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最高法明确:自伤自残威胁对方构成家庭暴力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12-01 16:41:00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最高法明确:自伤自残威胁对方构成家庭暴力

11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第一批反家庭暴力典型案例,其中一起典型案例显示,李某通过自伤自残对妻子王某进行威胁,法院认为,该行为也属家庭暴力,明确通过伤害自己以达到控制对方的行为也属于家庭暴力,因此向王某签发人身安全保护令。

在传统认知中,人们往往认为,一方殴打、谩骂等才构成家暴,但在这一案例中,伤害自己控制对方的行为也属家暴,引发不少人关注。

有律师表示,通过自伤自残的方式对另一方进行威胁或绑架,变相强迫对方妥协让步,实际上就是为了控制对方所进行的精神暴力。明确自残、自伤的威胁行为属于家暴,这对未来处理精神侵害案件具有借鉴意义。

最高法明确:自伤自残威胁对方构成家庭暴力

图/图虫创意

自残自伤威胁构成家庭暴力

最高法发布的第一批反家庭暴力典型案例中,涉及一起自伤自残威胁他人的案例。

王某与李某是夫妻关系,双方因家庭琐事经常发生争议,丈夫李某多次以跳楼、到王某工作场所当面喝下农药等方式进行威胁,王某也多次报警,但皆协商未果。为保证人身安全,王某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

法院经审查认为,李某自伤自残行为会让申请人产生紧张恐惧情绪,属于精神侵害,王某的申请符合人身安全保护令的法定条件。最终裁定:禁止李某对王某实施家庭暴力;禁止李某骚扰、跟踪、威胁王某。

最高法指出,精神暴力的危害性并不低于身体暴力的危害性。该案中,被申请人虽未实施殴打、残害等行为给申请人造成身体损伤,但其自伤、自残的行为必定会让申请人产生紧张恐惧的情绪,导致申请人精神不自由,从而按照被申请人的意志行事。该行为属于精神暴力。

法院通过签发人身安全保护令,明确通过伤害自己以达到控制对方的行为也属于家庭暴力,这不但扩大了对家庭暴力的打击范围,也为更多在家庭中遭受精神暴力的家暴受害人指明了自救的有效路径,为个体独立自主权及身心健康的保障提供了有力的后盾。

《反家庭暴力法》第二条规定,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然而,在审判实践中,除了经常性谩骂、恐吓等精神侵害外,还有其他行为也属于精神侵害。

北京市两高律师事务所副主任张荆律师表示,最高院明确将自伤、自残的行为列为精神暴力,其实是应有之义。通过自伤自残的方式对另一方进行威胁或绑架,实际上就是为了控制对方所进行的精神暴力。最高法发布的这一案例再次明确精神暴力也是家庭暴力,对未来司法部门处理精神侵害案件具有借鉴意义。

精神暴力更难被认定

过去,家庭暴力往往是关起门来的“自家事”,但在近年来,随着许多家暴受害人站出来指控施暴者、维护自身权益,“家暴”逐渐成为公共议题。

广东天穗律师事务所婚姻家事委员会主任王幼柏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家暴的发生难以预料,且一般发生在家中,很难被他人知晓,事后,很多受害者没有及时报警,没有及时留证、做伤情鉴定的意识,这也导致家暴的举证仍有一定难度。

中国新闻周刊也注意到,裁判文书网公布的许多文书中,无论是当事人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还是申请离婚的纠纷案件,尽管申请人提及遭遇家暴、威胁、恐吓等经历,但往往因无法提供相应的证据,或证据不足,无法被认定。

王幼柏介绍,家庭暴力常见的证据包括报警回执、报警笔录,视听资料、伤情照片,医院的诊断证明、门诊病历、收据发票等,以及伤情鉴定、家庭暴力告诫书,保证书、忏悔书、承诺书和短信、微信聊天记录,证人证言等。

在司法实践中,家暴证据必须具有真实性、关联性和合法性。王幼柏说,家暴需要有效认定存在连续性的伤害行为,并将间接证据形成证据链才能被法院认可。例如,除了提供因家暴造成伤害的证据,还要证明伤情确实由施暴者造成、家暴的程度和次数等,这也是家暴难以被认定的原因。

“作为受害方,在遭遇家暴时,不仅要敢于对施暴者说‘不’,还要学会怎么收集家暴证据”, 王幼柏提醒,如果发生家庭暴力,当事人应当及时报警,或寻求妇联等相关机构保护,甚至向法院申请人身保护令。不过,他也提到,即便是申请到人身保护令,也只是起到威慑、警告作用,很难完全制止家暴的发生。

至于冷暴力、语言暴力、威胁、恐吓等精神暴力,则更难被认定。“在实际案件的处理中,一是难取证,二是形成的心理伤害难以评级,比如长期的冷暴力导致当事人抑郁,这很难认定是不是家庭原因造成、由谁造成”,王幼柏说。

张荆也给出了同样的观点。她称,大众理解的家暴和法律认定的家暴存在一定差异,而精神暴力的认定也是有限的,它要求在一段时间内持续以一种侮辱性的行为去攻击对方,进行人格上的打击,才能够得上。

