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沿河:果蔬产业奏响乡村振兴“三部曲”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5-07-08 22:09:00 来源:当代先锋网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果蔬产业作为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的重要特色产业,正日益展现出强大的活力与潜力。它不仅丰富了城区民众的“果蔬”篮子,更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引擎,为当地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让我们一同走进沿河,探寻其果蔬产业的发展密码。

蜂糖李管护培训:开启产业提质增效新篇

夏季,阳光洒在沿河自治县泉坝镇算子村的蜂糖李种植基地,一颗颗饱满的蜂糖李挂满枝头,散发着诱人的果香。近日,这里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培训活动。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的薛华柏、黄振宇两位研究员深入基地,为40余名种植户传授蜂糖李管护技术。

沿河:果蔬产业奏响乡村振兴“三部曲”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泉坝镇水田河谷蜂糖李基地蜂糖李挂满枝头。

培训现场,专家们耐心讲解,从蜂糖李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到采后管理技术的细节,无一不包。他们还亲自示范剪枝、整形、拉枝及科学施肥等操作,手把手指导种植户掌握关键技术。种植户们围在专家身边,认真聆听,不时提问,眼神中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和对产业发展的期待。

过去,沿河蜂糖李产业虽有一定发展,但面临着诸多问题。种植户缺乏科学管护知识,导致果品质量参差不齐,产量也不稳定。而且,产业品牌建设薄弱,市场竞争力有限。

为改变这一现状,泉坝镇积极行动,邀请专家开展培训便是重要举措之一。同时,沿河自治县农业农村局与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签订科技合作协议,为产业发展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通过合作,将引进新品种,加强病虫害防治和栽培管理技术研究,提纯空心李优良品系等。

此次培训成效显著,种植户们收获颇丰。泉坝镇三坝村种植大户冉光全感慨道:“通过这次培训,让我受益匪浅。我觉得要发展好蜂糖李,管护才是关键。”另一位种植大户田仁江也表示,将把学到的技术运用到实践中,争取实现增产增收。

未来,泉坝镇计划常态化开展此类技术培训活动,进一步提升种植户的管护技能。同时,借助与郑州果树研究所的合作,优化蜂糖李品种结构,打造示范基地,培养本地技术人才,推动蜂糖李产业实现质的飞跃,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更多活力。

城区“菜篮子”:蔬菜产业的蓬勃之路

走进沿河和平街道枫香社区的蔬菜基地,仿佛踏入了一片绿色的海洋。茂盛鲜嫩的各种蔬菜把田地遮得严严实实,西红柿打着嘟噜,辣椒红得像火炭,黄瓜绿得要滴下来。成群的小蜜蜂在花丛中飞舞,菜农们则忙着采收新鲜蔬菜,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沿河:果蔬产业奏响乡村振兴“三部曲”

蔬菜种植属“短平快”产业丰收现场。

种植户张和平一边指导工人采收,一边高兴地说:“今天还可以,西红柿批发就卖了2元一斤咯。”他身旁的工人熟练地采摘、搬运、装筐、打包,准备将这些蔬菜运往城区市场。种植户张超种植蔬菜近十年,今年种植了4.6亩左右,有花菜、卷芯菜等多个品种,他一直坚持原生态种植,只为让城区民众吃上新鲜、健康的蔬菜。

枫香社区的蔬菜种植历史悠久,早在二十几年前,这里就是铜仁早熟蔬菜示范基地,1998年还创建了“乌杨品牌无公害果蔬”品牌。然而,在发展过程中,也曾遇到过困境。过去,种植方式较为传统,缺乏科学指导,导致蔬菜产量和品质难以提升。而且,销售渠道单一,市场波动对菜农收入影响较大。

近年来,和平街道以党建为引领,组织民众发展蔬菜种植。通过科学选种、科学育苗、科学管护,以及抱团发展等形式,不断优化产业发展模式。同时,加强与城区市场的对接,建立稳定的销售渠道,让蔬菜能够顺利走向市场。

如今,枫香社区的蔬菜产业取得了显著成效。每天采收量可达4万至5万斤,一部分批发给县城各蔬菜摊点,一部分由种植户自己上街售卖。社区还通过发展蔬菜种植,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居民张涛满意地说:“社区一年四季都有人种植蔬菜,只要勤快,有干不完的活,每天工资100多元,活轻松,还照顾了家庭。”。

未来,和平街道将继续强化党建引领,进一步完善蔬菜产业发展链条。加大科技投入,引入更多优质品种,推广绿色种植技术,提升蔬菜品质。同时,拓展销售渠道,打造更具影响力的蔬菜品牌,让这片城区“菜篮子”更加丰盛,为民众持续增收提供更坚实的保障。

