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沿河:果蔬产业奏响乡村振兴“三部曲”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5-07-08 22:09:00 来源:当代先锋网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果蔬产业作为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的重要特色产业,正日益展现出强大的活力与潜力。它不仅丰富了城区民众的“果蔬”篮子,更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引擎,为当地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让我们一同走进沿河,探寻其果蔬产业的发展密码。

蜂糖李管护培训:开启产业提质增效新篇

夏季,阳光洒在沿河自治县泉坝镇算子村的蜂糖李种植基地,一颗颗饱满的蜂糖李挂满枝头,散发着诱人的果香。近日,这里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培训活动。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的薛华柏、黄振宇两位研究员深入基地,为40余名种植户传授蜂糖李管护技术。

沿河:果蔬产业奏响乡村振兴“三部曲”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泉坝镇水田河谷蜂糖李基地蜂糖李挂满枝头。

培训现场,专家们耐心讲解,从蜂糖李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到采后管理技术的细节,无一不包。他们还亲自示范剪枝、整形、拉枝及科学施肥等操作,手把手指导种植户掌握关键技术。种植户们围在专家身边,认真聆听,不时提问,眼神中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和对产业发展的期待。

过去,沿河蜂糖李产业虽有一定发展,但面临着诸多问题。种植户缺乏科学管护知识,导致果品质量参差不齐,产量也不稳定。而且,产业品牌建设薄弱,市场竞争力有限。

为改变这一现状,泉坝镇积极行动,邀请专家开展培训便是重要举措之一。同时,沿河自治县农业农村局与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签订科技合作协议,为产业发展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通过合作,将引进新品种,加强病虫害防治和栽培管理技术研究,提纯空心李优良品系等。

此次培训成效显著,种植户们收获颇丰。泉坝镇三坝村种植大户冉光全感慨道:“通过这次培训,让我受益匪浅。我觉得要发展好蜂糖李,管护才是关键。”另一位种植大户田仁江也表示,将把学到的技术运用到实践中,争取实现增产增收。

未来,泉坝镇计划常态化开展此类技术培训活动,进一步提升种植户的管护技能。同时,借助与郑州果树研究所的合作,优化蜂糖李品种结构,打造示范基地,培养本地技术人才,推动蜂糖李产业实现质的飞跃,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更多活力。

城区“菜篮子”:蔬菜产业的蓬勃之路

走进沿河和平街道枫香社区的蔬菜基地,仿佛踏入了一片绿色的海洋。茂盛鲜嫩的各种蔬菜把田地遮得严严实实,西红柿打着嘟噜,辣椒红得像火炭,黄瓜绿得要滴下来。成群的小蜜蜂在花丛中飞舞,菜农们则忙着采收新鲜蔬菜,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沿河:果蔬产业奏响乡村振兴“三部曲”

蔬菜种植属“短平快”产业丰收现场。

种植户张和平一边指导工人采收,一边高兴地说:“今天还可以,西红柿批发就卖了2元一斤咯。”他身旁的工人熟练地采摘、搬运、装筐、打包,准备将这些蔬菜运往城区市场。种植户张超种植蔬菜近十年,今年种植了4.6亩左右,有花菜、卷芯菜等多个品种,他一直坚持原生态种植,只为让城区民众吃上新鲜、健康的蔬菜。

枫香社区的蔬菜种植历史悠久,早在二十几年前,这里就是铜仁早熟蔬菜示范基地,1998年还创建了“乌杨品牌无公害果蔬”品牌。然而,在发展过程中,也曾遇到过困境。过去,种植方式较为传统,缺乏科学指导,导致蔬菜产量和品质难以提升。而且,销售渠道单一,市场波动对菜农收入影响较大。

近年来,和平街道以党建为引领,组织民众发展蔬菜种植。通过科学选种、科学育苗、科学管护,以及抱团发展等形式,不断优化产业发展模式。同时,加强与城区市场的对接,建立稳定的销售渠道,让蔬菜能够顺利走向市场。

如今,枫香社区的蔬菜产业取得了显著成效。每天采收量可达4万至5万斤,一部分批发给县城各蔬菜摊点,一部分由种植户自己上街售卖。社区还通过发展蔬菜种植,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居民张涛满意地说:“社区一年四季都有人种植蔬菜,只要勤快,有干不完的活,每天工资100多元,活轻松,还照顾了家庭。”。

未来,和平街道将继续强化党建引领,进一步完善蔬菜产业发展链条。加大科技投入,引入更多优质品种,推广绿色种植技术,提升蔬菜品质。同时,拓展销售渠道,打造更具影响力的蔬菜品牌,让这片城区“菜篮子”更加丰盛,为民众持续增收提供更坚实的保障。

