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姜青青《天开图画在皇城》新书首发,注重层层“品读”南宋皇城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1-13 17:04:00 来源:搜狐文化

11月12日,《品宋》系列图书发布会暨《天开图画在皇城》新书首发仪式在“浙江省最美书店”——南宋书房举办。

姜青青《天开图画在皇城》新书首发,注重层层“品读”南宋皇城

活动现场,以南宋书房为策划,联合数十名宋文化研究者、文化学者、宋史专家顾问,历时2年时间之久精心筹备、匠心打磨的“品宋”系列图书终于和读者朋友们见面了。在省市区相关部门领导、行业领导及品宋系列图书作者团队代表以及200多名读者的见证下,《天开图画在皇城》作为“品宋”系列中打头阵的第一品正式亮相。发布会期间,作者姜青青带领读者朋友们层层品读“南宋皇城”。

姜青青《天开图画在皇城》新书首发,注重层层“品读”南宋皇城

如何从通俗可视的角度“品宋”?

姜青青老师一直是宋文化的积极传播者,他曾出版过《遇见宋版书》《龙飞凤舞到钱塘——南宋皇城寻踪》《从都城走向天城》《山水之间帝王家》等好书。《品宋:天开图画在皇城》是他第三本关于南宋皇城的专著,这一品揭开的是消失在历史长河里的南宋皇城的秘密。他用文学的、通俗的笔法将南宋皇城选址的故事、宫殿的建造、宫墙内的秘闻、宫苑草木等一一勾勒,从南宋皇城的兴衰中书写了宋人文化和宋人精神。

姜青青《天开图画在皇城》新书首发,注重层层“品读”南宋皇城

姜青青在新书首发式上说:“南宋皇城在历史上是个“极品”,是当时造极于世的建筑和园林艺术的最顶级作品。然而,南宋皇城并未给我们留下一张建筑图纸,文献记载也极为稀缺,这样的题材如何去发现,如何去写,又如何从当代通俗的、可视的角度去品读和品味?这是我写这本书时的一种新思考。”

此前,《龙飞凤舞到钱塘——南宋皇城寻踪》侧重于史实叙述。通过对文献档案的整理研读和对考古成果的吸收利用,以“大遗址公园”理念为指导,较为系统和全面地叙述了南宋皇城兴衰史、皇城遗址考古、研究和临安城遗址保护规划,以及20余项综合保护措施等,同时因为该书列入了“世界的杭州”丛书,故而也从世界史的视角,关注南宋皇城以及临安城的发展史对人类历史进程的积极影响。

接着出版的《山水之间帝王家》侧重于讲好故事。此书为“杭州优秀传统文化丛书”中的一种,根据该丛书“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写作原则,姜青青在该书的写作中将真实性和可读性通过“讲故事”的艺术手法做了一次有机融合。所以该书的特点就是虚实结合,历史真实是书中故事合理虚构的基础,而故事情节中的虚构成分又不完全等于相关史实依据的虚无飘飘。

同样是写南宋皇城的《天开图画在皇城》更注重的是“品”,分别从“南宋都城会是什么样?”“南宋都城该是什么样”,以及“南宋都城原来是这样”三个角度,学术为基,散文为体,细节为质,美图为品,通过“轻阅读”的方式,展示南宋皇城当年的精彩与不凡。

设计层层品读的“游览线”

全书总体逻辑结构上,首先以唯一存世的一位南宋亲历者详述皇城的珍贵文献《南渡行宫记》为“导引”,以其作者陈世崇为“导游”,通过对照原文的解读,细数这座曾经无比辉煌壮丽的宫苑的整体形象,也使读者对南宋皇城有一个初步的总体印象。

接着,从纵横两个维度解析南宋皇城的文化传统。横向从人文地理的角度,关注皇城主要所在地杭州凤凰山的传统文化与自然环境,其中不乏作者在研读文献中的新发现,例如,苏轼曾在凤凰山结庐“凤喙”的史实。纵向则关注两宋皇城文化的发展脉络及其传承,都是在相关学术研究的基础上以通俗易懂的文字叙述加以呈现的。

由总体印象进而再解构具体景物,如赵官家办公、宴请和读书的地方,帝后嫔妃生活的“秘境”,以及山水园林建筑、宫苑花木景观等皇城中的方方面面,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由外而内,由鸟瞰而近观这座史上罕见的自然山水园林宫殿,恰似山阴道上,一路踏歌,移步换景,柳暗花明。

从皇城的细节入手,搭建“观景台”

偌大一座皇城,需要有很多的、具象的和生动的细节来呈现,需要架构起一座座独具站位、最佳视角的“观景台”,从而给人以一种有真料、有“质感”的悦读和欣赏。

书中的细节可以是真人真事的历史细节,如第三章《汴京临安两宫城,谁大谁小》,写南宋宁宗时的江湖派诗人刘过,在“熟人”殿前都指挥使郭杲的带领下上了宫中御苑凤凰山,他明着观景览胜、寻花问草,暗中却在岩壁树林间搜寻皇城的一边一角,写下了“十分云气近蓬莱”的诗句,把大内景象比作蓬莱仙境,由此带出南宋皇城的营造特点,及其对汉唐以来宫城“一池三山”营造格局的承续和蜕变。