“果”篮子供应基地:水果产业的致富密码

在沿河沙子街道米溪村的葡萄种植园里,连片的葡萄绿意盎然,一串串颗粒饱满的葡萄从藤蔓间探出头来,仿佛在向人们展示着丰收的希望。果农何朝贵正在园中忙碌,他仔细地为葡萄疏果、除草,精心呵护着每一株葡萄藤。

沿河:果蔬产业奏响乡村振兴“三部曲”

葡萄种植园里。

“近期是葡萄管护的关键时期,每一步都关系着葡萄的品质和甜度。”何朝贵介绍,今年他种植了巨峰、夏黑等多个品种的葡萄,还有10亩蓝莓,精心管护后的葡萄亩产可达2000斤,产值预计50余万元。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他还在葡萄园里套种了10余亩西瓜。

米溪村地处沿河街道南部,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适宜的气候条件,一直致力于打造城区“果”篮子供应基地。但曾经,这里的水果产业也面临诸多挑战。品种老化、管理粗放,导致水果病虫害严重,产量和品质都不理想,市场竞争力不足。

为了改变现状,米溪村通过“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整合资源,引进先进技术和优质品种。加强田间管理,推行精细化作业,从施肥、修剪到病虫害防治,每个环节都严格把控。同时,积极拓展销售渠道,与城区市场建立紧密联系。

如今,米溪村的水果产业蒸蒸日上。葡萄品质好、口感佳,一到丰收期便十分畅销,深受消费者喜爱。当地村民依靠种植水果,走上了乡村振兴的致富路,米溪村也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葡萄村”。

展望未来,米溪村将继续深化“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扩大水果种植面积,进一步优化品种结构。加强品牌建设,提升水果的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同时,探索发展水果深加工产业,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让水果产业成为村民致富的长效引擎,为乡村振兴绘就更加绚丽的画卷。

沿河的果蔬产业,正以蓬勃之姿,书写着乡村振兴的精彩篇章。从蜂糖李的管护培训,到蔬菜产业的“菜篮子”建设,再到水果产业的“果”篮子打造,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当地政府、农户和科研人员的心血。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沿河果蔬产业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为当地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施平

