于闽东地区的民间技艺集大成者。”刘妍副教授表示。
福建博物院副院长楼建龙表示,之后会增加相应的布景及知识展板,丰富廊桥的场景,更深入地向公众讲解廊桥所蕴含的历史价值。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20 09: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