也可以是亭台楼观的建筑细节,如第六章《后宫:帝后嫔妃生活的“秘境”》,通过陆游好友王仲信为高宗生母韦太后的慈宁殿创作了《慈宁殿赋》,通过对其华彩靓丽、韵律铿锵的描述作精准而通俗的解析,极为细腻地展露了这座皇太后“豪宅”的远远近近、前前后后、上上下下、里里外外,并将其与宫中一般嫔妃的“蚁聚”之舍形成鲜明对照。还可以是一花一石的园林细节,如第八章《宫苑草木志:在水一方“梅花碑”》,通过品味宁宗杨皇后(小名桂枝)题跋的一系列名画的艺术构思、创作手法和诗画内涵,以这位爱花“女神”的视角,还原大内后苑应有的园艺特色、琪花瑶草,给人留下一片繁花似锦的意韵。

利用宋画来图解、品读皇城

当年为保密需要,南宋皇城仅有的传世地图《皇城图》,宫禁之内混沌一片,并无可资利用的图像。虽然南宋皇城华美精致的建筑艺术在历史上有其独特地位,但即使采用散文化的叙述方式,讲得再多再生动,也还是比较抽象的概念,不足以凸显它的风采。好在南宋有画院制度,大量优秀画师为后人留下了极为精致和精美的画作。《天开图画在皇城》把当时能够出入宫廷的画师作品作为重点突破口,从他们画上的“半边”“一角”找出宫殿楼台的雕梁画栋和庭园的花石草木,形成直观形象的皇城“拼图”,从而我们得以从多方面、多维度、多角度品鉴当年皇城的真实样貌。

我们通过珍贵宋画集合而成的皇城“影像集”,可以领略诸如朝政中心正殿与内殿、另一种宫廷办公场所宴殿、太后和皇后的“豪宅”和普通嫔妃“蚁聚”的集体宿舍等宫廷主要建筑的艺术形象,品味这座山水园林宫殿的高台、长廊、茅屋、寺观、亭子、舟桥和射圃等附属建构的工艺匠心,以及百花巧石等造园艺术的韵味意境。由此,南宋皇城也具备了欣赏和品鉴的审美意义。

利用宋画图解、品读南宋皇城,在学术界甚为少见,这也是姜青青的一种具有学术意义的尝试。如“馒头山上的‘窥视者’”一节,以讲故事的散文笔调,通过南宋之初御史中丞张守为翰林图画局寻找租房而被弹劾一事,对美国有学者所谓的“没有任何蛛丝马迹,显示南宋官制体系中的画院究竟复置于何处,古临安地图亦未见其踪影”,由此认定南宋复置御前画院只是一个“虚拟画院”的观点,给予了恰如其分的澄清。