“在实际生活中,精神暴力更多是言语性的,很难及时保留证据,但像是发微信进行辱骂、攻击,如果保存好这些证据去申请人身保护令,法院也会认定”,张荆说,司法实践中,单独认定精神暴力存在难度,但身体暴力和精神暴力同时存在的情况则更常见,因此她建议,无论是遭遇哪种暴力,要尽可能详细、完整地保留原始证据。

重要的在于执行

继2016年实施《反家庭暴力法》后,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再次强调禁止家庭暴力。

2022年,最高人民法院联合全国妇联、教育部、公安部、民政部、司法部、卫生健康委共同发布《关于加强人身安全保护令制度贯彻实施的意见》,并出台《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人身安全保护令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进一步细化完善家庭暴力发现机制、证据收集机制、执行联动机制等,明确人身安全保护令案件的证据形式和证明标准,加大对违反人身安全保护令的惩罚力度。

今年8月,《国务院关于反家庭暴力工作情况的报告》指出,反家庭暴力法颁布实施7年来,涉家庭暴力的人身伤害犯罪案件数量不断下降,2021年调查数据显示,在婚姻生活中女性遭受过配偶身体暴力和精神暴力的比例为8.6%,比2010年下降了5.2个百分点。

报告还提到,2016年以来,各级人民法院共签发人身安全保护令1.5万余份,签发率由2016年的52%提升至2022年的77.6%,人身安全保护令的适用越来越广泛,逐渐成为家庭暴力受害人可用、会用、有用的自卫武器。

张荆表示,过去各地对人身安全保护令的颁发要求不同,有些地方让受害人证明被殴打才可以,有些地方不认同威胁,要求出示具体的证据,但现在将有遭受家庭暴力或者面临家庭暴力现实危险的情形作为颁发人身保护令的条件,“除了家暴,像抢夺藏匿子女,恋爱结束或离婚过程中威胁、骚扰女方的生活等等,这些情况下,申请人身保护令都会获得法院的允许。”

她也建议,在实践当中,还要进一步普及人身安全保护令的法律规定,让家暴受害者们学会使用这项权利。

在张荆看来,目前《反家暴法》关于人身安全保护令的申请、《告诫书》的使用等各类条款和救助渠道等都已有了相对系统和完善的规定,但在执行上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例如过去她在进行反家暴普法工作时,一些基层派出所民警会将家暴类问题当作家务事,甚至认为劝和不劝离,这也就说明,执法人员对于处理家暴问题的司法理念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实际上,政府部门出面干预的效果和普通人完全不一样的,反家庭暴力一直在提,政府各部门应该协作联动,多多给予支持”,张荆说,例如派出所接到家暴报案时,不应该理所当然地理解为家庭纠纷,还要有一些处理家暴的经验和专业知识;妇联除了提供咨询,还应该帮助受害者去报警、支持出庭,提供实际的生活帮助,而社区作为最容易发现家暴的单位,对于预防发现、报告干预、协助报警等发挥自身作用。

此外,张荆也建议应该更多关注存在家庭暴力的这类人群。“存在家庭暴力,不是说离婚就结束了,他可能还会在其他亲密关系中实施暴力。某种程度上,他的精神状态是有问题的,应该进行强制矫治,避免再伤害他人。”