一审 田勇

二审 杨聪

三审 朱邪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7-08 23: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泉坝镇:盘活“大棚经济” 赋能乡村振兴
本文转自:铜仁日报本报讯(罗福成) 近年来,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泉坝镇以“优化乡村生产关系,释放农村发展活力”为原则,通过招商引资,招引“归雁”、建设“雁阵”基地等措施,整合资源,大
2023-05-09 09:30:00
沿河:“火辣”产业别样红
本文转自:铜仁日报金秋时节,沿河土家族自治县6万亩辣椒喜获丰收,满山的辣椒鲜红欲滴,忙着采摘的村民兴高采烈、笑声满园。辣椒丰收让乡村振兴“辣”劲十足在客田镇,一垄垄辣椒植株郁郁葱
2023-11-01 12:08:00
铜仁沿河:沃柑产业喜获丰收
本文转自:人民网-贵州频道近日,笔者在沿河自治县黑水镇朝阳村沃柑种植基地看到,一行行沃柑枝头挂满了金灿灿的果实,颜色鲜艳的果子让人垂涎欲滴。村党支部书记温学忠带领村民正忙着采摘、
2025-03-04 15:00:00
沿河土地坳镇:铆足干劲开好局
...自:铜仁日报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2023年以来,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土地坳镇立足自身实际,紧盯强村富民工作目标要求,围绕“一主两辅”农业产业发展布局,大力推进肉牛养殖、生猪
2024-02-24 08:39:00
沿河泉坝镇:果蔬产业“棚”勃发展
多彩贵州网讯(罗园园)近年来,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泉坝镇为盘活闲置资产,将原有闲置大棚和新修连体大棚采取引资大户和村集体发展模式,种植葡萄、西瓜等精品水果,实现群众增收和壮大村集体经
2023-07-05 15:26:00
垫江:河岸产业集群 助力乡村振兴
...收为总抓手,依托大沙河丰富的水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在沿河两岸发展布局优、规模大、效益高的设施农业园、果蔬基地、粮油基地,并按照“一村一品”的思路,促进农产品向特色化、标准化发展
2024-05-09 08:48:00
黑水镇麻竹溪村:果蔬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
本文转自:铜仁日报本报讯(罗福成) 近年来,沿河土家族自治县黑水镇麻竹溪村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通过党建引领,持续扩大特色果蔬产业种植规模,不断拓宽村集体经济增收渠道,带动群众增
2023-08-09 07:25:00
和平街道南山村 管好银杏苗  走好“杏”福路
...转自:铜仁日报本报讯(杨洪 谢海兰 罗园园) 近年来,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因地制宜谋划产业布局,因势利导优化产业结构,坚持把产业富民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切入点,把产业振兴作
2023-07-30 10:39:00
沿河后坪鲜食玉米 串起“黄金产业链”
本文转自:铜仁日报销路广、需求旺沿河后坪鲜食玉米 串起“黄金产业链”本报讯(刘永伟) 时下,走进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后坪乡水井村鲜食玉米种植基地,放眼望去,一片片的鲜食玉米郁郁葱葱,
2024-05-22 11:09: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河北新闻网讯(张纳军)今年四季度以来,开滦股份吕家坨矿牢固树立“一线思维”,深入践行“服务生产、服务主业、服务员工”理念
2025-11-10 21:50:00
河北新闻网讯(信明帅)10月31日,开滦股份林西矿业公司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内气氛热烈,“我是安全闯关王”知识竞赛正在上演
2025-11-10 21:54:00
厉害!吉林大学创新纪录,特等奖+1 ,国奖+20
第十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终审决赛日前在南京大学落下帷幕,吉林大学师生创“挑战杯”赛事新纪录,获主体赛全国总决赛特等奖1项
2025-11-10 22:07:00
吉林动画学院双阳产教融合校区一期工程封顶
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完成,吉林动画学院双阳产教融合校区(一期)工程主体建筑全球路演中心,11月初封顶。标志着该校在实现“坚持特色发展
2025-11-10 22:09:00
唐山市人民医院儿科凝心聚力强联盟精研专科护童安
河北新闻网讯(姬玉)自1952年建科以来,唐山市人民医院儿科逐步发展为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综合儿科,设有独立新生儿病区
2025-11-10 22:32:00
唐山市工人医院在全市老年医疗护理竞赛中获佳绩
河北新闻网讯(刘彤、邢晨)近日,唐山市老年医疗护理技能竞赛圆满结束。唐山市工人医院参赛团队表现出色,包揽医疗组与护理组团体一等奖
2025-11-10 22:34:00
四中全会精神在江淮 | 池州:林地流转创新破局 铺就绿色富民快车道
大皖新闻讯 “同意村集体林地流转的村民代表,请在同意书上签字。”日前,在池州市贵池区梅街镇刘街社区郑村组的村民会议上,村民组长向与会村民逐一介绍
2025-11-10 22:47:00
近日,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罗官章同志与世长辞,这位扎根鄂西山区近七十载的老党员,用一生坚守点燃“致富火种”,为新时代党员干部树立了“忠诚
2025-11-10 22:52:00
在鄂州杨湾街口的斑马线前,辅警李超如陀螺般坚守了十年,用高频的手势、奔跑的身影,在车流人海中筑起一道移动的安全屏障,不仅温暖了一座城
2025-11-10 22:52:00
第十一届泰山学者口腔医学学术会议之 “牙周多学科联合诊疗”会议圆满落幕
11月8日,第十一届泰山学者口腔医学学术会议系列学术活动之“牙周多学科联合诊疗专场”在烟台市口腔医院东院区成功举办。本次会议汇聚国内牙周病学领域顶尖专家
2025-11-10 16:08:00
机制重塑破壁垒 闭环治理激活力——德州天衢新区宋官屯街道构建网格分级处置机制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鲁网11月10日讯(记者 逯广宇 实习记者 费书慧 通讯员 田梦)家门口的路灯坏了,楼道里杂物堆成山,说了好几次也没人清理
2025-11-10 16:21:00
凝聚青年菁英力量,共绘医美发展新篇——第二届山东医学美容青年菁英论坛会在烟台成功举办
鲁网11月10日讯(记者 魏萱 通讯员 李慧 黄悦悦)2025年11月8日,第二届山东医学美容青年菁英论坛在山东烟台希尔顿欢朋酒店隆重启幕
2025-11-10 16:22:00
【文化社区建设】德州天衢新区宋官屯街道付庄社区:举办“京剧盛宴进社区 文化惠民暖人心”文艺演出活动
鲁网11月10日讯(记者 赵洪斌 实习记者 李安琦 通讯员 霍凤娇)为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1月6日下午
2025-11-10 16:22:00
【直通镇街】德州天衢新区新区服务管理办公室:“新益同行”志愿服务暖人心
鲁网11月10日讯(记者 赵洪斌 实习记者 费书慧 通讯员 谢昕纾)为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今年以来
2025-11-10 16:23:00
国企担当践行初心使命 匠心服务铸就民生幸福
鲁网11月10日讯(记者 张宗帅 通讯员 侯鑫龙)作为枣庄市市中区全资区属国有企业山东惠众民生发展集团旗下核心子公司,枣庄中扬智慧城市服务有限公司始终秉承“用心公用事业
2025-11-10 16: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