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巴中日报
从行动不便的残疾人到“养牛能人”
他用一股“牛”劲成就一番事业巴中日报全媒体记者袁崎芳
8月23日,记者来到位于恩阳区茶坝镇金银村的章怀山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空气中传来阵阵草料和泥土的味道,牛舍的牛儿们正低头吃着饲料。合作社负责人蒋卫正和工人用青储饲料打包机粉碎打包玉米秆。
“这些玉米秆都是早上五点起来去农户家收的,为了保证冬天的饲料供应,需要现在提前准备。新鲜的玉米秆糖分足,营养价值高。除此以外,我还会加点别的草料保证营养全面。”蒋卫一边说,一边解开刚刚打包的青储饲料,一股酸甜气味迎面扑来,草料粒粒分明,显得有些粗糙。蒋卫告诉记者,因为里面加了酒糟等配料,牛是反刍性动物,过细的饲料容易让牛发生瘤胃积食、胀气等疾病,用玉米秆等粗纤维饲喂更适合牛的生长习性。
“当然,光喂饱牛是不够的。”蒋卫表示,除了合理搭配饲料,如何科学饲养管理也很重要。为了学习更多的肉牛养殖技术,他积极参加区里举办的各种肉牛养殖培训班,与其他养殖户沟通学习。截至目前,他的养殖场占地面积20亩,场棚1400平方米,肉牛年出栏50余头,除开饲料和人工等费用,年收益近20万元。
据了解,蒋卫为肢体四级残疾,步履蹒跚的他,旁人很难把养殖大户和他联系起来,但他却用行动证明了自己。“在家乡也可以干一番事业。”蒋卫表示。
2015年8月,蒋卫通过银行贷款和党员示范工程帮扶资金,投资百万元,修建起牛棚,购置粉碎机、打料机等设备,引进了西门塔尔、夏洛尔等种牛,开始了自己的养牛生涯。
经过7年的不懈努力,养殖规模逐步扩大,他还聘用了一些村民帮忙打理牛舍。其中,脱贫户5人、周边务工人员12人。
蒋卫成功养殖肉牛的事情在当地引起很大反响,许多新入行的养殖户纷纷上门取经,蒋卫也是耐心指导,将自己的经验毫无保留地教给大家。“大部分都是牛生病了怎么处理、牛产仔等方面的问题。只要问到,我就帮忙解答。”蒋卫说。
谈到新的一年的计划,蒋卫干劲满满,表示自己会继续努力,不断扩大养殖规模。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25 0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