作者:王春晓

编辑:胡克非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01 17: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了网友关注。女性遭遇暴力第一时间该求助谁?如果遇到家庭暴力该怎么办?记者邀请成都法院法官以及四川蓉城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执行主任王劲夫律师,针对大家关注的热点进行梳理并普法
2024-01-18 02:45:00
夫妻相处,比背叛更伤感情的竟是这件事,早知早修复
...纽带,其伤害程度甚至可能超过背叛,那便是无休止的冷暴力。冷暴力,它没有身体上的伤害,却能让人的心灵千疮百孔。它像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夫妻双方在其中互相折磨,感情也在这种无声
2025-05-18 02:48:00
女子遭家暴离婚1年后为孩子复婚:又被家暴、威胁、恐吓
近日,芦淞区人民法院发出人身安全保护令,对受到家庭暴力威胁的女子袁某进行人身安全保护。这也是本院2023年发出的首份人身安全保护令。基本案情袁某与姚某在2003年3月份登记结婚。
2023-10-19 18:41:00
...讯 11月25日是国际消除对妇女暴力日,也被称为国际消除家庭暴力日。为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对反家庭暴力的关注和重视,切实维护妇女、儿童等家庭暴力受害者的合法权益,对施暴者、潜在施
2024-11-25 11:26:00
当我们选择儿女的对象时,千万别忽视对方的家庭背景
...不宜的家庭类型,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关注和警惕。一、家庭暴力成长环境一个充满暴力的家庭环境对于一个人的心理健康和情感发展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如果儿女的伴侣来自一个以暴力为特点的
2023-06-27 12:16:00
妻子一提离婚丈夫就要自杀,法院:自伤自残也是家庭暴力
...你不骂你,但是你只要提离婚,我就伤害自己。这算不算家庭暴力?3月8日,记者从洪山区法院获悉,该院收到了王女士的求助,希望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法院认定,这种自伤自残属于应发出人
2023-03-08 18:07:00
...法院发布第一批4起反家暴典型案例,助力提高全社会反家庭暴力意识,对施暴人或潜在施暴人形成法律震慑。记者注意到,本次发布的典型案例中,人民法院均及时发出人身安全保护令,使遭受家
2023-11-27 08:33:00
拉姆们最想要的保护令,为何就那么难
...身安全保护令”似乎离我们很遥远,它常与婚姻关系中的家庭暴力联系在一起,大家很难想到,恋爱分手后也可以申请。3个月以来,多地法院都签发了针对“恋爱分手后骚扰”的保护令。/新闻截
2023-03-16 08:44:00
拍案丨反家暴!用好“人身安全保护令”这一法律武器
本文转自:新华社遭受到家庭暴力时应当怎么办?跟踪尾随、威胁恐吓……精神暴力是否属于家庭暴力?难于收集证据,受害人又该如何举证?11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第一批反家庭暴力典型案
2023-11-25 14:52: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重病老人忘密码取不出钱 武平农行上门服务解燃眉之急
东南网龙岩9月5日讯(通讯员 黄国栋 温慧娟) “这可怎么办啊?我爸躺在ICU里,补助款取不出来,这可是要用来治病的钱啊……”2025年8月的一个上午
2025-09-06 13:56:00
中国田径队世锦赛名单公布 巩立姣杨家玉冯彬等参赛
北京时间9月5日晚,世界田联在官网发布了2025年东京世界田径锦标赛的参赛名单。中国田径队将派出73名运动员(男运动员41人
2025-09-06 13:34:00
广平镇焦集小学二年级学生用平面图形拼出创意世界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军 通讯员 闫泮泮暑假的余温尚未散去,广平镇焦集小学的数学课堂却已迎来了一场充满惊喜的展示。新学期伊始
2025-09-06 11:10:00
吴桥杂技博物馆将于9月10日试运行,总展览面积1744平米,分为7个单元,囊括吴桥杂技艺术的11大类,讲述吴桥杂技的发展史以及吴桥对中国杂技和世界杂技的影响,并运用科技的手段为文
2025-09-06 10:42:00
4小时,187毫升!聊城“02后”民警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陶春燕 通讯员 刘宝虎“希望他在接收到我的造血干细胞后,能够战胜病魔、摆脱痛苦……”9月1日,在济南某医院造血干细胞采集室内
2025-09-06 10:36:00
温情救助暖人心——平阴县社会救助综合服务中心救助流浪老人
“太感谢你们了!要不是你们,真不知道我父亲还要受多少苦……”9月5日上午,在平阴县社会救助综合服务中心门口,两位中年妇女紧紧握着工作人员的手
2025-09-06 09:17:00
西安警方通报餐饮店饮料机上发现老鼠:男子故意放置 已被刑拘
西安市公安局经开分局官方微博9月5日发布警情通报:来源:华商网相关热词搜索:
2025-09-06 07:56:00
菏泽市牡丹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李波:“医”心为民 守护“生命禁区”
鲁网9月5日讯三十载春秋,从青丝到白发,他始终坚守在神经外科临床一线,见证了无数生命的重生与医学的进步。他就是菏泽市牡丹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李波
2025-09-05 17:14:00
鲁网9月5日讯8月19日,建设银行潍坊高密支行办公室收到一位女性客户来电,称昨日其朋友告知现在有补贴养老金的政策,并转发给该客户一个网络链接
2025-09-05 17:14:00
鲁网9月5日讯近日,一名60来岁李姓大爷来到建设银行潍坊分行营业部营业室办理账户查询业务,客户神情比较急躁,并称非常担心自己的存款安全问题
2025-09-05 17:14:00
鲁网9月5日讯2025年8月12日,建设银行潍坊诸城支行工作人员凭借专业敏锐性,成功堵截一张伪造存单。当日下午15时25分
2025-09-05 17:16:00
【抢险救灾·先锋力量】习水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张伟:那场暴雨中,他带队员守护一条街
采访过程中,张伟提醒商铺老板要注意施工规范、保障行人安全8月29日清晨,习水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城镇管理股一中队中队长张伟像往常一样
2025-09-05 17:16:00
鲁网9月5日讯当你的房子长时间租不出去而焦急万分时,却突然有人要高价租赁,这怎不让人欣喜异常?注意,这有可能是针对急于出租房子的人精心设计的骗局
2025-09-05 17:17:00
国家外汇管理局临沂市分局:加强外贸政策支撑 助力商城出海新发展
为切实增强外汇管理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积极支持“临沂商城国际化”发展战略,国家外汇管理局临沂市分局联合人民银行临沂市分行于8月28日成功举办外汇及跨境人民币政策宣讲会
2025-09-05 17:18:00
赋能未来 职启新篇 齐鲁银行菏泽分行招聘开启
大众网记者 刘陶然 菏泽报道
2025-09-05 17:20:00