“果”篮子供应基地:水果产业的致富密码

在沿河沙子街道米溪村的葡萄种植园里,连片的葡萄绿意盎然,一串串颗粒饱满的葡萄从藤蔓间探出头来,仿佛在向人们展示着丰收的希望。果农何朝贵正在园中忙碌,他仔细地为葡萄疏果、除草,精心呵护着每一株葡萄藤。

沿河:果蔬产业奏响乡村振兴“三部曲”

葡萄种植园里。

“近期是葡萄管护的关键时期,每一步都关系着葡萄的品质和甜度。”何朝贵介绍,今年他种植了巨峰、夏黑等多个品种的葡萄,还有10亩蓝莓,精心管护后的葡萄亩产可达2000斤,产值预计50余万元。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他还在葡萄园里套种了10余亩西瓜。

米溪村地处沿河街道南部,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适宜的气候条件,一直致力于打造城区“果”篮子供应基地。但曾经,这里的水果产业也面临诸多挑战。品种老化、管理粗放,导致水果病虫害严重,产量和品质都不理想,市场竞争力不足。

为了改变现状,米溪村通过“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整合资源,引进先进技术和优质品种。加强田间管理,推行精细化作业,从施肥、修剪到病虫害防治,每个环节都严格把控。同时,积极拓展销售渠道,与城区市场建立紧密联系。

如今,米溪村的水果产业蒸蒸日上。葡萄品质好、口感佳,一到丰收期便十分畅销,深受消费者喜爱。当地村民依靠种植水果,走上了乡村振兴的致富路,米溪村也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葡萄村”。

展望未来,米溪村将继续深化“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扩大水果种植面积,进一步优化品种结构。加强品牌建设,提升水果的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同时,探索发展水果深加工产业,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让水果产业成为村民致富的长效引擎,为乡村振兴绘就更加绚丽的画卷。

沿河的果蔬产业,正以蓬勃之姿,书写着乡村振兴的精彩篇章。从蜂糖李的管护培训,到蔬菜产业的“菜篮子”建设,再到水果产业的“果”篮子打造,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当地政府、农户和科研人员的心血。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沿河果蔬产业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为当地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施平

