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宋朝历代君主的服饰上为什么缺少龙纹?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3-04 10:12:00 来源:戏说三国

“五爪为龙,四爪为蟒”,龙袍是古代帝王的象征,除却天子之外,哪怕是天子的亲生弟兄也只能穿这四爪的蟒袍。龙袍之所以是龙袍就是因为绣的龙纹,若仔细观察历朝历代皇帝的龙袍,会发现这宋朝的龙袍之上却没有龙纹,这又是为什么?是什么原因导致这龙纹的消失?

宋朝历代君主的服饰上为什么缺少龙纹?

宋朝龙纹的“消失”的原因,要从龙袍的起源开始。龙可谓是华夏民族的精神图腾,由各个动物的一部分拼凑而成,在中华传统文化中龙是九五之尊,是万物之首,是天地之间最高贵的存在。

因此历朝历代的皇帝为了标榜自己是真龙天子,将这龙绣在自己的衣服上,以此来表明自己是这万民之首,是最高权力的拥有者。

最早龙袍的出现是在周朝创立初期,周朝天子周武王姬发为自己定制的一套龙袍,自此天子穿龙袍就此为后代延续。

宋朝历代君主的服饰上为什么缺少龙纹?

各朝各代的龙袍设置皆有所不同,秦朝以玄色,即黑色为尊,因此秦朝的龙袍为黑色。秦二世而亡,刘邦获得楚汉相争的胜利,开创汉朝。

刘邦认为这玄色的龙袍不吉利,导致秦二世而亡,又将这龙袍的样式改为黑红相间的款式,而历朝的龙袍款式,颜色都有所改变,可以说几乎是不重样,这最常见的可是这金黄色的龙袍,雍容华贵,将天子的威严表现的淋漓尽致。

宋朝历代君主的服饰上为什么缺少龙纹?

龙袍作为皇帝身份的象征,款式各有不同,但那五爪的龙是稳稳地在皇帝的衣袍之上不曾改变,可又为何偏偏宋朝时期的龙袍没有龙纹呢?为什么那画像上宋朝的历代君主的服饰之上会缺少龙纹?

其实,宋朝皇帝并不是没有含有龙纹的服饰,也不是没有龙冠,只是不常穿而已。古时候的衣服分为礼服、常服,天子的服饰也是如此。

这龙袍,龙冠对于宋朝的皇帝而言是冕服(也可以理解为礼服),只有在大型的祭祀和新的的场合,庆典之时才会穿着,象征着天子的威严庄重。在平常的时候,大多都是另一套服饰,上面有龙纹也有可能没有,全凭各朝各代的喜好。

但即便是最注重仪式感的皇帝,也不会天天都穿在新的的场合才穿得特制的龙袍,毕竟这种龙袍的制作工艺也好,穿着方式也好都十分的麻烦,更不可能休息的时候还穿这龙袍。

宋朝历代君主的服饰上为什么缺少龙纹?

至于为什么皇帝常服之上没有龙纹,这和宋朝特有的审美风格和艺术习惯,有着紧密的联系。宋朝的审美与唐朝的截然不同,甚至有点“叛逆”的意味。

众所周知,唐朝不论是在衣食住行之上,还是宫殿的修建方面都是富丽堂皇,金碧辉煌,耀眼又璀璨。如果说唐朝的审美是行走在浮华之间,是耀眼璀璨的大唐盛世,那么宋朝就是低调内敛,清粥小菜,文人风格。

宋朝历代君主的服饰上为什么缺少龙纹?

即便宋朝的经济发展水平远高于唐朝,也不能改变宋朝的审美走向低调朴素。宋朝与前面几个朝代对文物两科的态度也有所不同,是一个重文轻武的朝代,北宋的皇帝大多都是风度翩翩,喜爱舞文弄墨的,整个社会亦是有着厚重的文学氛围。

从当代的一些书画作品来看,文人笔下的画作往往都是简单却又寓意深厚。宋朝的许多皇帝也十分热衷于和文人墨客打交道,更不想高高在上,因此在审美上与大多数人皆一致,龙袍也就逐渐越来越“普通”,甚至将“浮夸”的龙纹所去除,换成简单朴素的样子,甚至和官员的朝服相差不多。

宋朝历代君主的服饰上为什么缺少龙纹?