在姜青青老师的带领下,200多位读者走进《品宋:天开图画在皇城》这本书,深入南宋皇城,以别样视角走入历史,了解神秘的皇城过往。

综合自:央视网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13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沉睡的南宋》中,为大众揭开了考古学的神秘面纱。南宋皇城在哪儿?中国现存最早的皇室太庙遗址里真有密室吗?禁止出境展览的战国“啤酒杯”是怎么出土的?《唤醒沉睡的南宋》是杜正贤教授
2024-07-21 08:55:00
宋朝的皇城为何不如唐明清诸朝?
...要数盛唐与明清年代。这两个朝代分别打造了规模宏大的皇城,向天下昭示主子的强盛与雄心。大唐皇城,气势如虹。这座气派非凡的宫殿群落坐落于唐都长安城中,占地面积近七百万平方米,有着
2023-08-31 10:48:00
明朝在凤阳修建的中都城为什么突然间就烂尾了
...遗址。“明中都”历经600多年的战火与风雨,如今只剩下皇城遗址。大明统一中国后,明太祖朱元璋因为乡情难舍,打算在他的故乡凤阳营建皇宫。并未了为显示其新王朝的威势,经过对南京、
2023-04-22 10:09:00
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安徽往前赶 | 凤阳明中都遗址:一座“爷爷辈”的皇城
...誉为中国古代完备宫殿的蓝本,被民间称为“爷爷辈”的皇城。大皖新闻跟随“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安徽往前赶“采访组,一睹这座“国宝”的风采。4月17日,风和日丽。记者跟随采访组,
2025-04-18 19:36:00
湖北郑集镇镇长:上火星前我们自己都不知道
...。同时,我们十分自豪和荣幸,这对弘扬楚文化、传承楚皇城、提升郑集在全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具有深远的影响。记者:您为我们整体介绍一下郑集镇?莫钰:襄阳宜城市是楚国故都、宋玉故里。
2023-05-05 04:26:00
...历史之谜。根据近40年来的考古发现可知:元中都宫城、皇城、外城三重城垣已完备,宫城一号大殿、宫城南门、皇城南门等轴线建筑已建设完工,城内道路、水系、重要建筑基址已完成,也就是
2024-12-16 09:56:00
这个地方曾与北京齐名,建了比故宫还大的皇城却成摆设
...立都城。而这个都城曾与北京南京齐名,是比故宫还大的皇城,令人遗憾的是,这座古都却没有被使用,如今也只是成为了一个县。其实很多人都会产生疑问,为什么朱元璋会选择在凤阳建立一个都
2023-05-09 17:33:00
西夏官窑在哪?辽代皇城何样
...该遗址就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城址由皇城和汉城两部分组成。平面略呈日字形,城墙全用黄土夯筑。2022年6月至10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和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院组
2023-02-16 14:52:00
...只是为了避暑,两都制实际上是沿袭了辽国和金国时期的皇城流动制度,这一制度的确立,既有利于控制中原,又便于联系北方的蒙古王公,巩固元朝中央政府对全国的控制。上都城的形制和大都类
2023-08-21 14:2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80年前,烽火连天的岁月里,沙县这座闽中山城因“内迁”而成为福建的医疗避风港。这里的医学院师生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医者仁心 救亡图存”的崇高精神。
2025-09-10 13:13:00
今天,送你一朵小红花
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教师,早已不仅是一种职业,而是精神的象征,肩负传承文明的重任。春秋时期,至圣先师孔子率先打破了教育的壁垒
2025-09-10 13:53:00
一纸传单揭露日军瓦解中国抵抗意志图谋
美国“鼓岭之友”召集人穆言灵来宁捐赠侵华日军发放的反动传单原件一纸传单揭露日军瓦解中国抵抗意志图谋图为印有抗战时期美国飞虎队照片的美国《LIFE》杂志
2025-09-10 07:43:00
名家新作 | 刘强:域外《孟子》学研究的力作 ——《古代朝鲜半岛学史研究》读后
赵永刚教授《古代朝鲜半岛学史研究》是域外《孟子》学研究的力作,该书出版以后,受到学界广泛关注,孟子学研究专家杨海文、徐兴无
2025-09-09 22:15:00
9月9日,美国“鼓岭之友”召集人穆言灵女士携研究团队来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参访,并向馆方捐赠其二战期间日军印制的宣传画报实物。
2025-09-09 19:36:00
9月5日,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官宣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将于9月12日至10月30日在湖北举办。作为核心举办地
2025-09-09 11:38:00
一缕温烟袅袅升 穿越红楼品古香
姜江正在用宋元时期非常流行的焚香方式隔火熏香,品鉴梅花香饼。 受访者供图□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静秦可卿的卧室里洋溢的是一股“甜香”
2025-09-09 07:43:00
百岁光耀映经典,千钧笔墨书小兵。日前,“小兵的故事——于明诠主题书法作品展”在市图书馆新馆A馆一层知微展厅开幕。本次展览由石家庄市图书馆主办
2025-09-08 11:43:00
临沂第三十四中学举行八年级英语组暑假读书分享活动
鲁网9月8日讯9月5日,临沂第三十四中学八年级英语组组织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教师暑假后读书分享活动。在此次分享活动中,多位教师聚焦教育类书籍
2025-09-08 16:38:00
山水意境与体悟哲思结合,问心之旅打造旅游新体验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500多年前,王阳明因触怒宦官被贬至贵州龙场(今修文县),成就了中国哲学史上无法遗漏的章节——龙场悟道
2025-09-08 17:36:00
传承泉城历史 感悟名人风骨|一场与历史对话的沉浸式研学之旅
9月7日,由济南市文物保护利用中心主办的“这一站,济南!文物研学游”活动第八期“文脉传承·历史名人探访之旅”顺利举行。第一站来到大明湖的汇波楼
2025-09-08 17:37:00
中元节,俗称“鬼节”“施孤节”“亡者节”或“七月半”等,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有些地方是七月十四日)中元节
2025-09-08 18:18:00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 勇担使命强国有我
当 亲 切 的 问 候 萦 绕 在 校 园 , 当 温 暖 的 笑 容 绽 放 在 每⼀ 张 脸 庞 , ⺠ 族 ⼩ 学 的 学 ⼦ 带 着 期 盼 与 欣 喜
2025-09-07 18:45:00
陈纳德雕像前,一眼深情“对望”,胜过万语千言
抗馆公布美国籍抗日航空英烈名录增补和勘误名单,抗日航空英雄和英烈后代捐赠珍贵文物,飞虎队创始人外孙女嘉兰蕙也来了陈纳德雕像前
2025-09-06 09:54:00
30年绘就14年抗战烽火,画家崔宁抗日战争长卷展在龙口开幕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于洋 通讯员 王明城9月5日,在龙口市美术馆,一幅50米长的抗战长卷徐徐铺展,瞬间将观众拉回1931-1945年的烽火岁月——这是退休警营画家崔宁用30年光阴
2025-09-06 12: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