一审 田勇

二审 杨聪

三审 朱邪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7-08 23: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泉坝镇:盘活“大棚经济” 赋能乡村振兴
本文转自:铜仁日报本报讯(罗福成) 近年来,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泉坝镇以“优化乡村生产关系,释放农村发展活力”为原则,通过招商引资,招引“归雁”、建设“雁阵”基地等措施,整合资源,大
2023-05-09 09:30:00
沿河:“火辣”产业别样红
本文转自:铜仁日报金秋时节,沿河土家族自治县6万亩辣椒喜获丰收,满山的辣椒鲜红欲滴,忙着采摘的村民兴高采烈、笑声满园。辣椒丰收让乡村振兴“辣”劲十足在客田镇,一垄垄辣椒植株郁郁葱
2023-11-01 12:08:00
铜仁沿河:沃柑产业喜获丰收
本文转自:人民网-贵州频道近日,笔者在沿河自治县黑水镇朝阳村沃柑种植基地看到,一行行沃柑枝头挂满了金灿灿的果实,颜色鲜艳的果子让人垂涎欲滴。村党支部书记温学忠带领村民正忙着采摘、
2025-03-04 15:00:00
沿河土地坳镇:铆足干劲开好局
...自:铜仁日报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2023年以来,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土地坳镇立足自身实际,紧盯强村富民工作目标要求,围绕“一主两辅”农业产业发展布局,大力推进肉牛养殖、生猪
2024-02-24 08:39:00
沿河泉坝镇:果蔬产业“棚”勃发展
多彩贵州网讯(罗园园)近年来,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泉坝镇为盘活闲置资产,将原有闲置大棚和新修连体大棚采取引资大户和村集体发展模式,种植葡萄、西瓜等精品水果,实现群众增收和壮大村集体经
2023-07-05 15:26:00
垫江:河岸产业集群 助力乡村振兴
...收为总抓手,依托大沙河丰富的水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在沿河两岸发展布局优、规模大、效益高的设施农业园、果蔬基地、粮油基地,并按照“一村一品”的思路,促进农产品向特色化、标准化发展
2024-05-09 08:48:00
黑水镇麻竹溪村:果蔬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
本文转自:铜仁日报本报讯(罗福成) 近年来,沿河土家族自治县黑水镇麻竹溪村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通过党建引领,持续扩大特色果蔬产业种植规模,不断拓宽村集体经济增收渠道,带动群众增
2023-08-09 07:25:00
和平街道南山村 管好银杏苗  走好“杏”福路
...转自:铜仁日报本报讯(杨洪 谢海兰 罗园园) 近年来,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因地制宜谋划产业布局,因势利导优化产业结构,坚持把产业富民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切入点,把产业振兴作
2023-07-30 10:39:00
沿河后坪鲜食玉米 串起“黄金产业链”
本文转自:铜仁日报销路广、需求旺沿河后坪鲜食玉米 串起“黄金产业链”本报讯(刘永伟) 时下,走进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后坪乡水井村鲜食玉米种植基地,放眼望去,一片片的鲜食玉米郁郁葱葱,
2024-05-22 11:09: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小生姜长成大产业
10月16日,秦皇岛市抚宁区三里杨庄村的姜农加紧收获生姜。生姜产业是抚宁区农业强区建设的重要支撑该区不断完善从标准化种植到恒温存储精深加工品牌销售等生姜产业链生姜产品畅销京津冀市场并远销海外10月16日
2025-10-20 08:30:00
2025陕西省数字乡村创新大赛成功举办 镇巴县、咸职两项目荣获一等奖
华商网讯(记者 明志辉)10月19日,正值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长征胜利到达吴起90周年之际,“乘数兴村 智绘未来”2025陕西省数字乡村创新大赛在延安市吴起县成功举行
2025-10-20 08:54:00
厦门地铁3号线穿山过海 施工过程中攻破多个罕见难题
地铁3号线南延段上厦区间施工现场。(厦门地铁 供图)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林钦圣)厦门地铁3号线是贯穿整个“十四五”时期的厦门重点工程——2021年6月25日
2025-10-20 08:56:00
面向社会免费开放 位于大同路7号的侨批馆揭牌启用
昨日上午,侨批馆揭牌开放。(厦门日报记者 林铭鸿 摄)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吴燕如)目前福建发现的较早侨批可追溯到哪一年
2025-10-20 08:56: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林雯)思明区拟通过政策发力为科创人才集聚“搭台铺路”。《厦门市思明区先进制造业和软件信息产业人才政策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和《厦门市思明区科创人才政策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
2025-10-20 08:56: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刘艳)10月17日,全国农村产权交易市场规范发展交流会在天津举行。农村产权交易“厦门模式”入选全国典型经验
2025-10-20 08:56:00
厦门工行连续17年冠名读者嘉年华 本周六继续与您相约
历届读者嘉年华上,厦门工行带来精彩互动、优质产品、丰富好礼,与市民同乐。(资料图/厦门工行 提供)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苏丽娜)10月25日
2025-10-20 08:56: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袁舒琪)近日,海沧区马銮湾新城成功以网上拍卖方式,出让一宗编号为2025HP02的特殊标的。这宗标的并非单一的土地或海域
2025-10-20 08:56:00
低空经济与交旅协同发展研讨会:低空交旅赴新程
10月18日,由中国旅行社协会航空旅游分会与中国航空产教融合创新联合体联合主办,十余家国家级行业协会协办的“低空经济与交旅协同发展研讨会”在海南三亚成功举办
2025-10-20 08:58:00
廊坊开发区市场监管局多举措筑牢物流园区特种设备安全防线
河北新闻网讯(刘潇阳)近日,廊坊开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聚焦物流园区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风险,以“查隐患、督整改、强责任”为核心抓手
2025-10-20 09:14:00
泰安市岱岳区十对新人举办集体婚礼
鲁网10月18日讯碧波为证,泰山作媒。10月18日上午,“海誓山盟 爱在岱岳”——岱岳区新时代集体婚礼在天平湖畔举行,10对新人及家庭以实际行动践行“新事新办 婚事简办”理念
2025-10-20 09:15:00
守护成长每一步枣庄市市中区光明路街道田庄小学开展高年级女生青春期教育活动
鲁网10月18日讯为帮助小学高年级女生科学认识青春期变化、消解成长困惑,枣庄市市中区光明路街道田庄小学于10月17日为五
2025-10-20 09:15:00
旅服会:国际化平台成效显著 资源对接成果丰硕
10月19日,2025首届国际旅行服务大会暨交易展(以下简称“旅服会”)在海南三亚圆满落幕。本届旅服会以“自贸港芯动力
2025-10-20 09:31:00
注意添衣保暖!今日安徽大部最高气温都在20℃以下 体感阴冷
大皖新闻讯 冷空气不断渗透,江淮大地的降温在持续。记者注意到,早上7:00,安徽有47个站点最低气温低于12℃。早上7:20
2025-10-20 09:34:00
大皖新闻讯 皖豫省际毗邻地区将共同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深化交通领域电子证照共享互认,实现道路运输高频服务事项“跨省通办”
2025-10-20 09: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