宋朝的审美是各朝之中特有的清雅,这一种清雅不仅表现在龙袍之上,还是有百姓的服饰,日常生活之中,没有富丽堂皇,没有金碧辉煌,只有素丽清雅,简单便捷,因为特殊的历史成因使得宋朝文人有了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使得文人简单素雅的审美带给整个社会。

但这样的审美毕竟是单一的,是由上位者主导的。在多元文化同时发展的今天,我们有着属于自己特有的风格,多而不乱,包容,不是同化。

各式各样的文化在我国生根发芽的同时,我们也应该要时刻注意,不要让那些璀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此而黯然无光。

宋朝历代君主的服饰上为什么缺少龙纹?

如今龙袍已经失去了其象征意义,但龙袍文化是过往历史的一部分,即便如今的我们再也不需要龙袍的存在,但我们仍然需要记得,有关龙袍演变的过往,龙袍的身上不仅仅是权利的变化,还有一个社会的风气的演变。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3-04 11:45:2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聊聊古代皇帝龙袍的进化史
...们所说的龙袍。最早的龙袍是黑色的早在先秦时期,各国君主就已经拥有了象征一国最高统治者的独一无二的袍服。我们今天在电视剧上看到的各种皇帝穿得基本都是黄色的龙袍,其实并非如此。一
2023-08-23 14:52:00
为什么秦始皇穿黑龙袍,而后世皇帝大多穿黄龙袍呢
...迭的规律。而在战国时期,“五德终始说”恰好为战国各君主们提供了一统天下的理论依据。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采用“五德终始说”来合理化自己的统治的皇帝。他根据邹衍提出的历史循环
2024-03-15 19:31:00
包拯居然敢穿龙袍,难道他有异心不成
...腾,自古以来龙就在中华历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封建君主专制时期,龙更是君主的象征,而且还是君主专用的物品标志。比如,袍服和玉玺等物品往往都会被冠以专有性,打上只属于皇帝的“真
2023-02-21 18:51:00
宋朝服饰的淡雅风格与文人治国的影响
...、臣僚亦或是平民百姓在非正式场合一般都不称呼他们的君主为“皇上”,而是“官家”,这样的叫法跟宋朝前后的封建王朝都不一样,其中一个原因就和宋“得国不正”的历史有关。周世宗驾崩后
2023-12-01 15:48:00
包拯穿龙袍是怎么回事
众所周知,在漫长的君主专制的封建社会中,龙袍是天子的一个重要象征,也是皇帝的专属物。在古代私自穿龙袍是重罪,是对皇帝的大不敬。轻则脑袋搬家,重则株连九族。所以在古代只有天子才有资
2023-05-17 16:09:00
皇帝龙袍到底是什么颜色的
...儒刘向根据董仲舒的五德理论重新梳理了上古以来的历朝历代,他认为大汉不是水德、也不是土德,而是火德!刘向这套理论在汉朝官方没获得多少支持,反而是王莽非常推崇。王莽篡汉后自认为是
2024-07-15 15:13:00
从龙袍看宋朝:简约之美与实用主义的融合
...国古代的封建王朝,龙袍可以说是皇帝权力的象征。历朝历代也只有皇上才能够享有穿龙袍的权利,而古人出于“天授人权”的统治需要,往往会在龙袍上绣上“龙”的图案。以此来神化统治者“天
2023-10-31 05:09:00
历史上除了历朝皇帝,还有人穿龙袍下葬吗
在中国古代,封建君主立宪制存在了几千年的历史,君臣思想根深蒂固,皇帝也成天子,即上天的儿子,地位之尊贵可见一斑。天子所用之物无论大小都有专属的颜色、图文装饰、甚至样式等,龙袍就是
2024-04-24 13:37:00
...来的五行学所导致的部分皇朝所着龙袍为其他颜色)历朝历代对于龙袍穿着上的相关规定各有不同。到了清朝,便是有明令规定,只有皇帝、皇后、太后才能穿龙袍。而清朝的龙袍和历史上其它朝代
2024-07-09 14:4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叶旭升 魏俊 通讯员 张娟 龚义)1945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已近尾声,日寇却仍在中华大地上负隅顽抗
2025-09-01 21:30: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㵲阳河畔 和平之光永驻‌
㵲阳河畔,镇远县和平街南端,沿着青石板路便见到“和平村”的大门,这里不是一个村子,而是战俘收容所旧址。1938年武汉会战期间
2025-09-01 23:04:00
“冀东抗战,打得既艰难又勇敢。一拨一拨地牺牲,又前赴后继地去参军。”“爬起来,义无反顾地向前冲。因为我们知道,这是为全民族而抗战
2025-09-01 14:53:00
特别报道丨一馆一展,藏着黑土热血的英雄故事
“沉默太久,不是因为遗忘,是因为雪与泥埋的太深。”8月30日,东北抗联遗址出土文物特展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开展,深埋地下数十年的文物第一次集中呈现在世人面前
2025-09-01 14:55:00
铭记烽火连天 砥砺强军壮志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吉林省白城军分区近日组织“纪念抗战胜利、争当抗联传人”主题党日活动
2025-09-01 14:56:00
从日军手里逃脱后毅然从军!96岁老兵吕盈吉:战友们,安息吧
大众网记者 刘宏蕾 济宁报道在济宁市任城区军休所宿舍,96岁的抗战老兵吕盈吉坐在椅子上,阳光透过窗棂洒在他胸前的勋章上
2025-09-01 17:42:00
良渚古国究竟什么样?那时候人们怎么生活?8月23日,由河北博物院、良渚博物院(良渚研究院)、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推出的“玉韫古国——良渚文化展”在河北博物院开展
2025-09-01 08:00:00
抗战时期,这些清流印记不能忘
东南网8月31日讯(通讯员 吴火招 沈兴源 文/图)清流是21个原中央苏区县之一,也是主力红军的主要活动区域。抗日战争爆发后
2025-09-01 00:03:00
特别观察丨北京这个文物特展,为啥关注度这么高?
8月30日,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内,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正在静静上演。走进“东北抗联遗址出土文物特展”,仿佛步入了八十年前的白山黑水之间
2025-08-31 09:36:00
【微纪录片】东方战场的生命堡垒
1939年的中国,硝烟漫过黄河,掠过长江,最终在西南腹地的群山前停下脚步。位于贵阳东南郊的图云关,正悄然迎来一群特殊的“守关人”
2025-08-31 21:34:00
一只水壶一张地图见证抗战烽火岁月 鼓浪屿华侨后裔讲述先辈参与抗战的故事
年轻时的陈珊轮。雷文铨1940年拍摄于昆明的照片。 陈珊轮的军用水壶。雷文铨1932年绘制的“晋江惠安仙游三县沿海仇货入口地图”
2025-08-30 08:31: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跨越80年!国际援华医疗队后裔齐聚图云关,共缅烽火情谊
“我们为先辈们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所扮演的角色感到非常自豪。作为国际反法西斯战士,这不仅仅是中国的战争
2025-08-30 11:44:00
东北抗联遗址出土文物特展在京开展
为铭记抗联历史,缅怀抗联先烈,弘扬抗联精神,讲好抗战故事,8月30日上午,东北抗联遗址出土文物特展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开展
2025-08-30 15:48: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开学了,来吉林看看古代的高端文具
又到开学季,学生们是不是开始为新学期准备文具清单了?那么在古代,学子们是不是也一样要为开学准备文具清单呢?说起古代的文物清单
2025-08-30 16: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